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欣泰電氣股市不是退市了嗎,為什麼還有那些人再買,不怕風險嗎
自昨天復牌起,已更名為*欣泰的欣泰電氣正式踏上了因涉嫌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不歸路——根據政策,*欣泰退市後無法再恢復上市。集兩市強制退市第一股、創業板退市第一股、永久退市第一股於一身的欣泰電氣,最快的摘牌時間可能是10月底。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有關*欣泰的懸念將逐一揭開。懸念一 冒死搶籌為哪般欣泰電氣昨天起更名*欣泰,復牌後股票價格日漲跌幅仍為10%。與之前的退市長油、退市國恆、退市博遠不同,*欣泰因欺詐發行暫停上市後不能恢復上市,且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但昨日其股市表現頗為異常。*欣泰開盤一字
【摘要】 自昨天復牌起,已更名為*欣泰的欣泰電氣正式踏上了因涉嫌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不歸路——根據政策,*欣泰退市後無法再恢復上市。如果以10個跌停板計算,創勢翔將虧損1.48億元;以20個跌停板計算,創勢翔將虧損2.04億元;以30個跌停板計算,創勢翔將虧損2.24億元。
自昨天復牌起,已更名為*欣泰的欣泰電氣正式踏上了因涉嫌欺詐發行而被強制退市的不歸路——根據政策,*欣泰退市後無法再恢復上市。集兩市強制退市第一股、創業板退市第一股、永久退市第一股於一身的欣泰電氣,最快的摘牌時間可能是10月底。接下來的三個月里,有關*欣泰的懸念將逐一揭開。懸念一 冒死搶籌為哪般欣泰電氣昨天起更名*欣泰,復牌後股票價格日漲跌幅仍為10%。與之前的退市長油、退市國恆、退市博遠不同,*欣泰因欺詐發行暫停上市後不能恢復上市,且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但昨日其股市表現頗為異常。*欣泰開盤一字跌停,午間收盤時維持一字跌停,成交2158萬元,封單逾47萬手。昨日收盤時股價仍趴在跌停板,全日成交4008萬元,換手率超過3%,封單近46萬手。此前有機構預計*欣泰可能面臨30個跌停板,昨日的成交額和換手率令市場頗為困惑。深交所午間發布提示稱,欣泰電氣因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公司股票於7月12日復牌,本所將在復牌後三十個交易日期限屆滿後的次一交易日對其實施停牌,並按規定作出是否暫停及終止其股票上市的決定。因欺詐發行暫停上市後不能恢復上市,且創業板沒有重新上市的制度安排,提醒投資者特別關注該股票投資風險。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昨日在微博中提到:「看到微信朋友圈有在券商工作的朋友發了這個緊急通知——大家注意,有其他券商的客戶今天收到簡訊稱,今天要申購新股300372,實為即將退市股欣泰電氣,已經有客戶中招,實際上今天並沒有新股申購。」隨後申萬宏源在官網發布聲明稱:「近日,有人冒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名義發布有關欣泰電氣新股申購的虛假信息,敬請投資者加強信息識別,提高風險防範能力。」*欣泰昨晚公告稱,公司7月12日收到投資者咨詢,其手機收到簡訊稱「今天可申購新股,代碼為300372」,是否屬實。公司特別澄清:300372為公司股票代碼,而非新股申購代碼,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股票將於7月13日上午停牌半天,下午復牌。懸念二「國家隊」損失誰來補由於摘牌後還有回歸A股的機會,退市長油和退市博元啟動強制退市程序後一度上演「末日瘋狂」,但退市博元在2015年3月31日至2016年5月11日的60個交易日累計下跌40%,退市長油在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跌了50%。*欣泰退市後不得重新上市,相當於宣布其「死刑」,市場認為,*欣泰復牌後的跌停板數量大約在20個。截至今年3月31日,被稱為「金融國資委」的匯金公司持有欣泰電氣137.13萬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1.52%。匯金公司是在2015年7月-9月份之間買入欣泰電氣股份的,成本價在14元左右,花費資金約1920萬元。如果二季度匯金公司未減持,以20個跌停板計算,匯金公司將虧損1677萬元。不過匯金公司虧損後,有望獲得興業證券的先行賠付款。懸念三私募基金創勢翔何去何從在欣泰電氣的重要股東名單中,昔日私募冠軍創勢翔的舉動成為市場觀察*欣泰的風向標。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創勢翔就完成了對欣泰電氣的兩次舉牌。欣泰電氣公告顯示,創勢翔第一次舉牌時間在3月1日至18日,耗資1.12億元增持859.1萬股;第二次舉牌時間為3月30日至4月20日,創勢翔通過旗下產品創勢翔盛世等共計22個信託賬戶,耗資1.2億元增持欣泰電氣856.47萬股。截至4月20日,創勢翔累計持有欣泰電氣1715.5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按照停牌前14.55元/股的價格估算,持股市值近2.5億元。創勢翔當時表示,此舉出於對A股市場未來趨勢的樂觀判斷以及對欣泰電氣發展前景的看好。如果以10個跌停板計算,創勢翔將虧損1.48億元;以20個跌停板計算,創勢翔將虧損2.04億元;以30個跌停板計算,創勢翔將虧損2.24億元。公開消息稱,在欣泰電氣遭到強制退市消息公布後,創勢翔掌門人黃平於7月9日更新了朋友圈,分享了《魔獸》主題曲《We Will Rule背水一戰》。創勢翔投資公司研究總監鍾志鋒對外界表示,投資欣泰電氣前做了風控,也測算過最壞的可能,即使退市也不是不可承受之重,預計對每個產品凈值損失最多0.1元左右;其次,從情節和過往案例看,直接退市可能不大;第三,如果退市,創勢翔也是受害者,希望監管層多從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角度考慮,股票不能簡單地一退了之。有意思的是,欣泰電氣發布被立案調查公告、暫停上市風險提示公告是在2015年7月14日,根據興業證券的賠付原則,在揭露日或更正日之後買入欣泰電氣股票的投資者並不屬於先行賠付的范圍。懸念四散戶如何獲得賠償在今年5月20日之前仍持有欣泰電氣的散戶,虧損幅度會非常大,如果*欣泰連續20個跌停板,投資者損失接近九成;如果*欣泰連續30個跌停板,投資者賬戶裡面的錢基本變成零頭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欣泰電氣普通股股東戶數為13313戶。而停牌前欣泰電氣的交易仍非常活躍,即使有3000多戶在3月31日至5月20日之間出逃了,仍有將近1萬戶普通股東持有欣泰電氣。盡管承銷商興業證券設立人民幣5.5億元先行賠付專項基金,但仍有些細節尚待落實。為了專項基金的制定更加公開公正透明,同時細化專項基金中一些賠付細節,如哪些投資者符合先行賠付標准、賠付金額如何確定、賠付條件是否等同於放棄訴訟權利等,7月11日,來自全國8個省市16位從事證券維權的一線律師共同討論並聯名致函中國證監會,建議在欣泰電氣先行賠付案中實施聽證制度,並對興業證券先行賠付基金方案提出4項修改意見。其中一條指出,先行賠付方案不應該扣減任何所謂市場風險因素造成的損失。上述律師認為,此舉明顯違反了《證券法》及虛假陳述司法解釋,是對保薦人先行賠付投資者制度的嚴重褻瀆,必須予以糾正。懸念五還有多少「准退市股」在排隊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29家上市公司發布過被證監會處罰的相關公告。目前,在創業板公司中,除了欣泰電氣至少還有9家,分別是京天利、安碩信息、恆順眾升、星河生物、寶利國際、銳奇股份、嘉寓股份、同花順和金亞科技。昨天滬指暴漲,上述個股除同花順外紛紛掉頭向下。京天利下跌7.08%、安碩信息下跌3.14%、恆順眾升下跌8.09%、星河生物下跌1.06%、寶利國際下跌4.27%、銳奇股份下跌4.47%、嘉寓股份下跌4.43%、金亞科技下跌2.62%市場分析認為,欣泰電氣、安碩信息、星河生物和京天利等4隻個股已經「靴子落地」。除欣泰電氣確定進入退市流程外,京天利和安碩信息已經在6月領到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後續退市風險有所減少;曾連續兩年虧損上億元而被警示退市風險的星河生物,也在2015年實現盈利1058萬元,從而減少了風險。相比之下,恆順眾升、嘉寓股份、寶利國際、金亞科技、銳奇股份和同花順等6隻個股目前仍沒有脫離風險期。同花順因有非法經營證券業務行為而被證監會立案調查,6月18日仍在發布暫停上市的風險警示;銳奇股份則是「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被立案調查,最後一份風險警示發布於6月21日;金亞科技由於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涉嫌違反法律法規而被調查;恆順眾升、嘉寓股份和寶利國際仍在等待證監會的調查結果。在估值方面,上述10隻個股的市盈率普遍較高,金亞科技、安碩信息、星河生物、寶利國際和京天利等6隻個股的動態市盈率均超100倍,銳奇股份則為-2585.06倍。退市「呼聲」最高的則是金亞科技。文/記者 劉慎良欣泰電氣股市全紀錄2011年3月18日 欣泰電氣首次沖擊IPO被證監會否決。2012年 再次沖擊IPO未果。2014年1月27日 登陸創業板。2015年5月遼寧證監局對轄區的欣泰電氣進行現場檢查,發現公司可能存在財務數據不真實等問題;中國證監會組成近30人參加的聯合調查組。2015年11月26日 欣泰電氣發布公告稱,連續四年虛構收回應收賬款4.69億元。2016年6月1日 欣泰電氣公告稱,涉嫌欺詐發行及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案已由中國證監會調查完畢。2016年7月8日 證監會開出針對欺詐發行的史上最嚴罰單,同時啟動強制退市程序。2016年7月12日 欣泰電氣股票復牌。2016年8月23日 預計於開市起停牌。深交所在欣泰電氣股票停牌後15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股票上市的決定。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即在證監會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移送決定起的12個月期限屆滿前的15個交易日內。自深交所作出終止上市決定後15個交易日屆滿的次一交易日起,欣泰電氣股票交易進入30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進入摘牌階段,公司股票從A股市場摘牌,終止上市。
2. 上海陽光私募公司排名,哪位大神知道
你可以到中投在線上搜下,他們有專門的陽光私募排名專題,創勢翔、元普投資、澤熙投資、赤子之心資產管理都不錯的。
3. 欣泰電氣退市,什麼樣的股東可以獲得賠償
2016年7月8日晚間,證監會開出A股史上最嚴厲的處罰決定書,對欺詐上市和虛假信息披露的創業板公司欣泰電氣正式下發《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直接啟動強制退市程序,而且明確表示欣泰電氣退市後將不得重新上市,發行人股份將被採取凍結或限制減持措施。
隨之,公司也發布公告,由保薦人興業證券成立欺詐案專案賠付基金,來賠付股東。
根據網站上一些網友的提問,根據各次公告的情況,愛股說就一些重要的問題答復如下:
1、證監會為什麼選擇暫停欣泰電氣上市,而不僅是經濟處罰的方式?
從最近一些案子的審批情況來看,我們認為證監會現在把控的標准越來越嚴,總體上趨嚴趨緊。從前一段時間唐德影視的收購范冰冰的愛美神被否、坊間據傳證監會目前在勸退一些IPO業績不夠的的申報企業、乃至一汽股份延遲一汽夏利和一汽轎車的重組事項,我們認為都透露出這種方向。
另外一個方面,證監會這樣做的另一個用意已經表明得很清楚,可以藉此打擊市場上濃厚的投機氣氛,讓市場逐步回歸理性。這起案子中的廣州市創勢翔投資有限公司,在公司披露**信息和退市風險後,仍逆市舉牌10%,達到1715.58萬股。這已經不是在投資,而是在賭中國證監會的裁決了。因此,拿這種私募開個殺戒,可能也正是證監會的用意。
2、如果暫停上市,是不是所有的股東都可以獲得賠償?
不是的。
這次因虛假陳述上市的欣泰電氣,可能也是開創了一個賠償先例。但是,我們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股東都可以獲得賠償,具體包括:1)公司發起人股東、關聯人、董事高管等欺詐發行的責任方持有的股份,不會獲得賠償;2)在公司披露風險公告及更正財務數據公告日後,買入欣泰電器股份且此後一直持有的股東,將不會獲得賠償。3)在公司披露風險公告及更正財務數據公告日之前買入股票,但在此後賣出且沒有虧損的,不會獲得賠償。
換個方式說,能獲得賠償的股東,應該是在公司退市風險披露日或財務數據更正公告日之前(兩個日子不一致,應該取後者)買入了公司股份,且在此後賣出錄得虧損,或者一直至今的。
3、怎麼賠償?
賠償按照公告,分為兩種:1)在公司披露風險公告及更正財務數據公告日前買入,並在基準日前賣出且出現虧損的,將按照以下公式計算賠償:
應賠償金額=(買入的平均成本-賣出的平均價格)X股數X(1-市場風險)
2)公司披露風險公告及更正財務數據公告日前買入,並在基準日後賣出且出現虧損的:
應賠償金額=(買入的平均成本-揭露日或者更正日起至基準日期間每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平均價格)X股數X(1-市場風險)
4、賠償的基準日怎麼認定?
基準日是自揭露日或更正日起,欣泰電氣股票累計成交量(不含大宗交易成交量)達到欣泰電氣股票全部可流通部分100%之日為基準日。已經除權的股票,成交數量復權計算。
根據公司幾個披露日期的情況(見問題2),大約可以確定在2015年12月17日或18日。
5、賠償計算中的市場風險怎麼認定
這個市場風險沒有看到直接的計算方案披露,據愛股說專家估計,應該採用上證指數同期的下跌或者創業板指數同期的下跌幅度來確定。
6、欣泰電氣股票後續還交易嗎?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欣泰電氣將在7月11日停牌一天,7月12日復牌,並持續交易30個交易日後自8月23日開市起停牌,停牌15天後由深交所作出股票是否上市的決定。
7、賠償是由欣泰電氣支付嗎?
7月8日,公司另一份公告表明,公司目前無力回購現有流通的股份,因此,賠付事項系由公司保薦人興業證券發起設立了5.5億的欺詐發行上市先行賠付專項基金賠償。
8、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否可以獲得賠償?
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2015年股災期間,因救市而買入欣泰電氣137.13萬股,於2015年9月三季報起列於公司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
根據本次公司公告的興業證券專項先行賠付基金的賠付對象,中央匯金公司應在賠付之列。
9、廣州市創勢翔投資有限公司是否可以獲得賠償?
根據公司披露的廣州市創勢翔投資有限公司兩次舉牌的披露時間來看,分別在2016年3月21日和2016年4月21日,根據公司公告的賠付對象,廣州市創勢翔投資有限公司有可能不在賠付之列。除非其有部分股份是在2015年11月27日前買入的。
10、從賠付方案來看,獲賠償的對象中,是否一直持有到今天的投資者獲賠最少?
不是的,對於基準日後賣出或未賣出的股東,賠償方案是相同的。但賠償只負責買入均價與基準日前賠償均價的差額,而基準日後與實際的賣出價格的差額,則不在賠償之列。
如果在公司披露風險公告及更正財務數據公告日前買入,並在基準日後一直持有未賣出的,將獲得的賠償按上述問題3中的第2)點對待。但是,其所持有的股票,有可能在7月12日復牌後,由於持續的跌停而不能賣出,因未能賣出而產生的損失,或由於賣出而產生的賣出均價與基準日前每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之間的損失,將由投資者個人承擔。
4. 澤熙私募基金排排網2016
4月18日,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第五批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名單,共含有17家機構,包括大名鼎鼎的澤熙投資和金賽銀。
據記者統計,自2015年11月23日中基協公布首批失聯私募機構公告以來,此次失聯機構數量是最多的一次(詳見附文)。其中,私募扎堆的北京占據了此次17家失聯機構中的8個席位,來自上海的機構則有3家。
中基協的公告顯示,通過這些公司在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預留的固定電話、手機號碼、電子郵件等方式,均無法與公司取得聯系,公司亦未在限定時間內回復相關情況說明。如果這些公司不能在5個工作日之內,對公司經營情況及風險情況予以書面說明,則將被正式認定為失聯(異常)私募機構,並在官方網站上進行公示。
同時,協會還公布了前四批公示的失聯私募機構的反饋情況,在此前公布的30家私募中,截至目前,已經有21家私募機構被認定為失聯(異常)機構。其中,多達16家機構沒有正在管理的私募基金產品。在中基協的官方網站上,投資者可以通過「私募基金管理人分類公示」一欄,查詢到失聯(異常)機構的詳細名單。
而此次公布的名單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曾經風光無限的澤熙和金賽銀。
澤熙投資的靈魂人物——昔日的「私募一哥」徐翔被調查已有5個多月,徐翔的舊部也紛紛離職,另覓去處,曾經威震江湖的澤熙投資如今無聲無息失去蹤影。
而深圳金賽銀早在2015年底就陷入了60億元的兌付風波,董事長王維奇跑路玩失蹤,至今仍然失聯。
事實上,由於私募基金的公開程度遠遠不如公募基金,因此行業內部亂象已非一朝一夕。自2016年以來,中基協也是頻發新政策,試圖整頓各類不規范行為。
2月5日,協會頒布《關於進一步規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若幹事項的公告》,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進行了多方面的規范。4月15日,協會再次出手,發布最嚴格的《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新辦法規定不得將100萬元的私募產品募集門檻分拆。也就是說,過去幾個投資者湊錢共買一份基金的情況,未來不允許出現。但是,現在拆分銷售的情況在業內不算少見,新辦法的出台對機構業務確實會產生一定影響。
上海朝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兼副主任律師徐培龍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募集行為是監管的核心,新辦法的重點在於「合格投資者」的甄別,通俗來說,就是明確了誰可以募集、向誰募集、如何募集,有助於消除行業亂象。
此外,中國基金業協會4月15日還對中金賽富、中金信安和中投金匯作出撤銷管理人登記的紀律處分,對有關責任人員公開譴責,加入黑名單。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基金業協會已登記私募基金管理人25901家,相比於2月底的數據,減少了78家。
附文: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的第五批17家失聯私募機構名單
1.山東瑞源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
2.四川歐陽福資產管理拍賣有限公司
3.中乾財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4.北京瑞達利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5.黑龍江中舜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6.銀基財富(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7.山東中東華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8.遼寧安瑞錦投資顧問有限公司
9.上海毓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10.北京中和億澤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1.華萊財富國際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12.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3.北京中農立信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14.中聯盟財富(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15.深圳金賽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6.北京恆銀中嘉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7.上海喆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私募亂象叢生
作為A股市場的生力軍,陽光私募近年來取得飛速發展。但是,隨著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私募存在的問題和風險也正不斷凸顯。
本刊調查發現,在新形勢下,陽光私募行業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包括涉嫌非法集資、偽市值管理、內幕交易、利益輸送等。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指出,自協會建立投訴登記制度以來,針對私募基金的投訴事項有495件,佔比高達85%,而且不少管理人的機構登記備案信息與事實有出入。從上述數據也足以說明行業亂象從生。
監管機構的監管風暴,讓眾多違法違規行為曝光的同時,對私募亂象也起到了威懾作用。同時,監管層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私募行業將朝著合法有序規范的道路健康發展。
偽市值管理 與大股東操縱股價
2015年11月,「私募一哥」徐翔因為涉嫌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股市內幕信息,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而被公安機關帶走協助調查。
據了解,徐翔精於資本運作,與上市公司合作「管理市值」。以華東重機為例,2014年澤熙增煦斥資1億元參與華東重機定向增發,當時公司市值規模約為24億元,業績自上市之後連年下滑,有外延式擴張、增厚業績的強烈動力,各項指標都頗對澤熙的胃口。不過,華東重機2015年11月23日發布公告調整定增預案,徐翔旗下澤熙增煦被踢出局。
事實上,在私募行業內,一些私募機構喜歡打著「市值管理」的旗號進行項目運作,幫助上市公司管理股價,與大股東捆綁形成利益共同體,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與私募機構的股票炒作相互配合,在特定時段共同推高股價,從而非法獲益的現象十分突出。
日前,證監會對江蘇宏達新材實際控制人朱德洪與私募機構上海永邦投資有限公司合謀,利用信息、資金優勢操縱宏達新材股價案,以及朱德洪泄露內幕信息,與另一家私募上海金力方串通做內幕交易案依法做出處罰。該案直指飽受市場詬病的「偽市值管理」,意義重大,也是證監會查處「利用信息優勢進行價格操縱」的第一案。
在此案中,私募機構以「市值管理」為名提供「一攬子」服務已呈現出專業化趨勢,上海永邦對此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模式:先是雙方就「標的股票、融資規模、期限、利率、折扣率、預警線、平倉線」等確定「交易要素」,然後上海永邦通過發行集合理財產品籌資或以自有資金,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接盤,隨後融資方支付保證金,合作期間由上海永邦管理股票,到期回購或處置股票,按約定比例分配收益。
盡管宏達新材案緣起「偽市值管理」,但該案件卻有著多種違法行為交織混雜,除了市場操縱外,還存在相關人員內幕交易、相關主體信息披露違規等多重問題。當然,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到,監管層對於證券市場違法行為正逐漸彰顯出依法從嚴監管的決心。
涉嫌非法集資 空殼私募大行其道
近期備受輿論關注的「中晉系」圈錢騙局有了新進展,根據上海公安披露的最新案情,該案應與P2P無關,因為中晉系主打的業務是私募股權投資,私募機構非法集資成為投資者需要警惕的又一種投資理財亂象。
據了解,中晉系投資注冊50餘家子公司,並控制100餘家有限合夥企業,以私募股權投資產出高收益率吸引投資者。其在宣傳網頁上披露,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晉合夥人投資總額已突破340億元,涉及總人次超過13萬。而它旗下股權基金投資公司的全稱是「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記者在基金業協會官網上能輕易查到該公司的備案信息,案發前中晉集團官網上也曾掛出過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的牌照。
據了解,中晉系採用「獨特」的合夥人模式中,中晉股權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充當了一個很關鍵的角色:其既是中晉合夥人股權投資(基金)的產品管理人,也是其普通合夥人。而上海中晉一期和二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則是中晉合夥人股權投資(基金)的流動性基金。通過這樣的合夥人模式,中晉系圈錢數百億,其行為與合法私募背道而馳,投資者必須擦亮雙眼。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4月13日,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達到26039家,其中有管理規模的有8521家,僅占登記總數的32.72%,也就是說空殼私募佔多數席位,行業亂象叢生,亟須監管。可喜的是,《私募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將在本月發布,一同落地的還將包括與私募基金合同條款有關的指引文件,此前基金業協會還陸續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指引》、《私募投資基金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等多個重磅文件。在密集的新規規范下,私募行業亂象有望得到遏制。
一期產品冒尖 後續產品業績平平
一期產品冒尖、後續產品業績平平的現象算得上私募業最為常見的一大亂象,清水源、滾雪球投資、巨杉資產、景林資產、尊嘉資產等私募公司旗下基金產品均有出現類似的情況。以深圳清水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例,根據私募排排網的數據,公司於2011年11月23日成立的首期產品「清水源1號」年化收益率為56.51%,累計收益率高達596.66%,但公司後來成立的產品如「清水源優勢」、「清水源4號」等業績十分普通,再往後發布的產品則以負的收益率居多。
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主要是新私募利用「一期產品」具有標桿效應,只要一期產品業績做上去了,規模自然而然就上來了。2013年的私募單只產品業績冠軍創勢翔是其中的典型。2012年5月20日,創勢翔成立了旗下第一隻陽光私募產品「創勢翔1號」,2013年該產品以125.55%的收益率拿下當年陽光私募排行榜的冠軍。此後公司規模迅速擴張,旗下管理的產品也不斷增多,產品風格也進一步優化。
有業內人士指出,私募對第一隻產品往往非常謹慎,會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將其打造為旗艦產品,為後期發行樹立標桿效應。只要首期產品業績冒尖,產品業績能進入年度或半年度的前10名、前20名,各路資金就會蜂擁而至,新產品發行才會更順暢。特別是在弱勢背景下,規模對私募而言,不僅意味著利潤,也意味著江湖地位。
此外,私募變花樣提業績報酬的行徑近期也浮出了水面。猛獁資產與投資人的糾紛在圈內引起了轟動。據悉,猛獁資產曾提取過3次管理費,而基金經理陳揚帆則稱,共提取600萬報酬。該公司去年3月發行了第一隻產品「光輝歲月」,在即將結束1年封閉期之時,單位凈值卻跌至0.9元以下。管理人賺錢投資者虧錢,讓私募提取業績報酬的時點及方式提出質疑,基金業協會對此高度重視,已經要求相關機構作出說明,並按程序啟動調查工作,對有關情況予以全面核實。
人員流失率高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私募進入野蠻擴張期,該行業從業人員的隊伍也逐漸壯大。根據基金業協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16年3月底,私募基金從業人員44.65萬人,在去年3月底的時候該數字僅為15.42萬人。短短一年,私募從業人員數量增加了將近2倍。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有超過300名公募基金經理離職,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進入了私募領域,前述猛獁資產的基金經理陳揚帆也是其中一位。這些都印證了私募行業仍處於野蠻生長的草莽時代。
從數量上看,目前私募行業從業人員已然超過了證券、公募以及期貨從業人員。從規模上看,和公募、券商相比,大部分私募都顯得廟小,其對從業者的要求卻比前者嚴格得多。私募基金不養閑人,以成敗論英雄,研究員的壓力非常大。因此,私募人員流失率也相當高,做得不好的老闆不想要,做得好的又很難留得住,缺乏激勵機制的私募容易讓有能力操盤的人單飛。私募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反映到團隊建設和管理水平方面,和其投資水平相差甚遠。
另一方面,「空殼」、「跑路」公司時有出現,機構失聯屢被曝光,原本「公奔私」的人員也出現了迴流。再加上行業監管趨嚴,專業度欠佳的機構和從業人員面臨淘汰危機,私募行業人員流失率將進一步加大。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私募基金公司為節約成本,租一間辦公室,兩三個人就成立私募,一人身兼多職的小公司隨處可見。事實上,一家正規的私募至少應該達到20人才算合格。有業內人士稱,沒有一套完備的體制,缺少一個強大的團隊,這樣的私募從長遠來看是做不大的。
除了上述幾大亂象之外,私募行業還存在風控薄弱、公開推介私募基金、向非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以及通過轉讓、拆分等方式變相突破私募投資門檻等違法違規亂象,作為投資者,必須時刻保持警惕,避免被捲入私募亂象中。(綜合證券時報股市動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