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國商科讀什麼最實用
建議您赴美留學商科就讀金融學專業,該專業研究學習的方向比較多,且就業選擇度廣,作為當今最熱門的商科專業之一,基本不用擔心畢業後沒有工作可找。現在社會更是離不開金融學領域的人才,論實用性絕對數一數二。
1998年,汪潮湧辭去摩根士丹利北京首席代表一職回國創業,當時媒體捧過一陣。私
下里,汪潮湧對很多與他同屬「毅然拒絕高薪而回國」之列的人士,表現出明顯不屑:他
們那點錢有什麼好拒絕的?
自然就有人問汪的薪水,他含糊地說,年薪百萬左右,美金。
這話小范圍傳出去了,就有人不相信。那時候人們還不太了解投資銀行是干什麼的,
想你不過一跨國公司駐京辦主任,怎麼會有如此高薪?汪潮湧也聽說了這種懷疑,於是,
搞笑的一幕出現了:在一次有眾多相熟記者參加的飯局上,汪潮湧當場掏出一紙憑證,上
面清清楚楚註明,汪在大摩的年薪是99.5萬美金。
這在美國也是無可爭議的高薪。UT斯達康首席技術官黃曉慶原來是貝爾實驗室的工程
師。陸弘亮創辦UT時邀黃加盟,黃有點動心又有點擔心,說,我很貴的,你可能請不起我
。貝爾實驗室是鼎鼎大名的世界頂級科研機構,黃曉慶的老闆又稱黃是他在貝爾實驗室工
作20年見到的最優秀員工。那麼黃曉慶在貝爾實驗室的年收入是多少?9萬美金而已。老實
說,當我追問黃曉慶得到這個結果時,心裡一陣失望。
不過,在投行界,汪的年薪就沒什麼了不起了。2004年,孫瑋從瑞士一波轉會花旗,
得到的最低收入保障為每年600萬美金,合約兩年,這意味著即使沒有任何作為,孫瑋在花
旗也至少能獲得1200萬美金的收入。她的前任梁伯韜,年薪則為800萬美金。想想看,一個
總資產10億的工業企業一年能有一個億的利潤也過得去了,那得多少工人埋頭苦幹。
在投行做分析師和在大學做教授研究宏觀經濟,乾的活核心業務差不多,但待遇就差
別大去了。比如在宏觀經濟預測方面小有名氣的宋國青和謝國忠,一個是北京大學的教授
,一個是摩根士丹利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的年薪至少在150萬美金以上,宋國青呢?
你可以想像其間的差距。
2003年本土媒體評出的中國最佳經濟分析師是許小年,當時他在中金公司擔任董事總
經理,後來投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中歐的人說,許小年年薪和在中金時差不多,都是五
、六十萬美金。現在許去了高盛高華,年薪只漲不跌。有許小年早年故知聽說後,對我感
慨說,許當年在美國一個不出名的高校任助理教授,生活簡直可以用清苦形容,怎麼進了
投行就身價百倍呢。
那是他沒有聽說過華爾街的一句話:「投資銀行家的年薪比總統還高。」
C. 關於合肥鴻海工廠
世界500強富士康科技賽博數碼日前花落蜀山,其入駐黃金廣場新聞發布會暨簽約儀式於9月5日舉行。台灣富士康集團下屬賽博數碼廣場執行長朱家義與安徽省金水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正式簽訂合作協議,兩方將聯手打造合肥市最大的大型IT賣場,該項目將為打造「蜀山信息港」品牌增添重彩。
D. 為什麼一定要上一所好大學
211、985最大的優勢還在於環境,從優秀人的比例也是大於普通高校的。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時間多了,對自己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說了這么多,誠然,學習靠的是自己,不能把學不好的原因都歸結於學校。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個好的學校和一個好的氛圍以及優質的校友資源都會對孩子人生帶來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和不可估量的機會。
985大學雖好,也要根據自己的實力合理定位。既不可好高騖遠,又不能毫無鬥志,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並朝之而努力。
E. zwick 為什麼會出現離職潮
世界那麼大,他們都想「下海」看看……央行官員下海又出新案例了。
8月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即將出任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一行三會」官員「離職下海」現象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統計,2013年以來已有36位「一行三會」官員「離職下海」,涵蓋處長到副部級等各級別的官員,不過以司級和處級幹部居多。因為有官員離職未見諸報道,因此一行三會離職下海的官員數量應比樣本數量大。
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了解到,「一行三會」大多為專業技術性官員,離職後大多轉向銀行、保險、基金、證券甚至互聯網金融等機構。
從36個樣本的去向來看,共有10人離職後加入銀行,佔比27%,是最集中的去向。其次為保險公司、基金公司,分別有6人、5人離職後加入。
至於「離職下海」的原因,提高收入是一個重要因素。另外,市場機構歷練、體制內晉升困難也是他們「下海」的原因。
比證監會還洶涌的央行離職潮
監管機構官員下海任職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業界稱為「神仙下凡」。
一位離職後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離職)原因很簡單,收入太低了,缺少激勵約束機制。」
「加入市場機構後收入會提高,但也不全是為了收入,可以從市場機構的角度理解政策,開拓視野。」 前述離職後加入研究機構的央行官員表示。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現年45歲,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系研究生畢業,經濟學博士學位。劍橋
畢業後,先後在世界銀行、IMF任職。2005年4月-2009年11月,先後擔任黑龍江省招商局副局長、黑龍江省商務廳廳長等職。2009年
11-2015年1月相繼任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巡視員、副司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金融發展創新與互聯網金融。
大成基金成立於1998年,是中國證券市場最早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大成基金的規模排名長期保持在業內前十名,不過2011
年,大成基金因踩雷重慶啤酒,元氣大傷,很快跌出了前十名。隨後從總經理、首席投資官、股票投資部總監,再到其他核心投研人員的連續離任,大成基金的業績
也是一落千丈,今年二季度,大成基金的規模為841.1億元,排名僅為第25名。
大成基金並不是第一次「挖角」下海官員。
2014年12月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周健男離職,出任大成基金黨委書記。2014年10月原任證監會規劃委專家顧問委員、機構部創新處負責人羅登攀出任大成基金總經理。
今年6月初,證監會還批准了5名幹部離職,包括上市部副主任陸澤峰、行政處罰委副主任張子學等2名副司局級幹部,上市部二處處長王長河、發行部二處處長蔣彥和四處處長楊郊紅等3名處級幹部。這5名幹部都是證監會的老人。
財新網報道稱,論幹部流失速度,證監會發行部較上市部更嚴重。熟悉情況的人士對財新網評論說:「發行部的處級幹部最近一年多有的出事,有的離職,有的調離,快沒人幹活了。」
來自央行的離職潮不比證監會低調。
7月15日,騰訊財經從接近央行的人士處獲悉,央行支付結算司近期迎來離職潮,8名處長中有3名同時離職,另外還有4—5名普通職員提交離職申請。早在2015年,支付結算司副司長周金黃從央行離職,出任華瑞銀行副行長。
前述3名離職的處長分別是,清算組織監管處處長,其去向是北京地方國有投資公司;銀行卡業務管理處處長,將赴任正在籌建的票交所任副總裁;信息分析處處長,其去向是中央結算公司。
有業內人士分析,在央行下屬的司局中,支付結算司最貼近市場,其分管的如第三方支付行業也最為活躍,因此,相對於其它司局,該司員工跳槽到金融機構更加容易。
此外,今年央行原貨政二司處長、青年宏觀經濟學家伍戈離職,出任了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和總經理助理。央行金融穩定局金融體制改革處李超出任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奔赴市場化機構任職。
證監系統:部分人士晉升遭遇瓶頸
6月初,證監會又批准五名幹部離職,分別是上市部副主任陸澤峰、行政處罰委副主任張子學兩名副司局級幹部,上市部二處處長王長河、發行部二處處長蔣彥和四處處長楊郊紅三名處級幹部。
此次人員調整引起了證券行業的廣泛關注,市場一致認為證監會將迎來第四波離職風潮。而上一波離職潮發生在2010年至2015年,其中僅
2014年,就有約30名處級以上幹部離職,2015年前5個月,也有6名司局級幹部離職。大多數幹部離職後投身市場機構,尤其是基金行業。
據中申網監測數據顯示,從1998年開始,超60位前官員入職公募基金,其中高管人數超過40人,擔任過基金公司總經理一職的接近
20位。去年七月份,博時基金就宣布聘任原證監會辦公室、黨辦副主任的江向陽為公司總經理。此外,原證監會國際部副主任湯曉東早在2014年就離職加入了
華夏基金。
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日前離職的陸澤峰表示可能會去大學任教,更遠期則會從事並購基金相關的業務,楊郊紅也很可能在私募基金任職。
顯然,基金行業豐厚的薪酬和個人價值的增值空間吸引了大量的離職官員。「證監系統的處級以上官員離職之後,往往會進入基金公司、券商、私募等機構擔任高管,年收入可以達到幾百萬,遠遠高於在證監會系統的收入。」業內人士稱。
且早在2015年年初,前證監會主席肖鋼在內部會議上也解釋了證監會頻現離職風潮的原因,「從2014年主動離職的中青年幹部情況分析看,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對他們的職業生涯發展關注不夠。」證監會內部管理職位有限,官員晉升比較困難,於是紛紛下海,謀求更開闊的職業機會。
銀行的日子也不好過......
事實上,傳統銀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動,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離職、華夏銀行副行長黃老金離職,渤海銀行副行長趙世剛離職,據新華網統計,今年以來,先後至少有37位傳統銀行的高管離職,涉及的崗位有董事、行長、副行長、風險總監等,有的則是分支行行長,有的分支行行長甚至公開說,不想再回銀行,而一線員工的離職更是數不勝數。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是一個人離開,而是帶著一個團隊整體離職,多年的業務經驗,多年的風控積累,還有早已建立的客戶人脈,銀行員工像流水一樣的離開,帶走的是銀行真正的核心力量,也讓銀行業務有陷入癱瘓的可能。
銀行還是銀行,換湯不換葯,沒有資源到哪裡都是屌絲,但是,如果自己還覺得,可以在銀行可以躺著賺錢,最後一定是沒有飯吃。
硬幣的另一面是:2015年是中國監管機構被捕人數最多的一年,也是被捕級別最高的一年。在此背後,金融機構這邊,聚集了許多流失的官員、海外華爾街迴流的精英、在資本市場摸爬滾打的本土專家。相反,監管部門的人才危機則非常嚴峻。
別急,看完這個再去賺錢!(讓賺錢變得簡單)
相信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超越常人的智力,並且是經過艱苦的努力才達到今天的水平。你們比沒有投資理念的普通人擁有更多優勢,但長期來說幾乎沒有機會從人群中脫穎而出。如果想賺錢,一定要找到一個適合你自己的交易系統。關注「笨投資」,教你在投資中塑造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讓賺錢變得更簡單!
F. 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和證券公司的區別是什麼
1、定義不同:證券公司是專門從事有價證券買賣的法人企業,分為證券經營公司和證券登記公司。投資銀行是與商業銀行相對應的一類金融機構。
2、擔保業務不同:證券公司不得為其股東或者股東的關聯人提供融資或者擔保而投資銀行可以提供融資及做相關擔保業務。投資銀行可以以銀行的一面將證券資產管理業務與證券業務一起操作。
3、核心不同:從市場定位上看,銀行是貨幣市場的核心,而投資銀行是資本市場的核心。
4、服務功能不同:商業銀行服務於間接融資,而投資銀行服務於直接融資。
5、收益來源不同:商業銀行的收益主要來源於存貸利差,而投資銀行的收益主要來源於證券承銷、公司並購與資產重組業務中的手續費或傭金。
(6)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薪水擴展閱讀:
我國投資銀行業務的歷史發展狀況:
中國的投資銀行業務是從滿足證券發行與交易的需要不斷發展起來的。從中國的實踐看,投資銀行業務最初是由商業銀行來完成的,商業銀行不僅是金融工具的主要發行者,也是掌管金融資產量最大的金融機構。
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中國開放證券流通市場,原有商業銀行的證券業務逐漸被分離出來,各地區先後成立了一大批證券公司,形成了以證券公司為主的證券市場中介機構體系。在隨後的十餘年裡,券商逐漸成為中國投資銀行業務的主體。
除了專業的證券公司以外,還有一大批業務范圍較為寬泛的信託投資公司、金融投資公司、產權交易與經紀機構、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咨詢公司等在從事投資銀行的其他業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投資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業銀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證券公司
G. 至少要有八個一線城市是為了防止房地產泡沫
如果要防止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我們至少需要八個「一線城市」,除了北、內上、廣、深,容杭州以及西南地區的成都和重慶等都要成為「一線城市」。
供給側改革一周年啦!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後還有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樓市降溫,資金會流入股市嗎小股民要吸取哪些教訓。
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中小銀行發展論壇秘書長姚余棟近日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如果要防止房地產市場的泡沫,我們至少需要八個「一線城市」,除了北、上、廣、深,杭州以及西南地區的成都和重慶等都要成為「一線城市」。他認為,在限購政策執行的同時也應有疏導和供給,特別要考慮到年輕人的需求。
沒錢照樣買不起房。而且房地產不可能泡沫!
H. 如何走好互聯網金融的下半場
互聯網金融已經被連續3年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兩會也成為互金行業發展的風向標之一。自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到2015年政府報告中多次提及互聯網金融並為其定性,再到2016年提出「要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都印證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已經從門外的野蠻人,躍升到了中國搭建多元化、多層次金融市場的重要一環。
進入2017年,互聯網金融仍將是兩會熱議的話題。業內人士認為,與往年相比,互聯網金融的整改合規、風險防控、脫虛向實或將成為今年兩會熱議的關鍵詞。
合規仍是今年互金行業重頭戲
自去年開始,針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細則開始密集出台,而今年春節伊始,各地方相關監管細則也陸續落地,各地整頓之風已經開始吹起。合規整改,將是今年互聯網金融行業的重頭戲。
以網貸行業為例,備案登記、資金存管、小額分散等成為今年8月份之前各家平台需要完成的硬性指標。同時,各家平台也要接到監管部門的通知,並就相關問題進行整改。
實際上,自去年底以來,各家平台均開始向著監管合規化方向努力。盡管監管層仍未出台銀行存管指引,但不少平台已率先著手銀行存管事宜。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指出,對互聯網金融進行整治,有助於消除行業亂象,維護金融消費者利益,也有助於真正篩選出優質企業與平台,滿足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金融科技成風控重要關口
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是對於風險的經營。而相比於傳統金融而言,互聯網金融的渠道是金融科技中大數據所帶來的風險判別能力。
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霍學文認為,對於互聯網產業來講,互聯網是技術基礎,金融是內容,安全是底線,這三方面各占互聯網金融三分之一的產值和利潤。「未來在全世界互聯網金融領域『走在前面的』不一定都是現在『走在前排的』,但一定是跟技術安全有關的企業。「
實際上,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給互聯網金融的產品定價、信用評估、流程管理等方面帶來了全面的革新,互聯網金融離不開大數據,而互聯網金融龐大的數據量和先進的數據分析能力,是非常突出的優勢。
自去年開始,無論是大小平台,均開始發力金融科技領域,並致力於打造更完善的風控體系。如今,對於以大數據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開發研究,也已經成為當下互聯網金融的重要發展趨勢。
互聯網金融將驅動資金脫虛向實
近日央行下發的《2016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顯示,當下中國經濟已經開始呈現出向好發展,而下一步防止中國經濟「脫實向虛」將成為重點任務。而在監管層合規重拳出擊,以及金融科技對於風險及徵信分析能力進一步加強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幫助資金脫虛向實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中國官方希望互聯網金融走向創新,服務實體經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大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則姚余棟表示,從全球來看,互聯網真正好的活躍發展就是在中國。
實際上,在監管層的定義當中,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將形成差異化經營,是構建多元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而互聯網金融所服務的群體,是平時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的群體,如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以及小額消費類貸款等。
互聯網金融,如今已經進入了一個良性健康的發展時期。在這個時期中,數據分析將成為未來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核心動力,而服務於實體經濟,則是其業務發展的本質。
I. 正確認識中國的經濟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面貌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觀。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談及中國的經濟。經濟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毋庸置疑,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迅猛的。經濟的騰飛增強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市場經濟日趨繁榮,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近年來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有所減緩。中央為實現「保八」「維穩」等目的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回歸中國經濟本質,其發展減緩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
從國際方面看,首屈一指的自然是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對全世界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作為活躍在世界市場上的中國自然也沒能逃出它的魔爪。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在短時間內波及全
球,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出口貿易受到嚴重影響。國內經濟也受到干擾,通貨膨脹,失業率上升,社會民生問題層出不窮。中國的經濟發展形式嚴峻,加之中國經濟自身存在弊端,其受影響程度可見一斑。再者,美國等國家實施的貿易保護政策,對中國貿易的發展有著極強的制約作用。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在國際貿易發展極為迅速。佔有的市場比率也在逐步上升,由此引得一些國家的焦慮和恐慌,更是被某些大國拿來當牽制中國發展的理由。
J. 他是如何成功的
有一則新聞簡直引爆了大家對薪水的憤怒,許家印為邀任澤平任職恆大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開出了1250萬元的年薪。震驚了小夥伴們,貧窮限制了想像啊。既有對自己薪水的不滿,又對別人的高薪水感到羨慕。這么大方的老闆,請賜一個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