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定投每月到底投多少錢合適
定投講究長期效應,短期定投效果不明顯,所以適合用長期閑置資金進行定投。
例如:從每月工資中分配10%用於定投,也可設定一個中長期定投目標,根據目標設定的總額和年限決定每月定投金額。
在各類基金產品中,貨幣基金和債券型基金預期收益較為穩定,所以定投的意義不大。
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以及指數基金相對更適合定投,這些基金定投可獲得的預期平均預期收益率達到8%也是極有可能的。
定投除了可平攤風險和成本外,復利也是其優勢之一,所以每月定投100元看似金額極小,但定投達到一定年限後也可累積成一筆不小在資金。
㈡ 基金定投多少合適
基金定投,這是一種定額定期的小成本投資方式,但是投資年限長,這種投資方式比較適合投資指數型或是股票型波動較大的基金,因為波動才帶來利潤差,而且每月同樣的錢投資買到不一樣的份額,這樣就不用擔心上漲或是下跌帶來的強烈波動,平攤了成本,他屬於小積累大財富,可以根據自身每月的資金余額來確定定投金額。目前3100點附近區域,定投基金的風險是不大的。
㈢ 想要每個月定投基金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說了如何規劃手裡的資金之後,那麼該如何計算閑錢有多少,又該用多少錢來買基金呢?主要有三種方式,適合月收入以及年齡不同的人群。
第一種「三分之一法」
也就是每個月拿出收入的「三分之一」買基金,剩下的作為日常開支和備用金。
不過這個方法比較適合收入比較高的人和單身人士。畢竟月入5000,拿出1500元買基金還是有點壓力的。
第二種「10%/50%法」
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手頭錢不多卻有年終獎的人。
假如你每個月拿不出工資的三分之一來買基金,那麼可以考慮拿工資收入的10%來買基金。
收入的10%看起來不起眼,但日積月累也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而且用工資的10%來買基金,壓力也不會很大,打理基金的心態也會更好,更有助於讓基金有個好收益。
50%指的是獎金的50%,比如發了一大筆獎金,可以考慮將一半的錢拿來投資基金,或者把年終獎扣除必要開支之後的錢分拆成12份每個月定投。
第三種「指頭演算法」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通過自己的收入直接計算的,但是投資這件事年輕的時候可以考慮相對激進的投資策略,但等年紀大了可能就不敢那麼激進了。
所以我們最後一種計算方法就是「指頭演算法」。
實際上就是根據你的年齡來確定投資比例。比如你現在30歲,可以拿70%的錢買基金;假如你現在40歲,可以拿60%的錢買基金;假如現在已經60歲退休了,建議拿40%的錢買基金。
這個方法的計算公式為:「100-你的年齡=投資比例」。
也就是說年齡越大越保守,分配到基金投資中的錢越少。
總結來看,20歲左右的青年人,沒什麼太大的負擔,可以考慮拿閑錢的70%-80%來定投;但如果是30-40歲的中年人,面臨著房貸、職業素養提升、父母贍養、子女教育等等,肯定不敢拿太多錢去投資偏股型基金這種風險高的產品,拿閑錢的60%左右定投就差不多了。
不過對於剛畢業參加工作不久、薪水不太多的職場新人和基金小白來說,前期不建議拿太多錢定投,不妨先小額定投試試水,同時多學點理財知識,後面對股市、基金有一定了解了再慢慢追加定投金額。
其實,做基金定投跟存錢是一樣的,若現在工作穩定,收入比較高,可以先多投一些,等到緊張了就少投一些,等有錢了再加倉。但大前提一定得是:不能增加你的生活負擔,不影響生活質量,做到快樂投基。並且,基金定期投資是一項長期的理財方式,需要不斷堅持。
㈣ 基金定投。准備投20萬。每天投多少合適。
一、基金定投的概念
基金定投,又稱為「定期定額投資基金」,顧名思義,就是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分批次地自動申購指定的開放式基金。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投資者通過提交申請,約定每期扣款時間、扣款金額和申購對象,在約定日自動扣款,完成基金申購。
四要素:定期投資、定額投資、分次投資、自動扣款。
二、基金定投的特點
1. 自動申購,積少成多
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繁忙的工作後,很多人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去打理財富。基金定投一旦簽訂協議,便自動申購,方便又省心。
且基金定投有「強制儲蓄」的特性,可以實現積少成多,解決了應急之需。
比如:定投一個旅遊基金,通過積攢每個月節省下來的零花錢,來實現每年出國旅遊一次的小目標。
2. 分批買入,攤平成本
基金定投由於其分批買入的特性,即使短期遇到市場下跌也不怕,可以通過分批買入來攤平成本。
比如說:上個月基金凈值是1塊錢,我投入1000塊,能買1000份。這個月由於股市下跌,基金跌到了5毛錢,我繼續投入1000塊,能買2000份。這時我總的投入是2000塊,但獲得了3000份基金,也就是說,通過分批買入,我的成本從1塊錢降到了6毛7。未來只要基金上漲回到6毛7以上,我就能獲利。但如果是期初一次性買入呢?即使這只基金反彈到7毛錢,我還虧30%呢。所以說,遇到短期市場下跌,我們不應該因恐懼而畏首畏尾,反而應該繼續定投,搶更廉價的籌碼。
3. 無需擇時,方便省心
傳統投資,擇時很重要,但也很困難。如果買賣時機沒有把握好,很可能給資金帶來損失。如果不幸買到了市場頂部,則有可能長期無法解套。
看個例子:小明是一個投資新手,聽聞一位投資經驗豐富的朋友說,最近市場環境不錯,可以提前在低位買入。小明看市場來回震盪,想等價格便宜一些再買入,結果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小明怕錯過上漲行情,實在不能再等了,於是決定買入。可是當他滿心歡喜的買入後,市場卻一路下滑,最後小明是欲哭無淚,不禁感慨:「擇時咋就這么難?」
傳統投資需要投資者必須全程參與每個投資環節,對投資者的專業能力和擇時能力要求非常高。而基金定投則無需擇時,也不需要投資者浪費時間和精力。它的基本盈利模式是:通過分批買入攤平成本,等到基金凈值回歸到平均成本線以上,將其賣出賺取利潤。
4. 長期投資,復利增長
復利是指在每經過一個計息期後,都要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計算下期的利息,也就是俗稱的「利滾利」。在基金定投中,獲利了結後將收益滾入下一輪定投,就會產生可觀的復利效果。
愛因斯坦曾說過「復利的威力比原子彈還可怕」,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復利為什麼會這么牛?我們通過一個小故事讓大家感受一下復利的威力。
小故事:下棋
一個愛下象棋的國王棋藝高超,從未遇到過敵手。為了找到對手,他下了一份詔書,說不管是誰,只要下棋贏了國王,國王就會答應他任何一個要求。
一個年輕人來到皇宮,要求與國王下棋。緊張激戰後,年輕人贏了國王,國王問這個年輕人要什麼獎賞,年輕人說他只要一點小獎賞:就是在他們下棋的棋盤上放麥子,第一格放一粒,第二格放第一格的兩倍,以此類推,一直放到最後一格的第64格。
國王沒有仔細思考,以為要求很小,於是就欣然同意了。但很快國王就發現,即使將自己國庫所有的糧食都給他也不夠。
巴菲特這樣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人生就像滾,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
三、「一次性投資」和「定投」有什麼區別?
依據申購方式的不同,基金可分為「一次性投資」和「定投」。每個人購買基金時,應衡量各自的資金狀況、理財目的、風險偏好、投資經驗等,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總結:
簡單來說,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分批次地自動申購指定的開放式基金。相比「一次性投資」,具有積少成多、分批買入、無需擇時、長期投資等特點,風險較低,適用於廣泛人群。
自選基,基金挑選神器
㈤ 基金定投適合存款多少的人,每個月投500是不是太少了
每月用500元做基金定投,已經是工薪族裡面投入資金比例較高的人了。投資,關鍵在於合適。有投資意識特別好,但是要控制好風險,合理分配資金,不要被行情帶節奏。
綜上所述,公募基金為普通百姓提供了參與資本市場的順暢通道,而採用定投的模式是規避風險的一種手段。買賣基金並不意味著肯定賺錢,所以需要細化投資的過程,把重點鎖定在選擇基金品種和擇時止盈的問題上,才可以提高盈利的概率。至於投入多少資金比較合適的問題,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綜合考慮,堅持風險自擔的原則。投資,需要有勇有謀!
㈥ 基金定投一個月投多少錢合適
對於普通基金來說,它屬於細水流長型投資產品,需要通過時間的積累來穩步成長。所以用來投資基金的資金,一定是生活開銷和保障外的資金。
我們一定要把「保障,現金,儲蓄,增值」四個資金功能區做好,切忌把應急金拿去儲蓄增值,也不應該把儲蓄的錢拿去增值。
2、運作時間最好超過3年的,非定期開放的,可以隨時申贖的。
3、看基金錶現:選近一年平穩增長的,收益比較好的。
4、看基金經理:最大回撤率(用來描述投資者可能面臨的的最大虧損,股基45%以內為優,指數型基金是跟著指數走,不需要看最大回撤率),更換頻率(不要經常更換)
巴菲特多次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自己的理解能力允許的范圍內投資。」
磨刀不誤砍柴工,投資之前先學習一下理財知識,了解清楚再進行投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