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沖基金對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對沖基金成立的初衷是控制或者調整資產風險的一種方法,經過一系列精密的計算,在各種金融產品之間利用其中的套利機會獲利。一般來講對沖基金是在現貨金融產品(或者商品現貨產品)跟他們的期貨之間進行對沖操作。
所以對沖基金對經濟是沒有直接的好或者壞的影響的,因為他們只是將現貨和期貨之間的套利空間拉近,但是因為對沖基金的流動性非常大,時常拋售某種商品或者金融產品的現貨或者期貨時往往會對金融市場有一定的波動影響,甚至對資本市場的長期信心給予打擊,因為這種基金的大出大進金融產品,市場有時會有跟隨效應(羊群效應),使得金融市場的波動誇大化,大大貶低了資本市場中交易產品的價值。
2. 中國對沖基金有哪些,什麼時候開始發展的怎樣進行投資
國內目前嘉實有很強的實力,張一清博士具有多年國外對沖的經驗
3. 對沖基金的發展怎麼樣
全球對沖基金總規模達到25100億美元。
例如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聯合基金,管理規模約1300億美元,利用杠桿交易,用宏觀投資策略從對宏觀經濟走勢的預測和判斷中獲利。英仕曼集團是全球第二大對沖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達680億美元,其業務分三大類:AHL(管理期貨基金CTA)、GLG(由30多個策略的基金組成的多策略基金)以及剛收購的FRM(對沖基金的基金)。
除此之外,舉世聞名的對沖基金還有斯蒂芬·曼德爾創建的孤松資本,採取長短倉對沖的策略,大衛·肖創建的德劭基金,投資基於復雜的數學模型,詹姆斯·西蒙斯創建的文藝復興科技,專門僱傭數學、物理博士,由電腦做出交易決策,還有2012年最賺錢的對沖基金阿帕盧薩,偏價值投資,押寶金融危機後的銀行股,以及鼎鼎大名的量子基金創始人索羅斯等等。
與國外對沖基金機構相比,國內對沖基金發展還處於初期階段,規模較小,對沖手段運用較少,策略也較為單一,多以股票型為主。按照好買基金的分類,國內對沖基金策略類型大致有股票型、市場中性、套利、宏觀策略、債券型、定向增發、管理期貨、多空倉型。
4. 如何看待中國對沖基金的發展
要講到對沖基金的機遇,我覺得機遇是很大的,為什麼?第一需求在那裡,因為中國是高儲蓄國家,每年的可投資金巨大。大家都在說股票的擴容太快,很多人都在抱怨,其實今年股票擴容也就幾百億、1000多億,前兩年多的時候也就2、3000億,房地產每年新增的面積是10億平米,每平米算5000塊,就是5萬億的,房地產每年5萬億的擴容我們都可以消化,還不算二手房的的增值部分。民間的財富多巨大可想而知。全中國14億人,目前的股市市值也就相當於6個蘋果公司的市值。市場是很大的,而且市場的特點在於現在很多人覺得實業不好做,很多人以前做出口業、加工業,現在根本沒辦法擴大再生產,這些人的錢都願意做對沖基金投資,需求在這里。還有一塊是移民,很多人移民之後,這些錢在中國或者在國外,一樣可以投資,移民之後可能沒辦法直接管公司做實業了,海外的情況他也不了解。所以中國對沖基金的機遇首先是市場機遇的巨大,因為有真實的需求。
第二是放鬆市場管制和鼓勵金融創新的大背景。現在監管機構的特點就是要放,放鬆管制,讓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目前缺乏的一些對沖工具,隨著金融創新的深入都回逐步出現。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作為對沖基金,我的想法,私募基金要做是做一些傳統公募基金不能做或者動作比較慢的事,我們肯定比你們慢,在這種情況下,你們能夠做的就是往創新、新的產品、新的工具、新的方法角度,機遇是在放鬆管制上面帶來的。
第三個機遇來自於世界金融市場的動盪。為什麼這么說?過去幾年為什麼對沖基金的發展這么好?就是因為只做多賺不到錢了。如果都像06、07年那樣,買指數基金每年賺100%多,誰需要對沖基金?正是因為你沒有辦法通過β去賺錢,才需要做阿爾法,才需要做跟市場不相關的超額收益。
總之,機遇是不錯的,首先有客戶真實的需求,第二是有創新和放鬆的監管大環境,第三是市場的動盪導致對阿爾法的需求更迫切。這是大家各顯神通去賺錢的時候。
最後,我想簡單講一下從客戶角度怎麼樣看對沖基金。對沖基金就是這個杯子,它裝什麼東西就是什麼東西,它裝水就是一杯水,它裝茶就是一杯茶,它裝醋就是一杯醋。不要以為對沖基金都一樣,只能說具體公司具體分析。對沖基金嚴格來講不是一個資產類別,海外現在有1萬家對沖基金,分析起來絲毫不比分析股票輕松。對沖基金不作為一個獨立的資產類別,是因為你無法定義它的投資和風險屬性,因為每個類別的對沖基金之間的差別是千變萬化的。它只是一個籮筐,這個筐什麼都可以裝,都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 量化對沖的全球量化對沖基金發展情況
過去的來13年間,全球對自沖基金市場經歷了快速增長、衰退、反彈三個階段。2008年金融危機前期,全球對沖基金規模由2000年的3350億美元一度上升至1.95萬億美元,漲幅接近500%。管理的基金數量也由2000年的2840隻上漲接近3.5倍。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受業績表現不佳同時投資者大量贖回影響,到2009年4月,全球對沖基金規模縮減至1.29萬億美元。2009年之後,在全球經濟復甦背景下,對沖基金規模又開始反彈,至2013年11月底,全球對沖基金共管理著1.99萬億美元的資產。
從目前對沖基金的全球分布來看,北美地區(以美國為主)當之無愧成為全球對沖基金市場發展最成熟的地區,且近年來佔比有所擴大,截止2013年11月該地區對沖基金規模占據了全球對沖基金規模的67.5%。其次是歐洲地區,佔比達22.2%;接著是亞太地區,佔比達7.3%(日本+亞太非日本),但這兩個地區近年來對沖基金規模佔比有所下降。
6. 對沖基金將走向怎樣的未來
在國內,說起對沖基金,無論是金融業界人士,還是全然與金融直接投資搭不上邊的普通老百姓,大概都不會陌生。前者通常會認為缺乏這一投資理念和方式,是中國資本市場顯著的缺憾,而後者大多從新聞報道及暢銷書中間接聽說過對沖基金大鱷喬治·索羅斯的威猛故事。
去年,因為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推出,中國資本市場具備了對沖和杠桿兩個重要功能。這也被視為搭建了對沖基金在中國從無到有的重要基礎。也有機構聲稱已經推出了中國第一支對沖基金。
在回答上段提出的設問之前,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此前有關對沖基金的多本暢銷書,如今年年初最重磅的財經圖書《富可敵國》《對沖基金風雲錄》等,此外還有許多探討2007-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原因、反思教訓的圖書。這些圖書的共同特點在於,以成王敗寇的邏輯,只謳歌那些斬獲頗豐的對沖基金故事,並設法將其成功解釋為兩點:對沖基金投資理念的獨到之處,以及對沖基金經理的超凡水平。這樣的解釋、解讀,當然不能說是錯的,但既不足以勾勒對沖基金在美國發展的歷程和全貌,也未能全面解析對沖基金之外的金融界其他領域、乃至社會和經濟結構中的其他組成,與對沖基金互相產生影響的情況。
美國人蒙蒂·阿加瓦爾擁有對沖基金行業資深從業經歷、曾在美國和亞洲多個證交機構任職、創立了明星級的掠食者資本管理公司,他撰寫的《對沖基金的未來》一書今年初引進到國內。與前面提到過的同類圖書有所不同的是,蒙蒂·阿加瓦爾在書中以對沖基金丑聞開篇,直面美國多家對沖基金在伯尼·麥道夫旁氏計劃等騙局中的巨虧尷尬。
蒙蒂·阿加瓦爾認為,以麥道夫騙局為例,即便在業界排名靠前、資產規模領先、擁有大批明星交易員的對沖基金,也犯了很多難以饒恕的低級錯誤,通過對這些機構的分析可以發現,整個美國對沖基金行業都普遍存在對募集資本之外的有效運作技能。
投資者應關注盡職調查的程序漏洞
作者蒙蒂·阿加瓦爾在《對沖基金的未來》一書中,首先介紹了通常被界定為對沖基金最終投資的個人和機構,包括退休基金、高凈值人群、銀行和捐贈基金,旨在幫助讀者回顧和重新認識對沖基金現行的運作機制、發展歷程、監管方式,及每一部分存在的缺陷。由其是目前普遍存在對沖基金專家盡職調查不徹底的問題,這一問題正是誘發和累積麥道夫騙局所造成損失的重要原因。
隨後,書的第三章細致為讀者解讀了對沖基金的五大策略,對不同策略下交易員所需技能、運作環境及制約條件作了闡述,這是幫助讀者區別頂尖交易員和蹩腳基金經理的重要參照。
在此基礎上,蒙蒂·阿加瓦爾將目光轉向了對沖基金服務商和現行的監管機構(方式),提醒投資者要注意到這兩方面各自存在的程序漏洞,說明了審計師和監管機構所能進行的盡職調查的層次和類型,並指出最終應該由投資者來聘請交易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專家以保證投資安全即便對沖基金聘請過獨立審計師開展盡職調查,但也常常流於形式,並未如約履行其信託責任。
蒙蒂·阿加瓦爾以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兩只對沖基金菲爾費德格林威治集團和垂蒙特集團為例,這兩家機構都建立起了穩健完善的投資原則,但事實上卻壓根沒按原則和程序辦事,而是盲目信任了麥道夫,分別造成了75億美元和30億美元的損失。
未來對沖基金需符合五項鐵律
基於第一部分的敘述分析,這本書的第二部分轉入對沖基金改革發展方向的探討。蒙蒂·阿加瓦爾語詞尖銳地指出和批評了目前投資者在投資理念上,存在的幾大問題,包括通過歷史績效評價對沖基金給投資者構建的錯誤安全感、要求對沖基金提供穩定收益、一再給失敗不斷的糟糕的對沖基金經理投資等。
他認為,為確保對沖基金所提供信息的透明度和真實性,滿足深入盡職調查的可能性,對沖基金需要符合五項鐵律:聘請獨立的知名審計師、聘請獨立的知名基金管理人或託管人、通過獨立實體執行交易、基金估值由獨立第三方進行、對沖基金經理願意深入披露和解釋基金策略並提供風險和收益報告。蒙蒂·阿加瓦爾向投資者建議,盡職調查最重要的問題在於了解是否存在對沖的金融工具、某一市場是否存在做空機制,以及相關的交易成本情況,這樣才能給對沖基金經理以正確的壓力,而不是問一些外行話,如頭寸規模、交易頻率、空頭頭寸管理等。
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引發了美國社會各界,對包括對沖基金行業在內金融體系的反思。蒙蒂·阿加瓦爾認為,與其說是對沖基金推波助瀾造就了資產泡沫和危機,不如說是投資者盡職調查缺失、監管缺失等原因放大了資產證券化的危機。對應的建議則是,一方面,監管機構應當確保市場上所有的金融產品都提供完全透明的信息,必須打破對沖基金行業現行的隱秘慣例,但需注意,監管機構也只應按照前述五項鐵律的原則強制對沖基金遵守,以達到平衡市場各方權利義務關系的作用,實現互相制衡制約;另一方面,無論怎樣嚴格的市場監管都不能完全替代投資者的盡職調查,恰當的盡職調查必須由投資者親歷親為。
7. 在基金市場中,比較有前景的對沖基金都有哪些
說到基金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甚至現在這個社會環境下,很多人可能漸漸的已經將基金當作一種常規的投資方式和理財手段,隨著社會結構已經年齡結構的變更,傳統的銀行儲蓄已經是慢慢的走到了資本增值的末端,但是說到對沖基金,可能就有很多人不明所以了,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切盤點一下什麼是對沖基金以及全球比較知名的對沖基金。
3、Millennium Management 千禧管理
千禧管理成立於1989年,管理規模達336億美元。它擁有超過1900名雇員,在美國、歐洲和亞洲均設有辦公室。千禧管理的投資方法十分注重風險。比起高風險高收益,它更偏向於在一定的風險(比如低的夏普率)之下有較高的收益。此外,它也希望交易團隊能在賺錢的日子裡有較小的收益,在虧錢的日子裡有較小的虧損,在這種情況下爭取較多的賺錢日。如果有在有高損失的風險前提下獲得高收益的機會,AQR會讓團隊放棄掉這樣的機會。這種對於風險厭惡的投資理念成為了交易團隊的一道規則。
8. 對沖基金在我國的發展現狀,以及我國對對沖基金的監管
伴隨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與成熟,各類策略的國內對沖基金快速發展茁壯成長,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截止2012年5月底的數據統計,股票策略的對沖基金(陽光私募)2272隻,組合基金114隻,債券基金103隻,事件驅動85隻,管理期貨59隻,相對價值28隻,宏觀策略6隻,復合策略3隻,管理總規模超過2500億人民幣,對沖基金已是國內證券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規范發展對沖基金有利於國內證券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有利於培育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隊伍,有利於豐富投資者財富管理選擇。
然而,至少就合法的情況而言,對沖基金目前在中國內地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幾乎於零。中國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一方面是採用中國證監會(CSRC)批準的國內對沖基金策略的大型資產管理公司,它們擁有向內地富裕個人募集資金的合法權利。另一方面是不受監管、暗中經營的私募基金公司。中國有100家左右通過信託公司(它們本身是受到監管的)設立的「陽光私募基金」;但還有數目不詳的基金經理經營著典型的「推薦型」業務,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金融行業的專業人士。
對於中國潛在的對沖基金管理公司來說,一個主要的問題是缺乏工具。新年之交,中國政府批准了利用股指期貨與保證金交易進行賣空操作。但很難借入散戶的股票進行賣空。另外一個基本的對沖基金工具——杠桿同樣缺乏。對沖基金經理無法通過借貸進行投資。
9. 全球對沖基金二十年的發展史有些什麼
對沖網的智庫網路里提到:全球對沖基金發展史就是一個激烈殘酷的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他們的投機登峰造極,他們的垮台也令人猝不及防。次貸危機一波一波蔓延,又將對沖基金推到了火山口。在新一場的「貨幣戰爭」前,對沖基金何去何從?
對沖網的智庫網路里提到:全球對沖基金二十年的發展史就是一個激烈殘酷的優勝劣汰的「進化過程」。期間的一幕幕悲喜劇,留給世人幾多感嘆,幾多沉思。
上世紀8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勢頭以及倫敦金融城的「金融大變革」導致日本和北美的金融開放,全球對沖基金蓬勃發展,僅1990年到2000年的短短十年,就有3000多個對沖基金在美國與英國出現。不過同時也伴隨著大量基金的倒閉。
因利率上升和行業經歷了1991到1993年的調整,1994年對沖基金資產管理規模在行業歷史上首次縮水。1995年夏,布魯斯·科文納,傳奇的貨幣與大宗商品投機客,解散了他的美國基金並把其管理的卡克斯頓18億美元資產的三分之二還給了投資者。卡克斯頓成立於1983年,在其存續的絕大部分期間平均年度回報至少有30%,但1994年出現虧損,1995年艱難掙扎。在接下來的10月份,邁克爾·斯坦哈特26億美元的合夥投資基金對沖基金也令人震驚地關閉了。斯坦哈特是華爾街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人之一,以激進、短線風格和大手筆、冒險的出手而著稱,給投資人賺了許多錢。他在1967年就開始設立運作基金,是行業內的先鋒人物,超過30%的平均年度回報使其在頂峰時期管理的資產達到44億美元。
1997年7月,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的創立者喬治·索羅斯狙擊泰國、馬來西亞、印尼、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引發亞洲金融風暴,其旗下量子基金的規模和投機活動也達到頂峰,震驚世界。但在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眼裡,索羅斯所引領的對沖基金是馬來西亞貨幣林吉特貶值的罪魁禍首。
1998年是對沖基金業難忘的一年。那年9月,此前取得輝煌戰績的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遭遇滑鐵盧。這家由所羅門兄弟前交易主管約翰·梅里韋瑟在1994年創立、擁有夢幻組合團隊的基金,在一系列投資錯誤後面臨資金和信用危機,瀕臨倒閉。在美聯儲出面組織安排下,以美林、摩根為首的十幾家國際金融機構注資36億美元購買了其90%股權,共同接管了該公司。不過,壞運氣在延續。除了長期資本公司、埃佛勒斯資本的崩潰,羅伯遜的基金回報也在第四季度被一筆勾銷,索羅斯旗下的一隻基金則虧損了18%。數據顯示,當年專注投資美國股票的對沖基金平均回報率為12.7%,遠低於標普500指數28.6%的收益水平。
新千年對於對沖基金而言沒什麼喜慶,2000年3月,資產規模60億美元的老虎基金宣布關閉並清盤,而索羅斯的基金這一年在投資科技股的嘗試隨著市場泡沫破裂而失敗,首席投資官明星經理人斯坦利·德魯肯米勒等幾位核心人物也相繼離去。索羅斯宣告金盆洗手、不再從事全球金融市場投資,同時旗下的量子基金、量子新興基金將合並重組為量子慈善基金,採取保守和低風險的投資策略。
2002年以來,在投資需求推動下,並伴隨著股票市場回升,對沖基金的資產規模呈現迅速增長。2004年12月,對沖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到達1萬億美元,創下新紀錄。2005年8月,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成為非官方的對沖基金之都,這里有超過100隻對沖基金,管理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佔全球對沖基金資產的約十分之一。
2006年8月,紐約最大的一家從事天然氣期貨交易的對沖基金——MotherRock,6、7月在天然氣市場遭受巨額損失後宣布關閉。隨後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康涅狄格的AmaranthAdvisors,盡管有全球引以為豪的風險管理系統,還是由於一次天然氣投資失誤而在一周內損失了50億美元,使得其管理的資產縮水了一半。幾天後,再次賠掉了10億美元,Amaranth協議將其能源的資產組合出售給JP摩根和CitadelInvestmentGroup。月底,在與花旗集團商討了資產分拆出售的可能性後,Amaranth宣布清盤,成就了行業歷史上最為悲壯的一次失敗。
據對沖網指數與評級研究院統計:在2001年到2006年的五年裡,對沖基金的資產從5640億美元增長到1.5萬億美元,數量從4500隻擴張到12000隻,5年增長率達到200%。2006年底,對沖基金百強所管理的資產已經從上年的7200億美元攀升到1萬億美元,升幅達到驚人的39%。對沖基金的擴張蔓延到全球,100強中有23家位於美國之外。
2007年上半年對沖基金平均收益率為7.77%,高於同期的標普500指數的6%,但低於MSCI的8.01%。在回報率的背後,是次貸危機下的「山雨已來」。6月,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貝爾斯登資產管理公司旗下兩只對沖基金因巨額虧損陷入困境,之後這兩只基金宣布破產。8月底,投資銀行巴克萊資本宣布出資16億美元拯救倫敦的一家對沖基金CairnCapital。事實上,在當時飽受煎熬的對沖基金遠遠不止這幾家。
同期,美國高盛集團於2007年8月13日稱,它與部分投資者一起向該公司旗下一隻對沖基金注入了約30億美元資金「自救」。截至2007年8月的第一周,這只名為「環球證券機遇基金」(GlobalEquityOpportunitiesFund)的對沖基金凈值損失大約15億美元,達30%左右。該基金的資產凈值在新的資金注入之前為36億美元。保住面子是高盛此役的重中之重。參與這次注資行動的投資者包括C.V.斯塔爾公司、佩里資本公司(PerryCapital)和美國億萬富豪伊萊·布羅德。
2008年伊始,穩坐美國投行前5強的貝爾斯登幾十年的光輝歷程毀於一旦。6月,鼎盛時期資產額超過140億美元的美國HBK投資公司旗下基金遭投資者巨額撤回資本,公司資產縮水至115億美元;而另一家對沖基金巨頭法拉倫資本管理旗下的離岸投資者基金當時面臨14億美元甚至更多的撤資。
包括對沖基金在內的西方投機力量為了降低次貸危機造成的巨額損失,一方面引入發展中國家主權基金為其注資,為次貸損失買單;另一方面假借發展中國家需求增長對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沖擊,肆意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在雷曼申請破產保護後,歐洲一些對沖基金陷入了恐慌,因為它們無法收回抵押給雷曼的資產,促使它們對交易平倉。同時,紐約和倫敦的其他對沖基金目前正努力從其他集團收回抵押品,從而造成了更多的壓力。賣空禁令迫使一些交易櫃台停止了業務,這又喚醒了人們對對沖基金可能崩潰的擔憂
資料來源:對沖網智庫網路
10. 對沖基金產生的歷史背景
謂對沖基金(hedgefund),從字面意義上解釋,也就是避險基金,又稱套利基金、套頭基金。它是流行於美國的一種私人投資管理體制下的有限合夥企業,是一種形式簡單、費用低廉且隱秘靈活的私人投資管理方式。著名的對沖基金有喬治?索羅斯(GeorgeSoros)領導的「量子基金」QuantumGroup 和朱利安?羅伯特森JulianRobertson 領導的「老虎基金」TigerManagement 等。 對沖基金按其不同的投資策略和風險高低,可以分為五大類。第一類是具有較低風險預期的投資策略。它包括市場中立套利型marketneutralarbitrage 、市場中立證券對沖型marketneutral-securitieshedgeing 、抵押背景證券型mortgage-backdesecurities 、可轉換套利型convertiblearbitrage 和分跨期權組合套利型cross-holdingarbitrage 五個類型;第二類是具有溫和風險預期的投資策略。它也包括組合策略型portfolio 、基金的基金型fundoffund 、10%限額型10%limited 、攻擊成長型aggressivegrowth 和定價型valuator 五個類型;第三類是內有中度風險預期的投資策略。它包括三種類型,分別為數量分析型quantitativeanalysis 、特殊情勢型specialsituations 、合並套利型mergerarbitrage ;第四類是具有較高風險預期的投資策略。它有五種類型,分別是加倍對沖型doublehedge 、新興市場型emergingmarkets 、宏觀或全球政策轉變型 、國際型internationality 和不景氣債券型distressedsecurities ;第五類是具有極高風險預期的投資策略。它分三種類型,分別為財務杠桿型leverage 、賣空型sellingshort 和波動型volatilityorientation 。 1949年至20世紀60年代初期,是對沖基金的創始時期,雖然當時取得的業績較好,但發展緩慢,並未引起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注意。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新興金融市場的發展,同時金融管制後金融創新工具大量涌現,對沖基金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從美國1990年僅有各種對沖基金1500家,資本總額不過500多億美元,發展到目前的近4000家,資產總額超過4000億美元。據預測,今後5-10年間,美國的對沖基金還將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其資本總額的增長將高於15%。美國一家叫VanHedge的對沖基金咨詢公司甚至估計,要不了多久,最多不超過5年,美國對沖基金的資產規模將達到1萬億美元。甚至,美國的對沖基金現正把退休資金以及各種基金會和投資經理人都吸引過來,以期形成更大的勢力。5年以前,退休資金和各種基金會的投資在對沖基金資本總額中僅佔5%,而現在已猛增到80%。 目前,排名前10位的美國國際對沖基金依次為:美洲豹基金、量子基金、量子工業基金、配額基金、奧馬加海外合夥人基金、馬弗立克基金、茲維格-迪美納國際公司、類星體國際基金、SBC貨幣有價證券基金和佩里合夥人國際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