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市中哪些類型的基金不能買
牛市來了,很多問理財粉都打算指望著基金賺錢,但很多問理財粉對基金並不了解,選出來的基金收益都不理想。不好的基金在股市上漲時漲得不多,在股市下跌時,反而跌得很快。那麼,2015年哪些基金是不能買的?
排行長期墊底的基金。基金持有的是幾十甚至上百隻股票,而這么多股票上漲的時間肯定不一樣,所以基金業績也不能只看短期的,一般來說,好的基金業績能夠一直保持很好。在股市回暖的背景下,很多基金業績都會上升,但如果一隻基金的業績在股市上漲時業績還在下跌,那麼這只基金就千萬要小心了。
基金經理能力差的基金。基金經理可以說是基金的靈魂,對基金業績的好壞起著很多的作用。一般來說,好的基金經理對於投資會有自己的一套系統,能夠准確把握市場的節奏,他所管理的基金業績也都比較優秀;而有的基金經理對於市場的判斷出現失誤,所選的股票也是市場不看好的,所管理的基金業績也一般。在選擇基金時,可以看一下基金經理的工作經歷和管理過的基金業績,如果沒有管理過其他基金或者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一般,建議慎重考慮。
業績差的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每一家基金公司都有業績好的基金和業績不好的基金,但每年都有一些基金公司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旗下基金整體業績不佳,對於這樣的基金公司,哪怕單只基金業績還可以,也要慎重選擇。
2. 為什麼股票一直不漲
股票的漲跌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取決於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大勢,在牛市裡面雞犬升天,不管專是優績股還屬是垃圾股都會有輪番上漲的機會;在熊市裡面,不管是什麼股票都會大跌,尤其是像我國這樣不成熟的投機市場;
2.公司的基本面,公司業績穩定,成長性好,尤其是具有壟斷地位的公司股價一般都比較高,例如:貴州茅台,片仔癀等等
3.公司的市值不能太大,套牢盤也不能太多。 例如中石油的市值龐大,套牢盤龐大,要想把股價拉上去很難很難;
目前正處於熊市,從2011年到現在股價一直處於跌勢。未來的一兩年宏觀經濟不會太好,因此股市也不會又太大的起色。所以個人認為未來1到2年的時間裡面很多股票,尤其是中小盤個股還有很大的跌幅
3. 股票為什麼一直不漲
大盤失守2787點這個短線反彈來的關鍵支撐位後連續三個交易日無法突破,雖然今天表現很搶眼但是還沒有收復該支撐位,下周行情的重點就是圍繞該點位展開,大盤繼續反復無法突破該點位那大盤的這波反彈之路可能到次結束了,注意逢高減倉迴避風險,如果有利好消息支持的情況下大盤強行收復了該支撐位,那大盤就要注意2820點的壓制了,前兩次大盤均是在突破30日線失敗後快速下跌的.注意倉位控制,大盤只有突破了2820點並站穩後市才有看高3150點的機會.
大盤只上周的行情特點是市場反復靠一直無法兌現的謠言來救市,先是國家有七大救市措施出台,在沒有兌現的情況下大盤破位又出了個國家平準基金已經獲准入市救市,第二天平準基金的發起人就辟謠沒有這事...,如果一個股市的行情全靠謠言來維持震盪減緩下跌趨勢,沒有真正的實質性的措施出台,那這次反彈的目的就要多思考了,機構的目的是什麼,頻繁的製造謠言來拉高股市,最新的資金統計結果已經出來了,在這次紅紅火火的抄底行動中基金、保險和QDF2均是凈流出,在上周行情比較被投資者看好的情況下,這些主力資金的凈流出接近50億,完全在意料之中,又是個借謠言拉高出貨。而市場頻繁傳出利好謠言的真正目的也很清楚了。「拉高出貨」。既然機構在眾人期盼紅七月的情況下,在半年報做業績的情況下都保持了凈流出,雖然大盤做得比較好看,但是從機構的意圖看仍然沒有改變的跡象,長期目標仍然是降低倉位迴避大小非和宏觀政策的壓力。
因為資金面緊張導致的現在下降趨勢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保持理智不要盲目的樂觀,股市很復雜也很簡單,復雜的是什麼因素都可能導致股市變化,但是簡單的是資金面的長期多空趨勢就決定了,大盤的長期漲跌趨勢,但是股市不可能只跌不漲,肯定會在下跌途中出現反彈,但是反彈的規模應該視政策面的利好消息的情況來判斷,如果還是這些非實質性的利好消息來託大盤,那每次反彈都是減倉的機會,只有針對大小非實質性的限制措施出來後,大盤才有可能緩解資金面的壓力,帶來一波中級反彈甚至反轉,只要這個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不解決,投資者就要以反彈看待,逢高減倉,而連續超跌投資者信心的積弱使得抄底資金非常謹慎,雖然抄底資金試圖該變這種運行頹勢,但是情況卻並不是太樂觀,現在的股市並不是政府說的缺乏信心不缺乏資金,個人覺得在大小非的陰影下現在這兩樣都缺.今年是大小非最輕的一年,只有3萬億的解禁資金,但是已經讓市場中的主力資金吃不消了(在主力開始出貨前市場中的主力資金一共只有3萬億,但是大小非足夠消滅它們了),雖然政府來了個基金也要講政治的說法,不過看來實質作用不大,機構繼續反彈出貨的動作沒有停止,不得不選擇邊打邊撤退的策略,來降低損失,就算在奧運前政府再出所謂的利好來阻止股市的繼續下跌,但是只要不是針對大小非的實質性的解決措施,只是一些不痛不癢的政策的話,那在資金的多空平衡已經打破的現在的這種行情下,就算在利好刺激下奧運期間採用橫盤運行或者小幅度反彈的走勢下,投資者仍然不要太過於樂觀,因該謹慎對待,因為實質問題沒解決,資金面就會繼續緊張.如果出現政策帶來的反彈時逢高降低才是明智之舉.不要去相信股評不考慮實際的大行情.由於2009年的大小非解禁資金是近7萬億,2010年的解禁資金是近10萬億,而這已經遠遠超過了今年的3萬億,所以,在這個導致這次大跌的核心問題解決前,資金面的壓力是不可能解決的,任何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帶來的都只是反彈而不會是反轉,股市雖然很復雜但是其實也很簡單,股市的規律就是賣的多餘買的就跌,買的多於賣的就漲,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道理,但是當資金面已經體現出來的時候為什麼有些人卻不願意去面對.別去相信大小非也有要長線投資的,在大小非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情況下一解禁上市就利潤高達400%以上,甚至高達1000%以上時,這種成本帶來的暴利,在一個弱勢行情下,你認為大小非持有者是會落袋為安還是會繼續看著自己的利潤縮水(大小非也是投資者,利潤第一同樣是他們的理念,當長期股東這種想法只有被機構教育出來的散戶會去干)而一個長期趨勢中因為某種原因賣的力量都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時去談牛市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在自欺欺人.非實質性政策帶來的就是反彈不是反轉.由於大盤最強的支撐區域3300~3400和股評、機構口中最強的所謂永遠不會被擊穿的政策鐵底2990都已經在資金面失衡的現實面前,迅速瓦解。所以短線在沒有新的利好政策的支撐情況下,反彈就是降低倉位的機會,當然如果有邊緣性的利好政策出台帶來抄底資金抄底,帶來的反彈相對規模較大當然最好,對散戶來說機會難得。嚴格控制倉位是我現在唯一要說的,逢反彈減倉是嚴謹的。有資金在手裡才有主動權,才能夠迎來真正的底。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在主力都迫於大小非壓力減倉時,做為中小投資者能夠做的就是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動,機構減倉我們也要控制倉位。
如果非要談下面有什麼支撐位就看2500附近吧,其實最強的支撐位已經失守了。當然如果政府願意出台實質性的解決大小非的政策,那產生的行情就是大行情,就不是現在這種小打小鬧了,不過個人覺得不是太現實,近20萬億的資金本來政府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政府會願意自己來掏錢??
(對熊市操作的一些反思)首先在熊市中震盪逐漸走低是長期趨勢,利好消息只是催生反彈的一個條件而已,但是當利好消息的刺激逐漸淡化後,反彈就會結束了(而反彈高度取決於利好的大小程度),因為利好而被暫時改變的下跌趨勢將繼續下去,股市回歸其自然的規律。而在導致大跌的核心問題被解決前(大小非),股市都不可能扭轉過來,不可能產生反轉。而在連續下跌的這個趨勢中兩千多支股中處於上漲趨勢的能達到100支就不錯了,也就是說在大盤下跌時買到下跌股的概率是95%甚至以上,做為投資來說既然知道這么低的概率選到游資狙擊的股票,那還不如不去冒這個險。而選擇操作超跌反彈是在這個趨勢中講究安全系數投資者的很好的投資策略,因為在超跌後產生反彈是肯定的,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只是反彈的規模大小而已(要根據是否有利好消息和利好消息的大小來具體分析反彈高度),而在這個反彈過程中一般以普漲為主,在這個反彈普漲過程中處於下跌的股又處於10%以下,也就是說,你隨便買支股票上漲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在下跌過程介入股票的概率,雖然股票不能夠把這種概率做為抄股的標准但是作為對安全要求很高的投資者來說,趨勢投資是在熊市中最安全的一種投資策略。對股票把握不好的股友又想在熊市介入股票,那選擇這種策略是比較安全的。但要記住,只有超跌才能夠去抄一個短線,而一般的跌幅一般選擇觀望,中間的紅盤可能都是套人的陷阱,當天一個反彈,第二天直接低開低走把抄底的人全部套了,所以熊市中你如果無法把握哪裡是底的情況下,最好是做趨勢,降低風險(個人觀點謹慎採納)。
現在要順勢而為了,不做死多頭,也不做死空頭,做個滑頭就行了在大盤沒有選擇方向前,嚴格控制倉位會讓你風險降到最低的。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祝你好運
4. 我認為基金在股市越熊的時候越買入,在越牛的時候越不能買,為何基金卻在牛市受熱捧而在熊市受冷落呢
。。抄。。。。。。。您的觀點有襲點問題。
打個比方,過去的熊市5年,有某個基金的凈值第一年是1元,第二年是9毛,第三年是8毛,第四年是7毛,第五年是6毛,第六年迎來了牛市,凈值回到了1元,第七年碰到超級大牛市,凈值漲到了3元。那麼你是什麼時候買?
第一年買,成本1元,但是要連續虧損4年,到第五年才剛回到成本。而5年前的10萬元跟5年後的概念差好多了吧,幣值是在不斷下跌的。
而你第六年買成本也是1元,到了第二年你的利潤就是300%而且時間成本相對低的多。
如果第七年中買,可能成本是1元多2元多,但是立刻就賺錢了,時間成本非常的低。
我不知道你們做投資是否考慮時間成本和風險控制?
5. 牛市最受益的券商股為什麼不漲
閃牛分析:很多同學持有券商股,指望著這牛市裡面券商會發飆,但是券商股在2017年的表現實在不怎麼樣,尤其是第三季度。這裡面除了這次慢牛市實際上是真熊市的原因之外,還可能有以下這些原因。
第一,市場目前流行價值投資,短線投機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而且市場幾乎沒有增量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少量的活躍資金,大部分也會被市場反復教訓,然後學乖了買入白馬股然後持有,這樣才能獲取更高的收益,但是這種投資模式對市場的成交量幾乎沒有什麼好處。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即便是這指數節節攀高的偽慢牛市,成交量增長依然有限。大盤一次又一次在成交量不足的情況下再創新高。而成交量決定著券商的傭金利潤,所以在券商最重要的交易傭金這一塊,業績很難增長。是不是有點出乎意料?價值投資的受害者是券商。
第二,新股盡管在今年發行了很多,但是發行的大多是小盤股,而且新股開板越來越早,一單投行生意賺錢不多。同時發審委審核趨嚴,過會的概率減小,投行生意並不好做。並且可以預期的是堰塞湖的面積將會越來越小,券商能從投行業務中得到的利潤未來將更少,券商的投行業務也不好做。
第三,市場早就對資管的監管趨嚴有預期,上周央行對資管業務的監管正式落地。券商的資管通道業務被禁止,券商的資管規模將會縮小,這一塊的業務利潤同樣也會縮水。而券商的傭金、投行、資管是券商的主要利潤來源,這三方面的業績都縮水的話,券商行業整體不景氣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不能排除有個別公司能夠逆流而行,但整體股價不漲是正常的。
第四,證金在二季度將一大批券商買至4.99%。這種持股比例已經不能再增持了,只有減持一條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有資金想主動推動券商,也得顧忌證金的拋盤。這位爺現在可是有一點蠅頭小利就能全砸下來的主。券商作為歷次牛市中最具人氣的板塊,歷來都是充當先鋒的作用。摁住了這只先鋒,也就能掐住這輪慢牛市的命脈,不至於假戲真做成了真牛市。
6. 基金重倉股在之前的牛市為什麼有的股價沒有大幅上漲呢怎麼回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基金在那些股票裡面呢
我認為是你的判斷對,可能存在投資失誤的情況。為什麼這樣講?因為這次是沙石俱下,是股災。雖然原因不是因為基金而起。
開放基金的贖回也給基金壓力,就象目前出現的股權質押1萬多億形成給市場的壓力類似。
在動不動就跌停板的情況下,技術已經不起作用,就是知道要減倉,也會做不到。因此基金也可能存在被套牢的。
當然,也有做長線的基金的。尤其是那些社保基金。
因此,最好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7. 牛市中,股票長期不漲怎麼辦
首先你要確定是不是真的牛市,其次分析手上的股票為什麼會不漲,之後才能選擇對應的措施
8. 為什麼不能買基金重倉股
命時期,來自社會底層的長褲成了革命者的如今長了翅膀。沒有錢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