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綜合評分前十名基金經理是哪些人
華夏基金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北京)
嘉實基金 (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內,總部北京容)
南方基金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深圳)
易方達基金 (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廣州)
博時基金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深圳)
廣發基金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廣州)
大成基金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深圳)
銀華基金 (銀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北京)
華安基金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上海)
工銀瑞信 (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部
㈡ 如何能看到十大明星基金經理 排 名
中投在線官網上有發布的2015年十大明星基金經理排名,裡面資訊比較齊全,他們有做這個專題,就在首頁。
㈢ 基金經理排行榜前十名
1、羅偉冬,賽亞資本,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4,近五年收益率內651.97%。
2、辜若容飛,磐耀資產,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31,近五年收益率360.22%。
3、裘慧明,明汯投資,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55.85%。
4、解環宇,明汯投資,上海,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55.85%。
5、董寶珍,凌通盛泰,北京,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310.13%。
6、謝葉強,寧波寧聚,寧波,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7,近五年收益率288.31%。
7、林園,林園投資,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88,近五年收益率281.35%。
8、韓廣斌,新思哲投資,深圳,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7,近五年收益率277.87%。
9、張曉君,仙童投資,天津,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10,近五年收益率263.95%。
10、李昌民,廣州雪球投資,廣州,管理股票策略產品數5,近五年收益率250.02%。
㈣ 最優秀基金經理前30名
最優秀基金經理前30名分別是:
王崇、林鵬、丘棟榮、劉彥春、張坤、雷鳴、謝治宇、蕭楠、周蔚文、趙曉東、史博、劉蘇、馮波、曹名長、楊明、傅友興、饒曉鵬、桂躍強、伍旋、王克玉、王君正、楊鑫鑫、程洲、蔡目榮、董承非、朱少醒、蔡向陽、張慧、楊銳文。
這是通過對過去5年(2014年11月12日至2019年11月12日)的偏股型基金業績的統計,篩選出了業績最優秀的前30名基金經理。
(4)費鵬基金經理排名榜擴展閱讀
據悉,此次評選最賺錢基金經理標准頗多:專業的教育背景、深厚的研究功底和良好的道德水準是現代優秀基金經理必備的基本條件,而過往可資考鑒的管理經驗是對其從優秀到卓越的預判。
從基金經理的任職年限看,50強基金經理的人均任職為6.8年。其中5-8年從業經驗的有41名,少壯派占據多數。10年以上從業者僅有王亞偉、石波、尚志民、肖華四人。其中最年輕者為榜單第37位管理南方成份精選和封閉式基金天元的基金經理陳鍵,以34歲入圍;年齡最大者為陽光私募尚誠的掌門人肖華,今年46歲。
㈤ 楊凱基金經理排名星級
1、趙宏宇
扛得住山洪般暴跌,守得住半世繁華
所屬公司:長盛基金
代表基金:000063長盛電子信息(立即購買)
上榜理由:長盛電子信息,今年來收益率超過130%,在1130隻同類基金中排名第一。今年6月15到9月15日的暴跌中,凈值回撤僅為5.14%,遠遠強於上證綜指-41.83%的表現。同時,在10月反彈行情中,截止10月30日,基金漲幅卻達到了17.43%,遠高於同類9.12%的平均收益,斬獲頗豐。堪稱:耐得住暴跌,禁得起誘惑,享得起繁華。
㈥ 最牛基金經理前十名
以2019年為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2019年業績排名前十位的主動權益基金,共涉及劉格菘、胡宜斌、劉輝、郭斐、鄭巍山、王創練、蔡嵩松以及肖瑞瑾8位基金經理。
其中,劉格菘、胡宜斌、劉輝三位基金經理管理的5隻基金在2019年的收益翻倍。
巧合的是,胡宜斌、劉輝、郭斐、鄭巍山、王創練、蔡嵩松6位基金經理均有券商工作背景。
從投資風格來看,前述8位基金經理中,僅有銀華內需精選的基金經理劉輝,以及共同管理諾安成長的兩位基金經理王創練、蔡嵩松的投資風格為平衡型。
其餘的劉格菘、胡宜斌、郭斐、鄭巍山以及肖瑞瑾5位基金經理均為成長型。
科技股火熱,成長型基金經理大勝或許也是必然表現。
2019年,郭斐管理的交銀成長30、交銀經濟新動力(310328)兩只基金的業績分別為99.88%、99.78%,排名第6、7位。
(6)費鵬基金經理排名榜擴展閱讀
2018年度十佳基金經理(排名不分先後)
1、肖祖星:眾智基金,管理期貨收益為33.34%;
2、羅山:廣金美好,組合基金收益27.81%;
3、李靖:進化論資產,相對價值收益為28.58%;
4、司維:橫琴均成資產,管理期貨收益為43.56%;
5、文瀟:弘源泰平資管,管理期貨收益為25.70%;
6、楊文敏:潮金投資,股票策略收益為131.85%;
7、陳耀州:量道投資,管理期貨收益為43.59%;
8、崔颯:御瀾資產,股票策略收益為15.98%;
9、劉錫斌:廣東宏錫基金,管理期貨收益為14.14%;
10、王安琪:越秀鯤鵬,固定收益為10.58%。
㈦ 基金經理排名前十的是哪幾位
基金經理排名前十位有有朱少醒,謝治宇,王崇,董成非,楊浩,周巍文,傅友興,張坤,劉彥春他們都有各自的代表基金,目前是全國排名前十位。
㈧ 目前比較優秀的基金經理是誰閱歷
目前比較優秀的基金經理有:
富國天益 陳戈
華夏大盤 王亞偉
華夏紅利 孫建冬
陳戈先生,基金經理。生於1972年,碩士,自1996年開始從事證券行業工作。曾就職於君安證券研究所任研究員。2000年10月加入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研究策劃部研究員,研究策劃部經理,總經理助理;現任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任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另類投資部總經理,從2005年4月開始管理富國天益價值基金。
王亞偉,1971年9月11日出生於安徽馬鞍山市,畢業於清華大學。曾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2012年5月5日,華夏基金宣布對王亞偉曾管理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精選進行分紅,在隨後的5月7日,華夏基金和中信證券同時發布公告稱,王亞偉正式離職,不過華夏將聘任王亞偉為公司顧問。2012年7月9日,王亞偉在香港成立Top Ace。
孫建冬,現任北京鴻道投資總經理、投資總監。歷任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基金經理、投委會成員、投資副總監,管理華夏紅利和華夏復興基金。歷經多次牛市、熊市的考驗,孫建冬投資業績持續表現優異,同時非常穩定,不僅每年排名前列,累積回報更是長期穩居國內前三甲。
㈨ 請問:基金經理的排名,哪裡可以查的到(比較權威點的)這個排名多少時間排一次,是每年還是每季度
元月,一場激烈的排名爭霸戰在硝煙中落幕,那是一場基金業績王者之爭,也是基金經理年關排名的「生死大考」。隨著一年業績塵埃落定,基金行業招聘開始,更有業內人士預測,未來數月將再次出現基金經理離職大潮。
業績考核如同胡蘿卜加大棒
每逢年末,「業績」、「規模」這兩大排名都是基金經理們不變的追求。前不久,一位基金圈子裡的朋友將他的MSN簽名換成了「不是基金沒業績,而是股民太狡猾」,隱約訴說一個基金經理對業績的擔憂,以及對排名的發愁。
2009年股指在猶豫中不斷攀升沖破3000點,但這其中曲折不斷,間斷性的上漲、下跌,讓每個基金經理們的業績也上演著過山車式的震盪。整個2009年間,基金排名大戰不斷升級,基金經理們為在排名榜上爭得一席而鏖戰不斷。據媒體報道,凈值增長率排行榜是基金公司考核基金經理業績的最主要指標,按照業內慣例,排名越靠前,基金經理的個人獎金越高。所以,按以往12月31日計算基金全年業績的方法,每當進入年底,在餘下不多的交易日里,基金經理們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使基金在基金凈值排行榜里靠前再靠前,這也被稱為基金的「年末報錶行情」,這次王亞偉摘得桂冠,成為2009年度最牛基金經理。
據悉,2009年的基金年終排名競爭相當激烈,這次基金的冠軍爭奪戰將是基金業小牛市中難得的亮點,尤其是基金前1/3的排名大戰將會異常激烈,甚至可以用慘烈來形容,因為它不僅關繫到基金經理的年終獎金,更關繫到基金經理的飯碗。據了解,基金年度排名爭霸戰之所以成為每年年末股市的眼球大戰,在這場高手頻頻過招的背後,是基金經理們迫於業績排名與其職業發展和績效獎勵掛鉤的壓力。某基金公司規定,基金經理的年度業績必須排在同類型基金前1/2以內。基金公司的年終獎從10萬元到300萬元不等,如果能進入前三名,那麼年終獎甚至能過千萬。還有的基金公司規定如果不排名進入前1/2,就要下崗。一些基金公司實行基金經理末位淘汰制,淘汰比例約在5%。更有公司年初即和基金經理簽下了「生死狀」,年度業績做不到前1/5就下崗。對此,很多基金經理說,別看他們年收入過百萬,其實每天晚上都緊張得睡不好覺。
基金經理挖角戰悄然開始
隨著排名的塵埃落定,不少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都開始打算輪換。我們發現,近日有數十家基金公司熱招人才,如工銀瑞信、富國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盛世基金、泰達荷銀、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招商基金、興業全球基金、中銀基金、匯添富基金、長城基金、長盛基金、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等。他們給出的職位集中在基金債券投資高級崗位,如行業分析經理、高級投資基金經理、高級分析師、基金公司副總裁、投資總監、行業研究員、基金銷售經理、區域渠道經理、債券基金經理、股票基金經理、宏觀策略分析師、市場研究經理等。
一邊是公司招聘,另一邊基金人才也按捺不住,開始跳槽。比如1月就有東吳嘉禾優勢精選混合型基金、浦銀安盛價值成長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泰達荷銀價值優化型成長類行業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經理出現變動,從而拉開了2010年基金經理換位大戲。據悉,業績、排名好的基金經理自身價值將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不僅基金公司會發高薪、高獎金,而且也會不時有獵頭拋出綉球。而業績、排名差的基金經理很難在基金業立足。在去年年末,有心跳槽的經理,已經開始尋找下家了。業內人士分析預測,隨著新一批獲牌照的基金公司的開門迎客,大量空缺崗位或將引發一輪基金經理離職潮,一場圍繞基金經理的挖角戰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