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成立最早的是哪一隻基金
國際第一基金是台灣地區成立時間最早的一隻股票型開放式基金,成立於1975年1月4日。成立以來基金收益率為23.29%,同期台灣地區綜合指數漲幅近57倍。在台灣地區成立滿10年的股票型基金中,該基金的年化標准差居於前20%范圍內,而收益率居末尾。基金份額從成立之初的305萬份增加到目前的650萬份左右,31年間規模僅僅增加了一倍(這一時期台灣地區股票市值增長數百倍)。進入沙龍向基金專家提問>>>
作為歷經31年還存在於市場上的基金,國際第一基金應該還算幸運者,但其乏善可陳的長期業績表現和基金份額事實上的萎縮則可以作為台灣地區基金市場上股票基金生存狀況的一個標本。這些股票基金的長期業績差,短期業績波動劇烈,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與股票相似,從而使得自己有被債券及貨幣市場基金邊緣化的傾向,導致規模增幅遠低於股票市場的增長速度。這種現象在資本市場起步相對較晚的韓國也同樣存在。
從數據來看,韓國股票型基金資產規模只佔所有基金資產總額的27%左右,台灣地區更低,為15%左右。與之相比較,全球基金市場的這個比例為50%,美國為56%,歐洲54%。成熟市場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基金作為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它的發展和成熟程度是一個市場機構投資者成熟程度的標志。基金的發展速度顯著慢於市場的發展程度,這一方面表明股票市場的成熟度不高,另一方面也說明基金行業的發展出現了問題。
共同基金作為保值增值的投資工具,其中的股票基金承擔著主要的增值功能。股票基金的成長要求基金投資者建立對間接投資的信心,而這種信心的來源就是基金管理人能表現出比個人更高、更持久和更低風險的收益,即基金要表現出與股票不一樣的風險收益特徵。在成熟市場上,股票基金的資產規模要大於共同基金三駕馬車之中的另兩類(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以美國為例,股票基金資產相當於混合基金、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資產相加的130%,而韓國僅約為37%,台灣地區更低,約為18%。
無論從市場的角度還是基金內部結構的角度看,韓國和台灣地區的共同基金市場都出現了結構失調的問題。
導致韓國和台灣地區基金市場結構失調的原因有很多,兩地股票市場均為未成熟市場,機構投資者不發達使得市場穩定性不足,效率偏低,套利和結構性投機機會經常出現,這使得整個市場的目光經常為一夜暴富的故事所吸引。作為重要機構投資者的資產管理行業在短期利益誘惑之下隨波逐流,長期投資觀念的缺乏導致基金收益率波動過大,從而使得投資者喪失了對通過基金進行投資的信任,這無疑是導致兩地市場結構失調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風險規避型的投資者大有人在,但股票基金的表現與一般股票毫無二致,投資者對股票基金的信心喪失,要麼進入股市去冒險,要麼購買低風險品種以自保。
基金行業對長期業績的忽視不光影響到基金市場的結構,也直接影響到基金個體發展壯大。這以韓國尤為明顯。韓國基金行業資產規模2000億美元左右,只有美國90000億美元的2.2%,而共同基金數量則達到七千多隻,相當於美國的92%。單只基金的資產規模只有2700萬美元左右,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中居於後列。
與美國過去60年基金數量和單只基金規模基本成正比例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韓國基金數量與單只基金資產規模是顯著負相關的,這表明韓國基金數量的增加並不是受到基金業繁榮的推動而是另有原因。事實上,韓國基金數量迅速增加除了專戶理財多、封閉式基金無法擴大規模導致新發頻繁等因素之外,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於不重視長期業績導致基金的持續營銷艱難,基金公司在生存壓力下只能不斷地發新基金來謀求資產規模的擴大,這樣基金行業不斷地在「發新基金-不重視長期業績-持續營銷艱難-發新基金」的怪圈中循環。
基金規模的減小也進一步影響到其持續成長能力,使得個人投資者更加迅速地離開基金市場。韓國基金市場的教訓表明,缺乏大量個人持有者的小基金會面臨更大的流動性風險。小基金經常為少數幾家機構投資者持有,任何一個機構投資者的贖回對基金的影響都非常巨大。為應對這種隨時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基金在投資中就更重視短期收益和基金資產的流動性。這是一個怪圈。台灣地區市場也類似。
作為新興市場中金融市場較為發達的韓國和台灣地區,其股票基金的教訓值得我們記取。中國的基金行業正在經歷由產生到成長到成熟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基金(尤其是股票基金)能否有清晰定位,將關繫到未來基金行業的健康發展。
公募基金好比公共汽車,它的發展要考慮到各位「乘客」的利益。對於持有人來說,基金能否有明確清晰且與眾不同的風險收益特徵,將決定他們是投資於基金還是做其他選擇。債券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風險收益特徵均非常清晰,股票雖然良莠不齊,但其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徵在新興市場中也表現得尤其明顯。股票基金如果無法做到收益方面的相對穩定和風險控制方面的相對有效,則毫無疑問會被投資者拋棄,從而在其他類型基金和股票的夾擊下被邊緣化。
對長期業績重視不足,過分重視短期業績,導致基金收益波動程度增大,這正是整個連鎖反應的起點。按照韓國的經驗,更多地引入長期投資者如保險、企業年金、社會保障資金等有助於基金管理人建立起注重長期業績的觀念。此外,政府從稅收等政策領域給予調節是管理人樹立長期投資觀念的重要促進因素。
但這些手段的實施都應盡早,因為市場一旦異化,再想校正過來就很艱難。韓國是在經歷了金融危機中基金流動性風險爆發的重創後,才開始重視基金市場結構問題;台灣地區基金行業雖然起步早於韓國,但目前行業發展水平遠低於韓國,還在以債券和貨幣市場基金為主的市場環境下運行。(作者為銀河證券研究中心基金研究員)
2. 中國得的第一個金牌的故事
姓名:許海峰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57-8-1
出生地:安徽省和縣
運動項目:射擊
最好成績: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奪得射擊男子50米手槍60發金牌
運動經歷:
從小喜歡用彈弓打鳥,並未受過射擊方面的專業訓練,但從小立志成為神槍手。他憑借自己卓越的努力,練就一手高超的射擊技術。1982年入安徽省隊,1984年入選國家隊。
運動成績:
1983年 在五運會射擊比賽中,獲手槍慢射和氣手槍兩枚銀牌
1984年 奪得第23屆奧運會男子氣手槍金牌
1986年 在第10屆亞運會上,以超世界紀錄的660環的成績獲自選手槍冠軍、氣手槍個人金牌和自選手槍團體冠軍
1986年 在全國射擊分項賽上又以662環的成績,超過小口徑自選手槍慢射世界紀錄
1990年 奪得北京亞運會四枚金牌
1991年 奪得世界氣槍錦標賽冠軍
1991年 奪得第7屆亞洲錦標賽五枚金牌
1984年 在洛杉磯奧運會奪得的第一枚金牌,突破了中國在奧運會史上金牌為「零」的紀錄
1988年第二次參加奧運會獲男子氣手槍銅牌。
所獲榮譽:
1984年 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84年和1986年兩次當選為全國十佳運動員
1999年12月18日,在由中國奧委會、霍英東基金會和中國記者協會共同主辦的「世紀之星」中國最佳運動員評選活動中他是8名獲提名獎勵的優秀運動員之一。
當前情況:
1994年底退役後,開始擔任國家射擊隊女子手槍班主教練,後擔任國家射擊隊副總教練,2001年3月,開始擔任國家射擊隊總教練,6月擔任國家體育總局射擊中心副主任
執教戰績: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許海峰所帶的隊員李對紅獲得冠軍
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許海峰所帶的隊員陶璐娜奪得冠軍
在第23屆奧運會上,獲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本屆奧運會首枚金牌得主,同時也是中國奧運會歷史上的首位冠軍得主,打破了中國奧運史上金牌「零」的紀錄。從教後,他帶選手獲得了兩枚奧運會金牌。許海峰是名副其實的金牌運動員和金牌教練。
許海峰個人官方網。這里應該有你想要的
3. 國內第一隻開放式基金和第一隻貨幣基金分別成立於哪一年
國內第一隻開放式基金:2001年9月4日,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准發行華安創新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標志著證券投資基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第一隻貨幣基金:2003年,華安現金富利。2003這一年,也是內地貨幣市場基金從孕育到面世的一年。
(3)中國第一隻基金故事擴展閱讀:
開放式基金十周年大事記
2001年9月11日
我國首隻開放式基金發行
華安創新是我國首隻開放式基金。十年前,大部分居民不知基金為何物。十年後的今天,基金賬戶數已突破3500萬大關,其中個人投資者佔比高達99.88%。
2002年6月1日
《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出台
據普華永道統計,截至2011年一季度,36家合資基金公司資產管理規模為1.067萬億元。十年間,許多海外職業經理人空降到合資基金公司,帶來成熟基金公司的管理經驗,但有一些水土不服,一段時間後黯然離職。
2004年6月1日
《證券投資基金法》正式實施
該法確立了基金業的法律地位,構建了基金業發展的制度框架,為基金業的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制定了基金市場的基本制度,完善了市場主體的准入和約束機制,加強了對投資者的法律保護,完善了監管機構的執法機制和手段。
2004年11月11日
我國第100隻開放式基金發行
第100隻開放式基金的出現,與我國第1隻開放式基金的誕生相差三年。2001-2003年三年發行的開放式基金數量分別為3隻、14隻和39隻;到2004年,漸熱的市場令開放式基金的發行開始出現遍地開花的景象。
2006年6月15日
第200隻開放式基金成立
華寶興業收益增長成為市場中第200隻開放式基金。在股票市場持續火爆的背景下,開放式基金受到市場追逐,股票型、混合型基金成為主流。
2007年9月19日
首隻股票型QDII基金成功募集
國內首隻股票型QDII基金南方全球配置基金成立。盡管首批出海的股票型QDII基金遇到金融海嘯,但海外投資的趨勢難以阻擋,2009年第二批、第三批QDII基金以細分區域、細分行業為特點再次出海。
2007年年底
開放式基金規模突破3萬億元
2007年藉助牛市爆發,基金規模從5000億份躍升至3萬億份,「一夜售罄」、「按比例配售」成為司空見慣的景象。但自2010年以來,受傷的基民日趨理性,基金規模一直處於停滯階段。
2009年10月14日
首隻可配對轉換分級基金成立
國內首隻可配對轉換的分級基金國投瑞銀瑞和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成立,首募32.15億份。此後,分級基金的結構越來越多樣化,帶杠桿的產品不再稀缺,二級市場的交投日漸活躍。
2010年以來
發行通道大擴張
基金申報發行實施多通道制,基金數量大量提高,後來又增設一個指數通道,開放式基金的發行量出現井噴。
4. 中國第一隻開放式基金是什麼基金何時成立的
中國內地首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
5. 國內第一隻開放式基金和第一隻貨幣基金分別成立於哪一年
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混合(040001) 20010921
第一隻貨幣基金--景順貨幣(260102) 20031024
6. 中國第一隻標准股票型基金是哪只,成立11年了歷任基金經理是誰期間對應收益水平
國泰金鷹增長。
徐學標、黃剛、張以傑,期間收益-7%
呂俊,期間收益29%
馮天戈,期間收益181%
何江旭,期間收益34%
張瑋,期間收益23%
只是你要這些數據幹嘛?有用嗎?
7. 中國第一隻基金叫什麼名字成立於哪一年基金經理是誰有知道的弟兄姐妹,麻煩告知,謝謝
1998年3月27日,基金開元、金泰同時設立,這是中國首兩支封閉式基金版,基金開元第一任基金經理杜峻權,金泰第一任基金經理徐智麟。
2001月9月21日,中國第一支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設立,第一任基金經理劉耀軍、孫正、尚志民。
8. 我國第一隻基金的成立是在什麼時間
經中國證監會批准 ,:2001年9月 11日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准發行我國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證券投資基金 ,標志著證券投資基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9. 中國的公募基金發展史
1.我國基金業發展14年,基金市場份額呈現階梯型增長態勢:第一階段是年到2000年,由於市場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基金規模很小,三年的基金份額分別為100億、500億、610億.第二階段是2001年,由於引入了開放式基金,基金規模有所擴大,達到809億。第三階段是2002年至2003年,基金規模高速增長,2003年擴張規模達到了頂峰。其1633億的市場規模比2002年增加了一倍多。2004年至至2005年10月20日,由於市場調整等因素的影響,基金發行規模波動發展。我國基金市場上共有封閉式基金54隻,開放式基金159隻,基金份額3200億。2005年-2007年,基金凈值狂飆至3.2萬億。2007年至今,由於股市一直低迷,基金凈值跌至2萬億附近。
2.2013年4月23日結束披露的一季報顯示,截至2013年3月末,至少有6隻公募基金期末持有股指期貨合約,其中,國泰保本混合基金一家就持有IF1304合約207張,市值超過1.55億元,對沖其期末股票市值達70%以上。
這意味著,國內基金在股指期貨領域上已開始告別小打小鬧的歷史格局,逐步接軌海外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採用的「股票多頭持有+股指動態期貨對沖」策略。繼近年理財產品多元化、工具化的革新之後,主動型股票基金的求新求變、嫁接對沖策略,或許將探尋出一條絕對收益的投資新路。
10. 幾年前看過一篇紀實性文章,寫一個私募基金經理,通過他的大學同學,炒作中國第一隻基金的故事。有誰知道
鬼知道·~~呵呵 你要說明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