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對GDP的影響大嗎
GDP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這幾個方面計算出來的。股市的漲跌專當然會影響這幾個方屬面,所以也會影響GDP。但是,在中國,你覺得A股市場是一個健全的、健康的股市嗎?GDP的數據的確是真真實實的嗎?這些都有待商榷。
B. 請問宏觀經濟學中,投資增加對實際GDP有什麼影響
首先,你講的完全正確,從理論上講,投資增加,總需求曲線右移,對貨幣的需求上升,利率上升,然後又會導致投資減少;但是這個正是我們所想看到的,我們要找的就是那個均衡點,如果不移動怎麼會有均衡,所以,我們還需要LM曲線,即找到IS-LM曲線的交點也就是均衡點,那麼經濟就處在一個穩定狀態了。
又:不管投資對利率的敏感度大不大,敏感系數一定大於0,也就是說一定會降低投資,對於整個國家投資來說那個不是小數目。
C. 關於「存貨投資」對GDP的影響的問題!
GDP是在一定時期內(往往為一年)所生產而不是所賣掉的最終產品的價值。舉個例子,企業生產100萬的產品,只賣掉80萬,剩下的20萬可以看做是企業自己買下來的存貨投資,同樣計入存貨投資。而食品是有期限的,超過了期限變質就失去了價值。它不屬於存貨投資。不計入GDP。工人工資是沒有變,但是企業利潤減少了。根據收入法=工資+利息+利潤+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
D. 在GDP統計當中,為什麼會出現負投資對GDP又有什麼影響
GDP(Gross domestic proct)即國民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部最終成果。
就算某一時期的經濟再怎樣蕭條,全部最終成果都不會為負的。
GDP核算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規定,中國GDP是按照《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02)》(CSNA)的要求進行測算的,該體系採納了聯合國1993年《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基本核算原則、內容和方法。國家統計局正在對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修訂的2008年SNA進行研究,並將逐步對我國GDP核算制度方法進行修訂。
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理論上三種方法的核算結果相同。
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
E. 投資取決於GDP的與否,會怎麼影響乘數效應
投資取決於GDP等約否會怎麼影響乘數效應?這個肯定是涉及到經濟學討論方面的問題,裡麵包了GDP,還有一些理論效應的方法,可以按照相關的內容來進行闡述
F. 投資儲蓄對GDP的影響
居民消費在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居民合理的消費模式和居民適度的消費規模有利於經濟持續健康的增長,而且這也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具體體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的消費水平也不斷增長。但是在看到這個整體趨勢的同時,還應看到全國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不同,居民消費水平也有明顯差異。例如,2005年全國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費支出為7942.88元, 最低的海南省僅為人均5928.79元,最高的上海市達人均13773.41元,上海是海南的2.32倍。為了研究全國居民消費水平及其變動的原因,需要作具體的分析。影響各地區居民消費支出有明顯差異的因素可能很多,例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就業狀況、零售物價指數、利率、居民財產、購物環境等等都可能對居民消費有影響。為了分析什麼是影響各地區居民消費支出有明顯差異的最主要因素,並分析影響因素與消費水平的數量關系,可以建立相應的計量經濟模型去研究。
G. GDP如何對FDI產生影響
我也贊同樓上的說法,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至少GDP和FDI是可以相互影響的。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國際直接投資,既然是投資,我們首先可以簡單的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待。影響國際直接投資的經濟因素主要是資本成本和投資收益,而影響資本成本的主要是國際經濟環境,影響投資收益的主要是國內經濟環境,一般情況下收益超過資本成本該投資就是可行的。
GDP是國內經濟環境的綜合反映,可見GDP對FDI一定有著重要的影響。簡單的來看,GDP的發展速度決定著市場平均的收益水平,因此GDP發展速度快就會吸引更多的投資,就像股市歷史數據影響投資者的預期和決策。由於GDP和FDI都是重要的綜合指標,因此數據容易獲得,GDP--->FDI應該存在著因果關系,可運用GRANGER因果關系進行檢驗,它的影響渠道是投資者的預期。
當然具體到每項投資所考慮的因素要復雜的多,比如具體的細分市場、政治環境、外匯問題以及經濟結構等等,而這其中很多因素都不能在GDP中得到反映。
除此之外,風險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H. 證券投資與GDP得關系
一、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與方法。宏觀經濟分析的意義:把握證券市場的總體變動趨勢,判斷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價值,掌握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力度與方向;宏觀經濟分析的基本方法:總量分析法,結構分析法。二、評價宏觀經濟形勢的基本變數:GDP與經濟增長率;貨幣供應量;失業率;通貨膨脹率;利率;匯率;財政收支;國際收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第二節 宏觀經濟分析的主要內容一、宏觀經濟運行分析。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影響的途徑:公司經營效益,居民收入水平,投資者對股價的預期,資金成本。宏觀經濟變動與證券市場波動的關系:GDP變動(持續、穩定、高速的GDP增長,高通脹下的GDP增長,宏觀調控下的GDP減速增長,轉折性的GDP變動;經濟周期變動);通貨變動(通貨膨脹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通貨緊縮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本篇文章來源於《考試中國》[www.kswchina.com] ;原文鏈接地址: http://74.125.153.132/search?hl=zh-CN&q=cache:TVxRtwcxCtsJ: http://ye.kswchina.com/zq/tz/tz/270322.html
I. 投資對GDP的影響。。
1、不一定。首先要明確一點投資資金不一定就來自本地區,還有可能來自外地,所以專考察投資消費比例屬地區范圍一定要夠大才有意義,比如中國范圍。如果投資來自外地,那麼對本地消費有促進作用,因為可以拉動就業,提高本地人均收入。
2、如果投資資金來自本地,那麼對於消費是有一定抑製作用的,但是並不絕對,只要投資不超過一個合理的比例,對消費影響不大的。
J. 投資增加時怎樣對GDP產生倍數效應的
你說的是投資對gdp的乘數效應吧。資料如下:
投資乘數效應是指一筆初始的投資會回產生一系列連答鎖反應,從而會使社會的經濟總量發生成倍的增加。意即投資或政府公共支出變動引起的社會總需求變動對國民收入增加或減少的影響程度。一個部門或企業的投資支出會轉化為其他部門的收入,這個部門把得到的收入在扣除儲蓄後用於消費或投資,又會轉化為另外一個部門的收入。如此循環下去,就會導致國民收入以投資或支出的倍數遞增。以上道理同樣適用於投資的減少。投資的減少將導致國民收入以投資的倍數遞減。公共支出乘數的作用原理與投資乘數相同。
例子:比如國家投資修鐵路,投了100億,買原料50億,給工人工資50億。原料供應商拿到50億後肯定不會把這個錢存起來,他肯定也要擴大再生產,把這50億花出去,工人的50億他肯定也要買生活用品,也要花出去,他們一花這個錢,等於創造了需求,社會有供給他們了100億的商品,這樣這100億的投資經過這么一倒騰就創造了200億的需求,就變成了200的gdp。這樣轉來轉去,100億最終能帶動近千億的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