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

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

發布時間:2021-06-10 02:42:39

Ⅰ 證監會是什麼此會議是干什麼的

是什麼:

證監會全稱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國務院證券委的監管執行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是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通俗點來說就是管理中國股票市場的。

Ⅱ 中國證監會監管哪些非銀行金融機構

中國證監會負責監管主要是證券公司 期貨公司 基金公司
銀監會專 主要是屬監管銀行及信用社
保監會主要監管保險公司
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中國證監會設在首都北京,現設主席1名,副主席4名,紀委書記1名(副部長級),主席助理3名;會機關內設18個內設職能部門,1個稽查總隊,3個中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14條規定,中國證監會還設有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由中國證監會專業人員和所聘請的會外有關專家擔任。中國證監會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設立36個證券監管局,以及上海、深圳證券監管專員辦事處。
國務院在《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中規定,"中國證監會對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的監督管理"。顯然,中國證監會的是經政府授權的法定監管部門,履行的是法定監管職責。
在中國證監會內部,專門設有期貨監管部,該部門是中國證監會對期貨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的職能部門。
期貨監管部下設綜合處、交易所監管處、期貨公司監管處、境外期貨監管處和市場分析五個處。

Ⅲ 我國於( )年經國務院決定,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全國證券市場,期貨市場的監管.

A,1992
理由: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建立集中統一的市場監管體制勢在必行回。1992年(壬申年)10月,答國A務院證券委員會(簡稱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統一監管體制開始形成。國務院證券委是國家對證券市場進行統一宏觀管理的主管機構。中國證監會是國務院證券委的監管執行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
1997年 8月,國務院決定,將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統一劃歸中國證監會監管;同時,在上海和深圳兩市設立中國證監會證券監管專員辦公室;11月,中央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對全國證券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理順證券監管體制,對地方證券監管部門實行垂直領導,並將原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的證券經營機構劃歸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

Ⅳ 銀監會,證監會,明明是監管金融的政府行政機關,咋成了事業單位了,誰知道為什麼

銀監會,證監會屬於事業單位: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銀監會或銀監會;)成立於2003年4月25日,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及其他存款類金融機構,維護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

中國證監會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事業單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4)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擴展閱讀

一、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之初的主要職責為:

1、制定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監管的規章制度和辦法;起草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

2、審批銀行業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設立、變更、終止及其業務范圍。

3、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實行現場和非現場監管,依法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4、審查銀行業金融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

5、負責統一編制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報表,抄送中國人民銀行,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公布。

6、會同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部門提出存款類金融機構緊急風險處置的意見和建議。

7、負責國有重點銀行業金融機構監事會的日常管理工作。

8、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

1、研究和擬訂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起草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制定有關證券期貨市場監管的規章、規則和辦法。

2、垂直領導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管理有關證券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

3、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及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

4、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規必須履行有關義務的股東的證券市場行為。

5、監管境內期貨合約的上市、交易和結算;按規定監管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6、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按規定管理證券期貨交易所的高級管理人員;歸口管理證券業、期貨業協會。

7、監管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期貨結算機構、證券期貨投資咨詢機構、證券資信評級機構;

審批基金託管機構的資格並監管其基金託管業務;制定有關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指導中國證券業、期貨業協會開展證券期貨從業人員資格管理工作。

8、監管境內企業直接或間接到境外發行股票、上市以及在境外上市的公司到境外發行可轉換債券;監管境內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到境外設立證券、期貨機構;監管境外機構到境內設立證券、期貨機構、從事證券、期貨業務。

9、監管證券期貨信息傳播活動,負責證券期貨市場的統計與信息資源管理。

10、會同有關部門審批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中介業務的資格,並監管律師事務所、律師及有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及其成員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的活動。

11、依法對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調查、處罰。

12、歸口管理證券期貨行業的對外交往和國際合作事務。

13、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2]

Ⅳ 證監會召開「2020年系統年中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部署了哪些內容

證監會召開「2020年系統年中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部署的內容包括在落實「六穩」「六保」中進一步體現資本市場擔當作為;聚焦「建制度」主線;踐行「不幹預」理念;落實「零容忍」要求;把握好改革的時度效;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堅持標本兼治;加強監管能力建設;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果。

一、在落實「六穩」「六保」中進一步體現資本市場擔當作為。細化落實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舉措,將前期的階段性政策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提高政策的精準度、可操作性和直達力,促進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發揮資本市場機製作用,更好支持創新驅動發展、國資國企改革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發展戰略。完善在疫情背景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有效途徑和機制。保持IPO常態化,推進再融資分類審核。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領域公募REITs試點落地,盡快形成示範效應。推進期貨期權產品創新。

二、聚焦「建制度」主線,加快推進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體系更加成熟定型。堅持整體設計、突出重點、問題導向,加快關鍵制度創新,補齊制度短板。完善注冊制制度規則,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有效性,提高審核注冊的質量、效率和透明度。

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退市機制,暢通多元化退市渠道。以更加市場化便利化為導向,穩妥推進交易結算制度改革。

三、踐行「不幹預」理念,構建資本市場良好的可預期機制。減少管制,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堅持按規則制度辦事,保持市場功能正常發揮;完善預期管理機制,加強宏觀研判,穩定市場預期。

以編制權責清單為抓手,全面清理「口袋政策」和「隱形門檻」,進一步整合規范備案報告事項。健全促進行業機構做優做強的制度機制,發展高質量投資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

四、落實「零容忍」要求,嚴厲打擊資本市場違法犯罪行為。落實工作部署,持續加大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惡性違法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推動建立打擊資本市場違法活動協調機制,推動構建行政執法、民事追償和刑事懲戒相互銜接、互相支持的立體、有機體系。抓好證券集體訴訟制度落地實施。多渠道、多平台強化執法宣傳,傳遞「零容忍」的鮮明信號。

五、把握好改革的時度效,平穩推進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落地實施。保持改革定力,加強改革評估,進一步統籌好融資端和投資端的各項改革舉措。著力提升融資端改革的系統性、協調性,持續推進科創板制度創新;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注冊制平穩落地和穩定運行;繼續深化新三板改革,增強市場吸引力、輻射力和覆蓋面。

堅持內外雙向發力,在投資端推出更多務實管用的舉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打造專業化資產管理機構,推動個人養老金投資公募基金政策加快落地。

六、堅定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強化監管合作。持續推進市場、行業和產品開放,研究逐步統一、簡化外資參與境內市場的渠道和方式,同步加強開放條件下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建設。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切實採取措施做好中概股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共同打擊跨境證券違法犯罪行為。

修訂整合現有境外上市規則,構建完整清晰的境外上市監管制度體系。健全與香港金融監管部門常態化協作機制,堅定維護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發展。

七、堅持標本兼治,堅決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久戰。加強風險研判,強化對杠桿資金的監測,防範和打擊體系化、規模化場外配資,努力走在市場曲線的前面,促進資本市場平穩發展。

積極推進化解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等重點領域風險,力爭處置效果有新的提升,風險進一步收斂。加大私募基金風險防範和監管,加快推動出台《私募基金條例》,出台私募基金規范經營的底線要求,穩妥推進高風險個案處置。

八、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進一步落實分類和差異化的理念,強化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市場主體的監管。推進上市公司治理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促進歸位盡責。加快推動科技監管落地見效,促進提升全行業科技化水平。加快制定欺詐發行責令回購辦法。創新投資者教育服務,積極培育成熟理性的股權投資文化。

九、鞏固拓展作風建設成果,推動系統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精神,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扎實推進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協同推進風險處置和金融反腐工作。

持續推進強化政治機關意識教育、「燈下黑」問題專項整治和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落地見效。推動系統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化。堅持新時代好乾部標准,打造「忠專實」的高素質監管幹部隊伍。

Ⅵ 中國證券業協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於1991年8月28日,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和《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設立的證券業自律性組織,屬於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接受中國證監會和國家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中國證監會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授權,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維護證券期貨市場秩序,保障其合法運行。

國務院在《期貨交易管理條例》中規定,"中國證監會對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的監督管理"。在證監會內部,專門設有期貨監管部,該部門是中國證監會對期貨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的職能部門。

2、職能不同

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職責是依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向中國證監會反映會員的建議和要求;收集整理證券信息,為會員提供服務;對發生的證券業務糾紛進行調解;組織會員就證券業的發展、運作及有關內容進行研究。監督、檢查會員行為。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職責是研究和擬訂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及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等等。

3、組織結構不同

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由全體會員組成的會員大會,理事會為其執行機構。中國證券業協會實行會長負責制。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設置股票發行審核委員會和行政處罰委員會。制定證券期貨違法違規認定規則,審理稽查部門移交的案件,依照法定程序主持聽證,擬訂行政處罰意見。

Ⅶ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歷次會議

時間:1997年11月17日至19日
時逢亞洲金融危機爆發
決定央行自身管理體制變革的大手術,並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以處理從國有四大行剝離的不良資產
銀行改革
中央財政定向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補充四大國有銀行資本金;將13939億元銀行不良資產剝離給新成立的四家資產管理公司;以及取消貸款規模,實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等重要改革措施。
金融監管
對金融業實行分業監管,成立了證監會、保監會,分別負責證券業和保險業的監管,人民銀行專司對銀行業、信託業的監管;另外對人民銀行自身機構進行了改革,原有的省分行被撤銷,改成9個大區行,貨幣政策獨立性得以加強。 時間:2002年的2月5日至7日
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對下階段金融工作全面部署
加強金融監管與國有銀行改革的思路進一步得到深化,最終組建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主導中國銀行業的重組上市。
銀行改革
快速推進新一輪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在股份制改革與海外上市項目的實施上得到了一系列關鍵政策支持。
金融監管
撤消中央金融工委,成立銀監會,並成立國有銀行改革領導小組,醞釀、統籌、部署國有銀行改革方案,會議還做出了改革農信社的決定,為此後農信社改革的全面鋪開確立了「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指導方針。 時間: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舉行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近幾年來的金融工作,分析當前金融形勢,統一思想認識,全面部署今後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
中國農業銀行實行整體改制、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成立中國外匯投資公司運作部分外匯儲備2007年19日至20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下稱「本次會議」)上得到明確。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本次會議上強調,我國金融改革發展面臨新的形勢,金融業處在一個重要轉折期,也處在一個重要發展期。
加深已股改銀行的改革
溫家寶指出,繼續深化中國工商銀行(4.54,0.05,1.11%)、中國銀行(4.19,0.08,1.95%)、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改革,努力鞏固和發展改革成果,關鍵是繼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深化分支機構和基層改革。
央行在昨日結束的2007年工作會議上提出,要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和優化金融結構為重點,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繼續推進工、中、建3家銀行完善公司治理,加快經營機制轉變。
央行行長周小川去年底在向全國人大作匯報時提到,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取得的成效仍屬於初步的、階段性的,改革具有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
國開行全面推行商業化
在本次會議上,國開行被明確定調為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並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不得從事 零售業務。權威人士透露,本次會議明確了國開行將堅持的三項原則,即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
政策性銀行改革是已經討論了多年的話題。本次會議強調,按照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原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首先推進國開行改革。
本次會議還明確,對政策性銀行的政策性業務要實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這為政策性業務的發展確定了方向。
成立政府投資公司
在外匯儲備領域,本次會議表示,加強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積極探索和拓展外匯儲備使用渠道和方式。
權威人士透露,本次會議已經明確將成立一家政府投資公司,負責部分外匯儲備的運作,並將要求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運作,公司將主要投資於海外市場。該公司的名稱可能還沒有最終確定。
據悉,該公司將在中央匯金公司的基礎上擴充成立。由於此前匯金的資金直接來自於外匯注資,該公司的成立還涉及到發行特別國債購買上述注資。而運用市場化運作的外匯儲備資金也可望採取財政部發債再向央行購買的方式注入該公司。不過,由於這部分外匯儲備規模較大,預計將採取分期發債、分批購買、緩步推進的方式進行。
大力發展公司債券
在資本市場領域,本次會議強調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強調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同時大力發展公司債券。
權威人士透露,公司債券將不同於現在的企業債券,公司債將由證監會負責監管,發改委則將專注於對國家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項目債進行監管,簡稱「企業債」,以區別於證監會監管的「公司債」。
去年共發行1015億元企業債,債券市場的融資比例佔全部融資比例不足1%。加快債券市場的發展將是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議題。
做實分業監管協調機制
在監管體制上,本次會議提出要完善金融分業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監管協調配合。與預期一致的是,本次會議並沒有決定成立一家「超級監管機構」。
有權威人士表示,此前討論的成立一個由央行、財政部、發改委及 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共6個部門組成的「3+3」協調監管框架在本次會議上並未得到確認。將繼續保持目前「2+3」即央行、財政部及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之間的協調配合。
由於本次會議明確提出「完善分業監管體制、機制」,業內因此普遍認為,混業經營在現階段不會大力推進,只會以小步試點的方式進行。 時間:2012年1月6日至7日在北京舉行
主導機構:發改委、財政部、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20部委
會議內容:十項金融改革議題
部署八項工作
溫家寶對今後一個時期金融改革發展作出部署。(一)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多優質金融服務。金融行業要大力提升服務功能,擴大服務覆蓋面,加大對薄弱領域的金融支持。重點支持經濟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和自主創新,特別要加快解決農村金融服務不足、小型微型企業融資難問題。(二)深化金融機構改革。著力加強公司治理,形成有效的決策、制衡機制,建立規范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推進股權多元化,切實打破壟斷,放寬准入,鼓勵、引導和規范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改制和增資擴股。政策性金融機構要堅持以政策性業務為主體,明確劃分政策性業務和自營性業務,實行分賬管理、分類核算。國家開發銀行要堅持和深化商業化改革。(三)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切實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銀行業要建立全面審慎的風險監管體系。證券業要完善市場制度,強化行為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險業要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完善分類監管制度。(四)防範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當前我國政府債務總體安全、可控。要綜合施策、標本兼治,妥善處理存量債務,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將地方政府債務收支分類納入預算管理,構建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控制和風險預警機制。(五)加強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建設,推動金融市場協調發展。促進股票期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堅決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建設規范統一的債券市場,積極培育保險市場。(六)完善金融宏觀調控體系,加強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監管政策、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有效促進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七)擴大金融對外開放,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金融安全保障水平。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提高外匯儲備經營管理水平。深化內地與港澳台金融合作,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八)加強金融基礎建設,改善金融發展環境。加快制定完善金融法律法規,建立金融業統一徵信平台,完善登記、託管、支付、清算等金融基礎設施,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提振股市信心
溫家寶要求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今年金融工作。一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進一步提高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二要優化信貸結構,加強對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對符合產業政策的企業特別是小型微型企業,對企業技術改造的信貸支持。三要深化新股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制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四要敏銳觀察和跟蹤分析國內外經濟形勢,做好應對預案,切實防範經濟金融風險。
溫家寶強調,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呈現增長較快、物價趨穩、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金融體系穩健運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的台階。

Ⅷ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歷史沿革

1992年10月,國務院證券委員會(簡稱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中國證監會)宣告成立,標志著中國證券市場統一監管體制開始形成。國務院證券委是國家對證券市場進行統一宏觀管理的主管機構。中國證監會是國務院證券委的監管執行機構,依照法律法規對證券市場進行監管。
國務院證券委和中國證監會成立以後,其職權范圍隨著市場的發展逐步擴展。1993年11月,國務院決定將期貨市場的試點工作交由國務院證券委負責,中國證監會具體執行。1995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機構編制方案》,確定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副部級事業單位,是國務院證券委的監管執行機構,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對證券期貨市場進行監管。
1997年8月,國務院研究決定,將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統一劃歸中國證監會監管;同時,在上海和深圳兩市設立中國證監會證券監管專員辦公室;11月,中央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對全國證券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理順證券監管體制,對地方證券監管部門實行垂直領導,並將原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的證券經營機構劃歸中國證監會統一監管。
1998年4月,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將國務院證券委與中國證監會合並組成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經過這些改革,中國證監會職能明顯加強,集中統一的全國證券監管體制基本形成。
1998年9月,國務院批准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進一步明確中國證監會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證券期貨市場的主管部門,進一步強化和明確了中國證監會的職能。

Ⅸ 中國證監會的監管措施有哪些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的規定,中國證監會依法履行職責,有權採取下列監管措施:

1、檢查

檢查是基金監管的重要措施,屬於事中監管方式。檢查可分為日常檢查和年度檢查,也可分為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

現場檢查是指基金監管機構的檢查人員親臨基金機構業務場所,通過現場察看、聽取匯報、查驗資料等方式進行實地檢查。

中國證監會有權對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基金服務機構進行現場檢查,並要求其報送有關的業務資料。

2、調查取證

查處基金違法案件是中國證監會的法定職責之一,而調查取證是查處基金違法案件的基礎,是進行有效基金監管的保障。

3、限制交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賦予中國證監會限制證券交易權。

中國證監會在調查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等重大證券違法行為時,經中國證監會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限制被調查事件當事人的證券買賣,但限制的期限不得超過15個交易日;案情復雜的,可以延長15個交易日。

4、行政處罰

中國證監會可以採取的行政處罰措施主要包括:沒收違法所得、罰款、責令改正、警告、暫停或者撤銷基金從業資格、暫停或者撤銷相關業務許可、責令停業等。

(9)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擴展閱讀:

中國證監會的主要職責:

一、研究和擬訂證券期貨市場的方針政策、發展規劃;起草證券期貨市場的有關法律、法規,提出制定和修改的建議;制定有關證券期貨市場監管的規章、規則和辦法。

二、垂直領導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機構,對證券期貨市場實行集中統一監管;管理有關證券公司的領導班子和領導成員。

三、監管股票、可轉換債券、證券公司債券和國務院確定由證監會負責的債券及其他證券的發行、上市、交易、託管和結算;監管證券投資基金活動;批准企業債券的上市;監管上市國債和企業債券的交易活動。

四、監管上市公司及其按法律法規必須履行有關義務的股東的證券市場行為。

五、監管境內期貨合約的上市、交易和結算;按規定監管境內機構從事境外期貨業務。

Ⅹ 證券監管轉型對證券經營機構創新發展會產生哪些影響

日,證監會主席肖鋼以「大力推進監管轉型」為題,在2014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發表講話,這是中國資本市場自2013年3月17日進入「肖鋼時間」以來,為數不多的關於監管轉型的系統闡述,是肖鋼就任證監會主席十多個月來繪就的改革路線圖。

2013年以來,資本市場突破良多,如十八屆三中全會為發行注冊制定調、行政審批進一步下放、優先股破題等,資本市場制度建設明顯提速。展望2014年,開展現代證券期貨監管規律的新探索,推動注冊制,提高證監會稽查執法效能,無疑都將成為今年證監會的工作重點。

注冊制改革總體思路初定

在監管會議上,肖鋼表示將推進監管轉型,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肖鋼表示,我國已具備了向注冊制過渡的基本條件,但實施還需要一個過程,並且要以《證券法》修改為前提。要抓緊制定過渡期安排,做好今年的新股發行審核工作。

他給出了注冊制改革思路的初步設想:證監會依法設定和核准股票發行及上市條件,統一注冊審核規則。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其言行必須與信息披露的內容相一致。發行人、中介機構對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准確性、完整性、充分性和及時性承擔法律責任。投資者自行判斷發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資價值,自擔投資風險。證券監管部門依法對發行和上市全程進行監管,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財苑)表示,注冊制改革需要一定的過渡期,而注冊制改革過渡期多長需要看融資者利益跟投資者利益是否平衡,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關系是否平衡,上市與退市的節奏是否平衡,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是否具備,引入資金速度跟融資速度是否平衡。

著名經濟學家華生認為,證監會的重大政策制定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使注冊制改革符合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透明證監會建設逐
肖鋼就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後,市場從證監會窗口直接了解的信息逐漸多了起來。從證監會自身來講,其監管運行正在從透明度不夠、穩定性不強,向公正、透明、嚴謹、高效轉變。

肖鋼指出,在加強市場主體信息披露監管的同時,要加快建設透明證監會。證監會要維護「三公」,必須增強透明度。要加大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力度,強化溝通交流互動,及時解疑釋惑,讓市場各方充分理解和支持監管工作。

其中,在核准制向注冊制過渡期間,肖鋼提出要增強發行審核透明度,梳理現有的信息披露要求和審核標准並及時向社會公布,公開審核流程及審核意見,發審會過程向公眾公開。

天風證券投行部負責人認為,監管權力越重,越難做到透明公開。以新股發行改革為例,新股發審嚮往注冊制方向發展,證監會要提高審核效率,優化發行審核流程,清理發行審核中的備案、登記、驗收等不必要的環節或前置程序不需要那麼多流程,相對來說需要公開的內容就簡化了,從而也促進了證監會的公開透明。

確立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

肖鋼從強化市場主體信息披露的法律責任、堅持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和加快建設透明證監會三個方面,談到要確立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

「強化市場主體信息披露的法律責任。信息披露是向社會公眾作出的承諾,信息披露義務人必須嚴格履行法律義務,其言行必須與所披露信息一致。」肖鋼說。

對於信息披露為誰服務的問題,肖鋼指出,要堅持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使信息披露更好地為投資者服務,而不是以監管自身需求為中心。
步推進

閱讀全文

與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頓外匯要跑嗎 瀏覽:846
投資有風險什麼需謹慎 瀏覽:790
德國dax30股指基金 瀏覽:494
期貨高點試空 瀏覽:470
煙台活期投資理財平台推薦 瀏覽:175
融資中介服務機構 瀏覽:941
理財單頁模板 瀏覽:750
股票異動公告 瀏覽:927
一千三百歐元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391
破凈值股票 瀏覽:63
信託50 瀏覽:589
5月9曰原油價格 瀏覽:267
投資類企業分類 瀏覽:543
阿狀理財 瀏覽:414
如何用股價指數進行投資 瀏覽:984
投資哪個網貸平台返利高 瀏覽:231
青島外匯交易培訓 瀏覽:699
黃金價格4月3日 瀏覽:735
什麼貸款軟體可以當天放款 瀏覽:748
匯添富科創解凍資金好久到賬 瀏覽: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