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嘉誠馬雲馬化騰集體大手筆入股小米,小米真的會成下一個騰訊嗎
多家媒體報道,華人首富李嘉誠大手筆認購小米股票,據悉花費了3000萬美元。而阿里巴巴集團馬雲、騰訊馬化騰也都買入了小米的股票,金額也都是大手筆的千萬起步。還有知名天使投資人蔡文勝也買進了不少小米股票。
這雖然只是一個假設,但是,商界的發展總是變幻莫測的,華人首富也有看走眼的時候,當年若不賣騰訊股票,又將會是另外一個樣子了。
B. 騰訊斥資28億增持游戲巨頭世紀華通,騰訊在布著什麼局
斥資28億增持游戲巨頭世紀華通,鵝廠到底在布著什麼局?具體如下:
一,想要壟斷市場鵝廠,小馬哥一手創立的公司,眾所周知的靠抄襲起家一步步到達了如今這個地位。但是口碑確實越來越差,在同行被唾棄,在用戶面前被嫌棄。其實如今的這個局面還是取決於鵝廠的做法,別人做什麼他做什麼,別人什麼產品火,它就做什麼產品,一直抄襲從不創新,隨著市場不斷發展,小馬哥的鵝廠也積累了不少的用戶,單憑這用戶量小馬哥基本上維持一個“我可以抄別人,但別人不能抄襲我”的作風,基本上市面上火的東西,都有它鵝廠的影子,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想要搞壟斷。
綜上所述,不知道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發表自己的看法,歡迎補充討論,歡迎關注提問!
C. 投資界是怎麼看待投資的嗎
你錢存銀行一萬,十年後還是一萬,但是你現在一毛錢兩個糖,十年後一塊錢一個糖,通貨膨脹。不投資,錢一直在縮水。十年前你有一萬你就很厲害的萬元戶,十年後你有一萬,你覺得是什麼 。
一、盧克·希弗賓: 你成為價值投資者的道路是什麼?
約翰休伯:我一直喜歡投資。我父親的職業是工程,但他是一個狂熱的股票投資者,因此我很早就對市場感興趣。
我來到了投資管理的世界,我開始了我的房地產事業。我花了大約十年時間從事各種經紀、管理和投資活動。我為家人和朋友建立了一些小型房地產投資合作夥伴關系,我們的主要目標是獲得被低估或管理不善的創收財產。
不過,我一直對股票感興趣。我早些時候就意識到,股票市場提供了收購許多優秀企業股份的機會,這些企業的所有者資本回報率遠遠超過我從房地產投資中獲得的資本回報率。
此外,在我看來,投資於可以隨著時間推移而變得復雜的好企業的消極性質一直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概念。大約12年前,我開始更仔細地研究沃倫巴菲特的工作。和許多投資者一樣,價值投資的簡單邏輯從一開始就引起了我的共鳴。
二、希弗賓:你是如何推出Saber的?你學到了什麼?你對新興經理人有什麼建議?
約翰休伯:當我開始研究巴菲特的書信和傳記時,我設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建立一個類似於巴菲特在上世紀50年代建立的合作夥伴關系。在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我能夠為我的投資公司建立足夠的資本原始積累。
saber Capital Management的成立是為了讓外部投資者與我一起投資。saber擁有獨立的託管賬戶,因此客戶可以獲得自己經紀賬戶的透明度和流動性。
我認為,投資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學習過程,但我從創辦公司以來,學到的一件事是投資界對短期的關注程度(不管大多數人怎麼說)。我了解到,在當今信息是一種商品的快速發展的世界中,獲得真正優勢的一種方法是能夠思考一個企業在3年或4年後的情況,而不是3個季度或4個季度。我還注意到,雖然許多人說這種一般性的聲明,但很少有人真正這樣做。
信息的速度和廣度,我認為這已全面縮短了時間跨度,並造就了一個通常過於急躁的投資大眾,實際上增加了那些有能力安靜地坐在一個房間里思考未來五年企業的優勢。
三、希弗賓:你認為你的投資理念的要點是什麼?你是怎麼弄到這些的?
約翰休伯:saber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在股票被低估時,對好公司進行有意義的投資。
這顯然是大多數投資者試圖做的事情,因此它迴避了一個問題:你是如何使這一戰略發揮作用的?
我認為,執行此方法的最佳方法是首先集中精力減少非強制錯誤。根據我的經驗,減少非強迫性錯誤的方法是關注那些你自信地認為將來會比現在做得更好的公司。
巴菲特在1996年的信中說:
「作為投資者,你的目標應該是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一部分人對一個容易理解的企業感興趣,從現在起五、十年和二十年後,這個企業的收入肯定會大大提高。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只有少數公司符合這些標准,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合格的,你應該買一個有意義的數量的股票...把一個公司的投資組合放在一起,這些公司的總收益在過去幾年裡會上升,投資組合的市值也會上升。"
我的投資公司的戰略圍繞著這樣一個理念:公司可以放在兩個主要時段之一。那些在五年左右的時間里,價值更高的公司和那些價值更低的公司。
我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桶上,那些將擁有更高的內在價值。如果這個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升,它將成為我的順風,而不是逆風。另一種說法是,我的安全范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擴大。
我認為,堅持第一桶會更容易減少錯誤。定位值也更容易。我還注意到,許多投資者低估了好企業的價值,往往高估了壞企業的價值。
在後一種情況下,投資者有時預測下降速度緩慢而穩定。有時,他們承擔的風險,甚至是廣為人知的風險,足夠遠,以至於在持有期間不會影響投資。事實上,平庸的公司可以看到他們的基本面慢慢惡化,然後突然。
例如,Foot Locker的市值仍在45億美元左右,即使股價下跌了60 %。業務面臨的風險很大,原因有很多。光顧商場的顧客越來越少,更重要的是,耐克等品牌正迅速擴大直接面向顧客的銷售,這降低了Foot Locker存在的理由的價值。
當中間人作為供應商的客戶來源或客戶的產品來源時,他會增加價值。當供應商和客戶可以很容易找到彼此在自己的,中間人沒有目的。
如果foot Locker在任何特定產品上的加價超過了耐克直接銷售給客戶的成本,那麼該加價就不再合理。Foot Locker可能仍在增加一些品牌的銷量,但如果最大的供應商能夠在不影響銷量的情況下,削減其零售合作夥伴,那麼Foot Locker的整體價值主張將受到嚴重損害。
他們不是通過創造一筆沒有他們就不會發生的銷售來增加每筆交易的價值,而是利用借來的時間從每筆沒有他們的銷售中提取價值。
但該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和自由現金流已經足夠,這些風險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無法實現,而且由於股票交易的現金流倍數非常低,因此看起來很便宜。但至少在我看來,這種業務的價值正在慢慢地被侵蝕。
在商業上,緩慢的侵蝕會讓位於滑坡,而沒有任何預警。這種股票可以在短期內買入並以盈利出售,但我認為,如果我們回顧五年後,我們不太可能看到這樣一種情況,即Foot Locker是一家比現在更有價值的企業。
可以肯定的是,在股票市場上投資「第二桶」有很多賺錢的機會,但這需要更加註重時機,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時價格與價值之間的任何差距都會隨著內在價值的下降而慢慢縮小。
簡而言之,我更喜歡做好生意。如今,投資有很多復雜性,但有能力以簡單的理念(如購買價格誘人的好企業股票)進行投資的投資者仍然是長期投資的最佳方式。
四、希弗賓: 您能否向我們介紹一下您對當前積極管理和價值投資的看法?
約翰休伯:我認為,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最好的投資是最簡單的投資&標准普爾500指數基金。我知道這一點最近受到巴菲特吹捧被動投資的好處的歡迎,但我相信絕大多數投資經理,在扣除費用後(尤其是扣除稅收後)不會長期超過市場。
我認為,積極經理業績不佳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他們持有太多股票。如果你持有20隻或更多的股票,從長遠來看,要擊敗市場幾乎是不可能的。有經理這樣做,但這是非常罕見的。共同基金和對沖基金的大多數職業經理人都擁有20多隻股票。除了7或8隻股票之外,每一個新頭寸的多樣化幾乎沒有增加收益。
因此,持有超過8到10隻股票的理由很少,但由於機構基金經理行為方式中根深蒂固的心態,舊習慣將難以改變。
二是人性不變。我們的貪婪和恐懼,我們對短期思維的關注,我們缺乏耐心,更具體地說,我們許多人在多樣化和投資組合管理方面的先決條件,將使主動管理總體上,很可能繼續產生相對於被動指數基金而言較差的結果。
所有這一切都表明,我管理投資組合的目的顯然是擊敗市場,就像我這樣的許多其他投資者一樣。我們都認為,正如查理芒格所說,我們將成為前10 %的10 %!(我們試圖忽略90 %的人將構成最底層的90 %的事實)。
我確實認為總會有一些積極的經理人比一般人做得更好。這不是運氣。從長遠來看,這場比賽將會有一些勝利。沃倫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自己選擇了兩名這樣的基金經理,他認為這兩名經理的表現將超過他近年來大力倡導的指數基金。
因此,我認為,如果你有正確的方法和紀律,就有可能擊敗市場,但這並不容易,對許多人來說,指數基金將在一段時間內取得非常成功的結果。
五、希弗賓:從價值投資大師的教導中,你的主要收獲是什麼?作為投資者,什麼原則對你的成功最重要?
約翰休伯:我從其他人那裡學到了一些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對我的投資方式至關重要,但有兩個值得強調。
第一是關注質量有多重要。正如我早些時候所說的,我一直喜歡一個能為你做好工作的企業的想法,也就是說,一個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其價值的企業。這意味著一家企業相對於其競爭對手具有某種優勢,使其能夠獲得持續的高資本回報。
一個好的企業從投資者為其提供資金的資本中獲得高回報,但一個偉大的企業可以將這些收益以類似的高回報率再投資到企業中。如果管理層能夠很好地分配自由現金流(通過分紅、適時回購或減債),前一類企業可能是一項偉大的投資,但後一類企業是理想的,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類企業會增加其盈利能力,為所有者創造大量價值。
我已經學會了把越來越多的時間集中在識別高質量的業務上,這些業務在未來將比現在做得更多,並且本質上更有價值。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概念,但我了解到,我幾乎所有的投資錯誤都不是因為為好企業支付過高的價格,而是因為為平庸的企業支付了我認為很便宜的價格。因此,我試圖通過從可能的投資機會列表中刪除這些選項來減少非強制錯誤。
值得重復的投資哲學的第二大原則是耐心的重要性。
這是另一個話題,得到很多口惠而實不至,但似乎很少實踐。我越來越相信吉姆羅傑斯( Jim Rogers )總結得最好的概念背後的優點,他說:「我只是等到角落裡有了錢,然後走過去撿起來。「
我堅信,任何投資者一次都可能有一兩個偉大的想法,但其他平庸的想法最終會沖淡這些偉大的想法。顯然,多樣化是必要的,但我堅信,要在長時間內取得巨大成果,唯一的辦法就是耐心地坐下來,把所有一般的、甚至是適度的好主意都傳授給別人,只有在確實明顯的情況下才進行投資。
正如Charlie Munger經常說的(以及在他整個職業生涯中所展示的),少下賭注,然後在出現一個真正偉大的想法時,大下賭注是很有意義的。
六、希弗賓:你認為今天市場上最被誤解的是什麼?你對市場狀況最持相反觀點的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部門或名稱?
約翰休伯:我對市場沒有什麼看法。我並不認為它太貴,很多人似乎認為,但我真的沒有花太多時間去計算市場的估值。一般來說,我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思考個別企業的前景上。雖然在未來幾十年裡,熊市和經濟衰退肯定會很多,但我的首要論點是,如果你投資於正確的業務,你會在一段時間內做得很好。
關於相反的觀點:我確實認為今天非常受歡迎的一些最好的公司明天仍然是最好的公司。考慮到其中一些股票的估值,這可能是一種共識,但相對於大多數價值投資者而言,這可能是反向投資。
此外,這不是他們的股票價格,只是我對其中一些公司質素的看法。美國最大的五家公司 —— 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在過去的一年裡,它們憑借500億美元的投資資本,總共獲得了1000多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盡管他們在研發上花費了600多億美元,在資本支出上花費了450億美元,但還是獲得了這一現金流。考慮到他們在各自核心業務中的主導地位,他們難以置信的盈利能力,以及他們願意拿出大筆資金來捍衛自己的頭寸,我認為他們很難退位。
我認為,未來的巨大投資將來自那些具有這五大業務共同特點的公司:如強大的網路效應、卓越的產品和規模經濟。但最重要的共同點(也是我在新投資中尋找的一個共同點)可能是專注於提供客戶認為很棒的產品或服務。
由長期導向型領導者領導的企業,專注於客戶的需求,並具有適應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的靈活性和意願(即使以犧牲短期利潤為代價),隨著時間的推移,最有可能為股東創造高回報。
七、希弗賓:你認為現在市場上最有價值的是什麼?有沒有具體的部門或名稱?
約翰休伯:我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個別公司身上,雖然有時候一個行業可能有價值(去年上半年到中期的銀行可能就是一個例子),但我很少對廣泛的行業估值有任何有用的看法。在具體投資方面,除了兩種小套利情況外,2017年我還沒有進行任何投資。我最後買的股票之一是騰訊( 0700 )。
今年早些時候,我做了一個關於騰訊的演講,下面是我寫給投資者的一封關於騰訊的信的簡短總結,我認為以目前的價格來看,這封信仍然很有價值:
騰訊是一家中國互聯網控股公司,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網路效應之一。該公司經營的眾多企業都處於有利地位,可以從中國中產階級的巨大增長中獲益。騰訊的業務包括視頻游戲發布、音樂和視頻訂閱、電子商務、移動支付、雲計算和在線廣告。
但該公司的皇冠寶石是微信,這是一款與西方任何應用不同的移動應用。微信在中國占據主導地位,其10億用戶在微信上花費的時間超過美國用戶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花費的時間總和。它遠遠不僅僅是一個消息和社交媒體應用程序。
微信在中國幾乎被用於一切,包括信息傳遞、工作交流、通話、社交網路、網上購物、支付賬單、轉賬等等。難以置信,三分之一的微信用戶每天在微信領域花費超過4個小時。
盡管微信處於強勢地位,但它是一項尚未貨幣化的資產。它有巨大的潛力顯示更多的廣告量在未來,它處於首要位置利用眾多快速增長的行業,如移動廣告,網上購物和移動支付。
騰訊擁有一批非同尋常的業務。騰訊以其30 %的凈利潤率,將快速增長的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轉化為自由現金流,供公司進行再投資。盡管在上面提到的一些市場中存在巨大的未開發潛力,但該公司已經實現了高利潤,產生了巨大的資本回報,並以每年超過40 %的速度增加了其已經相當可觀的100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
增長顯然會在某個時候放緩,但鑒於其獨特的競爭地位和巨大的市場規模,盡管該公司已經是中國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但其未來可能會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騰訊的股票已經有了相當大的漲勢,和其他任何一隻股票一樣,我不知道明年的漲勢如何,但我認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騰訊的股價可能會以大致反映該公司內在價值增長的速度復利。我認為,這一復利速度在未來幾年將相當高。
八、希弗賓:從過程角度看,如果你現在知道了什麼,你會做出什麼最大的投資決定?
約翰休伯:我已經做了很多投資決策,如果我能回到過去,我會扭轉這些決策,但有一個普遍的錯誤是我前面提到的:我經常被一家質量平庸的企業看起來很便宜的估值所吸引。
談到廉價股票,我注意到兩個問題:
一是股票必須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賣出,因為這些類型的公司往往越來越糟糕(它們的盈利能力正在慢慢下降,這意味著時間對你不利 —— 你購買股票時的安全邊際正在慢慢下降)。
這導致了第二個問題,那就是即使你能以盈利出售股票,你也必須找到另一種投資來取代它。
尋找偉大的投資理念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偉大的理念是罕見的。所以對我來說,一個需要大量決策的投資方法更容易出錯。我認為,太多的決定沖淡了你最好的想法—— 你最初最有信心的想法。
有很多方法可以讓投資者趨之若鶩,一些投資者通過在特殊情況下,投資或購買普通公司的廉價股票創造了一個偉大的記錄。但我從來不喜歡它,也沒有證明自己很擅長它。
我認為投資的關鍵之一是了解自己的個性,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誠實。對我來說,我了解到,只要避開那些平庸的公司,不管它們的股價看起來有多誘人,我就能減少很多錯誤。
這與很多價值投資者的想法背道而馳,但這種方法對我個人更有效,也符合我喜歡的工作方式。我認為,這種做法雖然犧牲了某些投資機會,但也減少了很多錯誤。我仍然會犯很多錯誤,但我認為我的打擊率和打擊率的增長,堅持這種方法耐心等待有吸引力的價格對好的業務。
D. 騰訊公司總的資產是多少,馬化騰投資了多少
個人財富人民幣9.64億元
創業團隊財富人民幣18.53億元 (創始人5人、張志東、曾李青、許晨曄、陳一丹)畢業院校:深圳大學如果看到他的名片上印有QQ號,估計已經不會有人感到吃驚。
但是與大學同窗張志東共同創建騰訊公司、擺弄「網路中文尋呼機」時,馬化騰肯定不會想到現在的騰訊QQ會發展到如此規模。當年舉步維艱之時,馬化騰曾開價十萬元人民幣將QQ轉讓,卻因開價過高而遭到廣東電信的舍棄。正是廣東電信的「不識貨」,也給了他在6年裡打造出一個QQ王國神話的機會。憑著這個小小的即時通訊軟體在4年間做到銷售過億元,撰寫了一幕深圳版的矽谷傳奇。
在互聯網這片江湖上,馬化騰的「封喉之劍」就是小企鵝QQ。目前QQ的普及程度已經是家喻戶曉,幾乎「機機必備」,以至於一段時間內,有些公司竟然禁止員工上QQ聊天,免得荒廢了工作。
馬化騰不僅成功地粘住了中國最大的注冊互聯網用戶群體,他還在恰當的時候,將這種影響力和忠誠度實現了商業化,探索出一條全新的盈利之路——不管是付費注冊,還是QQ簡訊聊天,騰訊無不大獲成功,公司盈利也像當年QQ會員注冊「瘋長」的勢頭一樣,一年凈盈利3至4億元。
"他是一個專注的人"。乎所有工作夥伴提到馬化騰這位老闆,都會這樣說。在三五個月熱點便會輪流轉的網路界,騰迅五年多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規范QQ服務的工作,是國內惟一專注從事網路即時通訊的公司。
現年32歲的馬化騰是廣東潮州人,處事低調,不擅言語,平靜並且淡然,只有談到計算機和網路,才會不時露出開心的笑容和得意。不過,斯次上市,包括馬化騰在內,騰訊造就了5個億萬富翁,7個千萬富翁
E. 如何獲騰訊上千萬美元投資
物流互聯網公司匯通天下日前宣布獲C輪3000萬美元融資,其中,騰訊領投、匯通天下早期投資人鍾鼎創投跟投。這讓匯通天下這家低調企業及貨運O2O領域均受到外界關注。
匯通天下為何會獲得騰訊關注並投資?為何投資機構鍾鼎會連續3次投資匯通天下。日前,匯通天下總裁翟學魂接受騰訊科技采訪時講述如何拿到騰訊和鍾鼎3000萬美元投資過程。
翟學魂對騰訊科技表示,在中國貨運市場規模非常龐大,一年有3萬多億的體量,遠遠超過所有電子產品之和,但當前貨運市場行業基礎設施還處於互聯網的荒蕪階段。
很明顯的例子是,貨車司機盡管收入不錯,但貨車司機幾乎所有支出都是一把一把的現金,在馬路上任何一個大貨車司機包里起碼有一到兩萬塊元的現金。
「一年下來可能有超過1000億元現金在運輸中流轉,而貨運車輛的老闆一年卻賺不到這么多錢,這就相當於是有一千億的現金放在路上,還沒有太大價值,只是空轉。」
翟學魂說,造成這些的根源是,貨運不與互聯網相聯,若有一個平台能與高速公路繳費體系ETC、跟加油公司連接,貨車司機老闆的這些空轉資金就能有更大的用途。
這也是匯通天下要做的事,即將中國貨運3萬億市場帶入到互聯網體系,做到移動互聯,甚至老闆間有時資金緊張,也可通過匯通天下平台實現相互拆借,以便擁有更好的現金流。
匯通天下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翟學魂說,這主要是通過旗下貨運互聯網平台G7,G7能幫物流車隊連接車輛、司機、貨主、高速公路、加油等所有關鍵要素,有毫秒級車輛大數據。
一旦理想變為現實,這會是個很有想像空間的市場。這也是匯通天下能打動騰訊的原因。
一位投資行業人士指出,對於騰訊來說,在滴滴、快的打車市場混戰結束後,通過系列布局匯通天下、貨運O2O「貨車幫」這些企業,就能提前鎖定貨運O2O市場這一重要入口。
F. 為什麼阿里巴巴一般都是全資收購,而騰訊只是投資
阿里巴巴自從在美國上市之後,就在國內開啟了買買買的通道,而且不是簡單占股這么簡單的事情,都是全資控股基本上創始團隊拿錢走人,完全的阿里文化覆蓋。因為他們的運營方式有著很大的差別的。騰訊大部分情況下只是注資,說白了就是能夠分錢,至於控制權基本上還是大部分創始人團隊擁有,京東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騰訊屬於絕對的大股東,而且在流量上也有大規模的支持。
阿里和騰訊這兩家目前均擁有國內最強大的流量池,阿里就是淘寶系電商平台,騰訊就是社交平台。但是這對流量的取向卻是是完全相反的,阿里的流量池就是個黑洞,不斷吞噬流量來為自己的電商服務,而騰訊是不斷往外傳輸流量給擴張自己的地盤。
G. 騰訊造就了多少富豪
騰訊股價站上370港元後,其員工在微博上發了個段子:「前天聽到一個真實傳奇:騰訊有個老員工,每月收入除必要開銷外全部買公司股票,不管漲跌,堅持了7年,生活儉朴,只有夏利車一輛,全家租房,工資一直很屌絲,目前資產過億。」
不過這個傳奇經不起推敲,即使這位老員工的股票都是以3.7港元的價格購入,資產過億意味著他的成本也有百萬港元。每年能拿出近15萬港元來投資的人,想必絕非屌絲,更何況這位老員工的股票是逐月購入,平均持股成本肯定高於3.7港元。
段子歸段子,但騰訊上市9年來的確造就了大量億萬富翁,多數是在騰訊創業階段就擔任要職的員工,比如目前活躍在投資界的曾李青,今年宣布退休的陳一丹等,而騰訊CEO馬化騰更是憑借467億元的財富榮登中國首富寶座。
騰訊員工透露,2005年以前加入騰訊的員工基本上都有期權,他們中的很多人如今身家也都在千萬級別,在此之後的基層新員工既沒股票也沒期權,因此騰訊股價上漲並沒有給這些人帶來多大的實際收益。
H. 騰訊稱霸,都"犧牲"了哪些創始人
騰訊稱霸「犧牲」了這些創始人:
1、張志東CTO(首席技術官):
張志東是騰訊主要創辦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於騰訊。於1993年取得深圳大學理學士學位,主修計算機及應用,並於1996年取得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應用及系統架構碩士學位。在電信及互聯網行業擁有逾八年經驗。
(8)騰訊投資投資界擴展閱讀:
騰訊公司的運營:
騰訊成立於1998年11月,是目前中國領先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提供商之一。成立10多年以來,騰訊一直秉承「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的經營理念,為億級海量用戶提供穩定優質的各類服務,始終處於穩健發展的狀態。
通過互聯網服務提升人類生活品質是騰訊的使命。騰訊把「連接一切」作為戰略目標,提供社交平台與數字內容兩項核心服務。通過即時通信工具QQ、移動社交和通信服務微信和WeChat、門戶網站騰訊網(QQ.com)、騰訊游戲、社交網路平台QQ空間等中國領先的網路平台,滿足互聯網用戶溝通、資訊、娛樂和金融等方面的需求。騰訊的發展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數以億計網民的溝通方式和生活習慣,並為中國互聯網行業開創了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
面向未來,堅持自主創新,樹立民族品牌是騰訊的長遠發展規劃。騰訊50%以上員工為研發人員,擁有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在存儲技術、數據挖掘、多媒體、中文處理、分布式網路、無線技術六大方向都擁有了相當數量的專利,在全球互聯網企業中專利申請和授權總量均位居前列。
成為最受尊敬的互聯網企業是騰訊的遠景目標。騰訊一直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努力承擔企業社會責任、推動網路文明。2006年,騰訊成立了中國互聯網首家慈善公益基金會——騰訊慈善公益基金會,並建立了騰訊公益網。秉承「致力公益慈善事業,關愛青少年成長,倡導企業公民責任,推動社會和諧進步」的宗旨,騰訊的每一項產品與業務都擁抱公益,開放互聯,並倡導所有企業一起行動,通過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傳播優勢,締造「人人可公益,民眾齊參與」的互聯網公益新生態。
I. 騰訊最大投資者是誰
盜亦有道,支持360周鴻禕!1小時前
今天凌晨360老周發的文字,轉載過來!
《周鴻禕:不得不說的話》
今天,功權在微博上對我做了一個評價,他說:「周鴻禕哪裡是商人,他是個幾近瘋狂的理想主義者。」
我和功權認識十多年,對我來說,功權既是我的投資者,也是一個長者。從他那裡,我學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做公司的道理。沒有功權,我可能還是一個好勇鬥狠的野孩子。所以,我尊敬他,感謝他。
剛才在網上看到《經濟觀察報》對馬化騰的采訪,我很震驚,他對我、360和扣扣保鏢說了很多不負責任的話,甚至斷章取義地把我和他之間的簡訊發了出來。我覺得,目的很簡單,要把我打入萬劫不復的深淵,讓我永世不得翻身。
今天夜裡很靜,我也可以好好思索一下這么多年來我走過的路,包括我的反省、我的感悟,還包括我的理想。
在互聯網行業里,3721一直是我想竭力擺脫的夢魘,包括我做360都是為了要摘掉這個強加給我的大帽子。3721,曾經開創了很多的創新,包括地址欄搜索、插件推廣、代理渠道。現在QQ的地址欄搜索插件,就是馬化騰抄襲3721的。
本來是一個創新的產品,是方便中國人上網的產品,為什麼會失敗?這是我這五年來一直在思考的。3721失敗,是我忽視了用戶的感受,不尊重用戶的利益,眼裡只有競爭對手。最終,3721贏得了戰斗,但卻輸掉了戰爭。換句話說,不是競爭對手打敗了我,是用戶打敗了我。
2006年下半年,我面臨著人生的最低谷,別人給我戴上了「流氓軟體之父」的帽子,向全國通告,不跟我的公司和我投資的公司有任何商業關系。一睜眼,就是媒體上批天蓋地的罵聲。我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連著一個星期不敢出來,砸壞了一張桌子和兩扇門,被冤枉的憤怒讓我幾乎要沖過去決斗。但我最終冷靜了下來,這個潘多拉的盒子終究是我打開的,我只能自己親手合上它。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商人,是一個頭腦簡單、愛沖動的程序員、產品經理。我心裡留不住話,自認為有點小聰明,喜歡點名批評人、挖苦人,但我覺得我是一個敢擔當的男人。一人做事一人當,不使小動作,不說假話,不暗地裡害人。我小時候打架是這樣,現在做公司也是這樣。
360安全衛士,從根本上講,就是為了洗刷強加給我自己罪名,動機其實是自私的。但是,我讓它吸取了3721的教訓,一定要尊重用戶的利益,尊重用戶的體驗。所以,一個簡單的產品受到了人們的歡迎。這讓我相信,你對用戶好,用戶會報答你的。一個公司對用戶不作惡,是成功的基礎。
我敢打包票,隨便找幾個360用戶,問一問他們的感受,沒有用戶會罵360的。
我是個嫉惡如仇的人,也往往會把我的好惡施加在產品上。做安全,按理說就是殺木馬、殺病毒,但是互聯網上最大的惡卻並不是這些。馬化騰說,我曾經跟他說聯合起來打網路。這是事實,但是還有其他的話他沒有說。馬化騰曾問我怎樣做搜索,因為我跟他明確表示過我對搜索根本沒有興趣,而且我認為目前的搜索市場根本就沒有我周鴻禕的機會了。我跟他說,一定不要像網路那樣做搜索,不要把競價排名混合在自然搜索結果里。而且,為了賺錢就把一些欺詐網站推薦給用戶,讓用戶上當,在我看來這就是惡。
沒錯,360在網盾里增加了新的功能,能把網路搜索結果中涉嫌是釣魚欺詐的網站標注出來。想一想,如果老百姓在網路上被賣假葯的騙了,他丟掉的可能不僅僅是錢,而且可能是命。
有人曾經勸過我,為什麼非要干這個呢?360要是只查殺病毒木馬,做一個窄的安全,那360就不會得罪這么多的公司,生存環境就會好很多,賺錢也會賺的很容易,很舒服。
我賺的錢,雖然不如別人那麼多,但這一輩子即使啥事也不幹,也夠花了。但是,我心裡就會問我自己:看著別人上當受騙,那樣做有意思嗎?2006年,流氓軟體滿大街都是,殺毒軟體廠商有技術能力,但誰都不去管,怕得罪人,又不賺錢。360做了,得罪了不少人,但用戶很歡迎。
所以,做360,我就一定要做一個讓用戶覺得有用的東西,有價值的東西,一定要做別人不敢做的事。
馬化騰說扣扣保鏢是超級病毒,能感染,但360敢做這種得罪用戶的事嗎?用戶罵360的產品,我都不敢睡覺,非得了解透了,找了負責人解決一下才睡得著。有了3721的前車之鑒,我根本就不敢得罪用戶,更何況什麼超級病毒,什麼後門程序了。
實話說,出扣扣保鏢就是一款對用戶有價值的、競爭性的安全軟體產品。逢年過節,騰訊就趁著360放假,通過強制升級的方式,強行在電腦上安裝騰訊的QQ醫生、QQ電腦管家。特別是QQ電腦管家,抄襲360安全衛士絲毫不覺羞恥,圖形界面甚至連文字都與360安全衛士高度相似。這樣的抄襲加強制推廣,是置360於死地。我曾經給馬化騰發簡訊,質問他怎麼這么干,他輕描淡寫說:不就一款軟體嘛。
所以,360必須得反抗。當然,騰訊比360大很多倍,這種赤裸裸的抄襲,明目張膽地欺負人,別人忍得住,我忍不住。但扣扣保鏢不僅僅是為了競爭,而且是要為用戶提供價值。
QQ是一個封閉的帝國,它強制彈窗、強制掃描、強制升級、強制推廣,它的商業模式就是依靠用戶在QQ上積累的社會關系,強制用戶接受它的產品。這種商業模式,讓整個互聯網行業創新寥落,寸草不生。
這個問題我跟馬化騰也討論過,我跟他說,騰訊可以投資360、投資迅雷、投資其他的互聯網公司,其他的企業都建立在你的平台上,這樣既有創新,騰訊仍然是第一大公司。結果,馬化騰給我回復了一個簡訊,說他認為這些公司沒有價值。
扣扣保鏢就是要給用戶一個選擇,不僅能讓QQ更安全,而且用戶能夠管理自己的QQ,管理彈窗、管理組件、管理升級。扣扣保鏢體現的就是互聯網的精神,讓用戶越來越自由。但沒我想到用戶對QQ廣告這么反感,全都過濾掉了。這對騰訊的商業模式顯然是個沖擊,騰訊靠QQ就掙不了這么多錢了,於是馬化騰就把扣扣保鏢描繪成超級病毒,一定要把這款產品搞臭,把360搞臭,把我搞臭。這樣,他才會有充分的理由去絞殺360。
但是,我在這里要告訴馬化騰一句:請聽一聽用戶的呼聲,請聽一聽互聯網創業者的憤怒,再請你看一看互聯網開放、透明的發展趨勢。不管是一個帝國,還是一個企業,只要它是封閉的,那它就會迅速走向衰亡。
所以,我敢在這里斷言,即使360在這場對決中被騰訊組織的各種資源所絞殺,如果騰訊不改變它封閉的商業模式,仍然漠視用戶的利益,仍然拒絕給用戶選擇權,那麼它從今天開始將面臨著更大的危機。
關於扣扣保鏢,我們已經准備了詳細的技術解釋,並送交權威部門進行檢測,必將徹底還它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