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核電股票有哪些
1、沃爾核材:是核輻射改性新材料的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核技術應用電子和電力新產品、新設備的技術研發、製造和銷售。
2、中國核電:是A股唯一核電運營標的。
3、應流股份:建成了國內首條中子吸收材料板生產線。
4、上海機電:主要生產核電成套起重設備,獨立中標秦山核電三期70萬千萬的核電項目。公司為中國最大的綜合型裝備製造業集團之一,形成了設備總成套、工程總承包和為客戶提供現代綜合服務的核心競爭優勢。
5、中核科技(21.33 -0.19%):作為中核集團旗下主要的核電用閥門生產公司,受益國家大力發展核電,公司順勢而為致力於打造核電用閥門新的增長極。另外,核化工用閥門是公司另外的一個較為突出的業務,核化工用閥門主要用於核燃料加工等方面。
6、保變電氣(6.88 -0.58%):天威保變簽訂了福建寧德核電站10台高壓廠用變壓器訂貨合同。已成為1000kV級及以下各類變壓器、互感器、電抗器、太陽能(12.92 +0.08%)電池、風力發電設備、高壓套管、變壓器專用設備以及IT技術等多產業的綜合經濟實體。
7、上海臨港(18.82 +0.91%):將與國家核電技術公司有意共同出資組建核電儀控系統工程的合資企業,共同承擔第三代核電AP1000儀控系統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吸收,以及在AP1000基礎上發展的序列堆型儀控系統的研發和製造。
8、大唐發電(3.80 +0.53%):大唐發電進入核電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其參股的福建寧德核電有限公司1號機組(108.9萬千瓦)。
9、盾安環境(9.10 -0.44%):與中核集團中核工程公司簽訂了關於田灣核電站3、4號機組核島通風空調系統(HVAC)項目總包協議,金額為1.54億元。
10、贛能股份(8.80 -0.11%):第一家內陸核電站落戶彭澤,作為投資經營商的贛能股份順理成章的成為全國第一家核電營運商。
Ⅱ 中國核電站有幾個 在哪裡
建成投產的核電站有11個,正在建設中的核電站有11個,截止年擬建的核電站有4個。
中國建成投產的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中核 6台機組)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中廣核 2台機組)
嶺澳核電站(中廣核 4台機組) 田灣核電站一期(中核 3台機組)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國投4台機組) 寧德核電站(中廣核 1、2、3號機組)
陽江核電站(中廣核 1、2、3、4號機組) 福清核電站(中核 6台機組)
方家山核電站(中核 2台機組) 海南昌江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中廣核 6台機組)
正在建設中的核電站:
陽江核電站一期(中廣核 5、6號2台機組) 三門核電站(中核1.2號台機組)
台山核電站一期(中廣核2台機組) 海陽核電站(國電投 2台機組)
田灣核電站二期(中核4.5.6號機組) 石島灣核電站(華能集團)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5.6號機組) 福清核電站(中核 5.6號機組)
防城港核電站一期 (中廣核 3.4號機組) 陸豐核電站(中廣核6台機組)
彭澤核電站(中電投4台機組)
截止2018年擬建的核電站:
以下數據不全:
廣東惠州核電站(中廣核) 湖北咸寧核電站 (中廣核)
湖南桃花江核電站 (中核) 遼寧徐大堡核電站 (中核)
2017年全年全國累計發電量為62758.20億千瓦時,商運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2474.69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3.94%。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我國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37台,裝機容量達到35807.16MWe(額定裝機容量)。截止2018年初我國共有核電機組56台,其中38台正在運行,18台正在建設中。
Ⅲ 中國核電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核電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版)》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中國核權電裝機容量0.88億千瓦。目前,我國核電裝機容量與此戰略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2019年過去的12個月中,人們重新認識到核電在緩解氣候變化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以及對小型替代反應堆的開發越來越重視。預計之後我國核電行業將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步伐。
02、電源工程建設投資規模逐年遞減
2013-2018年,我國核電的電源工程投資完成額整體呈下降的趨勢。2018年,全國核電基本建設投資規模達437億元,同比下降3.74%。據最新統計,2019年1-11月,中國核電電源工程投資為265億元,較2018年同期下降了29.80%。
03、核電裝機容量逐年遞增
2013-2018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逐年遞增,2018年為4466萬千瓦時,相較2017年同比增長24.70%。根據中電聯最新統計數據,2019年1-11月,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為4874萬千瓦,相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16.70%。
Ⅳ 中國核電站有幾個,分別在哪,叫什麼名字
中國建成投產的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中核 6台機組)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鎮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中廣核 2台機組)中國廣東省深圳市
嶺澳核電站(中廣核 4台機組)廣東
田灣核電站一期(中核 3台機組)江蘇省連雲港市連雲區田灣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國投4台機組)瓦房店市紅沿河鎮
寧德核電站(中廣核 1、2、3號機組)中國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秦嶼鎮備灣村
陽江核電站(中廣核 1、2、3、4號機組)粵西沿海的陽江市
福清核電站(中核 6台機組)福州福清市三山鎮前薛村
方家山核電站(中核 2台機組)浙江海鹽
海南昌江核電站(中核2台機組)昌江縣海尾鎮塘興村
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中廣核 6台機組)廣西自治區防城港市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有37座核電站投入商業運營,裝機容量為35,807.16 MWe(額定裝機容量)。 截至2018年底,中國共有56個核電機組,其中38個在運行,18個在建。
此外,2011年7月21日,中國實驗快堆(CEFR)成功實現了40%功率的並網發電。 2014年12月15日17:00,在國家核安全局的監督下,CEFR首次達到100%。 功率。 寧德1號機組和紅沿河1號機組分別於2012年12月28日和2013年1月17日成功連接到發電電網。
正在建設中的核電站:
陽江核電站一期(中廣核 5、6號2台機組)
三門核電站(中核1.2號台機組)
台山核電站一期(中廣核2台機組)
海陽核電站(國電投 2台機組)
田灣核電站二期(中核4.5.6號機組)
石島灣核電站(華能集團)
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中廣核5.6號機組)
福清核電站(中核 5.6號機組)
防城港核電站一期 (中廣核 3.4號機組)
陸豐核電站(中廣核6台機組)
彭澤核電站(中電投4台機組)
Ⅳ 請問中國有哪些核電集團
中國核電主要有三大核電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由原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和電力投資集團合並而成)。
1、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經國務院批准組建的特大型國有獨資企業,其前身是二機部、核工業部、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由100多家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組成。是我國核電站的主要投資方和業主,是核電發展的技術開發主體、國內核電設計供應商和核燃料供應商,是重要的核電運行技術服務商,以及核儀器儀表和非標設備的專業供應商。
2、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原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是伴隨我國改革開放和核電事業發展逐步成長壯大起來的中央企業,由核心企業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30多家主要成員公司組成的國家特大型企業集團。1994年9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02億元人民幣。2013年4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正式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同步更名為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3、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015年5月29日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中電投」)與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國核技」)在官網上宣布了合並的消息,合並後成立的新公司名為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下稱「國電投」)。新組建而成的國電投資產規模超過700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2000億元。合並已獲得國務院批准。
Ⅵ 中國核電企業有哪些
中國廣東核電集體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目前主要是這3家。中國大唐集團公司似乎也有意踏足核電行業。
Ⅶ 中國的核電站都是哪些公司負責建設的
1.秦山核電站擴建萬家山核電站:業主單位 秦山核電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浙江三門核電站:業主單位 三門核電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中核核電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電投核電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3.廣東台山核電站:業主單位 廣東台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4.海南昌江核電站:業主單位 海南核電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中核集團公司、華能核電有限公司
5.山東石島灣核電站 :業主單位 華能山東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
6.山東海陽核電站:業主單位 山東核電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山東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煙台市電力開發有限公司等
7.山東國核示範電站:業主單位 國核示範電站有限責任公司
主要股東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8.遼寧徐大堡核電站:業主單位 遼寧徐大堡核電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9.廣西防城港核電站:業主單位 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
主要股東 廣東核電集團、廣西投資集團
Ⅷ 有哪些上市公司參股中國核電
參股中國核電的上市公司有:
1.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2.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3.航天投內資控股容有限公司,
4.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5.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6.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
7.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
中國核電的前十大股東是:
1.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轉持二戶,
3.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4.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5.航天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6.沈浩平,
7.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
8.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
9.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
10.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券賬戶。
Ⅸ 中國的核電站建設情況中國有哪核電站
目前,我國已經具備了以我為主的設計和建設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能力。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籌建核電站,現有2座核電站在運行,即大亞灣核電站和秦山核電站。在建的核電站有4座,包括秦山二期核電站、嶺澳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連雲港核電站。目前正在建設的核電站有4座共8台機組,總裝機容量660萬千瓦。
去年年底,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總經理康日新提出,目前中國核電發展規劃的初步設想是,到2020年核電要達到4000萬千瓦左右的裝機容量,佔全國電力裝機容量的4%。這意味著未來十幾年,我國核電裝機容量將新增2700萬千瓦。考慮到核電站需要5年左右的建設周期,未來十幾年內每年將有兩到三台百萬千瓦級的核電機組開工建設。
中國核電發展的20年,正是世界范圍內重視核電安全的20年。20年來,核電站的安全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世界核電廠營運者聯合會(WANO)統計的核反應堆機組事件次數從1985年的2.38/機組降到1998年的0.04/機組。包括我國秦山、大亞灣等核電站在內的世界上目前正在運行的許多核電站,都採取了四道屏障的安全保護法。第一道安全屏障是核電站核心部件——核燃料棒的新型材料。現在核燃料棒的材料是U02陶瓷塊,這種陶瓷的熔點高達2800攝氏度,並且它的物理化學性質穩定,不會和水產生放熱反應。第二道屏障是核燃料元件的包殼採用優質的鉻合金製造,這種合金具有很好的密封性和在運行條件下長期封存裂變產物的能力。第三道屏障來自壓力殼。罩住燃料元件棒的保護罩的厚度在20厘米以上,重達幾百噸,當發生核燃料元件包殼有少量破漏時,嚴密的壓力殼將把放射線控制在殼內,不會擴散到外界。第四道屏障是安全殼,這是一個由一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澆注成的保護殼,是放射性物質無法逾越的屏障,即使發生核泄漏事故,放射性物質也將被限制在安全殼范圍內,無法向外環境逸散。
資料顯示,在秦山及大亞灣核電站周邊10公里范圍內,目前能夠證明的核輻射量,僅為國家標準的1/2。多年來,兩座核電站沒有給當地自然環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熱堆核電站的局限
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自主設計建造大型壓水堆核電站的能力,以壓水堆為主的熱中子堆核電技術初步形成產業,並將在今後30年~50年內成為我國核電的主導產業。國內正在開展的諸如百萬千瓦級大型壓水堆等項目的開發,將使我國的核電技術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發展並逐步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提高核電的技術與經濟競爭力。熱堆核電技術的發展,總體上可以說屬於核電產業的升級工程。
按照我國核電發展計劃,到2050年,我核電裝機容量將達2億千瓦甚至更多。達到這個容量,如果只依靠熱堆電站,需要200萬噸以上的天然鈾供熱堆全壽期(60年)的消耗。我國現探明的天然鈾儲量,最多能供4000萬千瓦裝機容量的熱堆核電站運行50年至60年。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教授顧忠茂介紹,如現在不開發快堆核能系統,走核燃料循環使用、長期再生的道路,則30年後我國核電可能將陷入無米之炊。
最新調查顯示,地球已知常規天然鈾儲量,即開采成本低於每公斤130美元的鈾礦儲量僅有459萬噸,僅可供全世界現有規模核電站使用六七十年。也就是說,不走核燃料循環使用和再生的道路,本世紀全球有開采價值的鈾資源將有陷於枯竭的可能。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有可能發現新的鈾資源。
中國原子能科學院快堆總工程師徐銤介紹說,熱堆核電站只能利用天然鈾中1%左右的資源,其餘部分須作為廢料處理。形象地說,熱堆核電站是「吃」核燃料發電的核反應堆,但它僅「吃」了一點兒,「吐」出大部分;快堆核能系統在「吃」核材料和產生能量的同時,可以「消化」剩餘的大部分材料變成又可裂變的燃料,長期循環,可以把核燃料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
核能可持續發展必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對鈾資源利用的最優化,二是對核廢料處理的最小化。熱堆循環僅能將天然鈾資源的利用率提高兩三成,將廢料的長期放射毒性降低3倍~5倍,所以熱堆燃料循環的貢獻是有限的。
繪制我國的核電發展路線圖
針對未來全球天然鈾資源短缺這一現實,國家原子能機構已明確表示,我國核能發展總的路線圖是:熱堆——快堆——聚變堆。如果說,熱堆電站是「今天」的核電產業;則快堆核能系統則是「明天」的核能產業;聚變堆核能系統為「後天」的核能產業。在全球核燃料先天不足的情況下,發展熱堆核電站,必須同時發展可循環、持續提供核材料的快堆核能系統。按未來我國核電發展需要,應在2035年前後實現快堆核能系統的商用化,以滿足核電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原核工業部副部長、科技部原副部長黃齊陶說,我國快堆核能系統進入核能市場的時機,主要取決於快堆核能系統的技術成熟度,由於我國在這方面比較落後,必須在做好「今天」核電產業技術升級的同時,不失時機地啟動快堆核能系統的開發,為「明天」核能產業做好准備。
快堆循環技術的研究開發是一項投資大、耗時長的復雜系統工程,我國發展快堆技術,不應像以往那樣與核燃料循環使用嚴重脫節,而是應借鑒日本、印度等國的成功經驗,做好快堆核能系統的頂層設計,將快堆、熱堆乏燃料的後處理、快堆燃料制備、快堆乏燃料後處理等技術領域,進行整體研究,在國家統一規劃和布局下,使核能系統的各環節同步協調發展,爭取用三四十年,逐步形成我國的快堆核能產業。
Ⅹ 中國的核能上市公司有哪幾家
核電設備相關上市公司包括三大電站設備廠商旗下上市公司以及哈空調(600202)、振華科技(000733)。
東方電氣集團作為國內核島設備生產的骨幹企業,是未來核電高速發展受益最大的企業。到2020年,在運行核電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在建核電裝機容量1800萬千瓦,就要求從2006年開始每年新開工3個100萬千瓦核電機組。假設100萬千瓦核電機組的總投資額和嶺澳二期保持相同水平,並且假設國產化比率保持目前的水平,按東方電氣集團45%的市場佔有率進行計算,每年東方鍋爐從核電項目中獲取的訂單為26.3億元人民幣,每年東方電機從核電項目中獲取的新增訂單為8.96億元人民幣。相對於常規的電站鍋爐,核電設備具有更高的利潤率。
上海電氣作為國內核島和核電設備生產的主要企業,在核島設備領域每年獲得的訂單約為26.3億元左右,在常規島設備領域每年獲得的訂單在12.61億元左右。
哈動力作為國內常規島設備生產的主要企業,公司在常規島設備領域實力較強。
哈空調是中國最大的石化空冷器、電站空冷器、電站燉核電站空調機組生產基地,是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確定的生產核電站大型成套空氣處理機組的定點生產企業。
上電股份近年來與上海電氣集團進行了大規模資產置換,總額超過了30億元,輸變電成套設備、工業與電力自動化、軌道交通輸配電設備已成為公司的主營業務。上電股份還與世界輸配電領域的巨頭阿爾斯通共同投資組建上海阿爾斯通電力自動化公司;同時還持有上海西門子開關公司45%股權、上海施耐德配電電器公司20%股權等。近期公司宣布與西門子共同收購沈變互感相關資產,公司持股比例達35%。沈變互感是我國大型核電站、火電站、水電站和超高壓電網所需的大型變壓器的生產製造基地。隨著此次收購完成,公司的兩大參股公司上海MWB互感器有限公司和沈變互感將壟斷國內500KV級別以上高壓互感器市場。同時,公司參股企業——上海鍋爐廠是國內三大鍋爐廠中實力最強的,尤其在核能發電和600MW超臨界鍋爐產品上具有極強的行業優勢。
振華科技前身是著名的軍工基地,目前仍是全國配套能力最強的新型軍工電子元器件基地。目前全球的核電廠全都採用真空滅弧室、真空開關管、真空斷路器、智能高頻開關電源直流系統等高壓大電流控制裝置,而振華科技長期從事該領域的研究開發,並以8.8元的高價配股,募集資金主要投入到這些高壓大電流控制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