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新浪那些排名靠前的炒股博客,哪個博客對新手選股幫助大的我是新手
「能忍善捂」,是多次說過的一個操作理念。
確切講,就是上升趨勢捂股,下降趨勢捂錢的精髓解讀。
事實說明,股市投資收益是和操作次數不成正比的,而且,越是虧損嚴重的資金,其操作頻率通常都比較高。既然操作質量和操作次數不成正比,為什麼不通過降低操作數量而追求操作質量?
任何一波中級趨勢的形成,市場個股都會有不同程度地表現,只要投資者不是盲目地持有《這個傷心概念板塊》個股,基本上在一輪中級趨勢之後獲得非常不錯的投資收益。
當然,捂股絕對不是一頓亂捂,這一點《捂股:如何越捂越賺》做了詳細介紹。
也許,很多人並沒有想過,頻繁換股操作,今天追這個熱點,明天搶那種題材,後天換市場看好的某某黑馬股,最後獲得的收益,遠遠沒有安心守侯一隻「三低」潛力股強。
998點到6124點單邊大牛市;
1664點到3478點的大B浪反彈。
市場出現了很多翻番個股,07年的大牛市八成以上的股票漲幅甚至是幾倍以上的上漲,半數以上的股票漲幅超過10倍。然而,這個期間,市場上持股收益也獲得幾倍收益的投資者並沒有多少!
假如我們安心持有一隻「三低」個股,一直順應趨勢做下去,一直到中長期趨勢掉頭的時候再賣,甚至是選擇跌停價格賣出,其收益都是豐厚得不得了,很多投資者,很多投資者的家庭命運將就此改變。
還有一個話題,那就是關於看盤分析的問題。
市場操作手法有多種多樣,對此不可否定。一個市場的大眾意見趨於相同的情況是不可出現的,即使有,也只是在某個特定時期。
我對各種操作手法的理解是這樣的。
短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周;中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個月;長線,從買進到賣出,時間周期應該是三年。
就短線來說,選取市場熱點,跟准波段操作,顯得非常重要。通常說,一個市場熱點的出現,主力最少會進行三周左右的運做,如果少於這個時間周期,不足以支持主力的建倉、拉高和出貨。再著來說,如果一個熱點維系時間不能夠超過三周,那麼,這個熱點就太短命,不利於資金的從容進出,投資者的跟進就沒有必要。一般講,弱市中的題材股和概念股都走不了多遠,作為主力而言,逆市而動,本身就有風險,因此,在大勢偏弱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注重區分熱點的性質。
就中線而言,通常這樣的熱點都會比較持久,一是產業政策的出台,二是經濟周期的變化,三是大主力的調倉等等,都會為市場製造中線機會,如果再從技術面考證,我們會發現,周線級別的技術指標通常會發生轉向上行信號,比如7月5日開始的A股周K線技術指標就有明顯的向上轉向跡象,對能夠先於大盤走強,特別是先於大盤收復30日線的個股,通常都是市場熱點,都是市場強勢股,投資者可安心持股,只要周線指標不進入超買狀態,不再重新向下殺跌,就不必為分時指標的起起伏伏而驚慌失措。做股票,做投資是件快樂的悅智活動,如果炒股生活緊張到每天都要綳緊神經去看那些分時指標的變化,常此下去,必定折壽。
就長線來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家5年規劃等,都會制訂產業熱點,這些政策基本上都是公開發表在政府論壇以及社會媒體,每一位投資者都有條件閱讀、研究。這些政策、法規、條例都會指引出新一輪市場熱點,時間跨度都在3、5年,可見,這是基本面分析高手們潛心做好功課的絕佳時機。封起每年都會編寫年度投資規劃,像《2010年選股思路》等等。只要投資者在大趨勢的掌握上不出現重大差錯,只要等到市場悲觀、恐慌時期勇敢買進相關的產業龍頭,或者是建倉極具轉型潛力的「三低」(低價、低市值、低估值)對象,三、五年後,都會獲得幾倍、上十倍的投資收益。
看盤分析,技術指標是一個關鍵組成因素,但是,這個技術指標應該是中長期技術指標,應該是建立在對大趨勢上的推敲和確定上,絕對不是那些分鍾級別的東西,那些東西只會令人心態浮躁,朝令夕改,對做好長期投資有百害而無一益!
看盤分析,重技術分析,不惟技術分析,應該科學、系統地把產業政策,上市公司的具體基本面情況有機結合。技術分析如果脫離了政策面,違背個股實際價值會失去生命力,所做的投資策略就會禁不起市場考驗。封起的《實盤日誌》有技術分析的元素,更多的是多看官方的其他基本面數據以及來自上市公司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市場大眾通常忽略,或者是沒有別主力資金發現,存在重大轉機的經濟數據變化,這樣對我們發掘潛力股,發掘後續龍頭股非常有幫助。
我想,炒股應該是這樣去炒,這樣去操作。
它的道理,就像歌曲「再也不能這樣活」所唱的那樣:
(炒股)生活就象爬大山
(炒股)生活就象趟大河
(把技術面和基本面、政策面等元素有機結合才能夠)一步一個深深的腳窩
一個腳窩一支歌!
㈡ 現在證券市場上比較好的分析師有哪些,最好有博客,並且長期薦股的。
新浪的股市風雲不錯(排名第五)
他的分析很獨特,有自己的觀點。不人雲亦雲。
㈢ 股票投資者適合經常看的網站或博客有什麼
股票投資者適合經常看的網站:雪球,淘股吧,東方財富網和集思錄。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生活方式和閱歷也不相同,投資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喜歡短線投資,有些人喜歡長線投資,有些人喜歡波動操作,不同的人收集材料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樣,針對不同的群體,很多網站都有特定的服務對象。如果喜歡短線可以關注淘股吧,如果喜歡長線可以關注雪球,穩健套利選手可以關注集思錄,不同風格的投資選手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網站好好研究。
三、如果喜歡套利可以關注集思錄。
集思錄是做分級基金和可轉債,相對來說比較適合穩健選手和套利選手,因為分級基金可以根據盤面進行套利,這些利潤不是很大,但是相對比較安全,穩健選手或者喜歡做套利的選手可以關注集思錄。
㈣ 有分析股市中長期走勢的博客嗎
沒有這樣的博客。如果有人這樣做。就不會有人氣,現在的人都浮躁,都想快速致富。股市中長期走勢,誰都知道是盤旋向上的。5年後上海一定到10000點。
㈤ 哪個股票博客分析得好一點 受歡迎一點
1:靠看別人的博客抄賺錢是個不靠譜的事情,這就好像自己不想種菜,一直轉悠在別人家菜地卻像一年四季都能吃新鮮菜一樣不靠譜。
2: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所謂專家和明星,很少是實戰出來的,很多人被紅了以後,就和一些機構合作,培訓收費賺錢,很少自己做股票賺錢;換個思路,如果自己做股票賺錢,何苦出來說讓大家都賺錢,7虧2平1賺的原則是個真理。
3:看博客可以去新浪,和訊找專家的看,具體能不能起作用誰都不保證。不過百分之80是宏觀的。
4:盡量自己看書,個人多學習技術知識,控制好自己的倉位和投入資金,初期做股票資金占自己財產的20%以內為好,建議同時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在實業和股票,期貨基金投資上合理分配。
㈥ 股市高手的博客有哪些最好是薦股的,中長線投資的。
很同意你不能一概而論的觀點。
介紹下我熟人的中長線做法,他做整個板塊投資專,以預測國家政策為主,屬
該版塊的股票,價格便宜沒有漲過的,基本面比較好的,行業有國家政策扶持的,
就隔一段時間買一點,隔一段時間買一點。特別是哪天股市整體大跌,就多買一點。
或者那種有季節周期性的板塊。
他以前在政府機構里工作,對研究國家政策在行。
盈利嘛三年股票資產翻番那樣。
買股票需要配合操作。告訴你一個牛股,如果操作不配合上去,還是虧錢。
所以還是自己研究的好。操作策略比什麼都重要。
㈦ 分析股市比較準的博客有那些(看了網上的知名博客,感覺就是誤導散戶,能有幾個有良心的分析師呢)
具體時間誰也說來不準,中源國的股市是熊長牛短,經過一輪井噴式的上漲,是每個人都知道有股票這么重東西存在,也許幾個月後隨著世界經濟好轉,股市逐漸起步,也許人們的信心一直不足,擔心6000點至2000點那種高空摔痛的感覺。期間也許會漲到4000點,再跌下來,再漲,什麼可能都是有的,世界經濟在不停的變化著,突如其來的事件就是牛熊開始的導火索,比如美國次級債引起的這次全球股市低迷。相信中國的股市會復甦的,不會短期內,時間也不會超過1、2年。祝你好運! 在金融危機不斷蔓延和擴散的背景下,由於市場普遍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外圍股市持續低迷,並拖累A股市場繼續維持弱勢探底的格局。面對國際形勢發生復雜變化和國內出現困難的情況,我國政府已經並將繼續採取措施應對外部沖擊,"努力保持經濟穩定、金融穩定、資本市場穩定"。可以預期的是,上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都將有利於促進經濟穩定增長,有利於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和盈利能力,同時也有利於改變市場的悲觀預期,重新塑造投資信心。
㈧ 誰推薦個股票博客,對大盤分析比較準的
他們要說的準的話 那還寫什麼博客 自己整天忙的數錢了 股市變化莫測 不是誰能預測的 說話都跟你模稜兩可的 不說跌也不說漲 什麼都是可能會怎麼樣怎麼樣。。相信自己的眼光 隨大流註定失敗
㈨ 有哪些好的財經博客介紹一下
看財富指南就完了,什麼人都有。愛看誰看誰。
之前也是天天翻博客。累得要死,全是說的尼瑪假大空。不過財富指南這個app基本是盤中的信息比較多。
㈩ 股票博客推薦,哪些股票博客比較好
股票博客推薦提供收盤點評,短線個股,投資雜談,新股研究,債券投資,年專報中報,炒作題屬材等原創文章。
這里的股票博客推薦還不錯,自己去看看收集的:http://t.sohu.com/u/2229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