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聽說現在交朋友的人都是用錢交到的,我不是個有錢人,只是一個平常人,我是不是交不到好朋友的
人們都喜歡豪爽的人,你不捨得花錢,別人怎麼會捨得跟你花錢呢。這個跟有錢人還是平常人沒有關系,平常人也要學會在友情上投資。
現代人生活忙忙碌碌,缺乏應酬的時間,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固的關系就會變得鬆懈,這會讓人覺得很可惜。所以說我們要珍惜寶貴的緣分,即使在忙也別忘了溝通朋友之間的感情,有事的時候找到朋友,那沒事的時候有沒有想起朋友呢?做人做事,切忌急功近利,友情投資要放長線。
上次聽一個朋友說一個小故事
說一個小公司的老闆,他的為人處事與別人家的經老闆很不一樣,和公司職員打成一片沒事,就請公司職員吃飯,玩樂。
但是這位經老闆背後把每位員工的個人信息都看了一遍,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和了解,一旦確認某人確有能力,以後會成為公司的重要成員,不管她他有多年輕都會盡心款待,這位經老闆,這樣做是有目的的就是為了日後獲得更多利益做准備
幾年後生意競爭,十分激烈的時期,許多承包商不是倒閉,就是破產這位老闆的公司卻越做越紅火其原因就平時對有潛力的職員,投資的結果。
這位老闆做法,告訴我們,求人交友,要有長遠遠光盡量少做臨時抱佛腳的買賣,需要進行長期的感情投資,同時放長線釣大魚必,須慧眼識英雄。
親情的投資、愛情的投資、友情的投資,都離不開投資啊!
❷ 有錢有人脈的人為何不自己創辦公司,而去投資他人公司
並非所有人都能當企業老闆,對於富人來說,投資比管理自己的生意容易。投資是用錢來賺錢,自己創業則是賣產品賺錢。經營一家公司需要大量時間,金錢,精力,擁有人脈和金錢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成功。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想創業自己做老闆,特別是有一部分在沒有工作收入不如人意時就想去創業。大家不如在創業前多想想,如果你連工作都找不到,能有什麼本事和能力去創造收入呢。創業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之前一直混得比較差,說明你的能力不行,不適合創業。不創業的話還能保證日常生活,盲目去創業說不定連吃飯都成問題。
❸ 怎麼用錢去投資理財
1.理財不僅僅是儲蓄存錢。大多數人認為購買相應的理財產品和銀行儲蓄是一樣的,其實不然,理財產品和儲蓄兩者皆屬於投資產品,投資理財產品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如果收益不好,不但得不到收益,或許還會虧本。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擦亮雙眼,選擇一個相對較為安全的產品。以此獲得較大較為安全的收益。
2.急於求成,力求立竿見影的效果。大多數人在理財時都會想到說我投資的錢希望一下子就看到收益,其實這種太過於著急的想法是錯誤的,就因為這樣的想法,有可能會導致我們在理財時容易忽略產品安全性,導致最後血本無歸。所以,在選擇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弄清楚,不要盲目相信。良好的投資心態,必然會對投資者的收益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3.重視後果,凡事必須給自己留餘地。可以按照個人理財規劃的標准,根據自己的資金情況來分配,不要盲目的投資,不要將所有雞蛋都裝在同一個籃子里。學會開源節流,把錢都做一個很好的規劃,做一個健康的有計劃的理財人。
❹ 為什麼有錢人都去搞投資了
假如你的錢定期存到銀行里,光利息是跑不贏通貨膨脹的,也就是說你今年有100塊,過幾年可能也就值50塊。
而投資一般風險的項目收益都會比銀行高很多,跑得贏每年的通脹,另外就是復利的原因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復利就這個世界的第八大奇跡,威力超過了原子彈。舉個例子:
兩個年輕人,一個在23歲開始每年投資10000元,直到45歲,每年按照復利15%的收益增長;另一位年輕時候活的自在,32歲才開始投資,為了彌補往日失去的歲月,他每年存20000元,同樣按照15%的復利計算,當二人都到45歲時,你認為誰的錢更多?
答案是:23歲開始投資的年輕人
(23歲的年輕人在45歲時,通過復利可以獲得137.63萬元,而32歲才開始攢錢的人,到他45歲時,雖然每年的投資金額是23歲年輕人人的兩倍,但他只能獲得68.7萬元)
這也是為什麼人經常說有錢的人會越來越有錢的原因。
❺ 有錢人向窮人借錢用來投資是什麼心態
能借錢給自己投資,都不肯付朋友利息,我真不知道所謂的好朋友哪來的定義。就是一自私的傢伙,這一次借錢也讓你看清了人品,這種人不交也罷了。真借了,你要的時候也是你的錯,人家根本不會承你的情。她向你借錢,可能也是看著覺得你單純罷了,這年頭,錢不好借,借的時候她是孫子,你要的時候你就是孫子了,更何況你這朋友還沒覺得自己是孫子,覺得是該的,我想問下,作為朋友,她為你做了什麼了。還有你說的有錢人問窮人借錢,那是她沒交到有錢的朋友,借不到錢了,總得想辦法吧。
❻ 要捨得花錢投資自己不要把太多的經歷時間金錢花在女人身上對嗎一
這話說的沒錯,只有自己各方面水平提高了,做個優秀的男人。女人才會喜歡你。仰慕你。光是一味的討好女人,給女的花錢,自己弄的灰頭土臉。累的狗似的。女人也不會喜歡。覺得跟你沒面子。
❼ 越花錢的人將來越有錢,這是真理嗎消費跟攢錢、投資有什麼關系要怎樣正確科學地花
「會花錢的人會賺錢」這是一句喜歡花錢的人經常擺在口頭上的話!
其實這句話理解有兩種方式:
一、會「花錢」是指這個人大生大腳、購買慾望很強、沒有節制、沒有計劃,反正錢就是流水一樣出去,問題賺的也不是很多(當然也有賺得很多的),有的甚至是工資花完還得問信用卡借。這個會花錢就僅僅是會花錢,不代表會賺錢,不代表越有錢!享受是享受了,只是是短暫的。這種人是被錢控制了!
二、會「花錢」應該是指一個人花錢很有計劃性、條理性,把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花在實處,不會因為購買慾望而迷失了自己。這種人把錢控制在自己手上!他的錢會花在投資理財、生活、娛樂、旅遊等等各方面。達到的是一個花了錢,也賺了錢,還享受了生活,得到了快樂!而且這樣的過程是長期的!
❽ 我被人騙了說拿錢去投資。到最後沒有投資。這個怎麼要回錢來
打官司起訴吧!否則什麼都會沒有了!請求法院凍結他的財戶!進行財產保全!
❾ 為什麼越捨不得花錢的人越貧窮
在生活中,那些總是省吃儉用的人,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的,反而越來越窮。相反,而那些經常大手大腳花錢的人,反而沒那麼窮,並且越來越有錢。這就是大家說的:窮人越窮,富人越富。可以有以下的原因:
還有,真正用於純粹消費的時候,寧願多花些錢買一個精品,也不要花同樣的錢買一堆廉價品。前者會帶來長期精神的愉悅,會提醒自己克制消費,把錢花在刀刃上;後者往往只貪一時便宜,卻帶來漫長的苦惱。最後,希望大家的錢都是越花越多,每一分錢都是給自己帶來的都是身心愉悅和健康快樂。
❿ 窮人和富人觀念思維方式和用錢投資方式有什麼區別
窮人VS富人 1、富人愛創業;窮人愛打工。 2、富人有投資意識;窮人則無。 3、富人看趨勢做事;窮人看結果做事。 4、富人做事雷厲風行;窮人優柔寡斷。 5、富人有博大的心胸;窮人心胸狹窄。 6、富人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窮人期待不勞而獲。 7、富人做事前先看積極和光明;窮人光看消極和失敗的一面。 8、富人不安分,有賺錢的野心;窮人吃飽、喝足、安逸"OK"。 9、富人字典里沒有"不可能";窮人字典里常常是"不可能"。 10、富人生活節儉,常被人認為吝嗇;窮人大方,卻常一貧如洗。 11、富人熱愛工作,工作並快樂著;窮人則熱愛休息,工作並痛苦著。 12、富人喜歡與人合作,為了壯大力量;窮人怕合作,怕吃眼前虧。 1.自我認知 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生活過得安就行;有時自我感覺很好,以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安於現狀,容易知足. 富人:骨子裡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已是他血液里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2.休閑 窮人:在家看電視,為肥皂劇的劇情感動得痛哭流涕,還要仿照電視里的時尚打扮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場,即使打高爾夫球也不忘帶著項目合同。 3.交際圈子 窮人:喜歡走窮親戚,窮人的圈子大多是窮人,也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著節約技巧,雖然有利於訓練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漸漸囿於這樣的瑣事,而將雄心壯志消磨掉了。 富人:最喜歡交那種對自己有幫助,能提升自己各種能力的朋友。不純粹放任自己僅以個人喜好交朋友。 4.學習 窮人:學手藝。 富人:學管理。 5.時間 窮人: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要想悠閑輕松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窮人的時間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富人: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也無論錢掙得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窮人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6.歸屬感 窮人:是顆螺絲釘。窮人因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從屬並依賴於一個團體。於是他們以這個團體的標准為自己的標准,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范,為團體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遷徙。對於窮人來說,在一個著名的企業里穩定地工作幾十年,由實習生一直干到高級主管,那簡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富人:那些團體的領導者通常都是富人,他們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你不從屬於自己這個團體,你就什麼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招兵買馬,培養新人,以便隨時可以把你替換。 7.投資及對待財富 窮人:經典觀點就是少用就等於多賺。比如開一家面館,收益率是100%,投入2萬,一年就凈賺2萬,對窮人來說很不錯了。窮人即使有錢,也捨不得拿出來,即使終於下定決心投資,也不願冒風險,最終還是走不出那一步。窮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本萬利……但是建築在一隻母雞身上的希望,畢竟是那樣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發點是萬本萬利。同樣的開面館,富人們會想,一家面館承載的資本只有2萬,如果有1億資金,豈不是要開5000家面館?要一個一個管理好,大老闆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頭發呀?還不如投資賓館,一個賓館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資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來也有2000萬利潤啊! 8.激情 能不能幹成大事,首先要看有沒有激情 窮人:沒有激情。他總是按部就班,很難出大錯,也絕不會做最好。沒有激情就無法興奮,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窮人不能說沒有激情,但他的激情總是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上司表揚了,他會激動;商店打折了,他會激動;電視里破鏡重圓了,他的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流,窮人有的只是一種情緒。 富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激情,窮人終將不是窮人!激情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徵,有了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人際關系中的強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魅力和方法。 9.自信 窮人:窮人的自信要通過武裝到牙齒,要通過一身高級名牌的穿戴和豪華的配飾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窮人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誠在談到他的經營秘訣時說:"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光景不好時,也不過度悲觀"。其實就是一種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確的決定。 10.習慣 窮人:有個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窮人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只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窮人的習慣。 富人:據一個投資專家說,富人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賬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11.上網路 窮人:上網聊天。窮人聊天,一是窮人時間多,二是窮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閑著。富人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窮人就顧不了那麼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上網找投資機會。富人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路的低成本高效率,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12.消費花錢 窮人:買名牌是為了體驗滿足感,最喜歡試驗剛出來的流行時尚產品,相信貴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買名牌是為了節省挑選細節的時間,與消費品的售價相比,他們更在乎產品的質量,比如會買15元的純棉T恤,也不會買昂貴的萊卡製品 13.理財 窮人:節約為主,只要有一點錢就想存到銀行里生利息,對錢的貶值感到無奈,一生攢錢最終為養老,老年了總覺得錢一輩子用錢緊巴巴. 富人:有了錢就投資,重視理財,投資與創業,讓錢生錢,最關注與喜歡讓錢流通起來,變為"活"錢. 改變觀念,從窮人走向富人吧!如果有個有償的機會可能會讓你變的富有一些,你會投入嗎? 14.說話 窮人:閑話多,廢話多,不管生活如何,不誤侃大山,吹大牛,說幽默話,生活樂觀,"苦"中作樂. 富人:忙於業務,說話,聯絡圍繞生意轉,言為心聲,不離本行. 窮人是消費者富人是投資者 窮人負責發現富人負責發揚——— 窮人缺什麼?缺錢!但窮人最缺的不是財富,而是創造財富的能力。窮人怎樣能擺脫厄運?本書分析了造成窮人艱難處境的部分原因,指出窮人自身的種種弱點及社會環境對窮人的不利影響。 窮人消費富人投資 女人都喜歡花錢,報紙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購物廣告,都是打給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發瘋似地買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後扔進儲物櫃里,直到落滿灰塵,最後被當作廢品處理掉。她們其實並不心痛,因為已經爽過了,花錢的意義在於購物的過程,至於商品本身的價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這樣的女人,你永遠不要指望她成為一個投資家,她的興趣只在於讓錢流出去,而不在於讓錢流進來。 很多窮人之所以一輩子都是窮人,就因為有同樣的心態。窮人的錢不是資本,窮人不是投資家,窮人只是消費者。 一件時裝會很快貶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購置可以贏利的資產,卻能讓錢源源不斷流進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還可以轉手賣,不同的處理方法決定了它的性質。同樣一個東西,可能是資產,也可能是負債,就看錢是流向你的口袋,還是從你的口袋裡流出去。如果你擁有的一套房子是讓錢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資產;如果是為了這個房子,把錢從口袋裡流出去,它就變成了你的負債。 富人總是盡量地把一切東西變成資產。窮人卻總是把有限的東西變成負債,兩者的距離當然會越拉越大了。 窮人買彩票富人當老闆說 起投資,窮人總覺得房地產和股票是最好的選擇,既不耽誤上班,又可以輕輕鬆鬆操作,一邊拿著穩定的收入,一邊夢想著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訴你,在這個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老闆,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經營好。在國外,公司經營好後,很容易上市,比爾·蓋茨並不買股票,但他擁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多窮人都愛去買彩票,他就沒有想過,彩票也是一個產業,那些賣彩票的人是怎麼經營的呢?首先要讓人把口袋裡的錢掏出來,得有一個理由,彩票的理由就是中獎(雖然只是一個希望);有了收錢的理由,還得有收錢的手段,對彩票來說,就是大量設投注點,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點,把散錢匯集起來;為了吸引更多的散錢,他需要打廣告,樹立一些中獎發財的榜樣,還需要拿出一部分錢作為獎金返還給彩民,以刺激投注的熱情。此外還有彩票銷售權的取得、投注點的管理、利益的分配等等。 彩票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幾個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設計嚴密的營銷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個大產業。把賣彩票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門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樣選號、怎樣投注、怎樣去中大獎上,那麼你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你成功的幾率只有千萬分之一,幾乎等於沒有。你的錢永遠只能被別人匯聚,為別人利用,成為別人事業的基石。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 事業和事情,差以毫釐,失之千里,兩者在時間、空間和性質上,都絕不相同。 如果有人投資讓你去開一個雜貨店,你做還是不做? 從做事情的角度考慮,開雜貨店用不著風吹日曬雨淋,除了進貨,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可以閑聊,可以看報,可以打毛線,不可謂不輕松。錢呢,也有得賺,進價6毛的,賣價1元,零七八碎地一個月下來,衣食至少無憂。干嗎不做? 但換一個角度想,開了雜貨店,你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總之,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人生幾十年,如果不想在一個10平方米的雜貨店內耗過,你就得想到底做什麼更有前途。從事業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松,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雜貨店不是不可以開,而是看你以怎樣的態度去開。如果把它當作一件事情來做,它就只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脫手。如果是一項事業,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天的每一步都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 作為事業的雜貨店,它的外延是在不斷擴展的,它的性質也在變。如果別的店只有兩種醬油,而你的店卻有十種,你不僅買一贈一,還送貨上門,免費鑒定,傳授知識,讓人了解什麼是化學醬油,什麼是釀造醬油,你就為你的店賦予了特色。你的口碑越來越好,漸漸就會有人舍近求遠,穿過整個街區來你的店裡買醬油。當你終於捨得拿出2000元錢去注冊商標,你的店就有了品牌,有了無形資產。如果你的規模擴大,你想到增加店面,或者用連鎖的方式,或者採取特許加盟,你的店又有了概念,有了進一步運作的基礎。 一件事不是不能去做,而是看怎樣去做,以什麼樣的心態去做。 窮人發現富人發揚 突然想起火鍋的傳說:據說重慶的船工,為了抵禦江上的寒風和難耐的飢餓,就把當時一般人不屑於吃的牛雜碎(牛的腸子、肚子之類,俗稱下水,也就是內臟)拿來煮成一鍋,邊煮邊吃,又暖和,又解饞。後來這種吃法流傳開了,成了今天的火鍋。 很多美味最初的發明者都是窮人。比如鱉,據說以前也是沒人敢吃的,因為它的樣子丑惡。但人首先要吃飯,一旦餓慌了,連吃人的事都發生過,何況鱉。於是就有吃不起飯的窮人去吃鱉,這一吃,不僅吃出了好味道,而且發現了營養價值,人長得油光水滑不說,連分享了鱉頭鱉腳的一隻瘦狗,都長得肥頭大耳了。醜陋的鱉經過這番價值發現,漸漸躋身於高檔食譜。 好東西一旦被確定為好東西,必然就會和富人打成一片。因為好東西之所以被確定為好東西,就是因為它經過了富人的檢驗,被富人所肯定了,這個世界是以富人的標准為標準的。不被富人接納的,也就不是好東西。而一旦富人開始接納,窮人就與之無緣了。 窮人發明了火鍋,但後來他們卻遠離了火鍋。現在街上大量的火鍋酒樓,門口站著村姑打扮的女子,門里裝飾著水車和草鞋,但進進出出的食客中,卻著實難有當年的船工。 窮人是美味的發現者,卻不是最終的享用者。飢餓者的發現,常常需要飽食者來發揚。 因為發揚是需要加以整合和改造的,富人才有這樣的資本。將美味發揚光大,一定得由富人來做,不僅因為他有錢,可以找到更優秀的廚師,更豐富的原料,還因為富人有更多的見識。吃盡天下美味,方能融會貫通。火鍋發展到今天,成為飲食的一大門類,恐怕不是當年那幾個船工能夠預料的。 見識也是一種資本,一種資源。 當吃不僅僅是為了充飢,更成了一種事業,搗鼓著食物的人,也就不僅僅是食客,而且還有餐飲老闆,讓一種吃法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這種意義看,窮人的許多發現,如果是歪打正著,最終它也還是不屬於窮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