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沖基金里的對沖是什麼意思誰可以用通俗點的文字表達下
對沖的意思是指特意減低另一項投資的風險的投資。
它是一種在減低商業風險的同時仍然能在投資中獲利的手法。一般對沖是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
對沖基金是金融期貨和金融期權等金融衍生工具與金融工具結合後以營利為目的。它是投資基金的一種形式,意為「風險對沖過的基金」。對沖基金採用各種交易手段進行對沖、換位、套頭、套期來賺取巨額利潤。
行情相關是指影響兩種商品價格行情的市場供求關系存在同一性,供求關系若發生變化,同時會影響兩種商品的價格,且價格變化的方向大體一致。
對沖基金交易模式
1、股指期貨
股指期貨對沖是指利用股指期貨市場存在的不合理價格,同時參與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市場交易,或者同時進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類別股票指數合約交易,以賺取差價的行為。股指期貨套利分為期現對沖、跨期對沖、跨市對沖和跨品種對沖。
2、商品期貨
商品期貨同樣存在對沖策略,在買入或賣出某種期貨合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合約,並在某個時間同時將兩種合約平倉。套期保值是在現貨市場買入(或賣出)實貨、同時在期貨市場上賣出(或買入)期貨合約;而套利卻只在期貨市場上買賣合約,並不涉及現貨交易。
2. 現在滬深股市,有哪些投資港股的基金
主要有以下幾種,其中QDII類型可以T+0,即當天買入當天可以賣出,ETF類型是T+1,即當天買入第二天才能賣出。
如滿意請採納,謝謝。
基金全稱:恆生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簡稱:華夏恆生ETF
基金代碼:159920(主代碼)
基金類型:QDII
業績比較基準:匯率×恆生指數的指數收益率
基金全稱:易方達恆生中國企業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簡稱:易方達恆生ETF
基金代碼:510900(主代碼)
基金類型:QDII
業績比較基準: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使用估值匯率折算)
基金全稱:匯添富恆生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簡稱:匯添富恆生指數分級
基金代碼:164705(前端)
基金類型:QDII
業績比較基準:經匯率調整的恆生指數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稅後)×5%
基金全稱:銀華恆生中國企業指數分級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簡稱:銀華恆生國企指數分級
基金代碼:161831(前端)
基金類型:QDII
業績比較基準:經匯率調整的恆生指數收益率×95%+活期存款利率(稅後)×5%
基金全稱:嘉實恆生中國企業指數證券投資基金(QDII-LOF)
基金簡稱:嘉實恆生中國企業
基金代碼:160717(主代碼)
基金類型:QDII
業績比較基準:經匯率調整的恆生指數收益率
基金全稱:南方恆生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基金簡稱:南方恆生ETF
基金代碼:513600(主代碼)
基金類型:ETF-場內
業績比較基準:恆生指數
3. 請問什麼是對沖組合基金能舉個例子嗎謝謝
對沖基金對大家都是一個新概念,有很多說法。我的定義是兩個特點。第一點,對沖基金主要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投機活動。金融衍生工具的產生和發展對對沖基金,對金融市場的變化當然也有影響。第二點,對沖基金有一種投資戰略,是非常有意識的。這些投資戰略的特點是通過操縱價格,操縱金融市場而謀利。
第一個特點的性質是,金融衍生工具比較新,象金融期貨、金融期權,它們可以用非常少量的金額推動非常大的交易。理論上,買期貨是沒有價格的,但要有一些定金。期權是有個期權定價公式的,根據這個公式,可以算出期權的價格,比如,一隻股票的價格是每股50元,可能期權就是每股5元或10元,期權就是在一定時期之後可以賣出或買進的權力,這樣,就可以用相對少的資金推動一個較大的交易。
第二個特點是一旦到了交割日,如果市場價格變得不利,它可以不履行義務。比如,花5元買的期權,要在60元時賣出,但是沒漲到60,反而跌到40了,就可以不要期權了,當做5元錢扔掉了。由於這種安排使得交易承擔的風險相對小,反而鼓勵這些對沖基金、期權交易人更願意冒風險,更願意採取風險的態度。因為風險的損失相對變小,而收益卻可能很大。可能還有第三個特點,當然這個特點有點太技術化了。
比如,一支股票現價是每股50元,它降到30元的概率要比降到49元的概率低得多,概率越低,買期權的價格越低,所以,越是要打壓一個價格,越是可以花很少的錢。這是對沖基金的一個武器。對沖基金是一種套期(Hedge)交易,是一種規避風險的方式。它從理論上講,投機性非常小。
但是,對沖基金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種投資組合,這種投資組合的目的是賺取利潤。原來,在做套期保值時,投資組合是自動消除風險的。
比如,買一個月以後的綠豆期貨,價格是1元錢,但是風險在於,一個月之後,綠豆價格可能跌到6毛錢,所以,可以再做一個一個月以後1元錢賣出的合同。這樣,無論價格怎麼跌,套期保值都自動消除風險,但是要付出一定的手續費用。
然而,對沖基金不是這個性質,它的目的不是迴避風險,而是掙大錢。有一種投資組合能掙大錢,就是通過某種操作,使市場價格受它影響,而且受到它很大的影響,從而使投資組合能賺大錢。這是對沖基金的一個最重要的性質。可以看看利森的例子,利森是一個不太自覺地應用了期貨和期權操縱價格的人,他在《我如何搞垮巴林銀行》里,幾次提到自己期望通過買更大的單、更大的交易來影響市場價格,使價格變得有利於他。利森的做法是不自覺的,但他已經意識到了可以通過影響價格來盈利。
逐漸地,做金融市場分析的人就會發現有兩個可能的特點。第一個,股市和匯市在價格上有必然的、內在的聯系,這樣,就可以考慮通過影響一個市場的價格來影響另一個市場的價格,而這個確定性非常高。對沖基金的策略走向成熟,就在於它意識到兩個不同的、相關聯的金融市場之間有著內在的、邏輯的、甚至是必然的聯系,它可以利用這一點來賺錢。第二點,在打壓一個市場時,這個市場可能崩潰。比如,打壓香港市場的恆生指數,現在是1萬點,當打壓到八千點時,它可能會瀉到六千點,這是恐慌造成的,這也是對沖基金賺錢的一個手段。
4. 『對沖基金』中『對沖』二字怎麼理解我不太懂對沖指的是什麼
對沖基金並沒有一個權威的定義,它起源於50年代的美國,一般說來,是私營的投資機構(通常在巴拿馬稅收管理鬆散的海外注冊)利用期貨、期權等金融衍生產品以及對相關聯的不同股票進行實買空賣、風險對沖的操作技巧。現代對沖基金是指具備如下兩大特徵的投資基金:(1)經理費大部分來自利潤提成;(2)至少採用以下三個投資策略之一:投資於多樣資產;使用對沖技巧;如不賣空,則必定運用財務杠桿,例如向銀行融資來加大賭注等。
http://www.udobe.com/stock/jj/smsd.htm
5. 跪求對沖基金及其投資策略答案
對沖基金七大策略之一:市場中性策略
市場中性策略投資原理:在多頭和空頭同時進行操作,多頭部分買入一籃子的股票,同時空頭部分做空指數標的(國內即做空滬深300股指期貨),努力對沖掉投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β(β不等於0是多空倉策略)以獲取超額收益α。整個基金獲得收益的多少,則取決於基金經理創造超額收益的能力。
市場中性策略策略優勢:
走勢獨立於股票市場。這種策略的優勢在於投資組合的系統性風險β已經被對沖掉,基金業績走勢會獨立於大盤指數。所以,不論市場環境如何,都有能力獲得正收益,具有較好的資產配置價值。
市場中性策略適合投資者:
穩健型投資者。市場中性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抵禦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在A股不斷見底的大環境下,市場中性的產品能讓你在斷崖式暴跌發生時,多一份安穩與淡定。
市場中性策略風險:
由於基金收益取決於組合創造超額收益α的能力,所以其所選個股表現不如指數,也會出現虧損。此外,當權益類市場處於一個明顯的上升趨勢中時,傳統股票型產品獲取收益的能力更強,而市場中性基金的正收益相對有限。
對沖基金七大策略之二:套利型
套利型策略投資原理:是指利用不同資產或不同市場之間不合理的價格關系,通過買進低估資產,賣出高估的商品,在未來價格重新回歸合理過程中獲取價差收益的交易策略。套利策略針對目標是定價偏差,無論市場處於何種狀態均可運用,其收益與市場相關性較低。
套利何時會觸發?
>同一種資產在不同市場上價格差異過大,即違背一價定律。
>具有相同或相近價值的兩種資產定價差異過大(如大豆與豆油、不同期限的股指期貨合約)。
>一種已知未來價格的資產當前的價格與其根據無風險利率折現的價格差距過大(期貨與現貨)。
套利基金有哪些風險
跟蹤誤差
在構造滬深300指數現貨組合進行套利時,會由於最低購買份額限制、股指權重調整、無法同時買賣眾多股票等原因,造成現貨組合和標的股指存在偏差。
沖擊成本
沖擊成本是指在套利交易中需要迅速,且大規模地買賣證券,卻未能按照預定價位成交,從而多支付的成本。
流動性風險
在買賣現貨股票組合時遭遇股票停牌、漲跌停板而無法交易的風險。
技術風險
由於套利機會往往轉瞬而逝,人工下單無法做到現貨組合和股指期貨同時下單,故需選擇高效、穩定的交易系統。
策略容量風險
如套利資金量過大,會因交易所對下單手數和持倉量的限制,致使套利策略的效果大打折扣。
套利基金——如何挑選?
硬體設施
市場套利機會轉瞬即逝,快速的撲捉到套利機會需要高速的計算機軟、硬體支持,即使遇見停電等突發性事件也要能保證套利設備的正常運轉。因此選擇硬體條件較好的管理人為妥。
策略容量
如果套利資金超過了該基金策略的容量,套利效率會大大降低。因此投資者應該避免選擇套利產品規模過大的產品。
歷史業績
觀察產品歷史業績是否穩定向上,避免業績走勢波動劇烈的產品。國內多空倉策略的長與短。
對沖基金七大策略之三:定向增發
定向增發策略:是事件驅動策略中的一類子策略,由於目前國內事件驅動策略基金集中於定向增發業務,故單獨分為一類。該策略通常就是參與投資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投資,在定向增發股票解禁期滿後在二級市場退出,以此獲得收益。除了定向增發事件外,事件驅動策略投資往往應用於投資發生特殊情形的公司,如重大重組、並購、破發、破凈等。
定向增發股票: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目前規定要求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發行價不得低於公告前20個交易日市價的90%,發行股份12個月內(大股東認購的為36個月)不得轉讓。
定向增發股票平均收益高:歷史業績來看,定向增發股票平均收益很高。 2006年以來,定向增發股票平均收益55.81%,平均超額收益達到52.78%。 即便在2008年熊市,當年解禁的定向增發股票平均收益也達68.88%。
定向增發股票風險——破發:
投資單個定向增發股票,有可能出現破發現象,導致虧損。2007年10月,吉恩鎳業進行定向增發,到2008年10月解禁上市時,其股價相比較增發價下跌了80.61%,成為歷史上最虧的一次定向增發投資。
通過定向增發對沖基金規避定增股票破發風險:
定向增發對沖基金——通過定向增發對沖基金,投資多個定向增發股票,分散風險,那麼其破發概率就大大降低,獲取定增行業平均收益的概率更高。
投資者如何挑選定向增發對沖基金?
>基金管理人獲取定增股票的能力如何
定向增發股票發行范圍小,好的基金管理人有信息資源獲得定增股票,而且購買的定增股票也有折扣優勢。
>基金管理人是否有能力篩選優質定增股票
定向增發股票魚龍混雜,收益參差不齊,研究並篩選好的定增股票有時至關重要。
>基金管理人是否持股分散
單一定增股票有破發風險,持有多個定增股票能夠分散風險,獲取行業平均高收益的可能更高。
>基金資產是否有閑置期
單定增股票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有,一些基金募集資金後有可能找不到定增股票,導致資金閑置。因此選擇已經有潛在定增股票項目的基金較好。
對沖基金七大策略之四:宏觀對沖
宏觀對沖投資原理:在充分分析宏觀經濟的基礎上,對股票、外匯、貨幣及大宗商品來進行投資,同時加入杠桿,以期待獲取高額收益。
宏觀對沖策略優勢:宏觀策略與股市、債市關聯度低,同時投資靈活,在股票市場低迷時也能創造收益。
保守型:主要採取零杠桿,主要是通過把握經濟周期的規律來尋求中長線的機會,其客戶大多數是一些退休養老基金、保險基金等大型機構;
積極型:使用衍生金融產品來提高倉位的杠桿化,並且倉位調整頻繁,主要是尋找短線投資機會,投資風險也較高,大多數宏觀對沖基金屬於該類別。
宏觀對沖策略潛在風險
交易風險:金融工具價格、市場利率的波動由於杠杠的存在風險暴露值被進一步放大。當期貨部分觸及平倉線時,由於追加保證金不夠及時性而被強制平倉。
流動性風險:市場頭寸由於流動性問題不能以較好的價格退出,導致退出時凈值大幅回撤。
如何挑選宏觀對沖策略基金?
宏觀經濟的把握
宏觀依賴於基金經理對於宏觀經濟的把握,如美國QE的退出,導致美元的升值預期大增,誘使熱錢大量從新興市場撤回美國,從而導致美元的升值。此時,美元匯率就可能是個很好的投資方向。
投資風格及標的
外匯、大宗商品市場具有較高的杠桿性,而股票市場的杠杠性相對較低,選擇不同投資標的的產品,代表著投資者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
歷史業績如何
回顧產品的歷史業績是否平穩向上,最大回撤是否在可承受范圍,避免業績持續下跌的產品及波動不在承受范圍內的產品。
對沖基金七大策略之五:多空倉(長短倉)策略
多空倉投資策略原理:將資金買入一系列股票、看漲期權、期貨 多頭形成多頭頭寸,做空期權、現貨、期指形成空頭頭寸,多頭與z空頭的市值差值 形成市場頭寸,不同的市場頭寸形成不同的多空倉子策略。國外多空倉主要是對同一板塊的不同個股進行多頭和空頭同時進行操作,基金經理相信,同一板塊的不同股票,業績好的在牛市漲幅超過業績普通的股票,在熊市,業績差的跌幅會超過業績好的股票,所以會買入業績走勢好的,融券賣出業績差的股票,在牛市和熊市均可賺錢。
國內多空倉策略的長與短
收益、風險可能被放大
由於多空倉策略可以在期指市場用少量的保證金附加一定倍數的杠桿,導致凈值振幅被擴大,收益可能會在短期內翻番也可能夭折。
倉位靈活
市場發生變化時,多空倉可以及時的調整多頭與空頭的頭寸,順應市場。
適合的投資者
目前國內多空倉基金多屬於高風險,適合於願意承擔業績劇烈波動的激進型投資者;而低風險多空倉產品目前較少,目前就盈峰量化投資對沖1期一隻。
對沖基金七大策略之六:管理期貨
管理期貨投資策略:管理期貨基金CTA,又被稱為商品交易顧問。只投資於:金融期貨、期權與衍生產品、固定收益與利率、外匯與貨幣、以及金屬、商品期貨等。
管理期貨策略對沖基金適合的投資者
有中等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需要配置股票以外資產的投資者。
管理期貨策略的特點
風險跨度大——期貨杠桿,風險可高可低
靈活——可做多、可做空
獨立於傳統市場——與股市、債市負相關性
管理期貨策略對沖基金如何挑選?
以往業績
觀察產品歷史業績是否穩定向上,避免業績走勢波動劇烈的產品。
團隊穩定
研究團隊、量化團隊是否穩定,量化基金經理過往是否有豐富的量化經驗,公司量化團隊是否具備齊全的量化硬體設施。
風險控制
基金公司是否有嚴格的下行風控體系、強制平倉體系,以往業績最大回撤投資者是否能接受。
投資策略
在趨勢明朗的行情下,採取趨勢跟蹤、逆趨勢策略的產品表現較好,在震盪市裡,採取模式識別及多策略的產品表現較好。
對沖基金七大策略之七:多策略
多策略投資原理:該策略通過將對沖基金的多種策略組合起來來運作對沖基金。每一種對沖基金的策略都有其優勢和劣勢的一面。通過對多種策略的組合,往往可以平滑單一策略的風險,使得業績表現趨向於穩定。
適合穩健、長期投資者
多策略相對於其他單一策略更穩健,能平抑不同策略波動,適合穩健投資者。此外,多策略對沖基金短期業績可能並不出挑,但長期業績卻穩定靠前,適合長期持有。
如何挑選多策略對沖基金
基金管理人以往業績、風險控制
歷史業績是否平穩向上,凈值下行控制是否較好。
基金管理人是否有能力適時改變策略
雖然基金經理手握多種策略,但是何時使用何種策略、提高何種策略比例,仍然考驗基金經理的實力。
6. 對沖基金中國哪裡有啊市場大跌也能對沖掉風險,照樣賺錢的基金,有人知道嗎
國內的話,就是結合使用股指期貨,來對沖市場的單邊下降風險
據我了解,有兩家機構有推出。今年來表現不錯
截至今年7月28日,易方達的首隻「一對多對沖基金」,3月成立,在4月中旬完成建倉,目前贏利幅度超過3%,而同期滬深300指數跌11%左右。
幾乎同期成立的國泰君安「君享量化」集合理財產品今年6月10日單位凈值超過了1.01元,其後一直慢慢增長,7月15日的單位凈值為1.018,7月22日的單位凈值為1.0185,對應的成立以來收益率達到了1.85%。
相比目前很多理財產品,強很多
回答來源於金斧子股票問答網
7. 堃熙多策略2號對沖私募投資基金的凈值是在哪裡能査到
您好,我來在私募排排網可源以查到,該基金是16年3月7日才成立的,備案編碼SH3026,目前成立時間較短,尚未公布凈值,還請您耐心等待,具體信息詳見http://dc.simuwang.com/proct/HF00001DUR.html
8. 投資恆生指數基金,但是沒有港元,可以買恆生ETF(159920)嗎
「恆生ETF」和「恆生通」都跟蹤恆生指數,兩者優劣如何取捨?
有趣的是這兩只目前規模最大的跟蹤恆指的ETF都是華夏基金管理的,即華夏恆生ETF(簡稱恆生ETF),和華夏滬港通恆生ETF(簡稱恆生通),規模都挺大。
截至19年2季度末,恆生ETF42.42億,恆生通7.26億,在跟蹤恆生指數的基金中規模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其他跟蹤恆指的基金規模都比較小(不足3億)。華夏為這兩只ETF各設立了兩個份額聯接基金。
華夏為何左右互搏設立同目標兩只基金,接下來進行分析:
從基金名稱上看兩者唯一的區別是後者多了「滬港通」三個字,事實上,恆生ETF採用了QD通道換匯對香港進行投資,而恆生通則使用了滬港通通道對香港進行投資,由使用通道的不同,這兩只基金又衍生出以下一些不同點:
費用區別:
管理費和託管費恆生ETF更好,合計高出15個BP(0.15%),恆生通使用滬港通通道需要多交10%左右的利息稅,按3.5%的股息率假設恆生通要多交30個BP(0.35%)的股息稅,另外QD換匯也需要成本,兩者費用大體接近。標的區別:
恆生指數的樣本空間包括在香港上市的50家大公司,恆生ETF換匯後直接買入這50隻股票,50家公司中49家都可以使用滬港通通道進行投資,還剩一家不在港股通的可投資范圍之內,實際操作中恆生通只能以其他股票代替。所以從跟蹤的緊密性上說,恆生ETF更好。效率區別:
比兩者的聯接基金,華夏恆生ETF聯接贖回T 4到賬,華夏滬港通恆生ETF聯接贖回T 3,滬港通恆生ETF聯接效率更高。開放日區別:
恆生通需要國內和香港均開市時方可交易港股通標的,恆生ETF則受限於QD額度的問題,QD額度不足則會長期暫停申購。從開放日的角度說恆生通更為確定。業績比較:
比較2016年以來聯接基金的走勢,差別不大,華夏恆生ETF聯接A收益小有優勢。
結論:
總體上恆生ETF和恆生通及他們的聯接基金業績上差異不大,交易通道上的細微差別造成了不同的投資目的需要使用的基金略有差別,華夏基金設立兩只ETF是提供差異的服務,場外基金可以按照投資目的進行這樣的選擇:長期一次性投資:選恆指ETF聯接A – 000071 不交股息稅,長期收益優勢
重視流動性:選港股通恆指ETF聯接A–000948 贖回效率更高
定投:選港股通恆指ETF聯接A –000948 不會長期暫停
短期投資:選港股通恆指ETF聯接C –005734 贖回效率高,7天免贖回費,恆生ETF聯接滿7天還需要0.5%的贖回費
9. 目前市場上私募基金採用對沖策略的有哪些業績怎麼樣哪裡能買到
杉杉青騅對沖套利2期
基金經理:郭強
該產品為市場中性策略,凈值波動小
選股為多策略模型,與市場相關性低,獲取超額收益能力穩定。
公司團隊正規、齊整,有完整的支持對沖基金運行的系統及人員梯隊。
基金經理郭強曾任職於著名的美國千禧對沖基金,對沖管理經驗豐富。
華潤創贏2號
基金經理:崔軍
創贏投資經理崔軍,從業20年,業績出眾,擇時對沖牛熊市兼顧
旗下產品華潤創贏3號今年以來收益高達50%;
長期堅持價值投資的理念,選擇低估且成長性好的標的;
採用安全墊的投資策略,能有效鎖定下行風險。
元盛一號
CTA基金與美國股票及債券的歷史表現比較
由全球領先的管理期貨公司 管理,國內率先推出的管理期貨專戶產品(CTA)
業績表現與股票、債券等傳統資產長期相關性低
可作為投資者資產配置的有效工具,為投資組合提供下行保護
具體可點擊參考資料
10. 對沖詳解
網路名片 金融學上,對沖指特意減低另一項投資的風險的投資。它是一種在減低商業風險的同時仍然能在投資中獲利的手法。一般對沖是同時進行兩筆行情相關、方向相反、數量相當、盈虧相抵的交易。行情相關是指影響兩種商品價格行情的市場供求關系存在同一性,供求關系若發生變化,同時會影響兩種商品的價格,且價格變化的方向大體一致。方向相反指兩筆交易的買賣方向相反,這樣無論價格向什麼方向變化,總是一盈一虧。當然要做到盈虧相抵,兩筆交易的數量大小須根據各自價格變動的幅度來確定,大體做到數量相當。目錄對沖(hedge) 對沖的例子 九零年代 亞洲金融風暴 其他市場的對沖購入對沖 沽出對沖 風險對沖 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 相關圖書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對沖(hedge) 對沖的例子 九零年代 亞洲金融風暴 其他市場的對沖購入對沖 沽出對沖 風險對沖 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 相關圖書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展開編輯本段對沖(hedge)對沖在外匯市場中最為常見,重在避開單線買賣的風險 對沖。所謂單線買賣,就是看好某一種貨幣就做買空(或稱揸倉),看淡某一種貨幣,就做沽空(空倉)。如果判斷正確,所獲利潤自然多;但如果判斷錯誤,損失亦會較進行對沖大。 所謂對沖,就是同一時間買入一外幣,做買空。另外亦要沽出另外一種貨幣,即沽空。理論上,買空一種貨幣和沽空一種貨幣,要銀碼一樣,才算是真正的對沖盤,否則兩邊大小不一樣就做不到對沖的功能。 這樣做的原因,是世界外匯市場都以美元做計算單位。所有外幣的升跌都以美元作為相對的匯價。美元強,即外幣弱;外幣強,則美元弱。美元的升跌影響所有外幣的升跌。所以,若看好一種貨幣,但要減低風險,就需要同時沽出一種看淡的貨幣。買入強勢貨幣,沽出弱勢貨幣,如果估計正確,美元弱,所買入的強勢貨幣就會上升;即使估計錯誤,美元強,買入的貨幣也不會跌太多。沽空了的弱勢貨幣卻跌得重,做成蝕少賺多,整體來說仍可獲利。 編輯本段對沖的例子九零年代1990年初,中東伊拉克戰爭完結,美國成為戰勝國,美元價格亦穩步上升,走勢強勁,兌所有外匯都上升,當時只有日元仍是強勢貨幣。當時柏林牆倒下不久,德國剛統一,東德經濟差令德國受拖累,經濟有隱憂。蘇聯政局不穩,戈爾巴喬夫地位受到動搖。英國當時經濟亦差,不斷減息,而保守黨又受到工黨的挑戰,所以英磅亦偏弱。瑞士法郎在戰後作為戰爭避難所的吸引力大減,亦成為弱勢貨幣。 假如在當時買外匯,長沽英磅、馬克、瑞士法郎,同時買空日元,就會賺大錢。當美元升時,所有外幣都跌,只有日元跌得最少,其他外幣都大跌;當美元回軟,其他升幣升幅少,日元卻會大升。無論如何,只要在當時的市場這樣做對沖,都會獲利。 亞洲金融風暴1997年,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大量拋售泰銖,買入其他貨幣,泰國股市下跌,泰國政府無法再維持聯系匯率,經濟損失慘重。而該基金卻大大獲利。除了泰國,香港等以聯系匯率為維持貨幣價格的國家與地區都遭受對沖基金的挑戰。港府把息率大幅調高,隔夜拆息達300%,更動用外匯儲備1200億港元大量購入港股。最後擊退炒家。 其他市場的對沖對沖的原理並不限於外匯市場,不過在投資方面,較常用於外匯市場。這個原理亦適用於金市、期貨和期指市場。 編輯本段購入對沖購入對沖又稱「揸入對沖」是用來保障未來購買股票組合 對沖價格的變動。在這類對沖下,對沖者購入期貨合約。 例如,基金經理預測市場將會上升,於是他希望購入股票;但若用作購入股票的基金未能即時有所供應,他便可以購入期貨指數,當有足夠基金時便出售該期貨並購入股票,期貨所得便會抵銷以較高價錢購入股票的成本。 基金經理會定期收到投資基金。在他收到新添的投資基金前,他預料未來數周將出現「牛市」,在這情況下他是可以利用購入對沖來固定股票現價的。若將於四星期後到期的現月份恆生指數期貨為4000點,而基金經理預期將於三星期後收到$100萬的投資基金,他便可以於現時購入$1000000÷(4000×$50)=5張合約。 若他預料正確,市場上升5%至4200點,他於此時平倉的收益為(4200-4000)×$50×5張合約=$50000。利用該五張期貨合約的收益可作抵償股價上升的損失,換句話說,他可以以三星期前的股價來購入股票。 編輯本段沽出對沖沽出對沖又稱「賣出對沖」,是用來保障未來股票組合價格的下跌。在這類對沖下,對沖者出售期貨合約,這便可固定未來現金售價及把價格風險從持有股票組合者轉移到期貨合約買家身上。進行沽出對沖的情況之一是投資者預期股票市場將會下跌,但投資者卻不顧出售手上持有的股票;他們便可沽空股市指數期貨來補償持有股票的預期損失。 假定投資者持有一股票組合,其風險系數(beta)為1.5,而現值1000萬。而該投資者憂慮將於下星期舉行的貿易談判的結果,若談判達不成協議則將會對市場不利。因此,他便希望固定該股票組合的現值。他利用沽出恆生指數期貨來保障其投資。需要的合約數量應等於該股票組合的現值乘以其風險系數並除以每張期貨合約的價值。 舉例來說,若期貨合約價格為4000點,每張期貨合約價值為4000×$50=$200,000,而該股票組合的系數乘以市場價值為1.5×$1000萬=$1500萬。因此,$1500萬÷$200000,或75張合約便是用作對沖所需。若談判破裂使市場下跌2%,投資者的股票市值便應下跌1.5×2%=3%,或$300000。恆生指數期貨亦會跟隨股票市值波動而下跌2%×4000=80點,或80×$50=每張合約$4000。當投資者於此時平倉購回75張合約,便可取得75×$4000=$300000,剛好抵銷股票組合的損失。留意本例子中假設該股票組合完全如預料中般隨著恆生指數下跌,亦即是說該風險系數准確無誤,此外,亦假定期貨合約及指數間的基點或差額保持不變。 分類指數期貨的出現可能使沽出對沖較過去易於管理,因為投資者可控制指定部分市場風險。這對於投資於某項分類指數有著很大相關的股票起著重要的幫助。 編輯本段風險對沖風險對沖是指通過投資或購買與標的資產(UnderlyingAs 對沖基金第一人約翰set)收益波動負相關的某種資產或衍生產品,來沖銷標的資產潛在的風險損失的一種風險管理策略。如:資產組合、多種外幣結算、戰略上的分散經營、套期保值等。 風險對沖是管理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風險和商品風險非常有效的辦法,由於近年來信用衍生產品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風險對沖也被廣泛用來管理信用風險。與風險分散策略不同,風險對沖可以管理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還可以根據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通過對沖比率的調節將風險降低到預期水平。利用風險對沖策略管理風險的關鍵問題在於對沖比率的確定,這一比率直接關繫到風險管理的效果和成本。 商業銀行的風險對沖可以分為自我對沖和市場對沖兩種情況: 1、所謂自我對沖是指商業銀行利用資產負債表或某些具有收益負相關性質的業務組合本身所具有的對沖特性進行風險對沖。 2、市場對沖是指對於無法通過資產負債表和相關業務調整進行自我對沖的風險(又稱殘余風險),通過衍生產品市場進行對沖。 假如你在10元價位買了一支股票,這個股票未來有可能漲到15元,也有可能跌到7元。你對於收益的期望倒不是太高,更主要的是希望如果股票下跌也不要虧掉30%那麼多。你要怎麼做才可以降低股票下跌時的風險? 一種可能的方案是:你在買入股票的同時買入這支股票的認沽期權——期權是一種在未來可以實施的權利(而非義務),例如這里的認沽期權可能是「在一個月後以9元價格出售該股票」的權利;如果到一個月以後股價低於9元,你仍然可以用9元的價格出售,期權的發行者必須照單全收;當然如果股價高於9元,你就不會行使這個權利(到市場上賣個更高的價格豈不更好)。由於給了你這種可選擇的權利,期權的發行者會向你收取一定的費用,這就是期權費。 原本你的股票可能給你帶來50%的收益或者30%的損失。當你同時買入執行價為9元的認沽期權以後,損益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可能的收益變成了。 (15元-期權費)/10元 而可能的損失則變成了: (10元-9元+期權費)/10元 潛在的收益和損失都變小了。通過買入認沽期權,你付出了一部分潛在收益,換來了對風險的規避。 編輯本段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期貨市場的對沖交易大致有四種。 其一是期貨和現貨的對沖交易,即同時在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上進行數量相當、方向相反的交易,這是期貨對沖交易的最基本的形式,與其他幾種對沖交易有明顯的區別。首先,這種對沖交易不僅是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同時還要在現貨市場上進行交易,而其他對沖交易都是期貨交易。其次,這種對沖交易主要是為了迴避現貨市場上因價格變化帶來的風險,而放棄價格變化可能產生的收益,一般被稱為套期保值。而其他幾種對沖交易則是為了從價格的變化中投機套利,一般被稱為套期圖利。當然,期貨與現貨的對沖也不僅限於套期保值,當期貨與現貨的價格相差太大或太小時也存在套期圖利的可能。只是由於這種對沖交易中要進行現貨交易,成本較單純做期貨高,且要求具備做現貨的一些條件,因此一般多用於套期保值。 其二是不同交割月份的同一期貨品種的對沖交易。因為價格是隨著時間而變化的,同一種期貨品種在不同的交割月份價格的不同形成價差,這種價差也是變化的。除去相對固定的商品儲存費用,這種價差決定於供求關系的變化。通過買入某一月份交割的期貨品種,賣出另一月份交割的期貨品種,到一定的時點再分別平倉或交割。因價差的變化,兩筆方向相反的交易盈虧相抵後可能產生收益。這種對沖交易簡稱跨期套利。 其三是不同期貨市場的同一期貨品種的對沖交易。因為地域和制度環境不同,同一種期貨品種在不同市場的同一時間的價格很可能是不一樣的,並且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這樣在一個市場做多頭買進,同時在另一個市場做空頭賣出,經過一段時間再同時平倉或交割,就完成了在不同市場的對沖交易。這樣的對沖交易簡稱跨市套利。 其四是不同的期貨品種的對沖交易。這種對沖交易的前提是不同的期貨品種之間存在某種關聯性,如兩種商品是上下游產品,或可以相互替代等。品種雖然不同但反映的市場供求關系具有同一性。在此前提下,買進某一期貨品種,賣出另一期貨品種,在同一時間再分別平倉或交割完成對沖交易,簡稱跨品種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