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企業海外投資主要遇到哪些障礙
政治壁壘。這十年來,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路上除了遭遇文化差異、地理距離遠、缺乏跨國企業管理經驗等傳統上對外直接投資都會遇到的障礙外,更為窘迫的是還在對歐美發達國家的直投和並購項目中遭遇各種政治障礙及非法律障礙,該等障礙的主要表現形式為各種「不公平」審查。尤其是國有壟斷行業向海外擴張時,背後的資本來源常會受到質疑,很多時候他們傾向戴上有顏色的眼鏡看待我們的投資。
其次,中國企業在出走前需要考慮目前的管理能力和人才能否支持自身迅速擴張。尤其是國有企業如果要走出去的話,一方面需要在體制和激勵機制等方面有所突破,以吸引具備全球化經驗的國際人才,另一方面國有企業在反應決策時間方面與國外的要求也有一定差距。
另外,中國銀行業在企業快速海外擴張的過程中所能提供的支持還極為有限。「目前全球十大銀行中有三家來自中國,但是坦率地講,我們中國的銀行在國外的能力與外國銀行相比仍有差距,雖然規模大,但手上的外幣資金還比較缺,」梁錦松說。
第四個方面,中國企業走出去後在如何保護投資以及保護員工方面的能力還有很大欠缺。
此外,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幣升值,許多國外製造業企業開始逐漸把生產基地轉出中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在審批企業海外擴張方面也有一些顧慮,擔心如果審批過快、過松可能會導致國內產業空心化。」
② 華能集團103億的海外投資處於虧損狀態
據報來道,6月23日,審計署披露了對自20家央企的審計情況,數據顯示在對華能集團的審計中,除了前述虛增收入情況,審計署重點審計了華能集團總部及所屬的6家二級單位,對有關事項進行了延伸和追溯,目前華能集團103億的海外投資處於虧損狀態。
據悉目前,在18家世界同類能源企業對標排名中,華能綜合實力「十二五」末排名第8,按照設定的目標,要在2020年達到世界前五位,對此有媒體電話聯系了華能的相關負責人,但是對方未予以回應。
③ 投資國外基金失敗的案例
拿中投做反向指標吧,投資黑石,摩根士丹利,全部虧損,就是一冤大頭。
④ 你好,我朋友前些天也是別介紹的,說是券商投資一萬塊錢一個月返三千,說是國際家允許合法的可信嗎謝謝
什麼是「國際家」?此且不論,單說投資的回報率。你投一萬,一個月給你三千,他拿多少?如果他不拿六千,他是不是會覺得劃不來?一萬賺九千,什麼生意啊?人民銀行負責人已經提醒:宣稱有10%回報的,你就要准備損失本金。好自為之吧。
⑤ 中海油為什麼海外並購失敗 魔鬼存在於細節中
2005年6月23日,中海油宣布以要約價185億美元收購美國老牌石油企業優尼科石油公司。單筆投資額大是國有企業跨國並購的一大特點,這跟它們擁有比較好的金融支持甚至政府支持相關,它們把這一優勢發揮得也比較充分。當然,這也為它們的某些並購增添了麻煩:有時候,僅僅因為「錢的顏色」就讓交易泡湯:中海油並購優尼科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此。
⑥ 國企海外投資失敗的例子有哪些原因又是什麼如何避免
海外投資失敗的很多啊,先不管國企私企,就比如最出名的俏江南大家都知道吧,版海外上市失敗權了,對賭協議讓張蘭輸的很慘。當然這都跟行業有關,本來餐飲業上市就很難。避免的話,還是需要通過律師做一些提前規劃,比如對大股東的身份做改變,對公司的一些股權做處理,通過信託等方式。當然還有很多。。
⑦ 平安海外投資失敗,馬明哲怎麼沒辭職啊拜託了各位 謝謝
平安的海外投資是經過董事會,股東大會同意的。責任不全在馬明哲一個人身上。 還有就是馬明哲是平安的創始人,在目前國內還沒有因為那一個高管因為投資失敗而辭職的。
⑧ 證券公司投資於國外的證券(如國外的股票,債券等)必須經過證監會批准嗎
需要
很簡單,首先你要有QDII資格才能投資境外
其次,不管你是做自營還是做集合理財投資境外,都需要經過證監會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