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美國基金破產數量

美國基金破產數量

發布時間:2021-08-02 02:25:41

Ⅰ 美國的企業基金會都在干什麼

而2008年眾所周知美國發生了很嚴重的金融危機,以美洲銀行和花旗銀行為首的美國主要銀行都面臨破產危險,那麼為什麼這些銀行慈善基金會的捐贈反而大幅增加呢?推薦閱讀·基金遭遇危局 接近破產公司逐漸增加 ·私募訪談股基一年業績盡墨 調查:2012年您還養基嗎百億社保基金進場慎言抄底 創新封基數量翻番 份額突破800億 2011年基金業財經風雲榜頒獎典禮龐大薩博收購戰落敗最牛私募擱淺 外資主導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 企業基金會與企業是獨立的。原則上說即便母公司有嚴重的財務問題,其獨立運作的慈善基金會也可能是財務健康的。但是因為母公司是基金會主要捐款人,比如有些公司會每年將一定比例的稅前利潤撥付給其公司基金會,而且很多是以母公司股票的形式捐贈,所以母公司的財務狀況對其所屬的基金會也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美國各大銀行在金融危機後都接到美國政府大筆的援助款,對此美國民眾有巨大的怨言,因為這些銀行本身是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而政府卻要用納稅人的錢救那些銀行,而且還爆出銀行高管拿巨額獎金的丑聞。 銀行和華爾街的形象自金融危機後前所未有的醜陋,被看成喝老百姓血的騙子,因此這也是為什麼這些銀行慈善基金會大幅增加了對慈善捐款,其中有很大的公關成分在里邊。 撇開這個特殊的背景不談,這些美國的公司慈善基金會都做了些什麼呢? 銀行業: 美洲銀行慈善基金會的宗旨是建設其有業務開展的社區。這是很多企業基金會的共同宗旨。其背後的理念是當地的客戶為你提供了商業機會,你賺錢以後當然也應該是回饋當地的客戶,幫助他們建設更好的生活環境。要知道這些銀行當年都是靠先吸納當地的儲蓄然後再貸款而起家的。後來的虛擬金融業和全球化,已經改變了現在銀行的商業模式,但似乎沒有影響到其慈善基金會的宗旨。 美洲銀行捐贈的活動還是十分多樣的。首先,他們捐助活躍在當地的各種社會慈善機構,從全國性的大機構,到本地的小機構,捐助的范圍也十分廣泛,從老人,青少年,到環境保護等等。其次,他們為中小型的慈善機構提供理財投資方面的顧問,幫助這些中小機構的財務變得更加健康。美洲銀行還積極推動其員工的志願服務和在青少年中間建立公益服務的理念教育。他們還提供對優秀學生的獎學金;並對符合條件的慈善機構提供「追加捐款」。 零售業: 沃爾瑪基金會的宗旨也是提供其商店所在社會居民的生活質量,明確他們的捐贈主要用於教育,職業教育,環境保護,和健康衛生。同時對退伍軍人,殘疾人,低收入家庭,和遭受自然災害的家庭提供特別的救助。沃爾瑪的捐贈不單單僅僅限於和「吃」有關的事,它也積極捐贈各種為失業人員,低技能人員提供再就業培訓的機構,為青少年開發和提供各種能力的機構;保護婦女利益的機構等等。 科技類: 通用電氣是一個國際化很強的公司,業務遍及幾乎世界各國,因此通用電氣慈善基金的捐贈也更具全球性的特徵。通用基金會的宗旨有三個:第一,援助世界各地的災後援建;第二,支持教育,特別是中小學的數理化教育;第三,支持公司員工的公益慈善和志願者活動。 筆者個人覺得通用電氣基金會的宗旨是將企業中長期利益和社會需求結合比較好的一個例子。就其第一項宗旨災後援助而言,通用公司的很多業務是與基礎建設息息相關的。一個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後,一定會有基礎設施重建的需求。捐款可以拉近與當地政府的關系,在做好事的同時為以後的業務發展提供機會。再看第二項,其實很多基金會都把教育作為一個重點,因為教育不僅關繫到一個國家民族的未來,而未來的人才素質也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關鍵。對任何一個有長遠眼光的企業而言,教育對社會對企業都事關重大。

Ⅱ 想問一下美國的次貸危機中有那麼多企業破產了,到底是誰賺錢了

到底是誰賺錢了?問的好!
有人虧損,總有人賺,房地產開發商是負債經營,那麼他一樣無法倖免,而且如果現金流一旦斷裂也完了,當然他們大部分是高負債經營的!同樣虧損
真正賺錢的是在資本市場中少數的資本家族,他們控制著西方資本主義最上層,還包括美國國會和美聯儲,在這場危機中他們大概賺了50萬億美圓,本次危機陰謀開始於6、7年前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
宋鴻兵有一個疑問,金融市場是有輸必有贏,誰贏誰輸一目瞭然。「但在整個次貸危機中我看不明白,日本、東南亞、歐洲、美國現在都在賠錢,到底誰賺走了這些錢?怎麼賺的?這些錢在什麼地方?」
余永定在研究次貸危機形成的過程時注意到,次貸證券化過程涉及十多個參與機構。其中包括住房抵押貸款機構、住房抵押貸款經紀人、借款人、消費者信用核查機構、貸款轉移人、特殊目的機構(SpecialPurposeVehic
le,SPV)、評級機構、包銷人、分銷人保險公司、特別服務提供者、電子登記系統和投資者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特殊目的機構(SPV),余永定介紹說,SPV一般在法律和財務上獨立於次貸發起人,但有可能是發起人所設立;SPV是一個殼公司,可以沒有任何雇員,在澤西島(Jersey)或開曼群島(theCaymanI
slands)之類離岸中心注冊。
這類積極參與抵押貸款業務的離岸基金,對金融大勢的判斷相當准確,不光比普通投資者更有眼光,也超過了多數主權基金對形勢的把握。
美國財政部網站公布的《外國對美國長期證券凈購買》2008年3至5月月度報告顯示,加勒比海地區對美機構債券在2008年3、4、5月連續3月位居全球首位,分別減少334.61億、198.96億、100.48億美元;該地區明顯地出現了對美機構債券堅定而快速的減持局面。在加勒比海地區,這三個月減持美國機構債券規模最大的是開曼群島,減428.0億美元,按單一國家(地區)分,它是3、4月份全球減持美國債券的冠軍,其次是百慕大,減227.26億美元,是單一國家(地區)5月份的減持冠軍。而一些主權基金則「敞開式」地接盤了它們拋出的美國機構債券。
宋鴻兵的猜想是,離岸基金很可能是對沖基金和投資銀行的「後門」,「他們可能已經在冬天到來前將利益盡可能地輸送到那些不受監管的加勒比海島上」。宋鴻兵介紹說,離岸基金是目前唯一不受國際清算銀行監控的大筆資金,國際上要求對離岸公司進行監管的呼聲一直不絕於耳,但得不到這些地區宗主國英、美的支持。2008年6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表示希望對海外離岸基金加強監管。此言一出,立刻受到國際金融界的激烈反對。
次貸危機引爆的全球金融風暴,難道真是一場有人導演、有人預謀的大陰謀?

Ⅲ 世界上一共有幾次重大的經濟危機

1、第一次世界性經濟危機(1857)

1857年秋季,美國還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銀行系統癱瘓了,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了頂點,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貼現率竟然超過了60%,股票市場行市則下跌了20-50%,許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幅達到80%以上。

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破產浪潮。1857年經濟危機波及面很廣,之後,爆發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後,奴隸制的消滅、宅地法的實施、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2、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1929~1933)

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延續時間最長、波及范圍最廣、打擊最為沉重的一次經濟危機。企業破產倒閉的數目創造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工人失業人數激增,失業率一般高達30%以上。物價和股票價格猛跌。

3、1987年黑色星期一

1987年,因為不斷惡化的經濟預期和中東局勢的不斷緊張,造就了華爾街的大崩潰。這便是「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上午9時30分,紐約股市一開盤,道·瓊斯指數經過一段顫動後突然下跌,截至休市,道·瓊斯指數暴跌508.32點,跌幅達22.62%,超過了1929年10月29日紐約股市暴跌的紀錄。

如果將抽象的指數折算成貨幣,這一大紐約股市下跌使市場喪失了5000億美元的市值。這個數字幾乎相當於當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八分之一。

4、2007-2008年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是由美國次級房屋信貸行業違約劇增、信用緊縮問題而於2007年夏季開始引發的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震盪、恐慌和危機。

為緩解次貸風暴及信用緊縮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問題、穩定金融市場,美聯儲幾月來大幅降低了聯邦基金利率,並打破常規為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直接貸款及其他融資渠道。美國政府還批准了耗資逾150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

另外放寬了對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兩家最大的房屋抵押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融資、准備金額度等方面的限制。2000億美元的可能代價,接管了瀕臨破產的房利美和房地美。

(3)美國基金破產數量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的後果可能是:

1.社會動亂;

2.國民經濟調節和經濟恢復;

3.政變。

經濟危機爆發,加劇了社會各種矛盾的深化。

主要表現在:

1、經濟危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對社會生產力造成嚴重的破壞。

2、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經濟危機進一步激化了社會階級矛盾。

4、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之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

經濟危機表明,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存在矛盾。經濟危機是矛盾激化的產物,反過來它又促進經濟在起伏波動中繼續向前發展。

在當代,經濟危機加劇了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轉嫁危機與反轉嫁危機的矛盾;加劇了國家相互之間的爭奪商品市場和輸出危機的矛盾。總之,經濟危機加劇了世界的各種矛盾,它是世界動亂的重要經濟根源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經濟危機

網路-世界性經濟危機

Ⅳ 美國三大破產案是哪三大

1、雷曼事件

2008年,有著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 Inc.)提出了破產申請,其引發的連鎖反應致使信貸市場陷入混亂。這讓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AIG)加速跌入深淵,也讓幾乎所有人都因此蒙受了損失,不論是遠在挪威的退休人員,還是Reserve Primary基金的投資者都未能倖免,而後者是美國一家貨幣市場共同基金,曾被認為同現金一樣安全。

幾天之內,由此引發的混亂甚至讓華爾街的中流砥柱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也深陷其中。深受震懾的美國官員急忙推出了更為系統的危機解決方案,並在周日同國會領導人就7000億美元的金融市場救助計劃達成了一致。

2、華盛頓互助銀行

在收購一角銀行(DimeBancorp)後,華互銀行在紐約掀起了一場風暴。2008年9月25日,華互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

華互銀行倒閉的原因則是該銀行的股價在2008年的股市中大跌87%,信用度也隨著股價大幅降低,公司嚴重虧損。但是在被FDIC查封接管前的一段時間,華互銀行試圖尋找買家,以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困境,其潛在的客戶有花旗集團、匯豐控股、摩根大通,以及富國銀行等。

3、美國世界通信公司

美國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簡稱世通)是一家美國通訊公司,2003年因會計丑聞事件破產。

在2002年6月的一次例行的資本支出檢查中,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發現了38.52億美金數額的財務造假,隨即通知了外部審計畢馬威(畢馬威當時新進接替安達信成為公司的外部審計)。

2002年7月21日,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大的破產保護案。2003年4月14日,公司更名為MCI, 將總部從密西西比遷至維吉尼亞。

(4)美國基金破產數量擴展閱讀

雷曼事件的影響

股票市場:

2008年9月15日,華爾街迎來名副其實的「黑色星期一」,美股暴跌,道瓊斯指數創「9.11」事件以來單日最大下跌點數與跌幅,全球股市也隨之一瀉千里。

亞太股市2008年9月16日大幅下跌,其中日本、香港、台灣、韓國跌幅都超過了5%;澳大利亞股市也遭遇地震,澳元16日開市走弱,股市收市已經跌了超過1.5%。

國際經濟

更深層的國際影響,則是各國對通脹的擔憂恐將就此被對緊縮的擔憂所取代。瑞銀資深經濟顧問馬格努斯認為,債務違約和資產價格下滑,將給各國經濟構成惡性循環的連鎖壓力,導致銀行經營困難,企業獲得貸款難度大增,最終不得不更多採用裁員、減產等極端手段渡過難關,從而導致經濟進入全球通縮時代。

各國尤其各新興國家的央行將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一方面,本國經濟的長期過熱,讓他們不敢對通脹掉以輕心;另一方面,雷曼兄弟事件將導致的全球性通縮危機,又讓他們在抉擇本國利率政策方面遭逢進退兩難的窘境。

Ⅳ 美國現十年來最大破產潮了

是的。8月15日據外媒報道,今年以來美國已經有400多家大型企業宣布破產,這是十年來最糟糕的數據。主要原因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遭受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損失。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一場看不到緩和跡象的經濟地震。

據埃菲社紐約8月13日報道,美國標准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2020年大量部門受到了破產的影響。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行業遭受的損害尤為嚴重。」這份報告包括了資產或債務超過200萬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6.94元——本網注)的上市公司和超過1000萬美元的私營企業。

報道稱,據該公司分析師塔耶芭·伊魯姆和克里斯·赫金斯統計,截至本周早些時候,累計已有424家大型企業破產,「超過了2010年以來這一可比時期的處理數量」,原因是經濟急劇萎縮。

(5)美國基金破產數量擴展閱讀

非必需消費品行業受影響最大

受影響最嚴重的是非必需消費品行業。共有超過100家大型企業破產,其中包括20家歷史悠久的零售商,如美國老牌服裝企業布克兄弟,擁有最古老大型百貨商場的洛德-泰勒百貨公司,以及克魯服裝集團和安·泰勒等流行品牌。

最具視覺效果的破產零售商可能要數尼曼·馬庫斯公司的高端門店。一年多以前,該公司一家面積兩萬平方米的門店開業,位於紐約哈德遜城市廣場專屬商業區中心。但在疫情造成停工之後,公司決定將其閑置。

這一浪潮的其他「受害者」屬於餐飲業,如經營必勝客和溫迪快餐的特許經營商NPC國際公司。該公司受到門店關閉和遊客缺乏的影響。

Ⅵ 美國富蘭克林國民銀行為什麼會破產倒閉

美國次貸危機再添犧牲品——富蘭克林銀行以及太平洋安全銀行宣布倒閉。這兩家銀行的倒閉,使得今年美國倒閉的銀行數增加到19家,數量遠超過此前五年美國倒閉銀行的總和。 外電報道稱,美國最新倒閉的兩家銀行分別位於德州休斯敦以及洛杉磯,銀行資產加存款大約有100億美元。 據FDIC的數據,美國今年倒閉的銀行數量已遠遠超過此前五年美國倒閉銀行的總和,從03年到07年的五年間,美國有10家銀行倒閉。 FDIC預計,截至2013年將會損失聯邦存款保險基金近400億美元,其中包括IndyMac Bank崩潰損失的89億美元的存款保險基金

Ⅶ 美國基金會數目有多少

要多少有多少 其中百分之九十是騙子

Ⅷ 美國能源公司破產後,跟蹤能源公司的指數基金也會破產嗎

我覺得應該也會破產的,因為跟著指數的增長一樣連帶會破產的。

Ⅸ 經濟危機共有多少世界知名公司破產

基本都在這里了 2007年6月14日,貝爾斯登公司旗下一家對沖基金,急於出售大量按揭證券的消息,令次債問題上升到新高度。同一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實現當年最大升幅,收於13482.35點。 7月10日,標准普爾和穆迪宣布下調一大批資級抵押擔保證券的評級,此舉等於承認此前誤判了這些證券的風險。 7月24日,抵押貸款銀行CountrywideFinancialCorp.的按揭壓力幅度顯現。 11月4日,花旗首席執行官查爾斯·普林斯辭職。 12月10日,瑞銀宣布大規模沖減。 2008年3月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億美元低價收購,次貸危機持續加劇首次震動華爾街。 7月美聯儲和財政部宣布救助兩大房貸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國國會批准3000億美元住房援助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不定量收購其股票。 9月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美國銀行宣布將以440億美元收購美林;美國政府出資最高850億美元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美聯儲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華爾街投行退出歷史舞台。 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的最大規模銀行。 30日,美三大股指暴跌,納指創歷史最大日跌幅,道指創單日最大下跌點數。 10月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計劃獲批,美政府當月底1250億美元注資本國9大銀行。 11月歐、英國央行分別降息50和150個基點;日、歐經濟正式步入衰退;中國出台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歐盟提出20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 當月第三周,花旗集團股價累計跌去60%,美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儲蓄保險機構聯合宣布,將為花旗3060億美元問題資產提供擔保;美政府8000億美元刺激消費者信貸市場。 主要是投資銀行,最著名的是雷曼兄弟的破產,早先美林被收購,07年貝爾斯登的破產,再加上華盛頓互惠銀行(非投行),是金融海嘯中主要的破產事件,更多的是公司市值嚴重縮水.

Ⅹ 美國經歷過多少次經濟危機

目前為止,美國已經歷了十二次經濟危機,具體情況如下:
第一次經濟危機:經歷一戰發大財之後的經濟調整,主要源於「外需」的減弱,從1920年開始至1921年底結束,大約2年時間(工業下降從1920年7月至1921年4月最低點),危機期間,工業生產下降了25%,機器製造、煤炭、鋼鐵等都曾下降70%左右;農業生產總指數下降11.4%,其中主要農產品價格最大下降70%;失業率最高達到23.1%。
第二次經濟危機(大蕭條):三十年代的大蕭條,核心時間在1929年10月至1933年,但是一直延續到二次大戰開始,貫徹整個30年代。 根本原因是生產能力的過度膨脹與消費能力的日益縮小造成的,設備更新到極點、消費透支到極點、國際貿易到極點、貧富分化到極點、股市投機到極點,最終以股票市場的崩潰而開始。
第三次經濟危機,只在1948年產生,工業生產下降10%的小幅調整。
第四次經濟危機,1954年,由於朝鮮戰爭的結束導致軍事需求下降,國民生產總值和工業產值分別下降1.3%和5.3%,僅僅持續了9個月,到1955年3月又重新進入高漲時期。然後是汽車與房地產對經濟的大力拉動。
第五次經濟危機,從 1957 年 3 月開始,主要是由於汽車與房地產的需求下降造成的,工業生產連續 14 個月下降,共下降 13.5% ,生產水平倒退 37 個月,回到 1953 年的水平。 1958 年 5 月再次回升。
第六次經濟危機,從1960年2月至1961年2月,工業生產下降6.2%。 從1961年1月至1969年10月,經濟持續繁榮了106個月,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一直在2.5至6之間。這次繁榮,越南戰爭起了很大的支撐作用。
第七次經濟危機,從1969年10月開始至1972年3月,經濟沒有大幅下滑,但是處於徘徊狀態。 整個70年代,從1973年12月爆發,一直到1982年復甦,總體表現為「滯脹」。 生產與就業的停滯伴隨著長期的通貨膨脹,主要原因是美元與黃金脫鉤以後,美國政府為了拉動經濟而不斷提高財政支出、美元大量印刷產生的後果。同時,在40、50、60年代科技革命之後,70年代的新科技力量缺乏,而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科技革命仍然在醞釀中,世界貿易也在日本、德國的崛起中有所退縮,能源危機成為直接的危機導火索。
第八次經濟危機, 1973 年 12 月至 1975 年 5 月,持續時間長達 18 個月 ,工業生產下降15.3%,國民生產總值下降5.7%。1.5萬家企業破產。失業率最高達到9.2%。私人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6.6%。通貨膨脹連續兩年超過11%。
第九次經濟危機,在經歷了 3 年的恢復和增長以後, 1979 年 4 月至 1982 年 11 月,危機再次光臨,持續時間長達 44 個月。 失業率最高達到10.8%,私人固定資產投資額下降26.6%,通貨膨脹率均達到10%以上。還好,工業生產只下降了11.8%,國民生產總值下降了3.0%。 8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開始復甦,從1982年12月一直持續到1988年底,持續8個年頭,通貨膨脹率得到抑制,就業率增加,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其間,美元貶值,使得美國的勞動成本下降22%,而日本和德國的勞動成本上升了40%左右。美國的「自動化生產體系」使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普及,在1984年底,大型企業的電腦普及率達到了100%,小公司達到了51%。飛機及航空製造業得到較大的發展。
第十次經濟危機,導引於1987年的*,從1989年至1993年,持續時間長達5年,1989年第二季度GDP降到1.7%,第四季度降到接近零,到1990年變為負增長,然後經歷了為時三個季度的惡化階段,又經歷了約兩年半的危機後期階段,呈現W+W型。進入1993年,美國經濟開始復甦。這次危機中受傷害最大的是日本。 之後,美國經歷了長達6年多的黃金歲月,個人計算機、互聯網泡沫帶動了經濟的持續繁榮發展,道瓊斯指數由3000多點一直攀升到11000多點。
第十一次經濟危機,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互聯網泡沫,從2000年3月開始至2003年3月,持續了3年時間。 從納斯達克的調整開始,中間經歷了9.11恐怖襲擊事件,還有安然事件。其間道瓊斯從最高的11749.9點一直跌到7197點,跌幅達到38.74%。這次危機期間的GDP並沒有大幅下滑,2001年前3個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0.6%,-1.6%和-0.3%,盡管第4季度和2002年第1季度分別恢復到2.7%和5.0%,但第2季度則降至1.3%。 之後就是格林斯潘主導下的房地產次貸泡沫,一直持續到2007年7月,長達5年的繁榮。這個時期的繁榮,是以嚴重透支消費、寅吃卯糧為代價的。
第十二次經濟危機,次貸危機 + 金融危機 + 經濟危機。 從2007年7月的次貸危機開始,按照很多經濟界大腕的預測,是對美國戰後消費模式的一次大清算。
參考資料: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史話》http://doc.mbalib.com/view/.html
《世界歷次經濟危機》http://doc.mbalib.com/view/.html

閱讀全文

與美國基金破產數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