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非同一控制下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
(1)編制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長江公司對大海公司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2008年1月1日,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支付的對價:
借: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3500
貸:銀行存款 3500
2009年1月1日,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成本=支付的對價:
借:長期股權投資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2)編制長江公司對大海公司追加投資後,對原持股比例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的會計分錄。
原權益法核算: 2008年大海公司實現凈利800萬元,以2008年1月1日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基礎持續計量,調整後凈利為800+100/10-300/10=780萬元,享有份額780*30%=234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34
貸:投資收益 234
2009年1月1日追加投資後,沖銷原確認的投資收益
借:期初未分配利潤 234(資產負債表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項目)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234
(3)計算長江公司對大海公司投資形成的商譽的價值。
2008年1月1日商譽:3500-11000*30%=200
2009年1月1日商譽:5000-11900*40%=240
商譽合計:440萬元
(4)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編制對大海公司個別報表進行調整的會計分錄。
2009年1月1日合並日,合並資產負債表
借:固定資產 300
貸:資本公積 300
(5)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編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購買日與交易日之間,相對於原持股比例部分:
1.大海公司2008年度實現凈損益 借:長期股權投資 234
貸:盈餘公積 23.4
未分配利潤 210.6
2.其他權益變動,0
3.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11900-(11000+780)=120,*30%=36
借:長期股權投資 36
貸:資本公積 36
(6)在合並財務報表工作底稿中編制購買日與投資有關的抵銷分錄。
母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與子公司所有者權益
借:股本 5000
資本公積 2300
盈餘公積 460
未分配利潤 4140
商譽 440
貸:長期股資投資 3500+5000+234+36=8770
少數股東權益 11900*30%=3570
2. 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會形成商譽並計提減值,那麼非合並方式的長投小於可享受凈資產不也是商譽嗎
不是。中國的會計准則規定,商譽只有在企業合並時才能確認,後者不是在企業合並中產生的,不能計入商譽。這點與國際會計准則有區別。
3. 關於企業投資的會計分錄題目,求解
(1)借:銀行存款 82000000 貸:實收資本-長江實業 80000000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2000000
(2)借:固定資產 2750000 貸:實收資本2750000
或借:固定資產2350427.35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99572.65 貸:實收資本2750000
(3)借:銀行存款 200000 貸:短期借款 200000
4. 2.長江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存貨採用實際成本計價。
1、借:原材料 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10
貸:銀行存款 3510
2、借:銀行存款 58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85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25000
貸:庫存商品 25000
3、借:固定資產 1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00
貸:銀行存款 11700
4、借:生產成本 6000
貸:原材料 6000
5、借:短期借款 4500
財務費用 500
貸:銀行存款 5000
6、借:應付職工薪酬 21000
貸:銀行存款 21000
7、借:生產成本 15000
製造費用 6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21000
8、借:製造費用 1000
貸:累計折舊 1000
9、借:生產成本 7000
貸:製造費用 7000
10、借:庫存商品 18000
貸:生產成本 18000
11、借:管理費用 4500
貸:現金 4500
12、借:應付賬款 18000
貸:營業外收入 18000
13、借:管理費用 200
貸:現金 200
14、借: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營業外收入 18000
貸:本年利潤 68000
借:本年利潤 30200
貸:主營業務成本 25000
財務費用 500
管理費用 4700
15、68000-30200=37800 37800*25%=9450
借:所得稅費用 9450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9450
16、37800-9450=28350 28350*10%=2835
借:本年利潤 2835
貸:盈餘公積 2835
(28350-2835)*40%=10206
借:本年利潤 10206
貸:應付利潤 10206
借:應付利潤 10206
貸:銀行存款 10206
5. 編織長江公司2008年1月30日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的會計分錄 計算2008年計提地 折舊額並繪制會計分錄
長江集團老大是李嘉誠,你在長江混,還問這問題?
6. 2010年12月,長江公司購入一台設備,當月投入使用。該設備的原值為158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
各年的折舊率:
第一年就計提的折舊額=5/15 =33.33%
第二年就計提的折舊額=4/15 =26.67%
第三年就計提的折舊額=3/15 =20%
第四年就計提的折舊額=2/15 =13.33%
第五年就計提的折舊額=1/15 =6.67%
各年的折舊額:
第一年就計提的折舊額=(158000—8000)X5/15 =50000元
第二年就計提的折舊額=(158000—8000)X4/15 =40000元
第三年就計提的折舊額=(158000—8000)X3/15 =30000元
第四年就計提的折舊額=(158000—8000)X2/15 =20000元
第五年就計提的折舊額=(158000—8000)X1/15 =10000元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7. 求助會計,長期股權投資賬務處理的一些疑問。以下每一小題都有一個疑問,謝謝大家啦!
1、一批庫存商品和一項交易性金融資產從大海公司購買黃河公司的股權
8100×(1+17%)是庫存商品的價值+2000是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價值
2、長江公司的投資要視同銷售所以按8100計算,其實際成本是7800,也就是其利潤不是通過銷售實現的,這就是會計與稅法的差別。
3、資本公積——資本溢價2277是根據各實際發生的科目金額減出來的,不是自動出來的數字。
8000+1377+1900-8800=2277
8. 長江公司對甲公司進行股票投資的相關資料如下: 2015年7月26日從二級市
800-(500-300)*60%這一步很復關鍵。因為利潤制800萬是:丁公司個別財務報表在按賬面價值為300萬元存貨銷售計量的;而在合並報表中,需要按公允500萬存貨銷售計量,通俗的話說:800萬已包括300萬存貨銷售的影響,而按公允計算的話,需要把多出來的200萬影響再計算進去,最終算出對利潤800萬的影響。
9. 長江公司以公允價值為500萬元的固定資產換入大海公司公允價值為440萬元的股權投資,另從大海公司收
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A公司該項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產生的利得=27-(30-4.5)=1.5(萬元)
2.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甲公司對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應確認的收益=130-(140-25)=15(萬元)
10.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後續計量中投資收益如何計算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要回答你的問題,必須要給你做一下全部過程,然後再加以解析,否則一些數字的來源,你還是搞不明白的!
購入時: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00(100×100)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267.3(差額)
銀行存款 9732.7(9500+232.7)
這樣,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初始攤余成本就是9732.7萬元了。
2011年12月31日時:
借:應收利息 500(10000×5%)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83.96(差額)
貸:投資收益 583.96(9732.7×6%)
以上就是你所問的583.96是如何來的!
此時,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9732.7+83.96=9816.66萬元
收到利息時:
借:銀行存款 500
貸:應收利息 500
2012年12月31日時:
借:應收利息 500(10000×5%)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89(差額)
貸:投資收益 589(9816.66×6%)
此時,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9816.66+89=9905.66萬元
(收取利息的分錄略)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余額=267.3-83.96-89=94.34萬元(這就是這個數字的來源)
由於每份為70元,則: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100×70=7000萬元,發生了減值!
減值額=9905.66-7000=2905.66萬元(這是這個數字的來源)
那麼到了2013年3月全部出售時,則需要將與該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有關的明細及備抵科目的余額全部轉銷。主是你補充問題中的最後一筆分錄了。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