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加入MSCI,就意味著大漲嗎
加入MSCI,不意味著大漲
6月多事之秋,鑒於月中英國公投,有脫歐風險,美聯儲七月加息可能性大於六月,帶給國內市場一絲喘息。等美國加息靴子落地,八月份養老金或有初規模 3000億入市,預計下半年會迎來一小波反彈,看到3500點。今日風險提示,日本首相安倍今日宣布是否延遲增加消費稅,雖然市場已普遍預期延期到兩年半 後,但是財政刺激規模數字是否如預期等因素會影響風險情緒。如果不如預期,將帶來風險情緒回撤。
說說傳言中導致昨天大漲的MSCI。中國對海外投資者進入本國金融市場有著諸多限制,比如QFII和RQFII配額制度,對A股被立即納入主流的指數系統 來說存在一定障礙。隨著各方面的條件逐漸成熟,只能說A股不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障礙越來越少,A股被納入MSCI將獲實質進展。
回顧一下,加入MSCI指數對市場的影響。
台灣證券市場對外資的開放進程如下:1988年,允許外國證券公司在台設立分公司,受託買賣海外證券;1990年,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國內有價證 券;1993年,開放外國證券公司從事台灣本地市場的證券業務;1996年,外國法人和自然人可以直接投資台灣股市(持股有限制);2000 年,解除單一和全體外資持有台灣上市公司的持股限制。MSCI自1988年起編制MSCI台灣指數,反映台灣整體股市的表現。但考慮到台灣市場的發展狀況 及對外資的較多限制,自96年9月2日起,MSCI才將台股指數納入其各項自由指數中,其計算比重也僅為50%。99年8月12日,MSCI宣布將台灣的 比重由50%調高至100%,並訂於 2000年2月後生效。
不幸的是,台灣加入後趕上互聯網泡沫,股市並沒有一路上漲,可見加入指數和股市表現並沒有太強的關聯性
韓國的經驗也說明了MSCI指數的影響。1998年2月,MSCI將南韓股市的計算權值比重,由50%調整至100%,使得國際資金流向南韓股市,而南韓 股市也因此大漲近八成。然而在互聯網泡沫崩裂之時,韓國金融體系近乎崩潰,和加入MSCI國際化有著很大關聯性。
如黃生所講,如果A股加入MSCI指數,必然面臨以下重大變化:
中國A股納入MSCI指數,不但表明國家隊要退市、IPO不能停、股指期貨恢復做空外,更說明接下來狼要來了,要知道這些國際上的機構是要來賺錢的,賺的是誰的錢呢?大家必須要想明白這個問題。
接下來針對A股的一場多空大戰也會激烈上演,為什麼?沒看到境外掛鉤中國A股的ETF的空單比例已經創下了歷史新高嗎?一幫試圖做空中國的大鱷正虎視眈眈瞄準做空A股!
A股納入MSCI指數,會給中國股市帶來牛市嗎?不會,至少目前不會,決定股市走牛的基礎,還是被低估的估值,可預見的成長性,中國經濟的穩健增長,而目前這三者都看不到。
⑵ 中國a股被納入msci指數的有哪些股票
對計劃納入MSCI的222隻股票進行梳理發現,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有60家,僅1家上市公司市值小於100億元;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9個行業超過10家,金融板塊50隻,市值佔比41.32%,位列第一,僅輕工行業中無股票被納入;市盈率低於15倍的有66家,佔比29.72%;已發布中期業績預告的有30家,全部預增。
⑶ 正式納入MSCI 對A股有哪些影響
興業策略此前就表示,即使加入MSCI,其給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雖然短期有限。而此次暫未加入,或將短期內影響市場情緒。
有機構觀點認為,A股短期或有反抽,但風險仍未釋放充分,且6月後期可能相對集中。興業策略指出;
(1)信用風險,影響風險偏好及流動性預期,年中是信用評級調整和信用對付的主要時段。(2)定增解禁及減持問題可能構成制約市場的壓力。年中也是「小高潮」。
(3)6月美聯儲議息會議或重新帶來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擔憂。
(4)歐洲杯、英國脫歐公投等影響風險偏好的事件性因素集中在6月。
根據MSCI提出的方案,若通過審查,MSCI將採取漸進式的路徑,先按符合條件的A股成分自由流通市值的 5%的比例將A股納入MSCI指數,未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制度的進一步發展完善,最終實現將A股100%納入指數。據招商宏觀測算,若按5%比例納入,A股資金流入規模約為230億美元,約合1500億人民幣。若100%納入,資金流入規模將累計達到3970萬億美元,約合2.6萬億人民幣。
不過,A股市場的「外援」只會緩緩而至。MSCI指數調整的實際生效時間為2017年6月,主動型基金的調整也將是漸進的,換言之,短期的決定帶來的更多是長期效果。
⑷ MSCI指數是什麼
「MSCI國家指數」由摩根士抄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收集每個上市公司的股價、發行量、大股東持有量、自由流通量、每月交易量等數據,並將上市公司按全球行業分類標准(GICS)進行分類,
在每一個行業以一定的標准選取60%市值的股票作為成份股,選取標准包括規模(市值)、長期短期交易量、交叉持股情況和流通股數量。
由於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先劃分行業,再從行業中選擇股票,這樣保證了指數組合中各行業都有相對固定比例的股票,使得指數具有較強的行業代表性。
(4)msci推出指數期貨9擴展閱讀
MSCI之所以廣為國際投資者引用,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其指數編制的可投資性,即它是按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進行加權計算的,因此投資者較易復制。
MSCI定義自由流通比例為國際投資者可在公開證券市場買賣的股份所佔比例。限制包括戰略持股、對外國人持股限制及其它情形。MSCI的自由流通估計僅基於公開的持股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MSCI國家指數
⑸ MSCI中國指數的編制方法
市場覆蓋/入選條件 收集分析市場的本地上市公司的上市、非上市股份的數量、所有者、自由流通量、流動性等資料,所有這些公司都可加入MSCI指數。選股考慮以下因素:
(1)公司規模;
(2)行業;
(3)流動性?月均交易金額(6-12個月等)?等。
(1)規模。 MSCI計算每一股票的自由流通調整後的市值作為公司規模的表徵,這包括定義估計每隻股票的國外投資者可投資股數,賦予每隻股票一自由流通調整因子並計算每隻股票自由流通調整後的市值。
(2)行業代表性。 MSCI採用標准普爾和MSCI共同開發的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該分類是在投資領域應用最為廣泛的標准,採用市場需求導向的方法對公司分類,對客戶提供類似產品及服務的被歸為一類;該分類標准將市場分為能源、材料、工業產品、主要消費品、可選擇消費品、健康護理、金融、信息技術、電訊服務、公用事業等10大經濟部門,23個行業群,59個行業及123個子行業。 MSCI目標是覆蓋每個國家的每個行業自由流通調整後85%的(自由流通)市值。少數國家由於缺乏規模較大、流動性較好的公司而達不到這一標准。 MSCI將分析公司的經營活動及其由此給指數帶來的多樣性,採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構造指數,即在行業的層次,在滿足85%市值的原則下,使盡可能多的公司加入指數。
(3)流動性。 流動性是重要但非惟一決定是否入選的因素。在選樣時考慮一系列相對及絕對流動性指標,包括月均交易金額,月均交易比率(交易金額/自由流通調整後市值),交易頻度(包括交易天數)等。 (1)定義樣本空間。MSCI以國家(或地區)為基本單位編制指數,對於每一國家,每一公司僅歸屬於一個國家(地區)。
(2)對於該國家(地區)的每一上市公司,確定國際投資者可自由買賣、流通在外的公司股份市值(自由流通市值)。
(3)按照全球行業分類標准對上市公司進行行業分類。
(4)MSCI採用自底向上的方法構造指數,即在行業的層次,依次加入自由流通市值較大的股票,使每行業的入選股票自由流通市值達到該行業的85%。
(5)對各行業中的入選股票進行微調,使入選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達到整個市場的85%以上。 MSCI之所以廣為國際投資者引用,一個重要的原因即其指數編制的可投資性,即它是按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進行加權計算的,因此投資者較易復制。MSCI定義自由流通比例為國際投資者可在公開證券市場買賣的股份所佔比例。限制包括戰略持股、對外國人持股限制及其它情形。MSCI的自由流通估計僅基於公開的持股信息。國際投資者可自由投資的公司市值(自由流通市值)的確定由下列步驟完成:
(1)定義估計自由流通比例。 對於沒有外資持有限制(FOLS)的股票?自由流通股數估計為流通股數減去戰略持股及其它非自由流通股,非自由流通股具體包括 ?a交叉持股; ?b公司創建者、家族、高級管理者長期持有的股份; ?c受限的員工持股; ?d國有股; ?e某些戰略投資者持股; ?f法律凍結股份等。 對於有FOLS的股票,自由流通股數為下列兩者之較小者: 自由流通股數、外資持股上限減去外資持股中不可自由流通部分。
(2)賦予每隻股票一自由流通調整因子,稱為Foreign Inclusion Factor(FIF)。 情形1:自由流通比例大於15%,無外資持股限制:自由流通比例取與之最接近的5%的整數倍。 情形2: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無外資持股限制:自由流通比例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情形3:有外資持股限制:FIF取下列兩者較小者: 估計的外資可持有的自由流通比例:若該值大於15%,取與之最接近的5%的整數倍;若該值小15%,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外資持股上限減去外資持有非自由流通股,取與之最接近的1%的整數倍。 情形4:其他外資投資限制:對於其他的外資投資限制,若影響外資的投資有效實行,將附加一個調整因子,稱為受限投資因子(LIF),對外資自由流通調整因子進行調整。
(3)以自由流通調整因子為基礎計算自由流通調整市值(總市值乘以自由流通調整因子)。 (1)最小規模限制。 為使入選股票有一定流動性,確保投資者的可復制性,MSCI規定入選樣本股必須有一定的(自由流通市值)規模,MSCI在確定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最小規模時將考慮以下因素: 整個市場的自由流通市值規模 該市場股票的自由流通市值分布情況 依次加入自由流通市值最大的股票占整個市場比例的變化; 市場自由流通市值集中度水平。
(2)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的情況。 一股票的自由流通比例小於15%,若要加入指數,需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代表MSCI世界指數的10個基點或 MSCI EMF指數的15個基點。 占該國指數自由流通市值的5%。 MSCI指數對QFII的影響 台灣證券市場對外資的開放進程如下:1988年,允許外國證券公司在台設立分公司,受託買賣海外證券;1990年,開放外國專業投資機構投資國內有價證券;1993年,開放外國證券公司從事台灣本地市場的證券業務;1996年,外國法人和自然人可以直接投資台灣股市(持股有限制);2000年,解除單一和全體外資持有台灣上市公司的持股限制。 MSCI自1988年起編制MSCI台灣指數,反映台灣整體股市的表現。但考慮到台灣市場的發展狀況及對外資的較多限制,自1996年9月2日起,MSCI才將台股指數納入其各項自由指數中,其計算比重也僅為50%。1999年8月12日,MSCI宣布將台灣的比重由50%調高至100%,並訂於2000年2月後生效。上述決定主要是MSCI認為台灣對外資個別或全體投資上市(櫃)公司股權上限,已調高到50%,並且台灣對外資的管理措施,包括投資前申請程序等,與區域內其它國家相差不多,並不較其它國家嚴格,因此重新調整台灣計入系列指數的比重。上述調整影響到的指數,主要包括:MSCI新興市場自由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s Free Index)、MSCI遠東(日本除外)自由指數(MSCI All Country(AC)Far East Free Ex-JapanIndex)及MSCI所有國家自由指數(MSCI All Country(AC)Free Index)。 就整體而言,這次調整的影響是十分明顯的。截至2000年6月底止,累積外資凈匯入金額達229億美元,其中2000年1月份至6月份單月凈匯入金額分別為18億美元、20億美元、19億美元、負7億美元、負4億美元、5億美元;如以外資買賣上市股票金額來看,2000年截至6月底止全體外資買超1?272億元,其中一月份至六月份單月買賣金額分別為買超558億元、買超463億元、買超448億元、賣超487億元、買超93億元、買超197億元。說明除四、五月份因受美國及全球股市影響而下跌外,大致上均呈現穩定且增加的趨勢。截止2002年9月,外資凈流入達356.6億美元。 MSCI指數是全球機構投資人重要的參考標准,特別對跟蹤指數的被動投資者影響尤其顯著,當MSCI調高台股計算比重時,台股在MSCI相關指數之權重也相對提高,導致大量國際資金投資台灣股市,對活躍市場及台灣市場的國際化,改善台灣證券市場投資者結構,起了重要作用。 MSCI台灣指數也推動了相關指數衍生產品的發展。最早出現的台股指數產品——台股指數期貨,於1998年在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上市,該產品即是基於MSCI台灣指數。香港聯交所於2001年5月2日推出iShares MSCI台灣指數基金及有關的ETF產品,也有相關的指數產品在美國上市交易。這對增加國外投資者了解本地市場,促進證券市場發展起了很好作用。 韓國的經驗也說明了MSCI指數的影響。1998年2月,MSCI將南韓股市的計算權值比重,由50%調整至100%,使得國際資金流向南韓股市,而南韓股市也因此大漲近八成。
⑹ 香港交易所擬與MSCI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是怎麼回事
隨著境外投資者不斷增加對A股的投資,對於風險管理的要求正越來越迫切,港交所未來將推出的回MSCI中國答A股指數期貨不僅可以幫助他們管理風險,也將有利於進一步推動內地股票市場的對外開放和提升香港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⑺ 加入msci有什麼好處
你好,MSCI英文全稱為Morgan Stanley Capital
International,是一家提供全球指數及相關衍生金融產品標的國際公司,其推出的MSCI指數廣為投資人參考,全球的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經紀交易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均會使用
MSCI指數。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中最多採用的投資標的。
msci指數有什麼作用?
msci指數作用一客觀性:MSCI在編制指數時,必須先經由專業人士研究各國的政治經濟後,依照科學方法進行編制,而且統一各指數的計算公式,讓指數之間可以作長期的績效比較。
msci指數作用二公正性:MSCI在編制指數的過程中,保持高度保密;在以後的追蹤上,保持高度嚴謹;在變更計算公式時,保持高度中立,避免資金大量流入該地市場,增添不穩定性。
msci指數作用三實用性:MSCI在指數編制的計價單位上,除了計算當地貨幣計價之指數外,也會同時編制以美元計價的股價指數,讓國際投資人便於比較。
msci指數作用四參考性:對國際基金經理人和投資機構法人而言,只有建立績效良好的投資組合,才能打敗大盤。但是各國的股價指數在編制方法上不一,再加上各國的匯率變動也會影響到投資回報率,使得投資參考和績效考核上均出現問題,而MSCI在編制指數時,已考慮上述因素。
msci指數作用五機動性:隨著公司財務和股價的變動,或者政治經濟及法律限制的改變,股價指數在經過一段時間後便會失去參考價值。而MSCI於每季均會對旗下成分股作調整,以避免這一問題。
msci指數作用六公開性:MSCI所編制的指數,透過眾多媒體來傳播,並且將每天的指數變動或指數內容異動等信息,迅速通過網站及路透、彭博資訊等國際媒體傳布世界各地。
收集分析市場的本地上市公司的上市、非上市股份的數量、所有者、自由流通量、流動性等資料,所有這些公司都可加入MSCI指數。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