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馬雲要在雲峰基金里退資
因為馬雲想要降低自己在雲峰基金裡面的權重,讓更有想法的人去發掘那些想要創業的人才。
港交所披露了阿里健康股權變動情況。Innovare Tech Limited於7月14日以平均價每股22.65元,減持了1.54億股阿里健康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Innovare Tech Limited為雲鋒基金相關實體,此次減持阿里健康1.54億股股份,套現約35億港元。而在數日前,雲鋒基金曾回應稱本次減持系正常投資退出行為,雲鋒基金依舊為阿里健康的重要投資者。
據《電商報》了解,日前,有報道稱,港交所資料顯示,阿里巴巴以平均每股22.65港元的價格出售了1.54億股阿里健康股份,持股比例從68.70%降至67.51%。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對阿里健康的持股從33.49%降至32.30%。
(1)雲峰基金虧損擴展閱讀:
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4月,是中國唯一由成功創業者、企業家和行業領袖共同發起創立的私募基金。
其宗旨是除了投入資金外,把各自的創業經驗與企業分享,在發展戰略、組織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幫助企業更好發展,關注年輕的企業家,創造下一代的領導者,培育未來世界級的企業。
雲鋒基金,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的名字命名而成。除此兩人外,巨人網路董事長史玉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聯合金融集團董事局主席蔡朝暉。
❷ 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李穎是真的有能力還是憑借背景
從給出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出雲鋒基金的懂事總經理李穎確實是一個美女,但是在多數人的下意識中就會認為美女基本都是花瓶沒什麼實力。那麼這個大咖雲集的雲鋒基金懂事總經理李穎是否有能力,是不是憑借強大的後台上位的呢?這成為多數人考慮的問題,分析這個問題我從兩方面入手。
據網路信息顯示入駐雲鋒基金後李穎相繼投資了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圓通快遞、全峰快遞、華誼兄弟、大麥、搜狗、華大基因和韓都衣舍等。雲鋒基金是10年成為的,阿里巴巴是14年在美股上市的,圓通快遞是15年借殼在A股上市的;螞蟻金服雖然沒有上市估值已經高達1600億美元了。別的投資我們暫且不說,單這三家公司就已經讓她賺的盆滿缽滿了。而且據公開資料顯示,雲鋒基金投資回報遠超行業均值。在雲鋒一期基金中,投出37.3億元,回收高達160.8億,凈賺120多億。此時你還會覺得這個女人是靠背景上位的嗎?不過通過我的一番惡補我是覺得還是馬雲的眼光毒辣,能找到這樣一個人才管理雲鋒基金確實不簡單,誰能想到一個不知名的李穎能給他帶來這么多的投資收益呢?要知道10年前的李穎不過就是一個30歲左右的小青年,敢於用人且用人不疑的馬雲真是慧眼如炬啊!
❸ 雲峰基金干什麼的
雲鋒基金成立於抄2010年1月,是中國唯一由成功創業者、企業家和行業領袖共同發起創立的私募基金。其宗旨是除了投入資金外,把各自的創業經驗與企業分享,在發展戰略、組織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幫助企業更好發展,關注年輕的企業家,創造下一代的領導者,培育未來世界級的企業。
雲鋒基金,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的名字命名而成。除此兩人外,巨人網路董事長史玉柱、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銀泰投資董事長沈國軍、新奧集團董事長王玉鎖、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深圳邁瑞醫療董事長徐航、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周忻、中國動向董事長陳義紅、五星電器創始人汪建國、七匹狼創始人周少雄、九陽股份董事長王旭寧、優孚控股總裁張幼才等10多位成功企業家都是基金的發起人。
雲鋒基金總部設在上海,並在香港、北京和杭州等城市設分支機構。
❹ 女版「巴菲特」李穎,追隨馬雲9年,身價百億,後來怎樣
因為我是一個女人,我必須付出不尋常的努力才能成功。如果我失敗了,沒有人會說,「她沒有什麼需要。」他們會說,「女人沒有什麼需要。」 ----柯列爾.布茲.盧斯
所謂商場如戰場,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而在商場上拼殺從古至今都是以男性為主,而今越來越多的成功女性也加入這個行列里,並且做得風生水起,大有巾幗不讓須眉之勢,今天我們來聊聊建立了阿里巴巴這個商業帝國馬雲身邊的得力干將李穎,有著女版「巴菲特」之稱的她,有何魅力可以讓馬雲親自「三顧茅廬」招致麾下呢?
資深女學霸赴美留學獨闖矽谷
李穎自小天資聰慧,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一直生活在深圳,後來隨家人來到美國,從初中起就一直在美國留學,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高中畢業後就收到了哈佛、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等常青藤名校的邀請,最終她選擇了麻省理工大學(MIT)。
說起獨立女性,往往在人的腦海中呈現出身著各大牌秀場這一季最新款,在職場上叱吒風雲,與閨蜜逛街旅遊,經濟獨立不依附任何人,但是往往她們對於另一半的要求會更高,不是金錢的要求而是思想層面的要求,三觀一致的人在一起才能夠互相成就。
像李穎這樣已經在金字塔塔尖的人,高處不勝寒,能夠跟她思想處於一個平面的人少之又少,就算有他們也希望找一個相夫教子回歸家庭的女人,所以這也讓現代女性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❺ 雲鋒金融連續虧損借收購實現扭虧為盈
2015年,雲鋒金融借殼上市。由於馬雲作為其大股東,讓雲鋒金融的股價一飛沖天。
美國萬通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羅傑·克蘭德爾表示,「本次交易代表著美國萬通及其投保人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為我們更好的利用萬通亞洲長期的成功和價值的增值提供了獨特機遇。與此同時,我們將利用我們在雲鋒金融和萬通亞洲業務的股權繼續參與不斷增長的、有吸引力的亞洲市場。完成交易後,公司將會成為一個服務齊全的金融服務公司,為廣大客戶提供各種金融服務,客戶涵蓋高凈值人士和收入不斷增加的消費者群體。」
借收購實現扭虧為盈?
早在2015年,馬雲與其一致行動人便入主了當時的瑞東集團,隨後改名為雲鋒金融。
但是,記者注意到,馬雲、虞鋒入主雲鋒金融後,公司業績並不理想。在2016年,雲鋒金融僅收入4610萬港元,虧損則達到了3.17億港元。而在上個月,雲鋒金融發布盈利警告稱,在今年上半年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初步估計超過2.3億港元。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雲鋒金融還處於虧損中,但是公司稱截至6月30日公司現金及銀行存款超過35億港元。
此次雲鋒金融購入的保險業務顯然能增加公司收入及盈利。萬通亞洲為一家獲授權保險人,獲授權在香港和從香港從事人壽及年金、投資相連長期、永久健康及退休計劃管理的長期保險業務。在2016年,萬通亞洲的保費及收費收入達68.75億港元,稅後溢利達11.19億港元。
有可能借收購就會扭虧為盈呢。
❻ 雲鋒基金上市沒
收不住了」,4月15日,接受本報專訪時,新名片為「雲鋒基金主席」的虞鋒是切實感受到了中國的PE熱:甚至都不需要做公開的主動路演,一放出消息,一呼百應的PE投資潮。對於資金的具體規模,他稱尚沒法給出答案,因為還沒有封盤。 據記者間接了解,與兩個月前對外放出消息的「第一期基金規模達2億美金」相比,(馬)雲(虞)鋒基金第一期資金的規模,可能會達到六七億美金左右,基金的總盤子,有可能沖百億人民幣規模。 和美國PE巨頭凱雷的「總統俱樂部」稱號相比,雲鋒基金可以算得上是「商界精英俱樂部」,基金尚未封盤,已經有十多位企業家作為LP進行投資。而這只基金的主要管理合夥人(GP):虞鋒、馬雲、史玉柱、汪建國、沈國軍、王玉鎖,都是企業家。另外六位發起人,包括了希望集團劉永好、邁瑞科技徐航、七匹狼的周少雄、九陽集團的王旭寧、裕福集團鄭俊豪、聯合環球投資董事長蔡朝暉。 用PE們常用的「做組合(portfolio)」的思路來看,這只基金的「發起人組合」,也是各個行業的領先者:互聯網、媒體、能源、零售、消費、醫療、農業等,用PE們常用的「做組合(portfolio)」的思路來看,這支基金的「發起人組合」,也是各個行業的領先者:互聯網、媒體、能源、零售、消費、醫療、農業等,這群強大的出資人隊伍,也被認為是雲鋒基金區別於其他PE的競爭力所在。
❼ 李穎追隨馬雲9年,為何身價百億卻單身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這句詩用來形容馬雲再合適不過了。現如今,談起馬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要談起馬雲背後的女人,你又知道多少?
而今天,我們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位馬雲背後的女人——李穎。
三年內取得麻省理工三個學位
李穎,祖籍廣東梅縣,可小時候的她並沒有待在梅縣,而是跟隨父母來到了深圳。到她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她的父母已經先於她移居美國,而李穎抗拒到另一個國家,在陌生環境下生活,所以遲遲不肯移居美國。最後,她的父母以"到美國之後可以跳級讀書"為條件,將她接到了美國。之後的她只上了半年的初中,就開始了她的高中、大學的生活。
她曾表示,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她覺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她的偶像是巴菲特,作為他的粉絲,李穎希望當自己到了他們這個年齡,仍能活躍在投資界。她曾經公開過自己的擇偶標准:不能打擾我工作。她現在的單身是因為她工作忙碌,愛情事業中,她選擇了後者。
如今的她,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急於求功,她開始"慢"下來,在工作和生活中尋找平衡。經常與朋友們研究有機食品,還會去聽別人講心靈、哲學方面的話題,因為這些在她看來,是很受益的。
其實,賺錢只是謀生的手段,是為了活著,而活著,不一定只有賺錢一件事。幸福、完整的人生,應該存在著愛情、工作、事業、家庭,而不是只有之一。
❽ 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李穎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是真的有能力還是憑借背景
壞就壞在微博的最後一句了。那一句是因還是果,所有人都在沒任何證實的情況下直接判定為因,多少有點不公平。
❾ 雲鋒基金的投資人主動找我,說要和我聊聊項目,靠譜嗎
如果來你曾在官方通道上主動源給雲鋒基金投遞BP,也許是真的,如果沒有就要慎重考慮是否被騙子機構盯上。
我用過蠻多線上工具,最有效的是秒見VC,投遞BP直接是垂直賽道投資人回復蠻快,基本上隔天都有回復,然後感興趣會和你約線上路演。
❿ 雲鋒基金,這些年的投資都是怎麼玩的
你說的這個平台沒有聽說過啊,現在比較熱門的是理財通只是一種理財工具,本版身的話是沒有任何危險的。把權錢存到理財通余額隨便放多久都沒有什麼關系的。但是,也是沒有收益的。
只能通過投資理財產品才會產生收益,但是投資的話都是有風險的,目前來說還沒有看到什麼產品是只賺不賠的。但是可以盡量選擇風險最低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