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b基金上折對此有人有損失嗎
只要是折價買入的不管是上折還是下折都不會有損失,相反,如果是溢價買入的那麼就會有損失,折價是指買入價格小於基金凈值,溢價是指買入價格大於基金凈值。
㈡ b類分級基金下折風險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買的母基金,下折上折都不會虧錢
而是跌多了漲多了,到了門檻,回觸發下折答上折
分級基金下折時賠錢是因為在股票市場單獨買的B類,因為高溢價交易,
價格大幅高於凈值,而分級基金折算是按凈值折算的,不是購買價格
這樣下折後導致大幅虧損
㈢ 分級基金b 下折後,本金會有損失嗎
你好,分級B的凈值也大概率出現連續下跌,極端情況發生時,將影響優先端A的本金和利息安全。
下折後B份額的杠桿也得以減小(從近5倍恢復至初始的2倍),將降低市場進一步下跌給B帶來的凈值加速下跌風險。
份額折算前後B份額所對應的基金凈值資產不變,但由於折算後的份額是按凈值計算的,B份額折溢價的部分會消失,價格可能出現較大幅度波動。
㈣ 分級基金b下折時候為什麼會損失50%
分級基金B下折不一定是損失50%啊,分級基金B下折的時候只是份額減少,大多數分級基內金B凈值跌到容0.25元的時候觸發下折,下折之後原來10000份分級基金B就變成2500份了,數量變為原來的四分之一,價格和凈值又重新回到1元;下折的時候會不會虧損要看分級基金B當時的價格,如果分級基金B 價格低於0.25元,這個時候買進去,說不定還會賺啊,不一定會損失的。舉個例子150195互聯網B 2017年5月12日 下折的時候 價格低的時候只有0.21元1份,當時買10000份 ,那麼將花費2100元,等到下折完成 5月16日開盤的時候,份額變成了2500份,而這個時候互聯網B的價格為1元,如果這個時候賣出 ,就將得到2500元,如果忽略傭金的話,凈賺400元啊。那些下折之所以導致損失 是因為下折的時候 分級基金B 的價格高於0.25元,價格越高損失越大
㈤ 分級基金b下折後損失能漲回來嗎
分級基金b有了資金門檻後,參與的人越來越少了。
分級基金b下折後一般內很難能漲回來 ,因為下跌容接近下折時杠桿一般4~5倍,上漲接近上折時杠桿一般不超過2倍
分級基金只能在牛市裡玩,熊市縮到原來的1%的都有...
㈥ 如何理解分級基金下折一旦下折前不幸買入,真的會虧的那麼慘嗎
什麼是分級基金下折?
為了便於凈值計算和投資者及時兌現收益,使基金資產不至於過度膨脹難以運作,有必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折算。分級基金設置下折條款,即當分級B下跌至某一個水平時,分級基金整體會觸發下折,大部分股票分級的B份額凈值小於0.25時進行下折,下折之後由於資產凈值保持恆定,投資者賬戶份額會相應縮減。
折算的原則:通常情況下,A、B、C凈值都歸於1.0元,折算前後的資產值保持不變,A:B比例保持不變,資金杠桿恢復初始狀態。
分級基金下折原理、流程?
以招商中證煤炭B份額(簡稱:煤炭B,代碼:150252)下折為例(假設折算前A/B份額均為10000份):
、
7月8日,基金公司發布可能觸發下折的提示性公告——7月8日B份額凈值為0.245元,觸發下折閥值0.250元——7月9日,發布下折公告,並以當日為折算基準日進行份額折算。
[七個問題搞懂分級基金下折]
觸發條件:B份額凈值=0.25元
B份額資產:折算前 10000份B份額×0.323元凈值
折算後 3230份B份額×1.00元凈值
A份額資產:折算前 10000份A份額×1.007元凈值
折算後 3230份A份額×1.00元凈值
6840份母基金份額×1.00元凈值(通過場內贖回兌現利潤)
基金資產:折算前 20000份母基金份額×0.665元凈值
折算後 13300份C份額×1.00元凈值
這里:折算前後A:B=1:1保持不變,但折算後基金規模或許會大幅度縮水,這是因為A份額投資者可以贖回6840份母基金份額×1.00元凈值=6840元,佔A份額投資者原有資金的67.9%,也就是說通過下折,A份額投資者可提前收回67.9%的本金。
分級基金下折過程有哪些風險點?
在基金T日已經觸發下折之後,即使T+1日的折算基準日,B份額漲停,下折也不能停止。由於這天還能繼續交易,目前行情揭示方面又沒有任何標記,使得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誤打誤撞買上這種「末日B」,一天就有可能虧損40%以上。
同樣以煤炭B為例,折算基準日(7月9日)仍可進行交易,當日成交最高價為0.665元,最低成交價為0.551元,而當日B份額凈值為0.323元,溢價區間為170.59%~205.88%。雖然當日B份額凈值有所回升,但仍將繼續進行份額折算。
假設投資者當日買入10000份分級B份額,價格區間(0.551元,0.665元),成本為(5510元,6650元),折算完成後B份額持有者資產市值為3230元,考慮到復牌首日會補溢價漲停,實際市值為3553元,最終損失比例為55.08%~87.17%。
臨近折算閥值時,為何分級B有很高的溢價?
一方面,由於分級B為場內交易份額,有跌停板限制,分級B價格每天最大下跌幅度在10%左右;另一方面,在市場連續下跌時,分級B凈值持續縮水,凈值杠桿不斷放大,從而促使分級B份額凈值加速下跌,每天可能有20%左右的跌幅。因而,分級B溢價不斷抬升,如果這時候買入將會承擔巨大的溢價風險。
對於預期或已經觸發下折的分級B基金,投資者該如何操作呢?
對於預計觸發下折的B份額基金,我們建議賣出,賣不出的買A合並贖回,風險承受能力特別高的可以博反彈;對於已經觸發下折的分級B,一定要賣出,即使當日有上漲也不能買,避免當前B份額溢價導致的巨虧。
㈦ 請問分級基金下折的時候凈值大於溢價,那我是虧了還是賺了
A價格×份額佔比+B價格×份額佔比=(1+整體折溢價率)×母基金凈值」
基金溢價也就是二級市場(股票市場),即交易價格高於基金凈值的情況,反之則為折價。傳統封閉式基金多為折價,創新性封閉式基金上市時常出現溢價,主要是由於產品稀缺性導致投資者對該產品的追捧。
㈧ 分級基金B凈值在接近下折時會有一個溢價,能具體解釋下么最好舉個例子詳細說下
分級基金下折條款是國內分級基金的主要條款,跟配對轉換條款一樣,是共同塑造分級基金中國特色的重要機制。設置下折條款的主要目的一是對A份額提供收益保證,避免出現違約,二是在極端杠桿情況下,避免B端投資者出現血本無歸的情形。
在標的指數大幅下跌的情況下,B份額由於杠桿效應,會對標的指數或母基金的跌幅大幅度放大,要承擔整個基金的虧損。可以想像,如果任由B凈值下跌而不進行干預,B凈值早晚要跌到0或者接近為0,這樣,不但B端投資者會血本無歸,對A的約定收益也就無從談起,A就會成為一隻違約的債券。
下折條款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而設置的。它規定了當B端凈值跌至一個數額時,如0.25元,把B端凈值調整為1,然後份額縮減。這樣減小B端的杠桿水平,也使得B能夠繼續為A提取約定收益,使得A不會出違約。因為按照基金合同的規定,AB保持固定的比例,A也要按照同樣比例進行份額縮減,但縮減方式當然不是憑空消失或「沒收」,而是將多出來的份額折算成母基金份額。上述折算過程稱為向下不定期折算,簡稱下折,也稱低折。
上述那個導致B下折的凈值數額稱為「下折閾值」。例如下折閾值是0.25元,當某個交易日收盤B份額凈值跌至或跌破0.25元,則正式進入下折進程。B份額的凈值調整為1,其份額則縮減四分之三,由四份縮成一份;相應的,A份額份額也只保留一份,多出來的三份則折算成母基金。一般的下折方式是將三類份額全部調整為1,不過也有其他折算方式,但本質沒有不同。
目前絕大部分股票型分級基金的下折閾值是0.25元,一隻分級B,從觸發下折,到折算完成,要經歷4天的時間周期。如何確定某隻分級是否觸發下折?這要根據收盤後凈值確定。若某隻基金收盤後,單位凈值低於0.25元,基金公司便確認下折。
接下來的第二天,即T+1日,該日稱為折算基準日,具體折算比例按照這天的單位凈值進行。同時,該日開盤要停牌一小時。比較悲催的是,無論該日漲跌,即使B凈值重新回到下折閾值以上,下折也不能停止。由於這天還能繼續交易,目前行情揭示方面又沒有任何標記,使得不少「不明真相的群眾」誤打誤撞買上這種「末日B」,一天就有可能虧損40%以上。
該日AB份額雖然可以繼續交易,但不能配對轉換、不能申購和贖回。 第三天,即T+2日,停牌。
㈨ 對於分級基金來說,如果A和B都下折對母基金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價格歸一,份額減少什麼的。。。 我持
A類份額屬於固定收益類,沒有折算的問題
B基金下折,對持有的母基金沒有實質的影響
不會因為B類基金溢價高,導致下折後產生大幅虧損。
但是如果是下折,持有的母基金因為要恢復杠桿,會導致原來的份額大幅縮水
母基金本身就是一個普通的開放式基金,不會有什麼溢價折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