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發行可交換債券的優缺點有哪些
可交換債券優點:1、與可轉債相比,可交換債券融資方式還有風險分散的優點。回2、與發行普通公司債答券相比,由於可交換債券含有股票期權,預計的還本壓力較普通債券減少,且在債券到期時一般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因此可以降低發行公司的財務風險。
可交換債券缺點:1、可交換債券的發行,可能會導致轉股標的股票發行人的股東性質發生變化,從而影響公司的經營。2、可交換債券由於較可轉債更為復雜,因此發行方案的設計也更為復雜,要求投資人具有更為專業的投資及分析技能。
可交換債券優勢:可交換債券可以為發行人獲取低利成本融資的機會。由於債券還賦予了持有人標的股票的看漲期權,因此發行利率通常低於其他信用評級相當的固定收益品種。
B. 可交換債券與可轉換債券有什麼區別
你好,可轉債和可交換債的相同點
1、 面值相同。都是每張人民幣一百元。
2、 期限相同。都是最低一年,最長不超過六年。
3、 發行利率較低。發行利率一般都會大幅低於普通公司債券的利率或者同期銀行信譽利率。
4、 都規定了轉換期和轉換比率。
5、 都可約定贖回和回售條款。即當轉換(股)價高於會低於標的股票一定幅度後,公司可以贖回,投資者可以回售債券。而可交換債券在實際操作是否約定,還要看以後的具體募集發行條款,以往發行的可轉換債券都約定了這兩個條款。
可轉債和可交換債的不同點
1、 發債主體和償債主體不同。可交換債券是上市公司的股東;可轉換債券是上市公司本身。
2、 發債目的不同。發行可交換債券的目的具有特殊性,通常並不為具體的投資項目,其發債目的包括股權結構調整、投資退出、市值管理、資產流動性管理等;發行可轉債用於特定的投資項目。
3、 所換股份的來源不同。可交換債券是發行人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可轉換債券是發行人本身未來發行的新股。
4、 對公司股本的影響不同。可轉換債券轉股會使發行人的總股本擴大,攤薄每股收益;可交換債券換股不會導致標的公司的總股本發生變化,也無攤薄收益的影響。
5、 抵押擔保方式不同。上市公司大股東發行可交換債券要以所持有的用於交換的上市的股票做質押品,除此之外,發行人還可另行為可交換債券提供擔保;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要由第三方提供擔保,但最近一期末經審計的凈資產不低於人民幣十五億元的公司除外。
6、 轉股價的確定方式不同。可交換債券交換為每股股份的價格應當不低於募集說明書公告日前三十個交易日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平均值的百分之九十;可轉換債券轉股價格應不低於募集說明書公告日前二十個交易日該公司股票交易均價和前一交易日的均價。
7、 轉換為股票的期限不同。可交換公司債券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十二個月後方可交換為預備交換的股票,現在還沒有明確是歐式還是百慕大式換股;可轉換公司債券自發行結束之日起六個月後即可轉換為公司股票,現實中,可轉換債券是百慕大式轉股,即發行六個月後的任何一個交易日即可轉股。
8、 轉股價的向下修正方式不同。可交換債券沒有可以向下修正轉換價格的規定;可轉換債券可以在滿足一定條件時,向下修正轉股價。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C. 推出可交換債券是利好還是利空
可交換債券是一種融資方式,這個消息本身是中性的。
D. 可交換債券的優缺點
可交換債券可以為發行人獲取低利成本融資的機會。由於債券還賦予了持有人標的股票的看漲期權,因此發行利率通常低於其他信用評級相當的固定收益品種。
一般而言,可交換債券的轉股價均高於當前市場價,因此可交換債券實際上為發行人提供了溢價減持子公司股票的機會。例如,母公司希望轉讓其所持的子公司5%的普通股以換取現金,但目前股市較低迷,股價較低,通過發行可交換債券,一方面可以以較低的利率籌集所需資金,另一方面可以以一定的溢價比率賣出其子公司的普通股。
與可轉債相比,可交換債券融資方式還有風險分散的優點,這使得可交換債券在發行時更容易受到投資者青睞。由於債券發行人和轉股標的的發行人不同,債券價值和股票價值並無直接關系。債券發行公司的業績下降、財務狀況惡化並不會同時導致債券價值或普通股價格的下跌,特別是當債券發行人和股票發行人分散於兩個不同的行業時,投資者的風險就更為分散。由於市場不完善,信息不對稱,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風險分散的特徵可使可交換債券的價值大大高於可轉債價值。
與發行普通公司債券相比,由於可交換債券含有股票期權,預計的還本壓力較普通債券減少,且在債券到期時一般不影響公司的現金流狀況,因此可以降低發行公司的財務風險。在成熟的資本市場,可交換債券比可轉債更容易被分拆發售,即將嵌入的認股權證與債券拆開並且作為單獨的交易工具出售。 特 點:可以直接獲得資金,但在減持數量較大時容易對股價形成沖擊,從
而增大成本。此外,受證監會減持新規的限制,超過1%的減持需
走大宗交易系統,因此對於大規模減持而言,直接在二級市場上拋
售需要更長的時間,對企業的形象也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特 點:可以得到初始資金,相對於普通的債券融資方式,其利息成本低,
且可以實現溢價減持。由於轉股是個持續的過程,因此減持對市場
的沖擊小。發行債券是企業通過其信用融資的正常行為,而可交換
債券又是創新品種,有助於樹立正面的企業市場形象。
E. 可交換私募債券是什麼東西
你這段話基本上是斷章取義,在「擬以」之前應該是有該上市公司某一個股東的名稱,注意是上市公司的股東並不是上市公司自身,必須注意有些公司的母公司的集團公司與現在上市的上市公司的名稱是相近的,但實際上是不同的,建議你看清楚公司公告里所使用的名稱吧,一般就是該上市公司的某一個股東(正常是該公司的大股東)。另外這個債券是可以轉換成股份,但並不像是可轉債那樣會增加公司股本的,所謂的可交換私募債券中的交易的意義是指由上市公司的某一個股東以所持有的股票作為交換這些債券投資者行使以債券換取股票的股利。對於公司和已經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來說是沒有什麼利弊的,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上市公司的某一個股東以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質押物進行債務融資的行為,也就是說並不是上市公司自身的行為,上市公司自身的行為當然會影響上市公司和持有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但現在是上市公司的某一個股東行為,雖然大多數是大股東行為,但這並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由於發行這類債券,在未來發生債券行使交換股票的股利時,會出現大股東「減持」股票的現象,這是屬於披露信息的范疇,故此在發行這類債券時上市公司是需要盡到披露相關持股比例較多的股東交易本公司股權的信息義務。
何為中小企業可交換私募債券呢?
深圳交易所將其定義為:中小微型企業依據《試點辦法》以非公開方式發行的,在一定期限內依據約定條件可以交換成上市公司股份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券,也可以理解為附換股條件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品種。
其概念與上市公司可轉債有一定的相似,但區別在於,上市公司可轉債是上市公司以自己公司的股份作為轉換標的,而可交換私募債是指以發行人所持有的A股市場符合相應條件的股份,而不限於發行人自家股份作為轉換標的。
具體到可作為交換標的的股票,深交所的通知指出,可交換私募債券預備用於交換的股票應當是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股票;預備用於交換的股票在本次債券發行前,除為本次發行設定質押擔保外,應當不存在被司法凍結等其他權利受限情形;在可交換時不存在限售條件,且轉讓該部分股票不違反發行人對上市公司的承諾。
可交換私募債券在發行前,預備用於交換的股票及其孳息應當質押給受託管理人,用於對債券持有人交換股份和本期債券本息償付提供擔保。質押股票數量應當不少於債券持有人可交換股票數量,具體質押比例、維持擔保比例、追加擔保機制以及違約處置等事項由當事人協商並在募集說明書中進行約定。
換股期限為自發行結束之日起6個月後方可交換為預備用於交換的股票;換股價格應當不低於發行日前一個交易日可交換股票收盤價的90%以及前20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均價的90%,具體換股期限、換股價格以及換股價格調整機制等事項由當事人協商並在募集說明書中進行約定。
可交換私募債券持有人在換股期限內可以選擇交換股票或者不交換股票,而申請交換股票的,應當通過證券公司向本所申報換股指令。
F. #可轉債#可轉債是如何投資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你好,可轉債得投資策略:
一、找溢價率低的品種,什麼叫溢價率呢?溢價率=可轉債的現價*轉股價/正股價/100-1,溢價率代表可轉債轉股後的溢價,比如說某個可轉債溢價率是10%,那麼就是如果現在轉股,而且正股次日價格不變,那麼現在的可轉債的價格貴了10%。所以溢價率肯定是越低越好。負的溢價率,也就是折價,可以使得可轉債轉股後有盈利。但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可轉債的溢價率是負的,為什麼持有人不轉股呢?那是因為任何可轉債發行後一般在半年內是不允許轉股的,所以這個折價只能看不能吃,一般折價多的可轉債都是等級低的或者大家不看好正股的,如昨天折價最多的超過10%的兩只可轉債:晶瑞轉債、英聯轉債,都是評級只有A+的。那麼如果在轉股期內有折價的品種是不是一定就是好的品種呢?也不一定,比如昨天富祥轉債的溢價率是-0.58%,從利潤上說不考慮交易成本,有0.58%的套利空間,但因為轉股後賣出需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所以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
溢價率低,可轉債的股性就很強,如果可轉債的價格很高,那麼正股如果下跌的多,可轉債也會下跌多,但如果可轉債已經接近100元或者低於100元,那麼可轉債的債性就會起到一個保護作用。所以我們又希望可轉債的價格很低。
二、找價格低的,一般來說,低於100元,可轉債的債性就起作用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可轉債會隨著正股的上漲而上漲,但如果正股下跌,可轉債在100元左右的時候下跌速度明顯放滿的原因。所以還有很多人採用可轉債在100元或者105元攤大餅,期望在6年裡能漲到130元以上。那麼如果正股跌的多了,溢價率很高,很難轉股怎麼辦呢?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用非常低的成本獲得的資金,都不想還錢,都想讓可轉債轉股,那麼有什麼辦法呢?既然溢價很高,那我就想辦法降低轉股價,這樣可以使得可轉債持有者有轉股的動力了。但調低轉股價也不是上市公司隨便可以調整的,一般都要正股的持有者同意。所以我們會看到一次通不過繼續二次。溢價過高大部分都會調低轉股價,這樣價格低的就有機會了。
三、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直接找價格低確實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但畢竟每個可轉債的到期不同,期間的利息也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找到期收益率高的,稅前或者稅後都可以,得到的名單和前面找低價的差異不是很大,但相對來說更加科學的體現可轉債的債性。
四、找到期時間短的。到期時間短,如果上市公司不想還錢,就會想辦法調低轉股價使得可轉債轉股。歷史數據統計大部分下市的可轉債都是在130元以上強贖的,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調低了轉股價,到期時間短的更加有動力。
五、找級別高的,現在常見的可轉債等級有AAA、AA+、AA、AA-、A+等五個等級,同樣條件下,當然是等級越高越好,但等級低的可轉債,只要不違約,其實更有動機轉股。這個條件只是在價格定位的時候起作用。比如按照昨天收盤統計,評級最高的AAA的平均溢價率為29%,而評級最低的A+只有21%,但將來的漲跌卻很難說高等級的一定比低等級的好。俗話說「好股爛債」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當然實際上我們可以綜合以上這些因素來選債。至於賣出的方法,大概也有以下幾種
一、輪動,比如價格低的漲到高的了,賣出高的換入低的,但這種方法不能太頻繁,幾個月換一次足夠了,太頻繁一是交易成本,二是很容易輪動到溝里去。
二、到了130元賣出,一般來說,可轉債都有強贖條件,130元(少量的還有120元)以上上市公司有權強贖,強贖的價格就是100元加上利息,所以理論上超過130元,上市公司都有發強贖公告的權利,但這只是權利不是義務,很多可轉債超過了130元也沒發什麼強贖公告。130元賣出只是一種比較保守的方法。
三、持有到期。按照統計如果持有到期,在發強贖公告的最後一個交易日賣出,按照退市的69隻可轉債統計,退市前平均價格是147.85元,平均持有時間是2.12年,平均年化收益率是20%,就算你的成本比100元高,平均怎麼也有15%,最保守10%總會有的。
當然賣出也可以綜合考慮以上各種方法。雖然相對來說可轉債的風險比正股小很多,但也會面臨正股退市可轉債無法兌現的風險,雖然過去沒發生過,但不代表將來不會發生。再好的品種,分散投資是王道。至於投資可轉債的更加高級的方法,比如用B-S期權定價模型等等,只不過是錦上添花,基本的方法大概就這些。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G. 中國化學可交換債:個人合格投資人二級能買嗎
公司債是復由企業發行的債券。制企業為籌措長期資金而向一般大眾舉借款項,承諾於指定到期日向債權人無條件支付票面金額,並於固定期間按期依據約定利率支付利息。
可轉債全稱為可轉換公司債券。在目前國內市場,就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轉換成公司股票的債券。可轉債具有債權和期權的雙重屬性,其持有人可以選擇持有債券到期,獲取公司還本付息;也可以選擇在約定的時間內轉換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資本增值。所以投資界一般戲稱,可轉債對投資者而言是保證本金的股票。
可分離債就是發行債券時,債券和權證分開來發行,債券認購人可以無償獲得一定數額的認股權證。
可交換債大概起的作用就是延緩大小非對二級市場的壓力,有人說了,治標不治本,這樣只能改變大盤下跌的斜率,拉長痛苦的時間,趨勢還是不會改變
H. 可交換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的區別
可交換債券(ExchangeableBond,簡稱EB)全稱為"可交換他公司股票的債券",是指上市公司股份的持有者通過抵押其持有的股版票給託管機構進而發行的公司債券。
該債券的持有人在將來的某個時期內,能按照債券發行時約定的條件用持有的債券換取發債人抵押的上市公司股權。可交換債券是一種內嵌期權的金融衍生品,嚴格地可以說是可轉換債券的一種。
可轉換債券是債券持有人可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債券。如果債券持有人不想轉換,則可以繼續持有債券,權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如果持有人看好發債公司股票增值潛力,在寬限期之後可以行使轉換權,按照預定轉換價格將債券轉換成為股票,發債公司不得拒絕。該債券利率一般低於普通公司的債券利率,企業發行可轉換債券可以降低籌資成本。可轉換債券持有人還享有在一定條件下將債券回售給發行人的權利,發行人在一定條件下擁有強制贖回債券的權利。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I. 興全可轉債基金值得入手嗎我要穩定收益!!
興全可轉債混合基金(340001)其實是混合型基金,與主要投資可轉債為主的基金相比,可能並不純。
從歷史數據上看,目前可轉債的價格處在歷史低位(也就是「下跌有限」),同時考慮到可轉債的特性(股性:漲起來像股票),所以主要投資可轉債的可轉債基金,千萬不要錯過了。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人會問,我怎麼沒有聽說過可轉債?
其實可轉債是可以轉化為股票的債券,所以可轉債兼具債券和股票的特點。
從國內外的市場來看,可轉債不是一個主流的投資品種。對股市了解不多的投資者,不知道有「可轉債」這個投資品種,也並不奇怪。
比如以A股為例,截止到目前,也只有112隻可轉債(不包括可交換債)。與3500隻股票相比,這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與5000多隻公募基金,就更沒法比了。
但是這並不妨礙,它當下的投資價值。不信的話,三思君就用可轉債的歷史數據說話。
依據Wind數據顯示,剔除2000年之前上市的4隻可轉債以後,在交易所裡面退市的可轉債一共有112隻。
這112隻退市的可轉債,在存續期間最低價的情況為:
如果大家對可轉債基金有興趣的話,不妨從這些基金中選擇。
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