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基金信息披露的實質性原則具體包括( )。
披露的原則分為實質性原則和形式性原則。所謂實質性原則又包括真實性原則、准確性原則、完整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和公平披露原則;形式性原則包括規范性原則、易解性原則和易得性原則。
一、實質性原則:
1、真實性原則:真實性原則是基金信息披露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則,它要求披露的信息應當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以沒有扭曲和不加粉飾的方式反映真實狀態。
2、准確性原則:准確性原則要求用精確的語言披露信息,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不使人誤解,不得使用模稜兩可的語言。
3、完整性原則:所有的重要事項,都要進行披露。
4、及時性原則:在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2日內披露臨時報告。基金管理人每6個月更新一次招募說明書。
5、公平披露原則:公平披露原則要求將信息向市場上所有的投資者平等公開地披露,而不是僅向個別機構或投資者披露。
二、形式性原則:
1、規范性原則:規范性原則要求基金信息必須按照法定的內容和格式進行披露,以保證披露信息的可比性。
2、易解性原則:易解性原則是要求信息披露的表述應當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冗長、技術性用語。
3、易得性原則:易得性原則要求公開披露的信息易為一般公眾投資者所獲取。除法規指定的披露報刊和網站外,信息披露義務人也可在其他公共媒體披露信息,但須注意其他媒體不得早於指定報刊和網站披露信息,且不同媒體上披露的同一信息應一致。
(1)基金披露辦法擴展閱讀:
基金信息披露的要求:
1、全面性:這是對基金信息披露范圍的要求。完整披露要求信息披露當事人依法充分完整地公開所有法定項目的信息,不得有遺漏和短缺。要充分披露可能對基金持有人權益或基金單位的交易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信息,不得有任何隱瞞或重大遺漏。
2、真實性:信息披露的核心是信息的真實性。公開披露的基金信息應當真實、准確,不得有虛假記載或誤導性陳述。
3、時效性:這是對信息披露操作的時間要求。即時披露要求信息披露當事人毫不拖延地依法披露有關的重要信息。
② 《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什麼時候出台的
年2月4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除了向投資者披露信息,還應當通過中國基金業協會指定的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平台報送信息,不得公開披露或變相公開披露基金信息。私募基金至少每季度向投資者披露一次,但是單只管理規模金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至少每月向投資者披露一次。
關於基金募集期間的信息披露,辦法要求除了基本信息、投資信息、募集期限、估值政策等,基金管理人還需披露最近三年的誠信情況說明。
關於基金運作期間的信息披露,與公募基金每日披露一次的要求不同,辦法僅要求私募基金僅要求至少每季度向投資者披露一次。但是考慮到本次股市異常波動的情況,對於單只管理規模金額達到5000萬元以上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應當至少每月向投資者披露一次,且不論後續運作是否在5000萬元以上,均應持續披露基金凈值情況。對於季度報告,辦法要求在每季度結束之日起10個工作日以內向投資者披露基金凈值、主要財務指標以及投資組合情況等信息。對於年度披露,要求在每年結束之日起4個月以內向披露報告期末基金凈值和基金份額總額、基金的財務情況、基金投資運作情況和運用杠桿情況、投資者賬戶信息、投資收益分配和損失承擔情況、基金管理人取得的管理費和業績報酬、基金合同約定的其他信息等。基金業協會表示,這體現了「公募與私募、股權與證券相區別」的原則。
辦法要求,私募基金應指定專人負責管理信息披露事務,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建立健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
辦法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存在八類信披行為:一是公開披露或者變相公開披露,二是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三是對投資業績進行預測;四是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五是詆毀其他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或者基金銷售機構;六是登載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祝賀性、恭維性或推薦性的文字;七是採用不具有可比性、公平性、准確性、權威性的數據來源和方法進行業績比較,任意使用「業績最佳」、「規模最大」等相關措辭;八是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禁止的其他行為。
基金業協會表示,辦法適用於所有私募基金,包括證券類、股權類、創投類或其他類的私募基金。此外,辦法規定,過往業績以及私募基金運行情況,將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向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平台報送的數據為准,這對私募基金管理人未來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業績記錄有很大意義。
③ 基金信息披露的原則有哪些
抄基金信息披露的原則分為:實質性原則和形式性原則。詳情如下:
基金信息披露的原則:
(一)
實質性原則
1、
真實性原則
2、
准確性原則
3、
完整性原則
4、
及時性原則
5、
公平披露原則
(二)
形式性原則
1、
規范性原則
2、
易解性原則
3、
易得性原則
④ 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第二章 基金信息披露一般規定
公開披露的基金信息包括:
(一)基金招募說明書;
(二) 基金合同;
(三) 基金託管協議;
(四)基金份額發售公告;
(五)基金募集情況;
(六)基金合同生效公告;
(七)基金份額上市交易公告書;
(八)基金資產凈值、基金份額凈值;
(九)基金份額申購、贖回價格;
(十)基金定期報告,包括基金年度報告、基金半年度報告和基金季度報告;
(十一)臨時報告;
(十二)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
(十三)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的基金託管部門的重大人事變動;
(十四)涉及基金管理人、基金財產、基金託管業務的訴訟;
(十五)澄清公告;
(十六)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信息。 公開披露基金信息,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二)對證券投資業績進行預測;
(三)違規承諾收益或者承擔損失;
(四)詆毀其他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或者基金份額發售機構;
(五)登載任何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祝賀性、恭維性或推薦性的文字;
(六)中國證監會禁止的其他行為。 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合同生效後,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6個月結束之日起45日內,更新招募說明書並登載在網站上,將更新後的招募說明書摘要登載在指定報刊上。
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公告的15日前向中國證監會報送更新的招募說明書,並就有關更新內容提供書面說明。
⑤ 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方式有哪些
基金合同中應當明確信息披露義務人向投資者進行信息披露的內容、披露頻度、披露方式、披露責任以及信息披露渠道等事項。
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採取信件、傳真、電子郵件、官方網站或第三方服務機構登錄查詢等非公開方式向投資者進行披露。並應按照規定通過中國基金業協會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平台報送信息。投資者可以登錄中國基金業協會指定的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平台進行信息查詢。
⑥ 《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 重點有哪些
信息披露不僅是私募基金行業實現自律管理的關鍵環節,更是投資者了解私募基金,進而作出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由於大多數投資者並不直接參與私募基金的投資運作,在私募基金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投資者與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日益凸顯,導致投資者面臨較高的道德風險。
為了切實保障投資者的知情權,規范私募基金信息披露行為,中國基金業協會於2016年2月4日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簡稱「《辦法》」)。
本文將對這一《辦法》的核心內容進行解析,以明晰未來我國私募基金在信息披露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信息披露義務人應該如何操作才能避免在信息披露環節觸碰法律紅線。
一、信息披露義務人包括哪些?
明確信息披露義務人是落實信息披露制度的前提和基礎。《辦法》指出:信息披露義務人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託管人,以及法律、行政法規、中國證監會和中國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具有信息披露義務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可見,信息披露義務人不僅局限於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託管人,可能還包含其他主體。在包括多個信息披露義務人的情況下,如何劃分相關的義務和責任呢?對此,《辦法》指出:同一私募基金存在多個信息披露義務人時,應在相關協議中約定信息披露相關事項和責任義務。我們認為,允許信息披露義務人自行約定相關責任和義務,體現了私募基金「私募」的核心特徵,也是對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的充分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貫徹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委託第三方機構代為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但是,《辦法》指出:信息披露義務人委託第三方機構代為披露信息的,不得免除信息披露義務人法定應承擔的信息披露義務。
二、基金託管人承擔何種信息披露方面的義務?
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進行託管的,基金託管人屬於信息披露義務人。同時,《辦法》明確指出了,私募基金託管人承擔復核義務。《辦法》第十條指出:私募基金進行託管的,私募基金託管人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以及中國基金業協會的規定和基金合同的約定,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編制的基金資產凈值、基金份額凈值、基金份額申購贖回價格、基金定期報告和定期更新的招股說明書等向投資者披露的基金相關信息進行復核確認。
基金託管人作為資金流向的監管者,由其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編制的相關信息進行復核,不僅明確了基金託管人對基金運行進行監管的具體權利,也使基金託管人在享有權利的同時承擔必要的責任與義務,這使得基金託管人可以制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有關違規違法行為,提高私募基金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進而有利於保障投資者利益。
三、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採取何種方式披露信息?
針對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信息的方式,《辦法》指出: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基金信息,不得存在公開披露或者變相公開披露行為。可見,與公募基金公開宣傳、面向不特定公眾募集資金不同,私募基金以「私募」為核心特徵,即針對特定人士進行資金募集,所以,信息披露義務人也只能採取非公開方式進行信息披露,而不得採取公開披露或者變相公開披露的方式。
具體而言,信息披露義務人可以採取信件、傳真、電子郵件、官方網站或第三方服務機構登陸查詢等非公開披露的方式向投資者進行披露。同時,《辦法》還賦予了信息披露義務人和投資者充分的自治權,雙方可以在基金合同中對信息披露的內容、頻度、方式、渠道等具體事宜作出約定。
四、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執行情況是否納入監管?
是。為了監控行業系統性風險,更好的進行行業自律,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僅要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還要按照規定報送相關信息。《辦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按照規定通過中國基金業協會指定的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平台報送信息。私募基金管理人對其報送信息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承擔全部責任。通過這種專項渠道的信息報送機制,使得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執行情況納入了統一監管。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辦法》指出,私募基金管理人過往業績以及私募基金運行情況將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向私募基金信息披露備份平台報送的數據為准。這一方法對未來私募基金管理人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業績記錄奠定了制度基礎。
五、對證券類私募投資基金有何特殊要求?
證券類私募投資基金與股權類或其他類私募投資基金在流動性、估值、認購贖回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具有明顯的流動性強、風險大的特徵。為此,《辦法》對證券類私募投資基金的信息披露問題作出了特別規定。即,在私募基金運行期間,證券類私募投資基金的信息披露義務人除了應當在每季度結束之日起 10 個工作日以內向投資者披露基金凈值、主要財務指標以及投資組合情況等信息以外,單只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規模金額達到 5000 萬元以上的,應當持續在每月結束之日起 5 個工作日以內向投資者披露基金凈值信息。可見,《辦法》對證券類私募投資基金的披露頻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證券類私募投資基金的每月披露內容僅限於基金凈值信息,並不包含每季度披露信息時應當披露的主要財務指標以及投資組合情況等信息。
---------【完】
⑦ 基金信息披露的規范性文件有哪些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基金信息披露的規范性文件主要包括三類:基金信息內披露內容與格式准則、容基金信息披露編報規則、基金信息披露XBRL模板和相關標引規范。《基金信息披露XBRL標引規范》是根據我國會計准則和基金披露法規定義的詞彙表,於2008年由中國證監會發布實施的規范性文件。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⑧ 基金信息披露的基金信息披露的原則
披露的原則分為:實質性原則和形式性原則。所謂實質性原則又包括真實性原則、准確性原則、完整性原則、及時性原則和公平披露原則;形式性原則包括規范性原則、易解性原則和易得性原則。
(一)實質性原則
1.真實性原則
真實性原則是基金信息披露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則,它要求披露的信息應當是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以沒有扭曲和不加粉飾的方式反映真實狀態。
2.准確性原則
准確性原則要求用精確的語言披露信息,在內容和表達方式上不使人誤解,不得使用模稜兩可的語言。
3.完整性原則
所有的重要事項,都要進行披露。
4.及時性原則
在重大事件發生之日起2日內披露臨時報告。基金管理人每6個月更新一次招募說明書。
5.公平披露原則
公平披露原則要求將信息向市場上所有的投資者平等公開地披露,而不是僅向個別機構或投資者披露。
(二)形式性原則
1.規范性原則
規范性原則要求基金信息必須按照法定的內容和格式進行披露,以保證披露信息的可比性。
2.易解性原則
易解性原則是要求信息披露的表述應當簡明扼要、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冗長、技術性用語。
3.易得性原則
易得性原則要求公開披露的信息易為一般公眾投資者所獲取。
除法規指定的披露報刊和網站外,信息披露義務人也可在其他公共媒體披露信息,但須注意其他媒體不得早於指定報刊和網站披露信息,且不同媒體上披露的同一信息應一致。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