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的資產配置明細百分比很小說明什麼
聯接基金
㈡ 資產配置中為什麼一定要有股權投資,看完驚
一、 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主要是一種投資策略,一般來說,它是以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基礎,通過定義並選擇各種資產類別、評估資產類別的歷史和未來表現,來決定各類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資產配置的核心是資產種類和具體投資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標是基於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追求更優的投資收益-風險情況,以及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簡單一句話就是通過將自己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來保證用最少的風險獲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二、資產配置重要性
「除非你能確定自己永遠是對的,不然就該做資產配置。」
美國人70%多的資產配置在多元化金融資產,我們一向認為超級保守「固執」的德國人的儲蓄率大約9%-10%;我們認為幾乎不投資的日本人的儲蓄率為個位數;美國人更是極低,即便最高的北歐人儲蓄率也只有10%多。然而,中國人的儲蓄水平比這高不止一倍。
多家機構調查,大部分的投資者希望尋找到適合他們的資產配置,以獲得又穩又多的收益。
「長期來看,投資者91.5%的收益來自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我們需要用資產配置的方法幫自己或者投資者賺錢。
三、 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① 90%的失敗投資因為沒有做資產配置
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次通過分析近30年來美國各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最終結果的大量案例數據發現:在所有參與投資的人群裡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資失敗而告出局,而能夠幸運存留下來的投資成功者僅有10%!而這10%的人就是做了資產配置。
而且也有相關研究表明,投資收益中的85%-95%是來自資產配置,受證券選擇、時機選擇等因素影響比較小。
③ 跑贏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的影響正悄悄地滲透我們吃、住、用、行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房產,小到柴米油鹽,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價格革命」,通貨膨脹也使錢越來越不值錢!
銀行的活期存款利息只有0.35%,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定期存款利息幾經波動,央行一年定期存款利息基本在1.5%左右,最近有關部門更是公布了數據稱CPI同比增加了2.3%,所以要跑贏通脹單一的存款是做不到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做資產配置,合理搭配其他理財產品。
四、資產配置的金字塔頂端——股權投資
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第一個是跨地域國別配置,第二個跨資產類別配置,第三個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其中,作為另類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類產品一直是專業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產配置當中要有私募股權
當社會處於工業時代,富豪們的資產大部分是以資源為主,誰有資源、誰有石油、誰有銀行就掌握了財富的源頭,所以這一時期的富豪都是資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紀,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富豪資產中最大的佔比是金融,佔到25%左右,這裡面就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資產。在當下,財富增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錢生錢。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無不彰顯出政府為股權投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正在創造有利條件。
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在資產配置當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20%,以便於分散風險。私募股權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財富增長的方式,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股權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㈢ 個人海外資產配置的比例多少比較合理啊
這個問題太過復雜了,每個人的需求和情況也不一樣,建議你咨詢下專業的海外資產配置服務機構吧,國內做的比較好的有一家叫TCF天採的,他們應該能給到你更為合理的建議。
㈣ 基金投資組合之資產配置「占凈值比重%」 是什麼意思怎麼計算的
比如說,有一隻債券型基金市值100億元,股票類資產占凈值的比重不能超過20%,就是說在這個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不能超過20億元。
這是基金公司運作中要注意的事情 ,一般都不會違規的。投資者無需擔心。
㈤ 為什麼在資產配置中,股權投資必不
資產配置的金字塔頂端——股權投資
財富管理的問題,90%以上是資產配置問題。資產配置時,第一個是跨地域國別配置,第二個跨資產類別配置,第三個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這也是多次提到的「資產配置黃金三原則」。其中,作為另類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類產品一直是專業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麼資產配置當中要有私募股權?當社會處於工業時代,富豪們的資產大部分是以資源為主,誰有資源、誰有石油、誰有銀行就掌握了財富的源頭,所以這一時期的富豪都是資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紀,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富豪資產中最大的佔比是金融,佔到25%左右,這裡面就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資產。在當下,財富增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錢生錢。
2017年7月7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了2016年四季度私募基金行業統計報告,全面反映了2015年一季度到2016年四季度美國私募基金發展情況。
截至2016年四季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注冊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878家,已備案私募基金28290隻,管理總資產11.01萬億美元,比2015年增加了7350億美元,同比增長7.34%;凈資產7.35萬億美元,比2015年增加3530億美元,同比增長5.04%。單只基金平均規模3.89億美元,平均每個管理人管理私募基金10隻,基金注冊地遍布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從私募基金類型上看,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美國私募基金只數最多的是私募股權基金,共有10305隻,佔比31.24%,其次是對沖基金,共有8877隻,佔比26.91%。
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在資產配置當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20%,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超過這個比例就存在較大的風險,如果要投,一定要尋找專業的財富管理機構的幫助。
股權投資是大勢所趨
從2016年到現在,私募行業的監管政策不斷出台,至今,整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已經形成一套完善的監管體系——一法、兩規、七辦法、二指引、多公告。除了嚴監管之外,股權投資領域也獲得了政府的認可,政府對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一向持有肯定的態度。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無不彰顯出政府為股權投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正在創造有利條件。
回顧過去五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格局已發生深刻改變。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減緩、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和結構再平衡的復雜局面,我國股權投資行業受外部環境影響也經歷起起伏伏,VC/PE機構經過大浪淘沙後如今也發展的更加成熟,募資策略、投資策略、退出策略都在發生一定的轉變。現如今股權投資市場政策環境不斷得到優化,新投資機遇也應運而生。
2016年政策松綁促「銀行系」與「保險系」大軍進入中國PE市場,例如推行投貸聯動業務、險資新政開閘等。此外,以上市公司為主導的戰略投資者也介入資本市場參與股權投資以此獲取長期戰略利益及財務回報。各級監管層在過去一年裡創造良好條件鼓勵優秀機構做大做強,同時出台多項監管政策規范私募基金運作。這均表明,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將迎來更多創新變革。
隨著股權基金的資金大量流入實體產業有效的支撐國內實體產業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也提出了雙創的口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也恰好滿足和支撐國內經濟的轉型。私募股權行業在不斷發展的同時,其退出方式也變的多元化,除了傳統的IPO之外,還有並購、股權轉讓、管理層收購等方式。在IPO提速常態化的背景下,大大地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周期;其退出方式的多樣化也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
國內宏觀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金融市場的不斷改革,基金的募集方式,投資策略以及退出方式都會發生巨大的改變。私募股權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財富增長的方式,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股權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與此同時,按照規模來算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股權投資市場。越來越多的中國「獨角獸」企業正引發全球風投關注。展望2018年,業內認為,人工職能、互聯網+工業、5G、工業模式的創新、泛娛樂和消費升級等都有望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成為市場投資熱點,也有望涌現出更多的「獨角獸」企業。
㈥ 資產配置中為什麼一定要有股權投資
資產配置的金字塔頂端——股權投資
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第一個是跨地域國別配置,第二個跨資產類別配置,第三個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其中,作為另類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類產品一直是專業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產配置當中要有私募股權
當社會處於工業時代,富豪們的資產大部分是以資源為主,誰有資源、誰有石油、誰有銀行就掌握了財富的源頭,所以這一時期的富豪都是資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紀,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富豪資產中最大的佔比是金融,佔到25%左右,這裡面就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資產。在當下,財富增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錢生錢。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無不彰顯出政府為股權投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正在創造有利條件。
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在資產配置當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20%,以便於分散風險。私募股權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財富增長的方式,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股權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
擴展閱讀:
一、 什麼是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主要是一種投資策略,一般來說,它是以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基礎,通過定義並選擇各種資產類別、評估資產類別的歷史和未來表現,來決定各類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資產配置的核心是資產種類和具體投資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標是基於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追求更優的投資收益-風險情況,以及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簡單一句話就是通過將自己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來保證用最少的風險獲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二、資產配置到底有多重要
老債王John Templeton說:「除非你能確定自己永遠是對的,不然就該做資產配置。」
美國人70%多的資產配置在多元化金融資產,我們一向認為超級保守「固執」的德國人的儲蓄率大約9%-10%;我們認為幾乎不投資的日本人的儲蓄率為個位數;美國人更是極低,即便最高的北歐人儲蓄率也只有10%多。然而,中國人的儲蓄水平比這高不止一倍。
多家機構調查,大部分的投資者希望尋找到適合他們的資產配置,以獲得又穩又多的收益。
現代投資方法論研究大師RogerIbbotson說:「長期來看,投資者91.5%的收益來自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我們需要用資產配置的方法幫自己或者投資者賺錢。
三、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90%的失敗投資因為沒有做資產配置
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次通過分析近30年來美國各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最終結果的大量案例數據發現:在所有參與投資的人群裡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資失敗而告出局,而能夠幸運存留下來的投資成功者僅有10%!而這10%的人就是做了資產配置。
而且也有相關研究表明,投資收益中的85%-95%是來自資產配置,受證券選擇、時機選擇等因素影響比較小。
㈦ 基金資產配置多大比例合適
每個基金品種在個人理財配置中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在不同的時機、不同的風險承擔能力、不同的回報需求的情況下,合理地配置這些產品將會讓投資更加有效。簡單地說,在風險和收益基本成正比的大前提下,產品風險應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配置,以求得到最合理的收益。
下面以一個投資人的實例說明基金資產配置的簡單模式,假設該投資人個人條件如下:
投資人A,男性,32歲,已婚,有3歲小孩一個,夫婦月收入9500元,家庭月支出2000元,小孩全托,每月托費600元,每月還房貸車貸2000元,老人暫時無需贍養,保險單位已買,基本無儲蓄。此家庭為典型國內青年家庭,家庭月收入9500-支出2000-小孩600-房貸車貸2000=4900元,即每月有4900元可自由支配,扣除每月應急零用等雜費1000元,還有3900元可作投資。根據此家庭的特點,以後主要需使用資金的方面在子女教育、自身養老兩項,因此建議如下:
2000元定期定額購買管理能力較強的基金公司的股票基金以備作子女教育經費,過往業績較好的基金供參考。1900元定期定額購買混合型基金或債券基金作自身養老儲備,這種基金風險較小,收益相對穩定,適合超長期投資。
以上是針對此案例家庭作出的簡單的基金理財方案,相信會給投資者帶來一定的啟發。雖然每個家庭情況各有不同,但把風險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取得投資最大收益的目的都是一樣的。
㈧ 企業資產配置中年金保險產品的佔比
資產配置的金字塔頂端——股權投資
資產配置的黃金三原則,第一個是跨地域國別配置,第二個跨資產類別配置,第三個是以FOF的方式超配另類資產。其中,作為另類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股權類產品一直是專業投資者資產配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資產配置當中要有私募股權
當社會處於工業時代,富豪們的資產大部分是以資源為主,誰有資源、誰有石油、誰有銀行就掌握了財富的源頭,所以這一時期的富豪都是資源性的。而到了二十一世紀,資本市場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美國富豪資產中最大的佔比是金融,佔到25%左右,這裡面就包括對沖基金、私募股權基金資產。在當下,財富增長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錢生錢。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完善主板市場基礎性制度,積極發展創業板、新三板,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無不彰顯出政府為股權投資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正在創造有利條件。
私募股權投資已經成為高凈值人士的標配,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股權投資在資產配置當中的佔比最好不要超過20%,以便於分散風險。私募股權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財富增長的方式,在資產配置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未來,股權投資市場仍然具有巨大的.潛力。
擴展閱讀:
一、什麼是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主要是一種投資策略,一般來說,它是以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為基礎,通過定義並選擇各種資產類別、評估資產類別的歷史和未來表現,來決定各類資產在投資組合中的比重,以提高投資組合的收益-風險比。
資產配置的核心是資產種類和具體投資的多元化。其主要目標是基於投資者本身的風險偏好與收益預期,追求更優的投資收益-風險情況,以及在一個較長的時間跨度內實現更高的回報和更低的風險。簡單一句話就是通過將自己放在不同的籃子里來保證用最少的風險獲取最大程度的收益。
二、資產配置到底有多重要
老債王JohnTempleton說:「除非你能確定自己永遠是對的,不然就該做資產配置。」
美國人70%多的資產配置在多元化金融資產,我們一向認為超級保守「固執」的德國人的儲蓄率大約9%-10%;我們認為幾乎不投資的日本人的儲蓄率為個位數;美國人更是極低,即便最高的北歐人儲蓄率也只有10%多。然而,中國人的儲蓄水平比這高不止一倍。
多家機構調查,大部分的投資者希望尋找到適合他們的資產配置,以獲得又穩又多的收益。
現代投資方法論研究大師RogerIbbotson說:「長期來看,投資者91.5%的收益來自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我們需要用資產配置的方法幫自己或者投資者賺錢。
三、為什麼要做資產配置?
90%的失敗投資因為沒有做資產配置
美國經濟學家馬科維次通過分析近30年來美國各類投資者的投資行為和最終結果的大量案例數據發現:在所有參與投資的人群裡面,有90%的人不幸以投資失敗而告出局,而能夠幸運存留下來的投資成功者僅有10%!而這10%的人就是做了資產配置。
而且也有相關研究表明,投資收益中的85%-95%是來自資產配置,受證券選擇、時機選擇等因素影響比較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資產配置,證券選擇,證券交易各指什麼它們在投資收益中所佔的比重如何
資產配置:根據不同投資目標,配置多種風險關聯性低的資產類型,實現資產的增值回保值。在不同答時間、經濟、政策、投資趨勢等採取不同的配置策略,實現降低投資風險,提高投資收益。
證券選擇:顧名思義各種證券,大多數是債券和股票的選擇,選擇預期能帶來收益的證券
證券交易:就是買賣證券。
至於你問的投資收益中,佔比重如何,這個真不好回答,怎麼答都錯。
提供以下內容給你參考:
美國曾經針對基金經理人做過一次調查,詢問他們會影響投資績效的原因?其中覺得資產配置最重要的佔91.5%,選擇品牌(類似你問的證券選擇)最重要的佔4.6%,進出場時間佔1.8%(證券交易?),其他佔2.1%。 此類基金經理人背後都有強大的團隊,管理基金的時間均在10年以上的成熟專家,世界頂級的投資者都看重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