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簡述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含義及適用范圍

簡述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含義及適用范圍

發布時間:2021-06-14 13:25:08

『壹』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適用范圍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適用范圍:
1、企業能夠對被投資的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2、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貳』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的適用范圍是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適用范圍是 按投資時被投資單位投出的股本通常在百分之20一下,按成本法計算

這是我上課的筆記喲,絕對正確的哈 O(∩_∩)O~

A和B哈

『叄』 簡述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和權益法核算的適用條件

(1)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適用條件:a、控制(即企業合並形成的控制,可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b、小份額投資,對被投資單位沒有以上的影響,並且股權或股票在市場上沒有公允價值。(2)權益法核算的適用條件:a、合營(即共同控制,任一方都不能控制企業);b、聯營(即對投資企業有重大影響)

『肆』 什麼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其使用范圍是什麼

您好,樂上財稅為您解答:
成本法,是指投資按成本計價的方法。
下列兩種情況下,企業應運用成本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
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
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控股合並的控制形成母子公司。
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1)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共同控制與合營企業相聯系。
(2)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力。重大影響與聯營企業相聯系。

『伍』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和權益法使用的范圍

具體來說,一般在20%以上,50%以下是用權益法,其他用成本法
直接控制是指有權決定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並能據以從該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一般來說是大於50%的,如果小於或等於50%但有實質控制權的也算控制,用成本法核算哈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約定對某項經濟活動所共有的控制。一般與合營企業有關,採用權益法
重大影響,是指對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有參與決策的權利。一般與聯營企業有關,採用權益法

『陸』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概念及其核算的主要特點有那些

(一)成本法適用范圍
1、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注意:投資方對子公司的投資個別報表用成本法,合並報表用權益法(整體觀)。
2、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二)成本法的會計處理
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無成本等明細。
1、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應當按照初始投資成本(區別>50%和<20%)計量。
追加或收回投資應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2、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現金股利或利潤,按享有的部分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
借:應收股利 貸:投資收益
3、投資企業在確認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後應考慮長期股權投資是否發生減值。

以上是最最核心的最基礎的內容了,不明白可以再網路HI我,為你解答。

『柒』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適用於哪些情況

①企業能夠對被投資的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捌』 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成本法核算的范圍 ①企業能夠對被投資的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即企業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 ②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

採用成本法時,除追加或收回投資外,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一般應保持不變。投資單位取得長期股權投資後當被投資單位實現凈利潤時不作賬務處理。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確認為當期投資收益,不管凈利潤是在被投資單位接受投資前還是接受投資後實現的。投資企業確認投資收益,僅限於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在接受投資後產生的累計凈利潤的分配額,所獲得的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的利潤或現金股利超過上述數額的部分,作為初始投資成本的收回,沖減投資的賬面價值。

『玖』 簡述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的含義及適用范圍 急.!

你好,我來回答你的這個問題:
首先,你的問題1,是你有兩個概念性的問題給混淆了,即:a,形成並確認為權益法核算時點上的長期股權投資核算;b,用權益法對長期股權投資持有期間後續計計量的核算,混淆了以上a、b兩個概念後,就引起了你的這些疑惑。下面我分別給你點析一下:
a的形成有兩種情況:即持股比例上升(追加)形成的權益法和持股比例下降(減少)形成的權益法,這兩種方法的方式形成的權益法,其核算的原理是一致的。
我們知道權益法核算,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投資時點上,要進行投資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與享有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較的,享有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大於其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時,作為被投資單位的讓步,我們就得將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的;如果反之(即小於),我們並不調整,而應視為「商譽」的。一旦確認後,我們將以此作為賬面價值作為歷史成本,在後續期間持續的持續的核算下去了,就沒有公允價值的問題了,所以,只有在形成權益法的那一時刻,那一時點上,才會用到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就是為了比較。那麼以後期間的持續核算那就是b,b的核算原則,就是盯住被投資單位的所有者權益的變化即可。所以說公允價值只是認一個點上的,那就是形成權益法那個時刻的凈資產的公允價值。
關於你(1)、(2)的問題,則是我上面所說到的a有情況形成的兩原因,對其進行成本法調整為權益法時的不解或疑惑:但從你的表述中看得出,你理解的很亂。我給你點撥一下,總的原則思路與總的原則:
由於分次投資最終形成權益法,但最初的是成本法,二者的計量依據不同,是無法進行直接加減合並的,必須要在同一核算方法的基礎上,形成同一口徑的數據之後,才能合並出在形成權益法那個時點上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的,所以就得必須將原持有部分按權益法進行調整,(即此時可認為是自始就是權益法),這樣的話對於那部分原始的,也就符合了權益的初始確認條件,即對原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與其在當初投資時點上的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確定權益法下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否存在有商譽及多少的問題,這時調整後的長期股權投資額與追加額才能合並,同時確認原投資部分在持有期間因調整而形成的差額部分分別視情況,計入到留豐收益,資本公積等。
你的以上問題,我就回答的差不多了,對你的理解一定會有幫助的。如還有問題,可以繼續!

閱讀全文

與簡述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含義及適用范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交叉交易 瀏覽:884
沙漏理財 瀏覽:922
廣發理財新資金 瀏覽:174
互聯網金融貸款平台有哪些公司名稱 瀏覽:277
樂貸款客服 瀏覽:823
007355基金主頁 瀏覽:972
金融外匯助理 瀏覽:28
7隻科創基金怎麼買 瀏覽:141
喜臨門是什麼概念股票 瀏覽:215
黃金投資成功 瀏覽:512
神果集團股票 瀏覽:400
合景泰富股票價格 瀏覽:165
股票難做 瀏覽:730
炒股理財小說 瀏覽:604
一個資金賬號可以綁幾個銀行卡嗎 瀏覽:847
國投資本的壽險牌照 瀏覽:835
常士杉私募基金 瀏覽:712
河南省住馬店有創業基金 瀏覽:968
泓寧理財 瀏覽:646
200人民幣兌換盧布是多少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