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年中國股票會怎樣發展
首先是經濟基本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預計,2020年中國經濟的企穩將為A股上漲提供基礎。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到6%左右,但經濟最差的時期已經過去,外貿形勢也有所改善,預計2020年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在6%,服務業、消費業將有較快發展,製造業出現回暖,從而提振投資者信心。預計2020年上證指數將站穩在3000點之上,全年上漲20%左右。
隨著中國政府實施的經濟政策發揮效力,領先經濟指標與上市公司盈利情況有所改善,這使得瑞信確信經濟和股市基本面正在改善,預計中國股票將跑贏全球新興市場綜合指數。
其次是政策改革面。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對2020年股市持樂觀態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涉及股市的各項改革政策接續出台,除了修訂證券法,明確全面推行注冊制,加強投資者保護之外,近期在推動長期資金入市方面也釋放出積極信號。
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關於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多渠道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
董登新表示,此舉意味著銀保監會支持通過把家庭儲蓄、家庭財富轉化為長期投資產品,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未來中國的銀行和保險公司要借用資本市場的通道,多研發長期的理財產品,包括養老儲蓄和養老投資產品來幫助家庭財富的保值增值,提供多元化的產品選擇,這將為中國資本市場提供龐大的長期資金來源。
董登新進一步指出,促進居民儲蓄有效轉化為資本市場長期資金,並非鼓勵個人投資者直接入市,重點是要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專業投研能力。金融機構應該有足夠的能力開發出讓散戶或家庭滿意的中長期投資產品,這既能引導家庭長期投資,又能進一步提高A股的專業化水平和成熟度。
對此,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銀行成立理財子公司實際上就是把儲蓄通過專業化機構投資者的能力,轉化為資本市場的長期資金來源。
再次是資金面。國泰君安分析師李少君表示,結合北上資金(即進入A股的境外資金)、銀行理財子公司、新成立基金等維度研判,2020年A股的增量資金有望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以北上資金為例,據媒體統計,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年北上資金凈流入逾3500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宋贇預計,2020年北上資金將繼續保持較快速度的凈流入。他分析說,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力度不減,對外資吸引力較大;此外相比海外股市,目前A股市場外資持股比例較低,許多股票存在估值優勢,因此會吸引資金持續流入。
多數券商對今年A股的行情保持樂觀,但也有部分券商持相對謹慎態度。廣發證券發布研報稱,2020年,盈利驅動將取代估值成為A股行情主導,由於2020年A股盈利只是正的「弱改善」而非「強牽引」,因此A股期望收益率不及2019年,整體上將延續「金融供給側慢牛」格局。
2. 巴菲特不看好美股,這是為什麼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巴菲特對美股持有距離較遠。他認為,美股整體估值較高。他沒有增加股票配置,增加了現金配置,並減少了一些股票。8月15日,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市值達到2024.11億美元,較一季度末的1755.27億美元增長15.32%。
三.清理西方石油: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在二季度清倉了多隻航空股,包括達美航空、西南航空、聯合航空和美國航空。此外,巴菲特還清理了西方石油。第二季度,巴菲特的大部分倉位保持不變,包括蘋果、美國銀行、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卡夫亨氏等,其中,在第二季度末,蘋果以894億美元的市值位居沃倫·巴菲特市值第一位,與今年第一季度末的772億美元相比增長了15%,而貝菲的收入超過100億美元。截至8月14日,蘋果股價今年累計上漲57.60%。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盡管近期美股走勢良好,納斯達克指數也創出歷史新高,但美股的上漲勢頭難以為繼,因為美股的牛市走勢並沒有經濟基本面的支撐,而是主要受流動性的驅動。根本原因在於,美聯儲(fed)今年採取了史無前例的放水措施。事實上,投資大亨索羅斯最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這是二戰以來他所看到的最危險的時刻。美股股市泡沫已經形成,他不會參與目前充滿泡沫的美股股市。”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指出,巴菲特與美國股市保持距離。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披露的半年報,公司賬戶現金已超過1400億美元,與一季度報告相比增加了近200億美元。巴菲特認為,美國股票的整體估值較高,他沒有增加股票配置、增加現金配置和減少倉位股票。
3. 注冊制對股票市場的影響
具體如下:
1、注冊制對市場影響有四大利好,一大利空。長遠來看,注冊制將減少為權力尋租買單,減少波動,強化價值投資,這對中小投資者帶來的好處要大於其損失。
2、利好:
一、核准制是存在制度缺陷。
當一些人或部門手握「誰可以上市」「誰先上市」的大權時,不可避免會引發權力尋租現象,這些權力可能會被轉化為個人利益。最終,誰為這種昂貴的「審批權力」買單?絕不是上市企業,而是中小投資者。這就好比,誰為計程車的牌照,為「份子錢」買單?普通乘客呀。所以,核准制隱藏著對中小投資者的「暗中掠奪」的不合理機制。如果不實施注冊制,無法談投資者保護。
二、注冊制可以有助於將資金引流到實體經濟,有助於「萬眾創新」。 在很多人眼中,股市僅僅是讓上市企業獲得資金支持,與其他企業無關,與經濟無關。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因為審批制及上市難問題,A股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市場,股市走牛也只是讓殼資源更搶手,更稀缺。如果實施注冊制,那就不同了。注冊制讓風投、創投有了更便捷的退出機制。有了上市預期,A股的高估值將會吸引大量的資金進入股權投資市場,進入中小微企業,投資和服務於新經濟。這種市場化的資金導流,打通股市和經濟的「任督二脈」,顯然比任何政府的扶持政策更有效率。
三、讓A股由賭場向市場轉變,減少毫無意義的殼資源炒作。我們知道,核准制的結果是殼資源稀缺,而不是投資資金稀缺。其結果是,很長時間里,一堆資金圍著殼資源亂炒一通,在5000點的時候,創業板平均市盈率達到120倍以上。這其實就是賭場,我想不出這些炒作資金對經濟的任何意義。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的賭場中,價值投資成為空話,中小投資者大多為輸家。
四,增加市場穩定,減少大幅波動。對於上一波股災,有很多人認為是股災拖延了注冊制施行。其實不然,筆者認為是注冊制的拖延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股災。暴跌的核心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短時間內暴漲,因為泡沫。我們知道,在嚴格的核准制下,企業上市的節奏肯定跟不上杠桿資金入場的節奏。如果注冊制早點推,如果股票供應與杠桿資金入場保持更好的市場動態均衡,可能就不會短期暴漲暴跌。
3、另外,除了核准制,T+1及漲跌停板也會助漲助停。筆者認為這都是A股長期大幅波動的根源,務必要引起重視。
4、利空:
因為目前的股票價格是有殼資源溢價的,也就是含有「審批權力」的價值。如果推行注冊制,部分股票,特別是中小市值股票的價格會受影響。這個原因完全可以理解。這就好比,手裡如果持有計程車牌照的人大多會反對完全市場化且無需牌照的專車。
4. 為什麼說,去年下半年的股災是對投資者的一個洗禮
對於此次市場的下跌,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則表示,下跌因素主要包括此前指數快速拉升,積累了大量獲利盤,市場出現調整信號就會引發很多拋盤;外資近期持續流出,獲利了結等。而面對此次牛市趨勢,多數機構及分析師則仍對港股中長期價值表示看好態度。
券商看好港股中長期表現
面對港股市場後市表現,國信證券保持樂觀觀點。該行認為,A/H股進入全面牛市,2020年下半年將加速上漲,恆指年內30000-33000點可期,與此同時維持2021年恆指站上40000點大關的判斷。
其中,國信證券認為,一方面,美聯儲為應對公共衛生事件,釋放天量流動性,充盈的美元需要到全球尋求優質資產配置,而中國能有效控制衛生事件實現經濟快速恢復增長,將成為資金流入的首選目的地。
方正策略則將此次市場急跌初步判斷為牛市中的調整,不改牛市基調。其認為歷史上牛市中的調整較為劇烈,多為布局機會。調整中重點關注低估值大金融板塊階段性補漲和成長科技行業長期產業趨勢演進的配置機會。
與此同時,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認為,目前恆指表現與港股的新經濟結構性行情形成巨大反差。2019年初至今,恆生資訊科技業、醫療保健業、必需性消費業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行情,而恆指受金融地產權重過大拖累而出現下跌。
目前,港股積極改變發行制度和指數編制規則,短期已上市新經濟龍頭納入恆指,資訊科技業在恆指的權重將顯著躍升至24%;中期更多符合條件的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甚至從美股退市,回歸港股;資訊科技行業比重有望超過金融達到40%,則將助力港股整體市值結構從量變到質變,進入「新核心資產」驅動的新時代。
廣發證券則表示,疊加「美元弱、港元強、人民幣反彈」的匯率條件利於資金流入與盈利預期上修,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繼續看好中期港股牛市。
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於6月的研報中表示,在3月的暴跌中,恆指觸及了當前周期的低點,且這個低點不太可能被突破,A股和港股都有長期投資價值。其中,A股和港股也可能會受到美國成長股泡沫破滅的影響。但即便是有影響,價值投資者也不會拒絕更好的價格。
此外,其也於7月報告中表示,盡管仍然存在一些技術性細節,但自上而下的政策總體上對於資本市場是非常支持的。同時,其量化分析顯示全球范圍內,價值股跑輸成長股的程度已經達到了歷史極端。因此,價值股、周期股應該開始跑贏。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長期布局的機會。
5. 白酒板塊繼續攀升,未來有沒有跌降的可能
近期,多家上市銀行相繼披露2020年業績快報,招行、興業銀行、上海銀行等銀行凈利潤出現同比正增長。由於四季度凈利潤增幅較大,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全年凈利潤增速轉正,分別為4.82%、1.15%,其中招行凈利潤同比增速從前三季度的負值變為全年正增長4.82%,業績改善明顯。
民生證券研報指出,預期上市銀行利潤增速將加快修復。因為目前其他上市銀行的利潤增速尚未公布,所以率先發布快報的銀行將成為其他銀行確定利潤增速的重要參考標准。招行4.82%的利潤增速以及行業性的增速轉正,意味著大行和股份行的2020年利潤增速將大概率落在0%-5%的區間;區域性偏小型的銀行因為自身成長性更高,利潤增速或多在5%以上,少數銀行利潤增速可能突破10%。若2021年政策能繼續對銀行業績松綁,那麼銀行利潤增速上升的空間還會更加廣闊。民生證券還指出,建議積極把握1-2月的銀行快報行情,行情只是剛剛開始,銀行股的估值還有上升空間。
前期熱門板塊調整,是否意味著市場風向的改變?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由於前期快速上漲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近期高估值股票出現了一定的壓力,造成近兩個交易日的下跌,這是屬於正常的調整,並不是趨勢的改變。從長期來看,業績優良的白龍馬股依然是最值得持有的核心資產,調整下來之後是很好的一個上升機會。特別是對於新發的基金來說,有調整的機會才會在一個比較好的價格上建倉,這也有利於白龍馬股行情走得更遠。
對於近期受到極大關注的的機構抱團現象,楊德龍認為,現在A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時代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業績優良的好股票將會不斷地受到市場的資金追捧,差的股票則不斷地被邊緣化,這個趨勢是長期的趨勢。
興業證券梳理了歷史六輪機構「抱團」情況,提出配置重倉板塊能夠戰勝市場。2019年下半年以來,市場再次形成「消費+科技」的機構抱團,以外資百大消費科技持股作為國內核心資產的代表。籌碼集中、估值高位,讓目前抱團的消費科技可能「上行有頂」,如果後續全球疫情對基本面的影響超預期、美國大選前中美摩擦升溫、全球債務「灰犀牛」顯現,可能會讓抱團板塊出現補跌,需謹慎防範。另一方面,寬裕的流動性則支撐消費科技核心資產「下行有底」,前5月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4次發行破千億,「爆款基金」等待建倉,可能將繼續支撐抱團板塊維持高估值。
興業證券提出,從A股長期發展角度來看,當前的「機構抱團」並非過去的「機構抱團」,A股一批優質核心資產脫穎而出。2017年以來,外資流入、機構配置,讓核心資產概念深入人心,進一步吸引居民加速配置。隨著A股美股化推進,核心資產長牛已在途中,中國核心資產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具備稀缺性,成為量化寬松時代下抵禦貶值最好的「非賣品」。其認為,防範補跌行情的同時,把握中長期邏輯,抱團板塊的回調往往是加倉機會,核心資產全程具備超額收益。
6. 如何看待新股發行常態化
新股發行一直是資本市場的核心問題,每每在股市下跌時成為焦點。去年以來,隨著新股發行常態化,堰塞湖「水位」逐漸降低,股票供給有所增加,但也由於近期行情變化引起一些討論。
監管層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新股發行是源頭活水,只有活水長流,才能得清渠如許。在經歷2015年6月開始的股市異常波動後的一年多時間里,監管層根據市場條件,新股發行略有提速,恢復股市投融資基本功能的同時,也為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共有227家企業成功IPO,創近5年新高;2017年1月9日至13日的一周內,15隻新股相繼申購,平均每天3隻新股發行。IPO「堰塞湖」壓力正逐步釋放,相比去年年中約800家受理首發企業的「高位」,降低至600多家。
上證綜指自2016年2月以來,大體上維持向好行情,從2730點攀升至3100點左右,期間未發生超過5%的月跌幅。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震盪比上證綜指略大,但與2016年初相比,總體上都維持了向好行情。
近期,不少投資者把新股發行常態化看成是日前股市下跌的「元兇」,並進一步認為,如果股市下跌、股民離場,發再多的新股也沒人買,無益於實體經濟發展,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其實,源頭沒有活水,股市就不可能枝繁葉茂。「IPO排隊過會時間過長,會間接導致一些『垃圾股』成為『殼資源』,因此滋生諸如賣殼套現、圈錢、炒作、跨市場套利等亂象。」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單祥雙說,這些會誤導投資者短炒投機,忽略企業本身運營和投資合理估值,最終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多重原因使新股發行再惹爭議
業界普遍認為,新版打新規則實施前,打新確實會擾動股市資金,但目前這一問題已經不突出,不過,新股發行常態化對「莊家」、職業炒新者、垃圾公司等股市投機者確實有影響。多因素疊加下,股市略有下跌時,新股發行便會再被提起。
近期行情持續下跌。截至16日收盤,上證綜指六連跌,創業板指八連跌。但下跌行情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有資金鏈、年關節點等各種原因,不能過度放大新股發行提速的影響。」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
其實,投資者認為IPO會影響股指漲跌的思維習慣由來已久。特別是新版打新規則出台前,部分投資者需要賣出持有股票以留出資金打新,一定程度上造成對股市的「抽血」,當時,IPO影響股指的觀點較為盛行。但根據目前的打新規則,中簽後才兌付,額外「抽血」現象已經不存在。
在投機炒作思維模式下,新股發行常態化也確實會損害部分投機者利益。「隨著換手率將降低,以交易手續費為主要盈利手段的中介機構利益會受損;一些上市公司將回歸正常市盈率,『莊家』無法再隨意抬高股價實現投機等等。」望華資本創始人戚克栴說。
「很多投機機構等希望股價能一直保持30%或更高的增長,哪怕短期行情只是正常回調幾個百分點,他們就會覺得不滿。」戚克栴說,其實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往往對中小投資者是不利的,投機者需要為短期下跌找到情緒出口,而新股發行提速是明顯的靶標。
推進制度改革促市場平穩健康
股市行情下跌,投資者不論大小,大部分都面臨資金縮水、利益受損等情形。這一方面是股市依市場規律而進行調整,另一方面也與中國資本市場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有關。除了新股發行常態化之外,還要加快制度改革,從根本上解決股市投融資相關問題。
「新股發行常態化是資本市場應該追求的方向,但目前中國股市還有很多制度不夠完善,投資者還沒有完全形成價值投資邏輯,這種情況下,新股發行的常態化需要配套政策支持,打造資本市場的良好環境。」楊德龍說。
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機構認為,只有通過建立健全優勝劣汰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市場上炒殼等亂象,避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為A股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資本市場內幕交易、利益輸送、財務造假等惡性事件的出現,與上市公司進入和退出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密切相關。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合夥人張遠忠說:「通過完善制度、加大打擊力度,打消大股東上市『圈錢』的念頭,讓新股上市給市場帶來真正的紅利。」
上市公司再融資門檻較低、規模較大,再融資後續的解禁減持,以及伴生的違法現象等,也讓市場擔心。數據顯示,2016年,A股市場整體募集資金(IPO、再融資合計)為18355億元,再融資額度達歷年新高。據記者了解,目前監管層正在研究再融資相關政策。
7. 楊德龍自稱經濟學家合適嗎
楊德龍,現任前海開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10年基金從業經歷。2006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楊德龍在知識星球建立了價值投資圈,干貨很多,挺受用的。
8. 楊德龍的價值投資圈知識星球怎麼樣
干貨挺多的,研報資料,每日投資觀點什麼的,學習到了很多,適合我這樣的堅持價值投資理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