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巴菲特投資收益二八定律

巴菲特投資收益二八定律

發布時間:2021-08-02 21:58:47

Ⅰ 巴菲特投資理念

找到傑出的公司;少就是多;把大賭注壓在高概率事件上;要有耐心;不要擔心短期價格波動;穩中求勝;簡單、傳統、容易;永遠不許失敗;「一鳥在手勝過百鳥在林」;不迷信華爾街,不聽信謠言。

(1)巴菲特投資收益二八定律擴展閱讀:

操作實務,根據巴菲特定律,企業要想投資成功: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市場空缺;投資別人都意識到卻不屑於投資的市場空缺;投資已經形成競爭態勢的市場領域,但一定要闖出特色,要投資股票,不妨借鑒巴菲特的經驗。

巴菲特總結了10項投資要點: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沖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也不會改變任何一個作為,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菲特定律



Ⅱ 美國有一位比巴菲特還高明的股市投資者是誰他基本滿倉,提取投資收益的20%做為報酬。

1.最早的應該是查樂斯.道斯1855年是他創辦了<華爾街日報>在他任總編的年裡,他的文章期刊被人們稱為:道氏理論,是公認的技術分析之父,技術分析鼻祖。
2.威廉.德爾特.江恩(1878-1955)
被稱為二十世紀偉大炒家。最好記錄25個交易日內,炒賣286次,有264次賺錢,勝率達92%江恩於1902年24歲時就開始炒股,在這之後的53年投機生涯中,賺取了5000萬美元的利潤,相當於現在的5億多美元。
3.瑞福.尼爾森.艾略特(1871-1948)
波浪理論的創始人。50多歲因病退休在療養院療養時,研究了華爾街75年的資料後,終於在1934年理出一套完整的股市波動理論,並於1938年出版<波浪理論>一書。它以哲學、數字學、神秘學於一身,以自然定律為已任,揭示宇宙的秘密。是將技術分析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顛峰之作。1984年波浪理論繼承人柏徹特,在全美投資賽中,以三個月400%的獲利率,獲總冠軍,從而使波浪理論迅速傳播至今...............
4.喬治、索羅斯(1930到今)
量子基金創始人。被稱為市場驅動者。從1969年以來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每年的營利率為35%僅有挫敗的一年是1981年,近幾年股市低迷他也不走運,經常使用的反向思維,反而害了自己。
5.斑傑明.格拉罕(1894-1976)被喻為華爾街院長和證券分析之父。對投資界最大的貢獻是將明確的邏輯與理性帶到了微觀基本分析中,並成為巴非特等等許多成功投資家的啟蒙宗師。
6.沃倫.巴菲特(1930至今)
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投資家。從100美元起家,創造過160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在1994年他的身價超過了比爾.蓋次,成為世界首富。他從不主張投機。
7.彼得.林奇(1944至今)
被稱為首曲一指的基金管理者,在他操盤的13年裡,創造了報酬率達2703%的成長紀錄。他認為投資是藝術,要善於從日常生活中找投資對象。
8.伯納德.巴魯克(1870-1965)
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風險投資家,一位曾經征服華爾街後又征服華盛頓的最著名受人敬慕的人物。他經歷了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江歷屆認為他是那個時代少有的幾位賺了錢又能保存果實的大炒家。他指出:除非能把全部精力投入,不然別入市投機。
9.羅伊.紐伯格(1903至今)
美國保護者共同基金的創始人。管理金額高達500億美元,1929年進入華爾街是至今唯一一位經過1929和1987經濟崩潰的投資家。在至今的60多年的投資生涯中沒賺過錢。最後,他將所賺的錢,大部分投入到藝術事業。
10.吉姆·羅傑斯(Jim.Rogers)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他具有傳奇般的投資經歷。從他與金融大鱷索羅斯創立的令人聞之色變的量子基金到牛氣十足的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從兩次環球投資到被Jon T等著名年鑒收錄,無不令世人為之嘆服。

Ⅲ 銷售中的28定律

是指百分之二十的客戶,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營業額或利潤。

二八定律也叫巴萊多定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盡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非決定性,因此又稱二八法則。

(3)巴菲特投資收益二八定律擴展閱讀

理論來源

1897年,義大利經濟學者巴萊多偶然注意到19世紀英國人的財富和收益模式。在調查取樣中,發現大部分的財富流向了少數人手裡。同時,他還從早期的資料中發現,在其他的國家,都發現有這種微妙關系一再出現,而且在數學上呈現出一種穩定的關系。於是,帕累托從大量具體的事實中發現:社會上20%的人佔有80%的社會財富,即: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時,人們還發現生活中存在許多不平衡的現象。因此,二八定律成了這種不平等關系的簡稱,不管結果是不是恰好為80%和20%(從統計學上來說,精確的80%和20%出現的概率很小)。習慣上,二八定律討論的是頂端的20%,而非底部的80%。人們所採用的二八定律,是一種量化的實證法,用以計量投入和產出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Ⅳ (江北別墅 國信自然天城)符合 不僅僅是李嘉誠 還有就是巴菲特也是同意地段論 百度(地段決定投資收益)

李嘉誠是做實業的,而巴菲特是玩股票期貨等非實業的,不具有可比性。 如果單論誰有錢,那麼則是巴菲特,因為巴菲特曾於我國深市滬市開通這類業務的時候

Ⅳ 巴菲特成首富了,真快,他是拿公司的錢炒股嗎,這樣可以的嗎,請各位大蝦分享一下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長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今年的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1965—2006年的42年間,伯克希爾公司凈資產的年均增長率達21.4%,累計增長361156%;同期標准普爾500指數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長率為10.4%,累計增長幅為6479%。
2007年3月1日,伯克希爾公司A股股價上漲410美元,收於106600美元。去年伯克希爾A股股價上漲了23%,相形之下,標普500指數成分股股價平均漲幅僅為9%。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他倡導的價值投資理論風靡世界。價值投資並不復雜,巴菲特曾將其歸結為三點:把股票看成許多微型的商業單元;把市場波動看作你的朋友而非敵人(利潤有時候來自對朋友的愚忠);購買股票的價格應低於你所能承受的價位。「從短期來看,市場是一架投票計算器。但從長期看,它是一架稱重器」——事實上,掌握這些理念並不困難,但很少有人能像巴菲特一樣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巴菲特似乎從不試圖通過股票賺錢,他購買股票的基礎是:假設次日關閉股市、或在五年之內不再重新開放。在價值投資理論看來,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而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

巴菲特2006年6月25日宣布,他將捐出總價達370億美元的私人財富投向慈善事業。這筆巨額善款將分別進入全球首富、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創立的慈善基金會以及巴菲特家族的基金會。巴菲特捐出的370億美元是美國迄今為止出現的最大一筆私人慈善捐贈。
據路透社報道,波克夏-哈薩威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巴菲特現年75歲,《福布斯》雜志預計他的身價為620億美元,是全球首富。370億元的善款佔到了巴菲特財產的大約60%。
巴菲特在一封寫給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會的信中說,他將捐出1000萬股波克夏公司B股的股票,按照市值計算,等於巴菲特將向蓋茨基金捐贈300億美元。
蓋茨基金會發表聲明說:「我們對我們的朋友沃倫·巴菲特的決定受寵若驚。他選擇了向比爾與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捐出他的大部分財富,來解決這個世界最具挑戰性的不平等問題。」
此外,巴菲特將向為已故妻子創立的慈善基金捐出100萬股股票,同時向他三個孩子的慈善基金分別捐贈35萬股的股票。
不久前,蓋茨剛剛宣布他將在兩年內逐步移交他在微軟的日常管理職責,以便全身心投入蓋茨基金會的工作。蓋茨基金會的總財產目前已達300億美元。該基金會致力於幫助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事業以及發展美國的教育。

巴菲特投資「金」定律

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
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利潤的復合增長與交易費用、避稅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不要在意某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只要在意其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只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只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面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沖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在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即使美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為之改變我的任何投資作為。
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只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巴菲特股市不敗的六大要素

一、賺錢而不要賠錢
這是巴菲特經常被引用的一句話:「投資的第一條准則是不要賠錢;第二條准則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因為如果投資一美元,賠了50美分,手上只剩一半的錢,除非有百分之百的收益,才能回到起點。
巴菲特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在1965年到2006年間,歷經3個熊市,而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只有一年(2001年)出現虧損。
二、別被收益蒙騙
巴菲特更喜歡用股本收益率來衡量企業的盈利狀況。股本收益率是用公司凈收入除以股東的股本,它衡量的是公司利潤占股東資本的百分比,能夠更有效地反映公司的盈利增長狀況。
根據他的價值投資原則,公司的股本收益率應該不低於15%。在巴菲特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中,可口可樂的股本收益率超過30%,美國運通公司達到37%。
三、要看未來
人們把巴菲特稱為「奧馬哈的先知」,因為他總是有意識地去辨別公司是否有好的發展前途,能不能在今後25年裡繼續保持成功。巴菲特常說,要透過窗戶向前看,不能看後視鏡。
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一個辦法,是計算公司未來的預期現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錢。這是巴菲特評估公司內在價值的辦法。然後他會尋找那些嚴重偏離這一價值、低價出售的公司。
四、堅持投資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屏障」的公司
預測未來必定會有風險,因此巴菲特偏愛那些能對競爭者構成巨大「經濟屏障」的公司。這不一定意味著他所投資的公司一定獨占某種產品或某個市場。例如,可口可樂公司從來就不缺競爭對手。但巴菲特總是尋找那些具有長期競爭優勢、使他對公司價值的預測更安全的公司。
20世紀90年代末,巴菲特不願投資科技股的一個原因就是:他看不出哪個公司具有足夠的長期競爭優勢。
五、要賭就賭大的
絕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天性保守。但巴菲特不是。他投資股市的620億美元集中在45 只股票上。他的投資戰略甚至比這個數字更激進。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前10隻股票佔了投資總量的90%。晨星公司的高級股票分析師賈斯廷·富勒說:「這符合巴菲特的投資理念。不要猶豫不定,為什麼不把錢投資到你最看好的投資對象上呢?」
六、要有耐心等待
如果你在股市裡換手,那麼可能錯失良機。巴菲特的原則是:不要頻頻換手,直到有好的投資對象才出手。
巴菲特常引用傳奇棒球擊球手特德·威廉斯的話:「要做一個好的擊球手,你必須有好球可打。」如果沒有好的投資對象,那麼他寧可持有現金。據晨星公司統計,現金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投資配比中佔18%以上,而大多數基金公司只有4%的現金。

巴菲特理財法:「三要三不要」

以下是堪稱巴菲特投資理念精華的「三要三不要」理財法:
要投資那些始終把股東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巴菲特總是青睞那些經營穩健、講究誠信、分紅回報高的企業,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股價波動,確保投資的保值和增值。而對於總想利用配股、增發等途徑榨取投資者血汗的企業一概拒之門外。
要投資資源壟斷型行業。從巴菲特的投資構成來看,道路、橋梁、煤炭、電力等資源壟斷型企業佔了相當份額,這類企業一般是外資入市購並的首選,同時獨特的行業優勢也能確保效益的平穩。
要投資易了解、前景看好的企業。巴菲特認為凡是投資的股票必須是自己了如指掌,並且是具有較好行業前景的企業。不熟悉、前途莫測的企業即使被說得天花亂墜也毫不動心。
不要貪婪。1969年整個華爾街進入了投機的瘋狂階段,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在手中股票漲到20%的時候就非常冷靜地悉數全拋。
不要跟風。2000年,全世界股市出現了所謂的網路概念股,巴菲特卻稱自己不懂高科技,沒法投資。一年後全球出現了高科技網路股股災。
不要投機。巴菲特常說的一句口頭禪是: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早晨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編輯]億萬富翁這樣煉成:巴菲特理財習慣揭秘
當今金融界,微軟公司董事會主席比爾·蓋茨先生與投資大亨巴菲特二位長期穩坐排行榜的前兩位。他們曾聯袂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做演講,當有華盛頓大學商學院學生請他們談談致富之道時,巴菲特說:「是習慣的力量。」
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現在大家的理財意識越來越強,許多人認為「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這樣即使某種金融資產發生較大風險,也不會全軍覆沒。但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像馬克·吐溫建議的那樣,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
從表面看巴菲特似乎和大家發生了分歧,其實雙方都沒有錯。因為理財訣竅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比如巴菲特是國際公認的「股神」,自然有信心重倉持有少量股票。而我們普通投資者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此時分散投資不失為明智之舉。另外,巴菲特集中投資的策略基於集中調研、集中決策。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
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所以他永遠只買一些傳統行業的股票,而不去碰那些高科技股。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股市不景氣,許多人就想炒郵票、炒外匯、炒期貨、進行房產投資甚至投資「小黃魚」。其實這些渠道的風險都不見得比股市低,操作難度還比股市大。所以自己在沒有把握前,把錢放在儲蓄中倒比盲目投資安全些。
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葯,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兒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
我們所看到的是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魔鬼往往在細節之中。

巴菲特推薦投資者要讀的書

股神巴菲特賺錢神力讓熱衷投資的人羨慕不已,如何能得到這些神力的哪怕一點點呢?抽時間讀讀巴菲特推薦給投資者閱讀的書籍也許有些幫助。
《證券分析》(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的經典名著,專業投資者必讀之書,巴菲特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應該閱讀此書10遍以上。
《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著)。格雷厄姆專門為業余投資者所著,巴菲特稱之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
《怎樣選擇成長股》(費舍爾著)。巴菲特稱自己的投資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費舍爾」。他說:「運用費舍爾的技巧,可以了解這一行……有助於做出一個聰明的投資決定。」
《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本書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致股東的信中的精華段落,巴菲特認為此書是整理其投資哲學的一流工作。
《傑克·韋爾奇自傳》(傑克·韋爾奇著)世界第一CEO自傳。被全球經理人奉為「CEO的聖經」。在本書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訣:在短短20年間如何將通用電氣從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場資本增長30多倍,達到4500億美元,以及他的成長歲月、成功經歷和經營理念。巴菲特是這樣推薦這本書的:「傑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茲,所有CEO都想效仿他。他們雖然趕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細聆聽他所說的話,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贏》(傑克·韋爾奇著)。巴菲特稱「有了《贏》,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這種說法雖然顯得誇張,但是也證明了本書的分量。《贏》這類書籍,及《女總裁告訴你》、《影響力》都是以觀點結合實例的方法敘述,如果你想在短時間內掌握其中的技巧,那麼你只需要抄寫下書中所有粗體標題,因為那些都是作者對各種事例的總結,所以厚厚的一本書,也不過是圍繞這些內容展開。但如果你認為這便是本書精華,那麼你就錯了,書中那些真實的實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經驗才是這類圖書的賣點。技巧誰都可以掌握,但是經歷卻人人不同,如果你願意花時間閱讀書中的每一個例子,相信你會得到更多寶貴的東西。
最後,巴菲特是這樣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閱讀」。巴菲特神力的源泉應該是來自閱讀。

巴菲特的管理智慧

盡管組織形式是公司制,但我們將股東視為合夥人。
我和查理·芒格(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副董事長)將我們的股東看作所有者和合夥人,而我們自己是經營合夥人。我們認為,公司本身並非資產的最終所有者,它僅僅是一個渠道,將股東和公司資產聯系起來,而股東才是公司資產的真正所有者。

順應以所有者為導向的原則,我們自食其力。
多數公司董事都將他們大部分的個人凈資產投入到公司中。查理和我無法確保運營結果,但我們保證:如果您成為我們的合夥人,不論時間多久,我們的財富將同您的同步變動。我們無意通過高薪或股票期權占您的便宜。
我們的長期經濟目標:每股實現內在商業價值平均年增長的最大化。
我們並不以伯克希爾的規模來評價其經濟意義或業績表現。我們的衡量標準是每股的增長值。
為了達到目標,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產組合。
我們的首選是持有多樣化的資產組合,這些組合能夠創造穩定的現金流,並且持續提供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資產回報。
我們會報告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重要的數據。
由於我們的雙重目標以及傳統會計處理方法的局限性,傳統的會計方法已難以反映真實經營業績。作為所有者和管理者,查理和我事實上對這些數據視而不見。但是,我們會向您們報告我們控制的每一項重大投資的收益,以及那些我們認為重要的數據。
賬面結果不會影響我們的經營和資本配置決策。
在目標資產的兼並成本相近時,我們寧可購買未在賬面體現、但是可以帶來2美元收益的資產,而不願購買可在賬面上體現、收益為1美元的資產。
我們很少舉債。
當我們真的舉債時,我們試圖將長期利率固定下來。與其過度舉債,毋寧放棄一些機遇。查理和我,永遠不會為了一兩個百分點的額外回報而犧牲哪怕一夜的睡眠。
我們不會讓股東掏腰包來滿足管理層的慾望。
我們不會無視長期經濟規律而用被人為操縱的價格去購買整個公司。在花您的錢時,我們就如同花自己的錢一樣小心,並會全面權衡如果您自己直接通過股票市場進行多樣化投資所能獲得的價值。
不論意圖如何高尚,我們認為只有結果才是檢驗的標准。
我們不斷反思公司留存收益是否合理,其檢測標準是,每1美元留存收益,至少要為股東創造1美元的市場價值。迄今為止,我們基本做到了這一點。
我們只有在收獲和付出相等的時候發行普通股。
這一規則適用於一切形式的發行——不僅是並購或公開發售,還包括債轉股、股票期權、可轉換證券等。每一份股票都代表著公司的一部分,而公司是屬於您的。
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無意賣掉伯克希爾所擁有的優質資產。
您應該很清楚,這是我和查理共同的心態,可能會損害我們的財務表現。即便是那些我們認為差強人意的業務,只要有望產生現金流,而且我們對其管理層和勞資關系還算滿意,在決定是否出售時,我們也會猶豫不決。
我們將會坦誠地向您報告業績,強調對估價有正面的和負面效應的事件。
我們的原則是,要用一種換位思考的心態,將我們自己希望知道的真實情況匯報給您。這是我們的義務,決不打折扣。
我們只會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討論證券買賣。
雖然我們的策略是公開的,但好的投資點子也是物以稀為貴,並有可能被競爭對手獲取。同樣,對好的產品和企業並購策劃,也同樣得注意保密。因此我們一般不會談論自己的投資想法。
我們希望伯克希爾的股價是合理的,而不是被高估。
在可能的范圍內,我們希望伯克希爾的每一個股東在持有股份的期間內,獲得的收益或損失,與公司每股內在價值的漲跌呈相應的比例。因此,伯克希爾的股價和內在價值,都需要保持恆定,希望是1∶1。

Ⅵ 巴菲特投資忠告:有些人天生不適合買股票,你是如何看待呢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買股票,但我知道是否買股票「,真不愧是股神,簡明扼要一句話就把股市投資的真諦闡述地淋漓盡致。

對於巴菲特的觀點我還是較為認同的。


投資經常虧損的朋友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了,

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在股市中生存?

自己是否真的具備投資理財的能力?

自己是否真的能夠駕馭住「沖動」,堅定自己的投資信念?

我不禁反問一下身為「老韭菜」的自己,這10年投入股市究竟換回了什麼?又得到了什麼?我們花費了如此多的時間、精力以及金錢到底是否真的值得?

或許真的應該考慮退隱江湖了。。。

Ⅶ 直銷的二八定律是什麼意思呢

2080法則
20%的人帶來了80%的收益,只需要把握這20%的人就可以輕松得到大部分收益
而80%的人得要費很大力氣才可以得到收益,這是浪費自己時間
最重要的是要找對客戶,你要找那些最有可能買保險的人去說服他她買保險,不要找那些根本不想買或者沒錢買的人,徒勞無功 。

國際上有一種公認的企業法則,叫「馬特萊法則」,又稱「二八法則」。其基本內容如下:
編輯詞條馬特萊法則
在因和果、努力和收獲之間,普遍存在著不平衡關系。典型的情況是:80%的收獲來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氣只帶來20%的結果。
提出者:義大利經濟和社會學家帕累托
點評:在很多情況下,一小部分事情往往要比其他很多事情重要得多。
「馬特萊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義大利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維弗烈度·帕累托提出的。經過長期的對群體的研究,他發現: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佔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佔多數,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經過多年的演化,這個原理已變成當今管理學界所熟知的「80/20」定律--即80%的價值是來自20%的因子,其餘20%的價值則來自80%的因子。它的要旨在於將20%的經營要務,明確為企業經營應該傾斜的重點方面,從而,指導企業家在經營中收攏五指捏成拳,突出重點,全力傾斜,以此來牽住經營的「牛鼻子」,帶動企業經營的各項工作順勢而上,取得更好成效。
在現實生活中,「80/20」定律隨處可見:20%的業務骨幹帶動80%的工作業績;20%的重點商品、重點用戶帶來了企業80%的利潤;將80%的資金投到重要的20%的業務上,就能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應……「馬特萊法則」把80∶20作為確定比值,說明經營企業不應該面面俱到,而應側重抓關鍵,可謂入木三分。它所提倡的經營指導思想,就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經營方略。國外許多知名的大公司借鑒馬特萊法則,指導企業傾斜性經營實踐,都獲得了很大成功。
1998年,在梅格·惠特曼出任eBay公司CEO五個星期之後,她主持了一次為期兩天的會議,討論收縮銷售戰線,並再次檢查用戶數據。經過兩天的整理和排列,惠特曼和她的團隊發現,eBay公司20%的用戶,占據了公司總銷售量的80%。這個消息並非聽聽而已,相反,它提醒大家,針對這20%客戶的決策對於eBay公司的發展和收益非常關鍵。當eBay公司的管理者追蹤這20%核心用戶的身份時,他們發現這些人都是嚴肅的收藏家。因此,惠特曼和她的團隊決定不再像其他網站那樣,通過在大眾媒體上做廣告去吸引客戶,轉而在收藏家更容易關注的《玩偶收藏家》、《瑪麗·貝絲的無檐小便帽世界》等收藏專業媒體和收藏家交易展上加大宣傳力度,這一決策成為eBay成功的關鍵。
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核心用戶上,也促成了eBay公司大銷售商計劃的誕生。該計劃旨在通過提升核心客戶的表現,從而帶動eBay公司自身有更好的表現。該計劃向三類大銷售商提供了特權和認可,他們分別是:銅牌用戶,每月銷售2000美元;銀牌用戶,每月銷售10000美元;金牌用戶,每月銷售25000美元。只要大銷售商獲得了買家的好評,eBay公司就會在這個大銷售商的名字旁邊加註一個專用徽標,並給他們提供額外的客戶支持(比如,金牌銷售商可以擁有24小時客戶支持的熱線電話)。
同樣,快餐業也依賴「核心用戶」,20%的核心客戶佔去了客流量的60%,而在銷售額和利潤中所佔的份額就更大一些。快餐業的核心客戶是單身男士,年齡在30歲以下,一般每月光顧快餐店20多次。當然,快餐公司擔心這樣下去,可能會在自身形象上出現問題,因此他們的廣告就不再直接針對這些核心用戶,也不再給經常光顧的核心客戶組織俱樂部。不過,他們肯定要著力滿足核心客戶的需求。比如,肯德基公司了解到自己的核心客戶通常是那些在車上就餐的人,由於他們不大喜歡在開車的同時還要處理剩下的骨頭,肯德基公司就專門為這些人推出了一種雞肉三明治。肯德基公司客戶服務部高級主管納丁·布魯爾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說:「我們的核心客戶現在可能正在肯德基公司以外的其他地方,吃掉了一噸雞肉三明治。」
在「馬特萊法則」指導下,國外一些跨國公司的老闆活得極為輕松。比爾·蓋茨的企業有數百億美元的資產,不可謂不大,可他卻能「周遊列國」,來中國旅遊就有兩三次之多;股神巴菲特的企業與比爾·蓋茨的企業相比毫不遜色,可他卻幾乎每星期都有時間觀賞兩部以上的電影。就是這么一些「清閑」的企業家,領導的企業卻紅紅火火。緣何?他們抓住了關鍵的「20%」。
像GE這樣的實力雄厚的超級跨國公司,也並不是遍地開花,它僅僅是把其有限的資源充分配置於它的「數一數二」的行業之中。美國、日本的其他一些國際知名企業,經營管理層也都很注重運用馬特萊法則進行企業經營管理運作,不斷調整和適時確定企業階段性20%的重點經營要務,注重從馬特萊法則這一入木三分的經營法則中,體會如何採用得當的方法。正因為他們成功地運用了馬特萊法則,所以,總能將一個規模很大的企業管理得有條不紊,並使那些重點經營要務在傾斜性管理中得到突出,並有效發揮帶動企業整體性經營全面發展的「龍頭」性作用。
事實證明,那種「腳踩兩只船」、「魚和熊掌均可兼得」的理念和做法,勢必稀釋企業資源,分散企業精力,導致企業在漫長的戰線上元氣大傷,而最終被無情的市場淘汰出局。抓住了「20%」,牽住了「牛鼻子」,你就能取得經營的巨大成功。
一是「二八管理法則」。企業主要抓好20%的骨幹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數帶動80%的多數員工,以提高企業效率。二是「二八決策法則」。抓住企業普遍問題中的最關鍵性的問題進行決策,以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應。三是「二八融資法則」。管理者要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經營的重點項目,以此不斷優化資金投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四是「二八營銷法則」。經營者要抓住20%的重點商品與重點用戶,滲透營銷,牽一發而動全身。
總之,「二八法則」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關鍵人員、關鍵環節、關鍵用戶、關鍵項目、關鍵崗位。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Ⅷ 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什麼

被譽為股神,他的投資哲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招式一: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當很多投資者認為「不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時候,巴菲特卻認為,投資者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然後小心地看好它,因為他覺得: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決策次數少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資決策多的要高,就好像獨生子女總比多子女家庭所受的照顧多一些,長得也壯一些一樣。「股神」尚且認為自己由於自身精力和知識的局限,很難對很多的投資對象有專業深入的研究,更何況是普通投資者呢?
招式二:生意不熟不做
中國有句古話叫「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也有一個習慣,不熟的股票不做。2000年初,網路股高潮的時候,巴菲特卻沒有購買。那時大家一致認為他已經落後了,但是現在回頭一看,網路泡沫埋葬的是一批瘋狂的投機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現了其穩健的投資大師風采,成為最大的贏家。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做任何一項投資前都要仔細調研,自己沒有了解透、想明白前不要倉促決策。比如現在大家都認為存款利率太低,應該想辦法投資,覺得不投資就難過。其實巴菲特告誡我們「有些投資熱潮,不參與可能比參與更好。」他強調一個投資目標,就是先求保本。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有穩定增值的條件。
招式三:長期投資
有人曾做過統計,巴菲特對每一隻股票的投資沒有少過8年的。巴菲特曾說「短期股市的預測是毒葯,應該把它擺在最安全的地方,遠離那些在股市中的行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資人」。不幸的是,我們看到的更多的卻是相反的例子,許多人追漲殺跌,到頭來只是為券商貢獻了手續費,自己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我們不妨算一個賬,按巴菲特的低限,某隻股票持股8年,買進賣出手續費是1.5%。如果在這8年中,每個月換股一次,支出1.5%的費用,一年12個月則支出費用18%,8年不算復利,靜態支出也達到144%!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可以這么說:不少成功者往往是因為長抱不動,而不少失敗者往往是因為經不起不斷買進和賣出的誘惑。
招式四:逆向操作
中國有一種愛拚才會贏的文化,巴菲特提到,如果想要在股市賺錢,你必須在別人非常貪心的時候非常害怕,在別人害怕的時候貪心。所以投資的時候,第一,你要常常跟自己的天性對抗,因為天性常常會帶領你到一個錯誤的投資決策。第二,你要常常去體察周圍的環境。當你感受到環境愈來愈貪婪時,就要勇於說「no」;反之,你要勇於說「yes」。巴菲特的投資哲學是一種新時代的減壓哲學,何仿讓減壓投資創造我們未來中長期的財富及幸福人生。

Ⅸ 巴菲特推薦的十本書都是什麼

巴菲特推薦的十本書:

1、《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著

2、《怎樣選擇成長股》——費舍爾著

3、《證券分析》——格雷厄姆 多德著

4、《傑克·韋爾奇自傳》——本傑明·格雷厄姆

5、《學以致富》——彼得·林奇著

6、《贏》——傑克·韋爾奇著

7、《窮光蛋查理年鑒》(富蘭克林著)

8、《探索智慧:從達爾文到芒格》——Reter Bevelin著

9、《客戶的遊艇在哪裡》——Fred Schweb著

10、《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1、《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首先明確了「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指出聰明的投資者當如何確定預期收益。本書著重介紹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論述了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波動。

本書還對基金投資、投資者與投資顧問的關系、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選擇、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

2、《怎樣選擇成長股(全譯本)(第2版)》包括過去提供的線索;「閑聊」的用處;買什麼:尋找優良普通股的十五點原則;

買什麼:根據你的使用需要;什麼時候買;什麼時候賣出,什麼時候不要賣出;股利的喧囂;投資者的五個不要;投資者的另外五個不要;如何找到成長型股票;摘要和結論等內容。

3、《證券分析》被譽為投資者的聖經,自1934年出版以來,八十年暢銷不衰。市場反復證明,《證券分析》是價值投資的經典之作。《證券分析》第6版是1940年版本的升級版。

而《證券分析》1940年版本是作者格雷厄姆和多德最滿意的版本,也是股神巴菲特最為鍾愛的版本。第6版在保持原書原貌的同時,增加了10位華爾街金融大家的導讀,既表明了這本書在華爾街投資大師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也為這部經典著作增添了時代氣息。

4、《傑克·韋爾奇自傳》這是唯一一部韋爾奇注入畢生心血、親筆寫就的個人傳記。在這本書中,韋爾奇首次透露了他的青年歲月、成長歷程、管理秘訣,以及如何開創了一種獨特的管理模式-幫助龐大多元的商業帝國擺脫龐大體制的痼疾,走上靈活主動的道路。

他用自己特有的韋氏語言,把人生體悟、職業經歷、管理經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織就了一部富有智慧、獨具韻味而又發人深思的管理傳奇。

5、《學以致富》是投資的「《安全駕駛培訓教材》」。彼得·林奇用一種外婆跟你講故事的方式,將資本主義在美國的發展、股市的風雲變幻、投資的概況、選股的實務等投資的基礎知識向你娓娓道來。難怪沃倫·巴菲特要說:「如果我要送我孫子生日禮物,我就買這本書給他們!」

(9)巴菲特投資收益二八定律擴展閱讀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男,1930年8月30日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全球著名的投資商。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投資名言:

1、風險,是來自於你不知道你在做什麼。

2、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鍾也不要持有。

3、投資的秘訣,不是評估某一行業對社會的影響有多大,或它的發展前景有多好,而是一間公司有多強的競爭優勢。這優勢可以維持多久,產品和服務的優越性持久而深厚,才能給投資者帶來優厚的回報。

4、財務顧問就是那些比你更需要你的錢的人。

5、當那些好的企業突然受困於市場逆轉、股價不合理的下跌,這就是大好的投資機會來臨了。

6、我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永遠!

7、要投資成功,就要拚命閱讀。不但讀有興趣購入的公司資料,也要閱讀其它競爭者的資料。

8、金錢並不是很重要的東西,至少它買不到健康與友情。

9、如果你認為你可以經常進出股市而致富的話,我不願意和你合夥做生意,但我希望成為你的股票經紀。

10、在股票市場中,獨一能讓您被三振出局的是—— 不斷的搶高殺低、耗損資金。

閱讀全文

與巴菲特投資收益二八定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