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影響(節選自搜狐網:國際在線)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難免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
金融業:A 股承壓 避險利好。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比重巨大中美貿易戰爆發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美國在化工 ( 含塑料橡膠 ) 、機械、有色金屬與非金屬礦製品、電氣設備、家電、鋼鐵及紡織服裝 ( 含鞋類與皮革製品 ) 等領域開打貿易戰,除了會給相關板塊帶來利空外,還會對中國的整個股票市場產生顯著影響。
農業:從中國反制行動中受益。中國擬對美進口產品加征關稅清單中,暫定包含 7 類、128 個稅項產品。其中豬肉產品關稅大幅提高,不僅讓股市的豬肉概念板塊大漲,對於經營生豬養殖的企業來說,也是實在的利好消息。此外,部分水果種植戶,也將從關稅提高中受益。
傢具行業:產出規模或下降 15%。如果美國徵收 45% 關稅,對美國的出口或將大多甚至全部停止。其中傢具行業受影響最嚴重,產出規模下降 15%,另外三個行業產出降幅也將超過 5%。
高新產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知識產權之爭,技術密集型行業受影響最為嚴重。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近年來我國的高新技術進一步發展,在高壓輸電、高鐵、可替代能源汽車和超級計算等領域都處於優勢地位。但就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而言,在現階段還需要廣闊的海外市場,如果此次中美貿易戰進一步發酵,我國的高新技術行業將受到一定的沖擊和影響。
其他企業:隨之而來的貿易戰又再次讓鋼鐵行業陷入復雜的局面。化工企業受損程度稍次,且對政策的敏感度在出口行業中也不及電子產業。相對紡織類和農產品的出口,紙製品的出口相對不利,但由於行業敏感度較低,所用負面影響有限。各大紙製品企業或需調整政策或需轉型來應對難關。服裝企業的出口前景較為嚴峻但對長遠發展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貿易戰對軍工企業的利好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對貿易博弈或外交關系的悲觀預測上,但不可否認貿易上的沖突升級會為軍工企業帶來商機。新能源被看好的情況像是對貿易戰壓力下激發出的 " 智造升級 " 的樂觀預測,且涉及范圍較廣
❷ 貿易戰對中國股市影響有多大
從目前來看,由於「301調查」到最後的執行還有一個過程,從我們的判斷來看,雙方之間達成妥協的概率較高,為此目前還看不出對中國經濟短期會產生影響,至於已經發生的雙邊貿易摩擦涉及的幾十億美元,對中美貿易總額而言,微不足道。但隨著雙方之間的談判達成,國內進一步擴大開放和規范市場秩序,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但美國針對知識產權和技術轉讓的「301調查」核心還是想維系已有的國際分工體系,抑制中國在高技術行業與其競爭,假若完全答應他們的條款,短期來看,那將對我們製造業的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肯定會產生抑製作用。但我們需要看到的是,擴大開放,加入到全球的分工體系,是中國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的法寶。記得新千年開始的時候,中國為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很多人都在計算著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弊與利,這么多年下來,應該都看到了中國經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的快速發展。融入到世界經濟之中,有時不是什麼利與弊的問題,而是你去參與進去發展不發展的問題,至於可能帶來的風險和挑戰,那屬於自身發展的體系建設,可以通過國內規范去規避。
特朗普上台之後,他的行為很多時候出其不意,令投資者總感覺到不確定性在增加,同時他啟用了大批鷹派的智囊,市場上很多投資者就已經緊綳著神經,擔心中美之間會進入「修昔底德陷阱」,甚至有人擔心會進入到「新的冷戰」,此次,中美之間出現貿易摩擦,就無形之中會得到極大的放大,從而出現市場的恐慌,全球的股指都出現了大幅下跌。中國的A股上3月23日也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跌幅,出於避險的擔憂,中國的債市國債收益率大幅回落。既然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中美關系是短期內遇到了90年代以來比較嚴峻的一次挑戰,但並不會出現偏離大的軌道,雙方之間通過談判來解決分歧將是大概率,為此,短期內股市的波動我們認為這是一次擾動,隨之而來,都將快速的回到正軌。所以短期股市的下跌其實是為全年的投資帶來機會,短期債市的上漲也不要幻想債市的牛市已經來臨。對於雙邊貿易摩擦清單帶來的行業變化,那還是需要我們未來動態仔細分析,因為目前美國針對的都是高技術行業,有些行業的發展最終需要看中美會談的最終結果。至於中國反制的農產品,也並不會像外界所擔憂的那樣會推升國內通脹,因為全球的農產品目前來看還是相對富餘,不走美國進口,還可以走其他農業大國進口。不會因為美國牛肉賣得貴,國內的牛肉價格就會抬升,只會減少美國牛肉的消費量,而去消費其他區域的牛肉。
❸ 美國貿易戰帶來的不利影響
7月6日,美國政府執意妄為,對34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25%關稅,打響了經濟史上規模最大貿易戰的第一槍。7月11日,美方又公布擬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10%關稅清單。美看似有恃無恐,殊不知打貿易戰沒有贏家。中美是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挑起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美國必將自食惡果。
第一,動搖美國的國家信譽。中美高級別經貿團隊進行了4輪艱苦磋商,達成了共識,還發表了不打貿易戰的聯合聲明。言猶在耳,美方數天後就食言而肥,翻臉比翻書還快。中國古人雲,「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衰。」作為一個世界大國,美國如此出爾反爾、言而無信,其他國家還怎麼有信心同它打交道?
第三,傷及美國的國際形象。美國政府認為全世界都在佔美國便宜,生生將「美國第一」變成「美國唯一」,雖可能短期獲益,但其唯利是圖、自私自利的嘴臉已大白於天下。美國執意打貿易戰,不僅把槍口對准中國,還掃射了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印度、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這種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損害了全球供應鏈,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也會沖擊美國的軟實力。美參院外委會主席柯克接受采訪時說,美國對多國征稅的措施將導致全世界團結起來對抗美國。
很多分析認為,美國政府發起這場貿易戰,很大程度上旨在為11月中期選舉加分。但正如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所說,美國在對世界開火的同時,也是在對自己開火。打貿易戰給美國造成的多重傷害勢必會對美國農民、工商界、消費者等產生反噬效應,從而對共和黨的選情造成負面影響。據報道,美國商會已公開發起反對美政府關稅政策的活動,將在中期選舉中出資數百萬美元幫助支持自由貿易的候選人當選。
當然,中國在這場同美國的貿易戰中也會遭受損失,但我們不得不作出回應。無論是維護自身利益,還是捍衛多邊貿易體制,無論是反擊美國為打貿易戰而給中國扣上的莫須有帽子,還是推動美國各界更客觀准確地了解中國,無論是堅持平等相待的國與國相處之道,還是守護以誠為先的處世原則,都需要中國結結實實地給美國迎頭痛擊,讓美國痛定思痛,真正認識到自己打貿易戰對美國、別國和世界都是災難,從而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在與美國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較量的過程中,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中國的一邊。
來自《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22日 03 版)
❹ 貿易戰中美和談,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產生了哪些影響
貿易戰對中國來說,一方面暫時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促進了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
所以說這次中美貿易戰對中國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看中國的政府如何帶領大家來面對,如果應對得當,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機遇。
❺ 中美貿易戰對中美及全球經濟有哪些影響
中美貿易戰一旦出現,短期內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穩定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有分析認為,如若中美之間當真爆發貿易戰,短期內可能會給中國造成需求側的巨大沖擊。而經濟增速放緩、失業增加等或許會迫使政策更加被動,也將增加人民幣更大的貶值壓力。而更悲觀的一種情況是,穩增長壓力加大使得政府不得不出台進一步寬松措施,錯失結構性改革良機。
其一,2016年,中國對美商品出口佔中國商品總出口的18%以及GDP的4.4%。對美商品出口不僅集中在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如玩具、傢具、紡織的對美出口均占該行業全部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並且隨著中國製造業的升級,資本密集型產業如電子機械等對美出口也大幅增加,出口量趕超勞動密集型產業。
其二,中國對美國在技術進口以及融資上也有一定依賴。例如,中國進口的許多高科技產品,關鍵技術只有美國持有,一旦美國停止此類核心技術的對華出口,可能會對中國的產業供應鏈產生沖擊。例如,因特爾和AMD在個人電腦CPU使用中非常普及,中國手機絕大多數亦安裝GPS全球定位系統,一旦爆發貿易戰,中國在尋找此類技術的替代時需要一定時間。
其三,直接投資方面,過去十年美國對華的直接投資佔中國全部FDI的3.3%,十年內美資在華企業雇傭人數累計超過100萬,中國主要出口商品中在其他幾大出口國所佔的比重已相當之高,進一步提高出口比例和市場佔有率的空間極其有限最後,估計難以找到美國市場的替代市場。
但也有觀點認為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影響相對有限。首先,貿易摩擦對經濟的長期影響要小於對金融市場的短期沖擊;其次,中美之間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相互依存性,此次貿易摩擦不會失控,兩國博弈將最終收斂於雙向妥協,新時代不會有「新冷戰」;第三,中國將堅持「以我為主」的應對策略,短期反制措施和長期實力補強均具有充裕的政策空間。第四,目前中國對美出口量佔中國向全球出口總量的19%,中國對「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約佔40%,中國是全球貿易中間產品出口商,這意味著即使美國單方面向中國加征關稅,中國可通過與其他國家增加貿易合作進行對沖。
❻ 中美貿易戰對p2p投資有什麼影響
1、利好P2P,股市不好,全球金融不確定,P2P成為好的投資品之一。沒見到哪個版P2P平台的借款企業,權和美國徵收關稅的企業有關,如果有要暫時遠離,一定在評論區評論一下。
2、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可以買點黃金避險。當然我說的不是買實物金金條、金鏈子。黃金是作為避險用的,不要大量的買黃金,別把它當成主要的投資工具,適當買一些,用來保值和平衡風險。
3、市場上恐慌性情緒也是投資機會,「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風險大,高手玩的。
4、金融戰,沒有硝煙的戰爭,難得經歷一回,關注各方下一步的動作,看看他們怎麼做的,自己也可以長長見識。
❼ 中美貿易戰給期貨投資帶來哪些影響
從以往歷史經驗來看,中美經貿戰開打的主要方式或領域可能集中在下述版四個方面:
首先,中美鋼鐵貿權易摩擦恐難以避免。緊隨其後的產業可能會是乘用車輪胎、光伏產業等中美貿易摩擦較為集中的產業。再次,謹防美國單方面認定中國為「匯率操縱國」最後,排斥中國企業的投資和產業保護主義傾向將越來越嚴重
❽ 貿易戰對中國經濟有影響嗎
摘要:華創證券屈慶債券團隊認為,中美貿易戰大概率會以雙方妥協處理結局;即便真正爆發貿易戰,強大的內需市場意味著中國經濟不會快速下滑,而且經濟的小幅下滑也不意味著央行會放鬆貨幣政策。
上周五特朗普宣布計劃對至少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征稅,此外將針對對華技術轉移和收購施加限制,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此外,針對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關稅,商務部擬對自美進口總計30億美元的產品加征關稅,第一階段將對鮮果、乾果、堅果、紅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加征15%關稅,第二階段將對豬肉及製品及廢鋁加征15%關稅。中美貿易戰中,美國會針對哪些領域下手?而中國又可能採取什麼樣的應對方式呢?從債券市場表現來看,上周五十年國開收益率較前一日收盤最多下行15BP,中美貿易戰真的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如此大的負面影響嗎?本篇報告中,我們將對中美兩國貿易戰方式和可能對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進行探討。
最後,經濟的小幅下滑並不意味著央行會放鬆貨幣政策。無論是貿易戰還是投資動能的式弱,未來經濟基本面或將小幅下滑,但是這一定會導致央行貨幣政策的放鬆嗎?我們認為不會。首先,海外的壓力一直存在,全球貨幣政策正常化意味著中國央行放鬆的空間有限;其次,中央對經濟的要求已經從保增長轉為追求高質量發展,因此短期的小幅下滑並不能改變央行的貨幣政策取向。當前市場可能正處在全年流動性最寬松的時點,未來隨著人事調整的逐步到位,市場需要警惕貨幣政策收緊的風險。
❾ 貿易戰對中國宏觀經濟乃至整個股市到底有什麼影響
主要是以下七個方面:
一,貿易戰主要通過進出口影響經濟發展與穩定,當然會讓股市版大幅走低權。
二,這些是外因,內因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平衡,如這些年政府縱容房地產行業無節制發展,房價高企,土地財政基本上已經到了盡頭。
三,高價房地產做為毒瘤影響制約消費,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吸血鬼,各行各業蕭條都是這個原因,使中國經濟無法健康平衡發展。
四,美國人利用我國經濟的脆弱性發起貿易戰,讓我們無從應對,美國股市走強,中國股市下跌是市場正常反映。
五,股市當然還有自身原因,是融資市場與投機市場,不是投資市場,不分紅無效益的垃圾公司為主,零級與一級市場在吸二級市場股民基民的血,俗稱割韭菜,一茬又一茬,越割越少。
六,2008年四萬億或者二十萬億大規模投資已經屬於重復低效建設,當前投資對於中國經濟拉動作用潛力有限。
七,出口,消費與投資三架馬車都出問題,中國經濟自然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