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投資決策本質上是估值問題

投資決策本質上是估值問題

發布時間:2021-06-06 13:32:52

『壹』 關於股票投資決策問題

這應該算是證券分析的一個題
A的回答
如果投資三年
2*1.15*1.15*1.15=X*1.08*1.08*1.08 計算出X就是內在價值
如果投資六年,類似
2*1.15(三次方)*1.1(三次方)=X*1.08(六次方)
思路反正應該是先計算出收益再按8%折現

至於B的回答是肯定會改變,因為長期收益和短期收益折現後肯定不同
呵呵,個人理解,也不知對錯,希望對您有幫助

『貳』 項目投資決策為什麼要以現金流量為依據

因為是評價投資方案經濟效益的必備資料。

現金流量分析具有以下作用:

1、對獲取現金的能力作出評價;

2、對償債能力作出評價;

3、對收益的質量作出評價;

4、對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作出評價。

現金流量是根據收付實現制確定的,上述調節利潤的方法無法取得現金因而不能增加現金流量。可見,現金流量指標可以彌補利潤指標在反映公司真實盈利能力上的缺陷。

(2)投資決策本質上是估值問題擴展閱讀:

各類企業由於行業特點不同,對經營活動的認定存在一定差異,在編制現金流量表時,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現金流量進行合理的歸類。

現金流量表按照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進行分類報告,目的是便於報表使用人了解各類活動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以及估量未來的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的計算不涉及權責發生制,會計造假不容易。就如虛假的合同能夠簽出利潤,但簽不出現金的流量。在關聯交易操作利潤時,往往也會在現金流量方面暴露有利潤而沒有現金流入的情況。

『叄』 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你認為依據是什麼為什麼

1. ,企業進行投資決策時,投資方案一般是用現金凈流量來評價的.
凈流量:就是收到的現金減去流出的現金,這個相當於收付實現制下的利潤,但同時由於投資需要多個期間才能收回,所以還需要將每期的現金凈流量折為現值,這樣才能評價一個投資方案.
2.也有人用利潤指標進行投資決策的,是基於權責發生制下的數據,沒有考慮時間價值,僅靠該指標是無法評價投資方案的好與壞的.。
例如,一項投資,期初投資9萬,下期就能收回10萬;另一個投資,也是期初投資9萬,但需要10期以後才能收回10萬;兩種方案利潤都是一樣的,但不能說兩個投資方案效果相同,顯然第一個方案更好, 因為他資金收回迅速,折現後的利潤比第二個方案折現後的利潤高.。

『肆』 投資決策的評估

投資ERP系統決策評估的目的在於充分理解項目、為判斷與決策提供依據,以及為後期控制提供准則等。為了充分理解項目,需要首先分析企業的需求與信息系統建設的能力,形成最初的解決方案框架設想,並框定具體的項目目標和范圍;為達到判斷與決策的,則需要詳細分析備選方案的成本效益,了解項目的風險系數,再加上技術指標等形成一系列評估標准;在為後期項目管理提供准則方面,主要是在明確目標和范圍的基礎上,解析項目的關鍵成功因素,分析項目實施過程中必須的管理支撐和人員績效等。

信息系統的評價方法有許多,如ABCD、最佳實踐、D&M等方法,依據評價目標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五類,即追求經濟效益、獲得競爭優勢、保持競爭地位、實踐戰略目標、實現有效集成等[30]。為避免盲目投資,成本效益評價乃是項目事前評估的一個重要標准。然而,由於ERP給企業帶來的不僅僅是操作方式的變化,而且還會引起組織結構、人際關系的變化。從而,在考慮成本時,不能僅計算項目所耗費的直接、有形成本,還要注意到可能引起員工抵制而導致效率低下的無形成本,以及不投資項目或實施失敗而失去戰略時機的機會成本等;效益方面,主要是從提高員工工作效率、改進組織反應能力,以及改善客戶滿意度等方面來體現的,也就是更多地體現於間接的、無形的效益。

(1)成本。這里的成本分析並不是項目完成後進行成本核算問題,而是在決策期間用科學方法作出的成本估算。企業信息系統的成本構成主要包括硬體成本、軟體成本、咨詢成本、間接成本等,其中硬體成本可以通過市場價格粗略估算;軟體開發成本可藉助COCOMO、Halstead等數學模型分模塊計算;咨詢成本、間接成本等則需要參考歷史資料及相關企業數據來測算。如圖2.9所示,列出了某企業ERP實施的成本結構[32]

(2)效益。雖然系統實施可以給企業帶來降低庫存、減少成本、生產率提高等直接效益,但更多的是通過價值聯系、價值加速、價值重組和價值創新等途徑來間接實現的[33],這既體現於當前的內部改善、客戶服務等方面,也作用於未來的適應能力、預測能力等方面[34]。在投資決策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測量系統所帶來的無形效益:①對企業經營活動效率的影響;②對企業資源獲取和管理的影響;③對企業對付競爭威脅能力的影響;④對企業「先動」優勢的影響;⑤對企業協同能力的改善等。具體的評估多以主觀評價方法為主,由專家評分並採用相應的加權綜合定性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在分析成本效益時還需注意到風險成本,不論是組織變動、環境變化、技術更新,還是開發商或咨詢顧問的能力、行為態度,以及雙方的合作形式等,都會給系統實施帶來一定的風險成本。在對這些無形成本主觀打分測評後,應將其作為負無形效益納入效益框架內。

圖2.9 ERP項目的成本結構

『伍』 投資決策的問題

本人認為選那家股復票是次要的,關制鍵是入市時機,打比方如07年的股票,你就是選了在好的股票到現在也不會有太多的利潤,如果想以長期投資的角度來看,要等股票相對跌了很多的時候進入,就拿現在的中國大盤來說吧,如果大盤在2000點左右就可以大膽的滿倉持有,因為就是跌最多到1000點左右,但這種可能是很小很小的,就算是到1000點了你也不用怕,因為一定會有漲上來的,因為今天的中國和以前的中國不一樣了,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不管是高速還是慢速,這是事實!最後就是什麼時候平倉獲利了,給自已定個目標,在就是寂寞的等待了。李嘉誠說過;當別人恐慌的時候是自已的機會,當別人自信滿滿的時候自已就會感到危機。這就是他的投資理念!最後希望你快樂!

『陸』 投資決策應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①嚴肅性原則。投資決策必須保持其嚴肅性。首先,這種嚴肅性是指決策態度和決策程序的嚴肅性。無論是何種投資決策都不能草率馬虎。對戰略性的重大決策尤其要謹慎,認真地進行,要有嚴格的程序規定和監督約束,不能隨意應付,輕意拍板。實踐中,投資決策非程序化,隨意性的現象並不鮮見。企業投資決策者僅憑自己的意願和經驗,主觀臆斷,草率決策,匆匆上項目,是導致許多企業投資失敗的重要原因。其次,這種嚴肅性要求還體現為決策方案必須得到嚴格的貫徹執行,即決策要有高度的權威性,一旦定下來,就應當具有強制力,執行時不得隨意更改。事實上,不被恪守、缺乏強制力的決策等於一紙空文。當然,這並不否認根據變化了的情況適時對決策方案加以修正,完美。

②政策性原則。企業作為微觀經濟組織,在作投資決策時,一方面應考慮本身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也應當自覺地使自身的投資行為與宏觀經濟政策的要求盡可以保持一致。

③科學性原則。投資活動和其他經濟活動一樣,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所謂科學性是指企業總裁必須掌握投資活動的規律性,採用科學的決策程序和方法。投資決策作為實施投資活動的綱領和依據,其質量高低直接關繫到企業投資活動的成敗與效益高低,甚至決定著企業的存亡。所以,必須強調投資決策的科學性。

總之,投資決策必須按規律辦事,這是正確決策的前提。如果投資的科學性把握得不好,就會造成決策失誤,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公司倒閉。

④完整性原則。缺乏系統,不完整的投資決策,不僅會使未來的投資實施過程在面臨某些矛盾時缺乏處理依據,無所適從,而且還會動搖投資決策總體方案的可靠性。所以,投資決策不僅要考慮各種目標和戰略問題,同時要考慮一系列戰術問題,確定處理各種關系,矛盾的准則與措施。即必須全面考慮各種經濟、技術、社會、自然因素,注意其內部的完整性。

『柒』 在進行投資決策時為什麼必須考慮機會成本

因為要實現實現資本利潤的最大化。
利用機會成本評價企業一定期間的經營成果,能夠很好地解決傳統會計利潤在計算原理上的不足,可為會計利潤計算的科學化提供理論指導,同時能夠滿足企業經營管理和預測決策的需要,用創造的經濟利潤為企業投資的經濟效益進行考核,經濟利潤目標得以實現。
機會成本是指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所要放棄另一些東西的最大價值;也可以理解為在面臨多方案擇一決策時,被舍棄的選項中的最高價值者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還指廠商把相同的生產要素投入到其他行業當中去可以獲得的最高收益。
機會成本的特點可以分為兩點:一是機會成本不同於實際生產成本,它是對未來的預測。對它的分析是建立在所放棄的選擇可能帶來的收益上,而不是實際發生的成本,是一種觀念上的損失或成本,這種成本也可能不存在。二是機會成本在作最終決策時計算,機會成本是在做出一種(最優)選擇時就必須放棄其他若干選擇時產生的。

閱讀全文

與投資決策本質上是估值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理財收益率 瀏覽:79
安徽國厚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698
豆蔓理財招聘 瀏覽:11
天地茶業股票 瀏覽:752
融資per 瀏覽:703
北京博瑞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46
買基金什麼時候上車 瀏覽:481
匯添富外延基金到底怎麼了 瀏覽:811
融資建造類型 瀏覽:160
壽險理財規劃師有用嗎 瀏覽:605
保壘理財 瀏覽:759
ec融資 瀏覽:720
花生理財預警 瀏覽:932
富養女兒理財 瀏覽:414
企業融資投資分析報告 瀏覽:116
興業期貨廈門 瀏覽:176
華夏策略回報基金凈值 瀏覽:332
錦江融資租賃 瀏覽:709
蘇州科達股票代碼 瀏覽:318
股票圖標大全 瀏覽: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