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降低關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有雙重作用,一是充作預算收入,二是保護國內產業。
關稅減讓對財政的影響我國海關稅收(包括關稅和增值稅)是財政收入中非常穩定,非常可靠的一個來源。以2000年為例,海關共上繳稅收2,242億元(其中關稅751億元,進口環節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等1,491億元),佔全國財政總收入(13,380億元)的1..8%,佔中央財政總收入(7,854億元)的29.6%,佔中央財政本級收入(6,986億元)的32.1%。
降低關稅會不會減少財政收入?國際貿易自由化的經驗證明,由於降低關稅刺激了貿易,在許多情況下海關稅收反而增加。我國也有自己的經驗。1992年我國關稅水平是43.2%,當年海關征稅(包括進口環節稅)381億元。2000年關稅水平降至16.4%,海關征稅達到2,242億元,相當於1992年的征稅額的5.9倍;
預測2005年關稅降到9.4%以後的海關稅收,需要假設幾個條件。如果現行13—17%的增值稅率不變;進口貿易比入世前有更高的增長;海關征稅的稅基有所擴大;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略微下調。在這些條件下,海關所征關稅和進口環節稅的總和將從2000年的2,242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3,000億元,增幅為三分之一(其中關稅部分有所下降)。
關稅減讓對國內工業的影響我國關稅制度對國內工業實施了長達40多年的高關稅保護。1950年頒布的新中國第一部稅則,平均稅率52.9%,至1985年下調至38%。1992年稅則目錄轉換,平均稅率又調到43.2%。在不適當的高關稅庇護下,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緩慢,國際競爭力很弱。
1994年以來,我國實行過三次大幅度的自主降稅方案,今年已降至15.3%。比較1992年的43.2%的水平,累計降稅幅度已達64.6%。國內產業———從農業到工業,從原材料到製成品,從零部件到機器設備———經歷了來自外國同類產品的激烈競爭。我國經濟在競爭中獲得了發展,增長速度居世界之最。三次降稅過程是平穩的,政府也積累了寶貴的貿易自由化的經驗。
如果我國在年內能夠順利加入世貿組織,我國關稅將在四年內分四個階段履行降稅義務,把平均關稅水平從目前的15.3%逐步降到9.4%,平均每年降1.5個百分點,即:2001年底降至13.8%,2002年降至12.3%,2003年降至10.8%,2004年降至9.4%。
若干具體產業的降稅信息技術產品包括通訊設備、計算機、晶元在內的二百多項信息技術產品將在2005年實施零關稅。這對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將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但是WTO信息技術產品的生產大國和貿易大國幾乎都取消了關稅,信息技術變成一個貿易自由化的領域,因此我國實施零關稅的利弊得失應該是平衡的。
機器設備製造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投資設備、對內資企業進口技改設備、國內重大項目進口先進技術設備,一貫實施減免稅政策。去年此類減免稅進口總額多達145億美元,免稅額超過人民幣300億元,加入WTO之後,這項政策將會繼續實施。入世後,機器設備稅率的降低,對該行業的影響是有限的。
原材料和零部件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關稅,一方面會加大對國內原材料和零部件工業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又會減低國內製造業的成本,提高我國製成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關於我國經濟對國際市場的較高的依賴度,降低原材料和零部件關稅對我國經濟產生的影響是利大於弊。
汽車我國小汽車關稅從現在的70%降至25%,相比美、歐、日的不足3%的關稅,保護程度仍然相當高。我國現有合資汽車廠有能力製造出更好的、更便宜的轎車,以適應入世後的競爭局面。
農產品入世後,我國糧、棉、油、糖、毛五種大宗農產品將採用關稅配額辦法來保護。配額用完後的高關稅足以阻礙進口,不至於發生國內產業遭受嚴重沖擊的局面。我國的水果、蔬菜、牛羊豬肉、禽肉、水產品,國際競爭力尚可,但是降稅程度不算小,要作好競爭的准備。
B. 稅金降低對買方和賣方的影響
你好,是說股票交易的印花稅么,
a股市場印花稅採取單邊收取政策,買方不需要繳納印花稅,因此沒有影響。
而降低賣方印花稅有利於股票的流通性。
C. 製造業增值稅下調對股票市場和商品期貨有何
一是將製造業等行業增值稅稅率從17%降至16%,將交通運輸、建築、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及農產品等貨物的增值稅稅率從11%降至10%,預計全年可減稅2400億元。
二是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准。
三是對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D. 哪些因素會影響銅的價格走勢
影響銅來價格變動的自主要因素
供求關系: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
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美國銅期貨指數周線圖
進出口政策、關稅: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是個銅資源不足的用銅大國,因而在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銅及銅製品的平均進口稅率為2%,近兩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家逐步降低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從而使國內國際銅價互為影響。
國際上相關市場的價格:例如LME、COMEX價格影響
行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銅的生產成本: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1400-1600美元/噸,濕法煉銅成本為800-900美元/噸,近年來使用濕法煉銅的總產量在迅速增加,1998年達200萬噸左右,到20世紀末,濕法冶煉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
國際對沖基金基及其他投機金的交易方向
有關商品如石油、匯率等價格的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E. 降交易稅對股市造成什麼影響
降交易稅對股市造成的直接影響是股票交易成本降低,屬於利好。
但是,如內果造成本波暴跌的容根本原因不解決,股市的反應可能只是脈沖式反抽。或者說暴跌時期,市場對於利好的反應有滯後現象,市場底往往比政策利好滯後三到六個月。
如有疑問可追問,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F. 銅期貨的變動因素
精煉銅的供求情況是影響銅價變動的最直接、最根本因素。一般來說,若供過於求,則銅價下跌,反之,若供不應求,則銅價上漲。通常,我們可根據庫存增減、現貨升水變化及權威研究機構(如 ICSG、安泰科)發布的供需預測來判斷精煉銅的供求情況。供應方面,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產量數據及海關每月中旬公布的進口數據為衡量供 給情況的主要指標。影響供給的主要因素有:銅精礦供需情況、冶煉廠產能及開工率、進口情況、副產品收入、行業生產成本、銅企罷工等。其中,全球最大產銅國智利的銅企罷工事件較多,對期價影響較大。
需求方面,銅作為最基本的工業原料之一,宏觀經濟的景氣程度基本決定了銅市需求的大小。通常,海關每月發布的出口數據及按(產量+凈進口量)計算的表觀消費數據為衡量需求情況的主要指標。此外,我們可根據 GDP 增長率、製造業指數、訂單指數等宏觀指標粗略判斷需求強弱,根據終端消費領域,如電線電纜、建築、交通運輸等行業的發展情況衡量實際需求的大小。由於我國銅消費量位居世界第一,且 70%以上的銅資源依賴進口,故「中國需求」成了國際資金炒作的重要題材。
體現供求關系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庫存。銅的庫存分報告庫存和非報告庫存。報告庫存又稱「顯性庫存」,是指交易所庫存,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進行銅期貨交易的有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的COMEX 分支和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三個交易所均定期公布指定倉庫庫存。
非報告庫存,又稱「隱性庫存」,指全球范圍內的生產商、貿易商和消費商手中持有的庫存。由於這些庫存不會定期對外公布,因此難以統計,故一般都以交易所庫存來衡量。
用銅行業發展趨勢的變化:消費是影響銅價的直接因素,而用銅行業的發展則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例如,20 世紀90 年代後,發達國家在建築行業中管道用銅增幅巨大,建築業成為銅消費最大的行業,從而促進了90 年代中期國際銅價的上升,美國的住房開工率也成了影響銅價的因素之一。2003 年以來,中國房地產、電力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銅消費的增長,從而成為支撐銅價的因素之一。在汽車行業,製造商正在倡導用鋁代替銅以降低車重從而減少該行業的用銅量。
銅的生產成本:生產成本是衡量商品價格水平的基礎。銅的生產成本包括冶煉成本和精練成本。不同礦山測算銅生產成本有所不同,最普遍的經濟學分析是採用「現金流量保本成本」,該成本隨副產品價值的提高而降低。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綜合現金成本約為62 美分/磅,濕法煉平均成本約40 美分/磅。濕法煉銅的產量目前約占總產量的20%。國內生產成本計算與國際上有所不同。 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經濟增長時,銅需求增加從而帶動銅價上升,經濟蕭條時,銅需求萎縮從而促使銅價下跌。
在分析宏觀經濟時,有兩個指標是很重要的,一是經濟增長率,或者說是GDP 增長率,另一個是工業生產增長率。 基金業的歷史雖然很長,但直到20 世紀90 年代才得到蓬勃的發展,與此同時,基金參與商品期貨交易的程度也大幅度提高。從最近十年的銅市場演變來看,基金在諸多的大行情中都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基金有大有小,操作手法也相差很大。一般而言,基金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宏觀基金(Macro fund),如套利基金,它們的規模較大,少則幾十億美元,多則上百億美元,主要進行戰略性長線投資。另一類是短線基金,這是由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s)所管理的基金,規模較小,一般在幾千萬美元左右,靠技術分析進行短線操作,所以又稱技術性基金。
盡管由於基金的參與,銅價的漲跌可能出現過度,但價格的總體趨勢不會違背基本面,從COMEX 的銅價與非商業性頭寸(普遍被認為是基金的投機頭寸)變化來看,銅價的漲跌與基金的頭寸之間有非常好的相關性。而且由於基金對宏觀基本面的理解更為深刻並具有「先知先覺」,所以了解基金的動向也是把握行情的關鍵。 原油和銅都是國際性的重要工業原材料,它們需求的旺盛與否最能反映經濟的好壞,所以從長期看,油 價和銅價的高低與經濟發展的快慢有較好的相關性。正因為原油和銅都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因此就出現了銅價與油價一定程度上的正相關性。但這只是趨勢上的一 致,短期看,原油價格與銅價的正相關性並不十分突出。
倫敦銅LME
LME是世界上最大的銅期貨交易市場,成立於1876年,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銅的期貨交易始於1877年,進行交易的銅有兩種:
陰級銅:A級銅
銅棒:規格標准為重量在110-125公斤之間的A級銅
其中陰級銅的交易最為活躍。所有交割的銅必須有倫敦交易所核准認可的A級銅的牌號,符合英國BS6017-1981標准分類規格。
A級電解銅的合約規則為:
合約數量單位:25噸
報價:美元/噸
價格波動最低幅度:0.5美元/噸
交割日期:三個月內為任何一個交易日、三個月以上至十五個月為每個月第三個星期三
交易時間:12:00—12:05;12:30—12:35(正式牌價);15:30—15:35;16:15—16:20
LME無漲跌停板限制

G. 解釋影響銅期貨價格的因素,按重要程度排列。
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
(1)供求關系: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內量、庫存量
(2)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銅是重要的工業原材料,其需求量與經濟形勢密切相關
美國銅期貨指數周線圖
(3)進出口政策、關稅:長期以來由於我國是個銅資源不足的用銅大國,因而在進出口方面一直採取「寬進嚴出」的政策,銅及銅製品的平均進口稅率為2%,近兩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展,國家逐步降低出口關稅,銅基本可以自由進出口,從而使國內國際銅價互為影響。 容
(4)國際上相關市場的價格:例如LME、COMEX價格影響
(5)行業發展趨勢及其變化
(6)銅的生產成本:目前國際上火法煉銅平均成本為1400-1600美元/噸,濕法煉銅成本為800-900美元/噸,近年來使用濕法煉銅的總產量在迅速增加,1998年達200萬噸左右,到20世紀末,濕法冶煉約占總產量的20%左右。
(7)國際對沖基金基及其他投機金的交易方向
(8)有關商品如石油、匯率等價格的波動也會對銅價產生影響
H. 降稅新政會帶來哪些影響
據報道,從12月1日起,我國將調降187項商品的進口關稅,財政部負責人表示,降低消費品關稅釋放出擴大消費品進口的積極信號,有利於穩步擴大對外開放,推動進出口貿易平衡,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分析人士表示,為了避免對國內生產產生過大不利影響,慎重考慮並確定了涵蓋商品的范圍和降稅幅度,通過進口產品同國內產品的競爭,對國內生產形成一定壓力,引導國內產業轉型升級,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I. 如果其中一個國家大幅度降低稅收利率,會對另一個國家的經濟有什麼影響
投資與消費方面:政府增加稅會直接投資需求和投資供給產生直接影響.一國稅收對投資供給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稅收對消費與儲蓄需求的影響來體現的.當今世界各國的稅收體系一般是以所得稅或不同形式的流轉稅為主體的.這些稅收通過一定的途徑,最終都會對當期的社會消費需求產生一些影響.而在當期收入水平一定的情況下,當期社會消費需求的增加也就意味著儲蓄的減少,國內私人投資供給必然隨之降低.因此,稅收對消費與儲蓄的影響,完全可以反映出稅收對國內私人投資供給的影響. 稅收對私人投資需求總量的影響模型
假定私人部門在一個競爭的市場中經營,並以尋求長期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因此企業的投資需求將直接取決於投資效益,也就是說,企業將增加資本,直至最後一個單位產品的邊際收入等於在一個時期內使用它的成本.即:
Pq·MPPk=C (1)
其中,Pq表示產出品的價格,MPPk表示資本的邊際產出水平,C表示資本使用成本.
在不存在稅收的情況下,一個時期內的資本使用成本(或稱資本的租金價格)C′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概念.假定資本的獲取價格為Pk,一定時期內該項資本品的使用成本首先應包括該項資金的使用價值,即Pk與該時期內利率的乘積;同時,該資本品中的折舊部分在當期已經被消耗,也應是當期資本品使用成本的組成部分;另外,該資本品在該時期內還可能產生一定的資本利得,或相當於資本利得的收入(如通貨膨脹),這些資本利得應從資本的租金價格中扣除.這樣,一定時期內資本品的使用成本就可以表示為:
C'=Pk(i+d-Pb) (2)
其中,i表示該時期內資金的利息率,d表示該時期內該項資本品的折舊率,Pb表示該時期內與該資產有關的資本利得收入.
當存在稅收的情況下,投資中的稅收因素,可以通過對以上租金價格C′的調整進行分析.出於籌集國家收入和實現宏觀調控的需要,現實中各國均採用復合稅制.按照課稅環節劃分,與投資環節直接相關的稅收,如一些流轉稅、行為稅等,其效果均可以歸結為投資成本的增加.因此當把分析范圍擴大到包括稅收在內時,企業的投資成本可以用下式表示:
C=Pk(i+d-Pb)+T (3)
其中,T表示由各種稅收因素直接作用於投資,所產生的經濟負擔,它直接構成了投資成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