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資金來源:
根據規定:
新農保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新農保的農村居民應當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設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國家依據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其他經濟組織、社會公益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三)政府補貼。政府對符合領取條件的參保人全額支付新農保基礎養老金,其中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准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
地方政府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可給予適當鼓勵,具體標准和辦法由省(區、市)人民政府確定。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地方政府為其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的養老保險費
B.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還有哪些
老百姓的投資渠道有:
理財方式之一,定期存款
風險極小,收益極小。存款很簡單,人們也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如果,你每月存五百塊在銀行,五年下來,也是不小的一筆存款哦。雖然,年利率才三點多,但風險為零。當然,簡單的存款,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說,十二期存單理財法,能夠將利息最大化。
理財方式之二,理財產品和信託
風險小,收益比定存要高。理財產品是目前銀行短期集資的方式,只要在銀行開通理財帳戶,就可以購買到年利率在四到六個點左右的產品,對於有閑錢又不太想動腦筋理財的人,是不錯的選擇,但這個理財產品的起點是五萬塊,門檻還是有點高。理財產品有六個月到一年的,一般是根據加息的情況判斷,如果國家加息就買短,如果降息就買長。信託起點就高了,一般在一百萬以上,是有專門的信託人負責管理,收益還是不錯。
理財方式之三,基金
基金分很多類,有貨幣基金,股票基金等等,一般來說,貨幣基金低風險,基本上不虧,而且流動性高,隨時可以贖回,一般較受老百姓喜歡,但收益不高。年利率在三至五個點之間。股票基金收益高些,但風險也大,但如果拿的時間足夠長,一般來說風險也為零。
理財方式之四,國債
國債是一種中長期的投資方式,有由國家托底,絕對的安全。收益也不錯,不過一年國債和三年國債不建議去購買和存銀行差不多,一般來說購買五年國債是比較劃算的。不過,購買國債要注意一點的是,如果,國家加息了,你買就虧了,所以,你也要有個一判斷,不過,五年國債也不好買,基本上一上市就賣光了。
理財方式之五,保險
這是一種長期有效的,以防範風險為主,不強調收益的一種理財方式。其實,這個東西真的是很好。保險的種類也多,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等,甚至還有分紅保險,但如果你要投保險,最好是研究好,因為,現在的業務員往往口吐蓮花,太會忽悠人了。
理財方式之六,股票
炒股風險與收益並存,收益高,有些人一年可以賺一倍,但風險也大有的人可能把本錢都虧沒了。雖然,進入的門檻很低,但技術要求挺高,所以,如果選擇這種理財方式,一定要去學會分析相關的知識,不要盲目購買。
注意:每種理財方式各有特點,需要好好研究,而且理財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有一夜暴富的念頭。
C. 簡述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渠道
1、由參保人所在單位按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百分比繳納的保險費。
稅收方式具有強制性強、負擔公平、保險項目簡單明了、稅收支付規范、管理簡單等優點。其缺點是,稅收只能通過財政資金形成後的年度預算來安排,基本目標通常是年收支平衡,因此,實際上社會保障資金是不能累計的。
2、由參保人按其工資收入的一定百分比繳納的保險費。
以這種方式籌集的資金,由政府統籌支付,獨立於財政預算制度,專款專用。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強制性儲蓄也由僱主和雇員支付,但不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管理。
政府對集資儲戶個人賬戶中的社會保障基金控制非常有限。這種籌資方式與建立在基金積累制度基礎上的社會保障基金的籌資方式相適應。
3、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財政補貼。
地方各級政府對被保險人給予基本補助,補助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其中,省財政補貼總額按地方補貼的50%安排,省財政補貼按試點地區的財政水平分等級給予試點地區。其餘由市、縣兩級共享,具體比例由市(州)人民政府自行確定。
(3)大成養老基金投資渠道擴展閱讀:
社保基金統籌模式:
1、現收現付社會統籌制模式
由社會保險機構為退休人員需支付退休養老金的總額進行社會籌資,即由單位和在職職工個人、(或全部由單位)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
以支定收,不留積累,養老保險的負擔是代際之間進行轉移,即由在職職工一代人負擔已退休職工一代人的養老費用。
2、社會統籌部分基金積累制模式
是在社會統籌籌資框架內建立部分基金積累,一方面對已經退休者的養老金繼續實行現收現付,一方面為應付退休高峰期預籌部分積累基金。
實行「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留有部分積累」的原則,在現行統籌率基礎上適當增加幾個百分點,作為長期統籌調劑使用的積累基金。
3、個人賬戶儲存基金制模式
該模式是從職工開始參加工作起,按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由單位和個人繳納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作為長期儲存積累增值的基金,其所有權歸個人。
職工到法定退休年齡,按個人賬戶積累總額(包括保險費本金和利息)以養老年金方式逐月發給個人。
D. 投資渠道有多少種
定期存款
定期存款也可以算是理財,雖然年利率只有3.5%左右,但是基本是沒有風險的,所以很多人喜歡把錢在銀行做個定期存款。畢竟還是有一定的收益的。
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一般有一定的門檻,一般是5萬元起,年化收益率5%左右,不同類型,注入資金的大小不同,收益率都是不同的。小編自己會買那種保本保收益的,雖然相比那種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收益要差很多。畢竟每個人實力和心理素質不同,具體如何選擇,要切合自身的情況!
炒股
股市有很高的獲利空間,但有比較大的風險,需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去學業炒股的專業知識,研究各種政策和投資對象。
基金
基金分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
1、股票型基金:相當於拿錢讓專業的基金公司替你炒股,基金公司收取一定的傭金。和自己直接炒股本質區別不大。
2、貨幣型基金:一般年華收益率在3.5%到5%之間,風險很小,收益穩定。
貴金屬
一般指黃金、白銀。 投資優勢: 全球連續性市場,不被操控,公開透明,貴金屬風險高收益高周期短。
儲蓄型商業保險
儲蓄性商業保險雖然投保期長、收益率低,但相對於銀行存款來說,
其收益率還是要高出不少,比儲蓄更加合算,是准備養老金的不二選擇。
樓市
樓市分:住宅和商業地產。
1、住宅房產作為投資的一種方式,可以說投資量比較大,投資時間比較長,投資收益比較客觀,但是由於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政策調控,房產投資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住宅連續十多多年的上漲,很多城市已經有很大的泡沫了,所以一些二線和三四線城市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
2、商業地產逐漸成為樓市投資的主流。
P2P理財
P2P理財是新興的一種理財方式,高收益的特點吸引了無數投資人的目光。
但是由於該市場准入門檻低,投資風險可控性差。近年,倒閉甚至跑路的P2P網貸平台一家接著一家,在選擇P2P平台時,需慎之又慎。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
XX寶等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其本質是貨幣基金。由於基本上無門檻、操作簡單便捷靈活、風險非常小,加上比銀行定期存款還要高的收益。所以剛興起就銷售一片火熱。
E. 大成創收基金多少!!!!!!!!
大成2020生命周期基金(090006)2015-07-29基金凈值0.8150元。
F. 社保基金的來源渠道
社會保險基金一般有4個來源:
一是由參保人所在單位按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一定百分比繳納的保險費;
二是由參保人按其工資收入(無法確定工資收入的按職工平均工資)的一定百分比繳納的保險費;
三是政府對社會保險基金的財政補貼;
四是社會保險基金的銀行利息或投資回報及社會捐贈等。
不同社會保險項目的資金來源渠道不完全相同。絕大多數國家的財政都對社會保險基金承擔責任,有的是直接撥付,有的是彌補缺口。從分項目來看,多數國家的養老和醫療保險費是由政府、僱主、雇員共同承擔的。失業保險費多由僱主負擔,國家給予補貼,雇員有繳費的,也有不繳費的。工傷保險費多數由政府和僱主負擔,雇員不繳費。
G.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渠道有哪些
選擇投資渠道的原則應是:降低風險、增加贏利、保證流動。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是負債資金,在若干年後需要返還給投保人,這就決定了基金運營要以穩妥安全為原則;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的是儲蓄積累模式,保險金的給付主要依靠基金的增值收益,因此各基金運營單位必須要保證基金的保值與增值,實現基金的贏利;基金不管投資什麼渠道,在向農民支付時,都需要變現,為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運營應保證在需要時能夠及時變現,滿足支付的要求,這就需要有一定的流動性。
目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基金運營以地方為主,主要是購買國債或存入銀行,一部分社保基金投資於資本市場。
H. 社會保險基金的籌資原則和渠道是什麼
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是指由專門的社會保障管理機構按照法律規定的比例和對象徵收社會保障費(稅)的一種行為。它關繫到能否建立穩定和充足的社會保障基金,因而是社會保障制度的核心內容,構成社會保障制度運行的基礎。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涉及政府、企業和職工個人之間的權力和義務,涉及到經濟利益的平衡和再分配,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
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渠道,又稱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它是國家依法確定的用於社會保障事業所需專向基金取得和形成的渠道,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環節。
社會保險基金的籌資原則是以支定收、略有節余、留有部分積累。
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模式籌集和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是社會保障制度得以建立並正常運行的前提和財力保證。縱觀世界各國社會保障實施的情況,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渠道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主渠道:國家、企業、個人三方共籌基金的籌資渠道,主要包括財政撥款、企業繳費、個人繳費三方面。 按照三方共同負擔的原則,國家、企業及勞動者個人都要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比例承擔社會保險基金的籌集,並且通常是以國家立法形式明確下來的。
二、輔助渠道:社會捐獻、基金的運營增值及彩票收入等。
社會保障機構通過一定的途徑和辦法向社會團體、單位和個人募集作為社會保障用途的資金或實物,也是一條重要的社會保障基金來源渠道。社會捐獻是以自主自願的方式籌集社會保障基金的一種形式。社會捐獻直接吸納到社會保障基金名下,由社會保障機構根據實際需要使用;或者根據某些特定事件或特定對象的需要,臨時採用直接籌款、義演、發行彩票等方式向社會募捐。
三、特殊渠道:減持國有股,變現國有資產,發行長期國債等。
減持國有股(包括國家股和國有法人股)是指向社會公眾及證券投資基金等公共投資者轉讓上市公司(包括擬上市公司)國有股的行為。 屬於社會保障基金來源的一種特殊渠道。國務院代表國家統一行使國有股所有權。國有股東代表單位是指按照國有資產「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的原則,被授權代表國家持有上市國有股的單位。減持國有股所籌集的資金交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管理,具體管理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實施。國有股減持主要採取國有股存量發行的方式。凡國家擁有股份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向公共投資者首次發行和增發股票時,均應按融資額的10%出售國有股;股份有限公司設立未滿3年的,擬出售的國有股通過劃撥方式轉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有,並由其委託該公司在公開募股時一次或分次出售。國有股存量出售收入,全部上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減持國有股原則上採取市場定價方式。
國家還可以通過發行長期國債,或者特殊國債的形式來籌集社會保障基金,這對緩和因社會保障基金不足帶來的壓力有很大的幫助。
綜上可見,社會保障改革一方面要建立企業、個人和國家三方共同承擔的籌資機制,另一方面也需要由政府通過其他多種渠道籌措資金來支付資金缺口和承擔轉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