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網站創始人的投資

網站創始人的投資

發布時間:2021-06-12 22:49:05

Ⅰ 網站創始人

看你的想法是什麼了

步驟可以網路HI問我

Ⅱ 一個視頻網站如何賺錢為什麼它的創始人身價能有幾百億

現在的視頻網站很多,想賺錢也很難的,特別在盜版比較流行的情況下,一個好的視頻網站想賺錢,只能靠炒概念,資本市場為什麼一些視頻網站的創始人身價幾百億呢?那是資本市場給予的高溢價,實際上值不了那麼多錢,你想暴風集團,雖然培養了幾百個百萬富翁,但實際上,現在是虧空很嚴重的。

Ⅲ 幾個大型網站的創始人是誰

網路----------李彥宏海歸派 出生於山西陽泉北京大學本科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碩士公司總部:北京 主要行業:搜索引擎
行業地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1999年,李彥宏和徐勇回國創建了網路,一年後網路成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技術公司。2003年第二季度,網路宣布全面盈利。目前,網路的競價排名客戶達3萬余家。

GOOGLE(谷歌)-----佩奇和布林
Google創始人佩奇和布林簡介 兩位Google創始人,左為佩奇,右為布林 Google創始人謝爾蓋-布林(上圖右)出生於莫斯科,是馬里蘭大學的榮譽畢業生,擁有數學和計算機專業的理學學士學位。隨後他考入斯坦福大學計算機專業就讀。他目前從計算機研究所博士班休學,全力發展Google公司。 謝爾蓋-布林的父親邁克爾-布林是一名數學家,曾經在前蘇聯的計劃委員會就職,1979年他移民到了美國。他們一家是由於前蘇聯對猶太人的歧視政策移民的。邁克爾說:「我離開前蘇聯除了自身原因再有就是考慮到了謝爾蓋的前途。當時我並沒有考慮過謝爾蓋會成為一名產業巨子,我只是希望他能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並最終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當然最好是像我一樣成為一名教授。」但是謝爾蓋並沒有按照父親給他設定的規劃發展,他在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期間選擇了休學,並和拉里-佩奇(上圖左)一起創建了家喻戶曉的互聯網搜索引擎Google。 佩奇畢業於密歇根州安娜堡大學,擁有理學學士學位。受擔任計算機系教授的父親啟蒙,佩奇早在1979年就開始使用計算機了。目前他暫時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研究所博士班休學與好友布林共同經營Google公司。 1998年9月,25歲的佩奇和24歲的布林決定合夥開個公司,公司提供的惟一服務就是搜索引擎。兩人在對商業計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從斯坦福校友、思科公司的現任副總裁貝托爾斯海姆那裡順利地拿到了第一筆投資:10萬美元。他們的搜索引擎Google脫胎於1996年1月誕生的BackRub,後者最初只是佩奇和布林的一個課題實驗。有一天,他們驚異地發現: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在使用原本只有數位導師知道的BackRub系統。兩人興致勃勃地准備出售BackRub,但當時各大門戶網站對這項技術非常冷漠,佩奇和布林決定自己干。於是,1998年9月,Google就在一個車庫中誕生了。在創立之初,公司除了佩奇和布林之外,就只有一個雇員克雷格-希爾維斯通,他現在是Google的技術總監。

雅虎----------楊致遠 籍貫台灣 美國斯坦福大學電機工程碩士

公司總部:美國主要行業:互聯網

行業地位:全球首家互聯網搜索服務提供商

上市公司:雅虎(美國)

楊致遠在斯坦福大學寫博士論文期間,發明了最早的網站搜索軟體。1995年他放棄即將完成的博士學位建立雅虎公司,將網路搜索引擎商業化。由於當時能夠提供免費信息檢索服務的公司寥寥無幾,因此得到市場廣泛認可。1996年4月12日「雅虎」股票IPO,當日市值即高達8.48億美元。隨著網路搜索市場的升溫,以搜索引擎起家的「雅虎」目前正重新建立其行業巨擘的領先形象。

搜狐----------張朝陽 出生年月:1964年 籍貫:陝西省西安市 1964年出生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

1986年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同年考取李政道獎學金赴美留學;

1993年底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並繼續在MIT從事博士後研究;

1994年任MIT亞太地區(中國)聯絡負責人;

1995年底回國任美國ISI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

1996年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更名為搜狐公司。搜狐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NASDAQ:SOHU)。張朝陽現任搜狐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新浪----------王志東和姜豐年
王志東,四通利方總經理。1967年生,廣東省東莞市人。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1989年5月,特邀進入北京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製「中文多窗口圖形支撐環境」。 1990年6月,轉入北大方正負責產品二次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1991年6月,獨立研製並推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s中文環境--BDWin3.0。 1992年4月,創辦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1993年12月,創辦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三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 人們熟知和佩服的王志東是第一個寫出Windows中文平台的程序員。BDWin,中文之星,RichWin使只正經寫過五年程序的王志東成為繼嚴援朝之後中國笫二代程序員的象徵。但是,在1994年Rich Win第一版寫完之後,王志東就放下了往昔賴以安身立命的C語言,撐起了四通利方總經理的帥印。 在新天地摔的那個大跟頭,使王志東明白,營造一個好的軟體開發環境比創造一個好產品更加困難。「我曾經一廂情願地想為自己找一個好的環境使自己能夠兩耳不聞窗外事,專心致志寫程序,但是國內缺的就是這種環境,國內搞技術出身的人倒楣的很多,就是因為他們不懂怎麼經營,怎麼管理,怎麼把握方向。」王志東在找了幾次也沒有為自己找到一個好環境後,就下決心自己為自己營造一個。 作為四通利方總經理的王志東現在要考慮的不再是怎樣精簡程序指令,而是對外合作。「我要考慮,和誰做朋友,和誰打對手。做朋友做到什麼時候,就應該改變身份,千萬不能站錯隊」 政府關系。「RichWin現在列入了國家火炬計劃,863計劃,科技成果計劃,九五技改計劃。」 市場策略。「針對中國軟體市場非常不成熟的現實,我們選擇了捆綁和做大用戶的市場策略,這個策略現在看來非常成功。」 讓王志東總經理整天牽腸掛肚的遠不只這些事,「程序是人和人智力上的較量,不用去考慮許多非邏輯的因素,而軟體公司卻要求考慮到方方面面,哪一個方面出了問題,整個公司都不會成功。技術好,還要產品好,產品好,市場還要好,關系還要好,內部機制更要好。」所有這些給了王志東很大的壓力,但身為公司總經理的王志東「想推也推不掉」。 按照王志東的性格,他「最不喜歡跟誰聊天,誇誇其談,練嘴皮子。最不喜歡看人打架,自己去勸架」。從程序員到總經理,「要做出很痛苦的犧牲,要擺脫原來個人英雄主義的狀態。可能要摔過跤才能下決心完成這個轉變,而且還要有很好的機遇,組織管理和聰明完全是兩回事」 「五年多的程序員生涯,我感覺實在沒過夠癮,挺遺憾才只有五年,其實直到現在,我經常還有回去寫程序的沖動。我現在的情形就像老鼠踩飛輪,越踩越快,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加的力,我現在已經踩上去了,想停都停不住。也許三五年之後,四通利方做出來了,我聘一個總經理,自己再去寫程序。」看看王志東的經歷,就能明白王志東做了總經理為什麼還想回去做程序員。 上街 1987年,王志東在北京大學無線電系讀完大三,感覺學分掙得差不多了,就進了中關村。剛出道的王志東在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攢機器、倒機器、前台銷售機器,忙裡偷閑玩一些西文軟體的漢化,在沒有源碼的情況下,他漢化了AutoCAD的一個版本,開發過IBM5550上的漢字系統。就這樣一晃一年過去了。 是用戶的一個需求改變了王志東發展的軌跡。這個用戶買了北大方正排版系統,又買了四通4S系統,但兩個排版軟體對硬體配置要求不一樣,不能裝到同一台機器上用,商家告訴他非要買兩台PC才行,用戶為這事很頭疼,在街上逛的時候,碰到了王志東,問王志東能不能幫他一把,王志東答應試試看。 方正排版系統和4S系統對顯示卡、列印機要求都不一樣,王志東的方案是以4S為原型,把北大方正系統移植到新機器上,這樣就必須改動方正底層的驅動程序。方正產品是加密的,王志東先解密,然後反編譯,再修改。一個月後,王志東把兩個系統裝到了一台PC上。 這個用戶很興奮,跑到方正說:「你們說不能做的事,我找人完成了。」方正的人不信,這個客戶就把機器拿去給他們演示。方正

的人看了演示,一定要追問到底是誰做的,客戶就把王志東供了出來。 從此,王選記住了王志東的名字。幾個月之後,一家大報社向方正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方正就找王志東把問題解決了。發現王志東很能幹,方正的人就對王志東說:「知道你上了街,收入很豐厚,不好意思叫你過來,但你可以考慮來做客座研究員。」 進方正 把上街看成「下基層」的王志東通過一年多的鍛煉,覺得中關村自己大致了解得差不多了,正想到一個正規化公司修煉一下。於是,就順著這個台階,進了方正。 1989年,進方正的王志東像個消防隊員,主要任務是解決方正系統的硬體兼容和軟體特殊要求問題。方正對程序源代碼控製得非常嚴格,王志東要在沒有源碼的情況下,先反編譯方正的軟體,然後,再為方正軟體解決兼容性問題。「加密對我不起作用,我能把原來的加密方法改了,然後,再用自己的方法給它加上密。」 方正的維思系統決定在Windows上開發,但當時Windows不能處理中文,找微軟,微軟還沒做Windows中文版的計劃。王選曾安排過一個學生做Windows漢化,做了半年,這個學生去了加拿大。王選想到了王志東:「你能不能把Windows漢化了?」 任務很艱巨,要在3個月內拿出東西。「Windows我從來沒摸過,再說,我對C還不是特別熟,我以前多是用匯編和Debug一點點改。但我一拍腦袋,就答應下來。我說,行,我試試看。王選說,別試試看,立個軍令狀。我當時想,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又能怎麼樣。」就這樣,王志東正式到了王選的研究所。 王志東開始躲進自己屋裡,什麼人都不見,專心寫自己的程序。各種設計的紙鋪了一地。2個多月後,王志東寫出了漢化Windows1.0。 王志東活幹得太快,實在不好管。於是他一口氣做了幾個漢化Windows版本後,就從研究所又回到方正公司。 外掛 直接在西文Windows上改,版權上有問題,工作量很大,又不能改得很完整,只能夠湊合用。王志東突然想到能不能用外掛的方法解決Windows處理中文的問題。王志東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業余時間,把外掛的方法驗證了。此時,王志東興奮了,「這是全球第一個Win

Ⅳ 土豆網站的創始人是誰

土豆網創始人:王微

在創立土豆網之前,王微是德國貝塔斯曼集團總部的企業發展總監兼貝塔斯曼在線中國執行總裁。在此期間,王微負責貝塔斯曼集團在中國的戰略策劃以及貝塔斯曼在線中國的重組工作。
1997-2001年間,王微任職於美國休斯公司。任職業務開發經理期間,王微負責亞洲市場的衛星寬頻及衛星電視業務。王微也參與了休斯在亞洲的戰略規劃及並購。
在美國和法國居住了8年和1年後,王微自2002年起一直居住在上海
王微擁有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楓丹白露,法國)的MBA學位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計算機碩士學位。

Ⅳ 誰能講講個大網站創始人的創業經歷

網路創始人李彥宏:教授網路的創業經
1999年聖誕節那天,當所有東方的、西方的窮人和富人在家祈禱上帝的時候,李彥宏卻穿雲破霧要回中國去,很顯然,這一天,飛機上的李彥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數人離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國的時候,也是聖誕節。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李彥宏事業中最關鍵的兩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這一回,他要回國乾的搜索引擎業務,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被西方網民稱為「上帝」的Google。

他決計要成為挑戰「上帝」的人。

網路公司真正開張是2000年3月份,除了財務、出納、行政外全是技術人員,李彥宏和徐勇兼做Sales,專職的技術人員有5人,其他都是來兼職的北大、清華的學生。不是不想多招幾個技術人員,李彥宏感嘆,國內真正懂搜索引擎技術的人才太少,只好一邊干,一邊培養。

李彥宏的新公司選在北大資源樓。這個地方緊鄰北大,和中關村隔四環相望,非常適合技術創業。他這套選址的技術是從矽谷學來的,矽谷的很多IT創業公司就環繞斯坦福大學辦公,老師和學生兼職起來方便。早期的矽谷創業公司,誇張點說,「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學生的肩膀上發展起來的!」。

北大資源樓剛好餘下兩間房,420在樓道的轉角,面積大些,適合技術人員集中辦公;406正好在樓道的中間,不到20平方米,李彥宏就把財務、行政安排在裡面。李彥宏自己的辦公室設在420靠窗處,從窗口斜望去,他當年在北大讀書時住的43號樓一覽無余,每到晚上,43號樓的燈光總能勾起他對大學生活的無限回憶。

北大資源樓被一片綠樹環抱,樓下的那棵老槐樹少說也有30年樹齡了,那個夏天,知了在這棵樹上炸開了窩,整個晚上不停地鳴叫,像在開一次沒完沒了的研討會。420房整夜亮著燈,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實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廁所洗把臉,回到電腦前接著干;「煙民」們抵抗黑夜的辦法明顯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廁所旁的過道里吞雲吐霧,聽知了唱夜歌。網路就在這么一個校園民謠似的環境中誕生了,並且用2年的時間一舉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場,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寬敞的海泰大廈。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節剛過,企業里彌漫著過年的餘波

李彥宏是在美國過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國了。美國人的「聖誕」節早就過了,Google這個時候正在加緊他的華語市場擴張。

他想起自己1999年聖誕節回國,決計在本土與「上帝」交戰,兩年多來,網路在中國與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顯不夠。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後,中國至少有500萬網民開始用Google。

網路的新年突然緊張起來,按照李彥宏的意見,以雷鳴為首的「閃電計劃」成員必須在9個月內「讓網路引擎在技術上全面與Google抗衡,部分指標還要領先Google......」

雷鳴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系2000屆碩士畢業生,在學校里就小有名氣,按照李彥宏的話說,雷鳴的確是個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鳴的「閃電小組」很快行動起來。李彥宏給他們另外還下達了具體指標,要求「閃電計劃」完成後,網路的日訪問頁面(Pageview)要比原來多10倍,日下載資料庫內容比Google多30%,頁面反應速度與Google一樣快,內容更新頻率全面超過Google。

那年夏天,天熱得出奇。

「閃電小組「的成員們除了在技術上有了巨大的革新,還有了新發明,他們買了一部遙控玩具汽車,把需要交換的磁碟和文檔放在玩具車上,誰需要什麼,就由車運過去,倒省了不少腿腳功夫。還有人買了滑板車,站在滑板上去財務室報賬。「閃電小組」忙中取樂,一團熱火。

2002年8月,李彥宏對「閃電計劃」的進展仍然感覺不滿意,決定自己親自兼任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作研發。由於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術積累已經很深,加之對當時世界的前沿技術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確實使「閃電計劃」的進展比原來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樓下的那棵老槐樹掉下了最後一片葉子,新樓里的「閃電計劃」也終於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堅歲月塵埃落定。

李彥宏的「閃電計劃」一共15人參與,有人戲稱是「野戰排」,當初有小組成員憂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我們打得過嗎?」李彥宏4月份還在廣安門醫院住院,他給大家打氣說:「我們是在自己的國家『打仗』,你們每個人平時不都對Google不服氣嗎?這回真刀真槍干起來了,誰怕誰?」

「閃電計劃」的結果是輝煌的,在網路,有人悄悄地刪掉了Google的鏈接,理直氣壯地用自己的網路。畢勝率領網路的市場隊伍,白天拜見客戶,晚上拜見媒體,開始了推廣方面的「閃電計劃」。他們要讓每一個中國網民明白,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閃電計劃」勝利結束後,公司沒有召開「慶功會」。李彥宏帶著大家去郊外玩了兩次,算是對大家的犒賞。

網路前面的路還很長,比起矽谷的同行來,李彥宏只是對中國的路更熟一些。《21世紀人才報 》文/黎和生 楊 子

李彥宏:創業七招

第一招:向前看兩年

當年李彥宏在美國拋棄唾手可得的博士帽,艱苦創業的時候,美國IT界最火的是電子商務。無數人拼了老命想要擠上這輛被看好的網路列車,甚至不惜拋掉自己熟悉的行業。

李彥宏沒有跟隨大流進入電子商務領域,而是悄悄走到了尚少有人問津的網路搜索領域。因為他看到了搜索對網路世界可能產生的巨大影響。

李彥宏告誡躍躍欲試的年輕人:一定要有向前看兩年的眼光。跟風、趕潮流,你吃到的很可能只是殘羹冷炙。

第二招:少許諾,多兌現

--「這個項目多久可以完成?」

--「6個月。」

--「4個月行嗎?給你加50%的報酬。」

--「對不起,我做不到。」

這是在李彥宏創業之初和一個客戶的一次對話。後來,這個客戶告訴他,對於李彥宏的拒絕,他感到非常滿意,因為這反映出李彥宏是一個很真實和穩重的人,這樣他的產品在質量上一定會有保證的。

第三招:不需要錢的時候借錢

在創業過程中,「有錢走遍天下,無錢寸步難行」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在美國矽谷里,每天都有公司因為有了風險投資而開山立派,每天也都有公司因為囊中羞澀而關門大吉。李彥宏認為,一定要在不需要錢的時候去向投資人尋求投資。

用一年的時間來做半年的事情,這是李彥宏的風格。他認為,這樣可以保證有一半的錢仍然在自己的掌握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去向投資人借錢,你就會立於不敗之地。因為「就算借不到,我的公司也不會馬上垮掉」。

在這種情況下,新創業的公司在尋求投資的時候才能表現得像個爺們,才能夠與投資人以平等的身份來切磋具體事項。而投資人看到公司的經濟狀況良好,也就認為公司運作不錯,便會很樂意進行投資了。

「不要輕易將主動權交給投資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沒有人會樂善好施。」李彥宏告誡創業的青年人,「一定要在尚不缺錢的時候借到下一步需要的錢。」

第四招:分散客戶

在創業的初期,創業者常常會因為有了一兩個固定的大用戶而偷笑不止。「或許不久就是想哭都哭不出來啊。」李彥宏這樣說。

他剛回國創業的時候,公司主要是服務於幾大門戶網站。這幾大網站都占據了公司收入的10%以上,任何一個客戶的流失,都會對公司的效益造成極大的影響。

「命運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絕不能操縱在別人手中。」

第五招:不要過早地追求贏利

過早地實現贏利就是在大量地縮減對技術的投入。

李彥宏認為,一個創新的公司,在技術上一定需要大規模的投入。這樣才能使自己在技術上一直處於領先甚至於壟斷的地位。而這種領先在今後一定會帶給企業大的回報。犧牲企業的長遠利益宣布贏利,是不理智的行為。

第六招:專注自己的領域

從1999年公司成立到現在,4年的時間里,互聯網世界滄海桑田,「網路游戲」「簡訊平台」紛紛強勢登場,不少人捷足先登,賺得盆滿缽滿;不少人跟風而動,也摔得頭破血流。而李彥宏說他只在做一件事:搜索。

他說不少人曾鼓動他向網路游戲、簡訊等領域涉足,但李彥宏並沒有這樣做。在他眼裡,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領域還有很深的潛力可以挖掘,自己目前要做的只是將搜索這一個領域不斷翻新。

「在今後的若干年,網路也將只在搜索領域發展。」李彥宏如是說。

第七招:保持激情

一個創新的過程,絕對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過程。如果沒有足夠的熱愛和激情,創業者將是很難堅持下去了。所以,李彥宏對青年創業者們說,先確保你對這個事業的熱愛和激情,然後再創業吧。

「我選擇放棄博士學位來進行創業,並不是為了錢,而是真的出於對這個行業的熱愛。同時,我也並非完全不考慮錢的因素,但我始終堅信:在今天的社會中,只要你給了社會好的產品,社會一定會給你更多的回報。」《新京報》文/蔣理人物檔案

李彥宏,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專業,隨後赴美國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完成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在美國的8年間,李彥宏先生先後擔任了道*瓊斯公司高級顧問,《華爾街日報》網路版實時金融信息系統設計者,以及在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INFOSEEK資深工程師,是新一代互聯網技術領域的權威專家。他為道*瓊斯公司設計的實時金融系統,迄今仍被廣泛地應用於華爾街各大公司的網站,其中包括《華爾街日報》的網路版。

李彥宏最先創建了ESP技術,並將它成功的應用於INFOSEEK/GO.COM的搜索引擎中。GO.COM的圖像搜索引擎是他的另一項極其具有應用價值的技術創新。

1996年,他首先解決了如何將基於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於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並因此獲得了美國專利;

1998年,李彥宏先生根據在矽谷工作以及生活的經驗,在大陸出版了《矽谷商戰》一書,獲得了各界的好評;

1999年底,攜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先生共同創建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

2001年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之一;

2002年榮獲首屆「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3年再次榮獲「IT十大風雲人物」稱號;

2004年1月15日,當選第二屆「京城十三新銳」。

Ⅵ 百度網站創始人是

網路(Nasdaq簡稱: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1月由李彥宏、徐勇兩人創立於北京中關村

Ⅶ 百度網的創始人是誰

李彥宏

Ⅷ 有沒有人有內幕,愛投資網站的創始人和團隊都什麼來路連續3個月過億的網路融資額度挺驚人的!可信嗎

數據都可以通過網頁後台作假的,所以不可信。

Ⅸ 新浪是哪國的網站,創辦人是誰,現再的大股東是誰,哪國的

中國人的網站。
成立時抄間:1998年12月
創 辦 人:王志東、美國華淵公司
業務方向:網路門戶、搜索引擎
融資進程:今年年初獲得包括高盛公司投資在內的2500萬美元風險資 金,計劃在一年以內上市

新浪創辦人之一、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王志東畢業於北京大學,年方三十有三,是一位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閱讀全文

與網站創始人的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航信託姚江濤哪裡人 瀏覽:302
駕駛證貸款的口子 瀏覽:175
信託有保障嗎 瀏覽:953
交易所非公開數據 瀏覽:357
綿陽小額貸款公司58 瀏覽:671
純凈水股票 瀏覽:907
本人親自去貸款公司 瀏覽:108
怎麼查東莞證券歷史資金 瀏覽:189
北京理財渠道 瀏覽:536
王建平股票 瀏覽:202
外匯存款證明嗎 瀏覽:980
比特幣價格今 瀏覽:426
天弘基金所管理的基金 瀏覽:653
2018年中國股權投資年度排名 瀏覽:357
哇哇在線理財 瀏覽:158
國泰君安的資金賬戶忘記了 瀏覽:372
中融的助金資金池能買嗎 瀏覽:228
002600資金走向 瀏覽:19
羅紋價格換算 瀏覽:871
鳳凰醫療股票 瀏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