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基金經理王一平

基金經理王一平

發布時間:2021-08-06 11:06:10

⑴ 證券的長期投資方法探析

【摘要】文章主要通過從宏觀經濟面、近期股市資金流動以及投資者心理等各個方面分析短期牛市中存在的系統風險,讓投資者對短期股市存在的風險有一個綜合的認識,以便其在近期投資中有所運用。

【關鍵詞】牛市 系統風險 資金 心理

一、分析股市風險的緣由

1、股市風險。較大的股市風險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股民損失重大、股市融資困難、投資者的消費信心受影響、降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著名學者華生10日在《中國證券報》撰文指出,目前我國股市已經「過熱」。沒有不跌的股市,漲得過快,漲幅過大,出現技術性調整不但是應該的,而且是必須的。

2、系統風險分析的必要性。按風險的性質以及應付的措施不同可以將投資的總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這兩個部分。系統風險與市場的整體運動相關聯,通常表現為某個領域、某個金融市場或某個行業部門的整體變化。它斷裂層大、設計面廣,往往使整個一類或一組證券產生價格波動。這類風險因其來源於宏觀因素變化對市場整體的影響,因而亦稱之為「宏觀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企業內部的微觀因素,因此亦稱之為「微觀風險」。由於我國股市的信息的不對稱,投資者(主要是散戶)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來迴避非系統風險,所以當對整個股市分析時,非系統風險的分析效用不大,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對系統風險的分析來研究中國牛市中的短期的風險。

3、風險分析的有效期——短期。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短期的系統風險,其中短期是指三個月內,之所以選擇短期主要是因為對於中國的股市,作者還是長期看好的,只是牛市。漫長,其中必有波折,如何適時的控制和迴避風險顯的尤為重要。鑒於目前股市「瘋狂」以及一些短期風險已經顯現,因此適時的對股市中的風險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

二、短期系統風險的分析

1、中央銀行的宏觀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的「百寶箱」中,有三個舉世聞名的「法寶」: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政策和存款准備金政策。我國的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兩部分。而人民幣操作的方式主要是發行國債和中央銀行票據。

中國人民銀行從2007年5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四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至此商業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已達到了11%。而在此次上調中有逾1700多億元資金因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而被凍結,至此今年四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共凍結金融機構資金7000多億元。為此,從去年4月開始,央行已7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3.5個百分點,3次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2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最近一次加息是在4月17日。央行在最新的一季度報告中稱,將多管齊下,防止經濟「過熱」。有分析預測,年內央行可能三次加息。新一輪宏觀調控,將可能對上市公司業績形成負面影響,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儲蓄資金進入股市。

2、證監會預警防範市場風險。中國證監會近期已發出通知,要求加強投資者教育,防範市場風險。

3、QDII產品投資境外股票。銀監會在5月11日發出通知允許商業銀行產品投資境外股票,這是國內資金外流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而且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股市是比較成熟的,屬於投資型的股市,相對於現在國內股市極大的投機氣氛,QDII產品的收益會比較穩健,這樣會得到國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的關注和行動,資金的相對抽出會對國內短期股市產生不利的影響。

4、CPI「過熱」。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0%。其中城市價格上漲2.9%,農村價格上漲3.4%;食品價格上漲7.1%,非食品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3.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9%。這已經是我國CPI連續第二個月上漲幅度突破今年央行設定的3%的年度目標,3月份CPI漲幅曾高達3.3%。而專家表示,企業商品價格對CPI的傳導有一定的滯後性,4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的顯著上升表明CPI有上行趨勢,估計未來還將保持在3%左右。

5、市盈率過高。資金沖破價值束縛,市場泡沫開始擴大。根據BLOOMBERG提供的統計數據,4月30日收盤後滬綜指成份股整體市盈率為40.34倍,滬深300市盈率為39.77倍。假如2007年上市公司收益增長40%,則目前滬深成份股和滬深300指數基於2007年業績的動態市盈率將分別為28.81倍和28.41倍。考慮到資金成本和上市公司約15%左右的長期增長率,28倍左右的動態市盈率尚在牛市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但當滬綜指越過4000點,基於2007年預期收益的市場市盈率已經達到29.82倍。市場的估值水平開始脫離價值支撐的范圍,過熱風險正在聚集。

6、5月解禁猛增。從「小非」、「大非」這些限售股解禁的時間表看,大小非減持將在5月迎來創紀錄的天量。統計顯示,2007年5月份限售股的解凍額度已上升為1311億元,比3月份的780億元增加了531億元,增幅達68.08%,比4月份多一倍以上,創歷史(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最高水平。在4000點的高位,對於接盤資金來說,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威懾;而對於解禁股的股東來說,如果判斷後市股價上升的空間已不大,且很有可能見頂回落,則趁市場熱度還高時逢高套現,這樣將突然增加股票的供應量。

7、業績超預期因素將在二季度消失。二季度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繼續出現超預期增長的可能性幾乎為0;相反,由於基數逐漸走高的原因,今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單季收益的同比增幅可能逐步回落。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形成上市公司收益增長的因素中,投資收益占據很大的比重,這點在非藍籌股中尤為明顯。這將加大上市公司業績波動的風險。現在很多分析以一季度78%的增長來定義2007年市場的動態市盈率,這一狀況反映了部分投資者的盲目樂觀。這種樂觀情緒將隨著二季度業績的披露而消退。即便從全年增長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40%的盈利增長也不可能長期保持。這也意味著一旦上市公司盈利回到正常的速度,也即15%左右的增長水平上,市場整體估值將難以支撐大幅上漲。在多數大盤藍籌股及權重股滯漲之際,而一大批毫無基本面支撐的績差股、微利股也要憑借著稍微帶有一絲一毫的交叉持股概念、券商股權概念等反復炒作,成為大紅大紫的小「明星」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旦後續資金跟進乏力,就極有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調整,這都為大盤後續行情發展埋下了階段性調整的伏筆。8、B股看好。投資者參與B股的熱情空前高漲,3月底,B股日開戶數還是三位數;到四月底,已猛增至6918戶;5月8日,B股日開戶數首次突破1萬戶,僅僅過了三天,這個記錄就被刷新為3萬8千戶。開戶數猛增,必然湧向B股的資金會加大,而這些資金從哪裡來呢?不可避免一些投資者會從A股投資中抽取部分資金。

9、國外資金出逃。中國股市持續走高,國際投資人罕見大舉撤出資金。美國《僑報》消息,盡管中國股市持續走高,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際投資人卻罕見地大舉撤出中國概念股基金。據美國基金研究機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對全球范圍內近萬只投資基金的跟蹤調查,在5月份的第二周,國際投資人從EPFR中國股票基金中累計撤出了5.74億美元資金,這也是此類基金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首次出現凈流出的現象。

10、機構、基金(社保)減倉。一季度報告顯示:基金一季度大面積減倉。受市場調整影響,不少基金經理開始實施防禦性的投資策略,並有不少基金決定減倉,以避免市場劇烈波動給基金持有人帶來較大損失。基金的減倉行為不僅幅度較大,而且較為普遍,今日披露季報的偏股型基金有六成以上出現減倉,幅度最大的接近基金凈值的30%。各類基金中,封閉式基金的減倉幅度最大達到6.68個百分點,積極配置型減倉6.65個百分點,股票型減倉4.8個百分點。機構投資者開始減少投入。繼社保基金4月底宣布減少A股投資後,中國人壽日前也宣稱,4000點後將不再增持A股。

在中國現在從「政策市」向「資金推動市」轉變的關鍵時刻,缺少了基金和大機構的推動,可想短期股市的風險正在加大。

11、散戶過60%,部分資金轉向房地產。上海《房地產時報》上有一篇這樣的報道——股市賺了錢,買房自住去,「紙上富貴」,落袋為安。文中寫道:股市賺了錢再殺回樓市,買套房安定下來,從春節之後至今,這種情況就在滬上不斷上演。並且有19%的被訪者表示在股市獲利「有餘錢投資」會加快置業計劃。以上是從一些系統風險的角度分析了一下短期股市存在的風險,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宏觀因素包含著系統風險,比如印花稅的預期提高等等,這些因素在短期內的突出表現加大了短期股市的風險。

三、投資者心理分析

根據投資者投資動機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投資者分為三種類型:交易型投資者、經濟型投資者和安全型投資者。而我們大多數的散戶都屬於交易型投資者,交易型的投資者似乎患有多動症,總是喜歡不停地變換自己手中的籌碼,以期獲得短期收益。盡管他們也聽過做股票要長期投資,那樣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但他們不會輕易接受這種投資理念,一進證券交易所,他們就會有抑制不住的交易沖動。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表現,還是處於強烈的獲利動機。總是希望一買股票就能獲利,一看不獲利又害怕別套牢,於是便不停地進行交易。因此這就出現了我國股市中特有的「一贏一平八虧損」現象,在這80%虧損的投資者中散戶佔了絕大多數。即使現在是牛市,交易型投資者也很少能獲利。正是散戶這個龐大的交易型投資群體,其心理和行為才會出現一些奇特的現象,突出的表現在從眾效應和時狂現象。

股市就是由各式各樣的投資者組成的一個

⑵ 證券的短期投資方法探析

【摘要】文章主要通過從宏觀經濟面、近期股市資金流動以及投資者心理等各個方面分析短期牛市中存在的系統風險,讓投資者對短期股市存在的風險有一個綜合的認識,以便其在近期投資中有所運用。【關鍵詞】牛市 系統風險 資金 心理一、分析股市風險的緣由1、股市風險。較大的股市風險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股民損失重大、股市融資困難、投資者的消費信心受影響、降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著名學者華生10日在《中國證券報》撰文指出,目前我國股市已經「過熱」。沒有不跌的股市,漲得過快,漲幅過大,出現技術性調整不但是應該的,而且是必須的。2、系統風險分析的必要性。按風險的性質以及應付的措施不同可以將投資的總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這兩個部分。系統風險與市場的整體運動相關聯,通常表現為某個領域、某個金融市場或某個行業部門的整體變化。它斷裂層大、設計面廣,往往使整個一類或一組證券產生價格波動。這類風險因其來源於宏觀因素變化對市場整體的影響,因而亦稱之為「宏觀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企業內部的微觀因素,因此亦稱之為「微觀風險」。由於我國股市的信息的不對稱,投資者(主要是散戶)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來迴避非系統風險,所以當對整個股市分析時,非系統風險的分析效用不大,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對系統風險的分析來研究中國牛市中的短期的風險。3、風險分析的有效期——短期。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短期的系統風險,其中短期是指三個月內,之所以選擇短期主要是因為對於中國的股市,作者還是長期看好的,只是牛市。漫長,其中必有波折,如何適時的控制和迴避風險顯的尤為重要。鑒於目前股市「瘋狂」以及一些短期風險已經顯現,因此適時的對股市中的風險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二、短期系統風險的分析1、中央銀行的宏觀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的「百寶箱」中,有三個舉世聞名的「法寶」: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政策和存款准備金政策。我國的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兩部分。而人民幣操作的方式主要是發行國債和中央銀行票據。中國人民銀行從2007年5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四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至此商業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已達到了11%。而在此次上調中有逾1700多億元資金因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而被凍結,至此今年四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共凍結金融機構資金7000多億元。為此,從去年4月開始,央行已7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3.5個百分點,3次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2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最近一次加息是在4月17日。央行在最新的一季度報告中稱,將多管齊下,防止經濟「過熱」。有分析預測,年內央行可能三次加息。新一輪宏觀調控,將可能對上市公司業績形成負面影響,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儲蓄資金進入股市。2、證監會預警防範市場風險。中國證監會近期已發出通知,要求加強投資者教育,防範市場風險。3、QDII產品投資境外股票。銀監會在5月11日發出通知允許商業銀行產品投資境外股票,這是國內資金外流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而且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股市是比較成熟的,屬於投資型的股市,相對於現在國內股市極大的投機氣氛,QDII產品的收益會比較穩健,這樣會得到國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的關注和行動,資金的相對抽出會對國內短期股市產生不利的影響。4、CPI「過熱」。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0%。其中城市價格上漲2.9%,農村價格上漲3.4%;食品價格上漲7.1%,非食品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3.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9%。這已經是我國CPI連續第二個月上漲幅度突破今年央行設定的3%的年度目標,3月份CPI漲幅曾高達3.3%。而專家表示,企業商品價格對CPI的傳導有一定的滯後性,4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的顯著上升表明CPI有上行趨勢,估計未來還將保持在3%左右。5、市盈率過高。資金沖破價值束縛,市場泡沫開始擴大。根據BLOOMBERG提供的統計數據,4月30日收盤後滬綜指成份股整體市盈率為40.34倍,滬深300市盈率為39.77倍。假如2007年上市公司收益增長40%,則目前滬深成份股和滬深300指數基於2007年業績的動態市盈率將分別為28.81倍和28.41倍。考慮到資金成本和上市公司約15%左右的長期增長率,28倍左右的動態市盈率尚在牛市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但當滬綜指越過4000點,基於2007年預期收益的市場市盈率已經達到29.82倍。市場的估值水平開始脫離價值支撐的范圍,過熱風險正在聚集。6、5月解禁猛增。從「小非」、「大非」這些限售股解禁的時間表看,大小非減持將在5月迎來創紀錄的天量。統計顯示,2007年5月份限售股的解凍額度已上升為1311億元,比3月份的780億元增加了531億元,增幅達68.08%,比4月份多一倍以上,創歷史(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最高水平。在4000點的高位,對於接盤資金來說,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威懾;而對於解禁股的股東來說,如果判斷後市股價上升的空間已不大,且很有可能見頂回落,則趁市場熱度還高時逢高套現,這樣將突然增加股票的供應量。7、業績超預期因素將在二季度消失。二季度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繼續出現超預期增長的可能性幾乎為0;相反,由於基數逐漸走高的原因,今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單季收益的同比增幅可能逐步回落。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形成上市公司收益增長的因素中,投資收益占據很大的比重,這點在非藍籌股中尤為明顯。這將加大上市公司業績波動的風險。現在很多分析以一季度78%的增長來定義2007年市場的動態市盈率,這一狀況反映了部分投資者的盲目樂觀。這種樂觀情緒將隨著二季度業績的披露而消退。即便從全年增長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40%的盈利增長也不可能長期保持。這也意味著一旦上市公司盈利回到正常的速度,也即15%左右的增長水平上,市場整體估值將難以支撐大幅上漲。在多數大盤藍籌股及權重股滯漲之際,而一大批毫無基本面支撐的績差股、微利股也要憑借著稍微帶有一絲一毫的交叉持股概念、券商股權概念等反復炒作,成為大紅大紫的小「明星」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旦後續資金跟進乏力,就極有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調整,這都為大盤後續行情發展埋下了階段性調整的伏筆。8、B股看好。投資者參與B股的熱情空前高漲,3月底,B股日開戶數還是三位數;到四月底,已猛增至6918戶;5月8日,B股日開戶數首次突破1萬戶,僅僅過了三天,這個記錄就被刷新為3萬8千戶。開戶數猛增,必然湧向B股的資金會加大,而這些資金從哪裡來呢?不可避免一些投資者會從A股投資中抽取部分資金。9、國外資金出逃。中國股市持續走高,國際投資人罕見大舉撤出資金。美國《僑報》消息,盡管中國股市持續走高,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際投資人卻罕見地大舉撤出中國概念股基金。據美國基金研究機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對全球范圍內近萬只投資基金的跟蹤調查,在5月份的第二周,國際投資人從EPFR中國股票基金中累計撤出了5.74億美元資金,這也是此類基金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首次出現凈流出的現象。10、機構、基金(社保)減倉。一季度報告顯示:基金一季度大面積減倉。受市場調整影響,不少基金經理開始實施防禦性的投資策略,並有不少基金決定減倉,以避免市場劇烈波動給基金持有人帶來較大損失。基金的減倉行為不僅幅度較大,而且較為普遍,今日披露季報的偏股型基金有六成以上出現減倉,幅度最大的接近基金凈值的30%。各類基金中,封閉式基金的減倉幅度最大達到6.68個百分點,積極配置型減倉6.65個百分點,股票型減倉4.8個百分點。機構投資者開始減少投入。繼社保基金4月底宣布減少A股投資後,中國人壽日前也宣稱,4000點後將不再增持A股。在中國現在從「政策市」向「資金推動市」轉變的關鍵時刻,缺少了基金和大機構的推動,可想短期股市的風險正在加大。11、散戶過60%,部分資金轉向房地產。上海《房地產時報》上有一篇這樣的報道——股市賺了錢,買房自住去,「紙上富貴」,落袋為安。文中寫道:股市賺了錢再殺回樓市,買套房安定下來,從春節之後至今,這種情況就在滬上不斷上演。並且有19%的被訪者表示在股市獲利「有餘錢投資」會加快置業計劃。以上是從一些系統風險的角度分析了一下短期股市存在的風險,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宏觀因素包含著系統風險,比如印花稅的預期提高等等,這些因素在短期內的突出表現加大了短期股市的風險。三、投資者心理分析根據投資者投資動機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投資者分為三種類型:交易型投資者、經濟型投資者和安全型投資者。而我們大多數的散戶都屬於交易型投資者,交易型的投資者似乎患有多動症,總是喜歡不停地變換自己手中的籌碼,以期獲得短期收益。盡管他們也聽過做股票要長期投資,那樣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但他們不會輕易接受這種投資理念,一進證券交易所,他們就會有抑制不住的交易沖動。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表現,還是處於強烈的獲利動機。總是希望一買股票就能獲利,一看不獲利又害怕別套牢,於是便不停地進行交易。因此這就出現了我國股市中特有的「一贏一平八虧損」現象,在這80%虧損的投資者中散戶佔了絕大多數。即使現在是牛市,交易型投資者也很少能獲利。正是散戶這個龐大的交易型投資群體,其心理和行為才會出現一些奇特的現象,突出的表現在從眾效應和時狂現象。股市就是由各式各樣的投資者組成的一個

⑶ 很想炒股,但老婆極力反對

那你就做期貨,相對來說,風險沒那麼大。

⑷ 上漲就是下跌,為什麼會有99%的交易者虧損

盈利的方法有n多種,但虧損的,就那幾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夠理性,太感情用事了,在交易市場里,是不能有感情的,這是一個理性的市場.
例如下圖指標
紅多綠空
雖然很簡單
但想要遵守紀律每次都按指標操作,這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基本做不到.因為你如果做到了就不會虧損了.更別說資金管理了.這就是散戶為什麼會虧損

⑸ 上海財經大學的歷屆英才

學術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嚴濟慈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第一批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楊紀琬 中國社會主義會計制度的奠基人、中國注冊會計師制度重建和恢復的創始人 曹沛霖 政治學家、復旦大學首席教授、中國政治學理論博士點最早的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庄福齡 哲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榮譽教授 婁爾行 中國當代最有影響的會計學家之一、中國會計學博士點最早的2位博士生導師之一 褚葆一 經濟學家、中國世界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泰斗」級人物(北錢南褚),早年留學歐洲 曹立瀛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上海財經大學財政學奠基人之一,文學修養深厚,並懂六門外語 魏潤泉 中國國際保險的創始人之一、中國第一張遠洋保險單的設計者 鄧偉志 社會學家、中國民主促進會副主席、中國社會學會顧問 蔡馥生 中國老一輩經濟學家、原中共中央華南分局財經委員會主任兼南方人民銀行總經理 王菊珍 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有「世界鎢電極女皇」美譽 李慎之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美國研究所所長,曾任周恩來外交秘書 裘元倫 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批學部委員、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歐洲學會會長 李揚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副院長,在復旦大學讀研期間曾到上財學習一年 袁恩楨 俄羅斯社會科學院院士、上海市經濟學會會長 葉萬安 台灣著名經濟學家、財政系統骨幹人物,積極主張祖國統一 賈康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碩士第一年在上財學習基礎課 崔振龍 審計署審計科研所所長、中國審計學會副會長 談敏 中國經濟思想史學會會長、上海財經大學校長 張仲禮 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華盛頓大學博士,學術代表作《中國紳士研究》 張為國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首位中國理事、中國證監會首席會計師、博士 許毅 杜克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 何黛鳳 威廉與瑪麗學院學者、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博士 梅建平 紐約大學學者、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白燕 羅徹斯特大學學者、明尼蘇達大學博士 謝碧琴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者、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 滕斌聖 喬治·華盛頓大學學者、長江商學院副院長 陳世敏 喬治亞大學博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教務長 羅耀 多倫多大學學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博士 戈維莉 華盛頓大學學者、密歇根大學博士、華盛頓大學講席教授,她的研究論文全部發表於會計研究的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包括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等。 施建淮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學者、大阪大學博士 張際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學者、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博士 白鋼 復旦大學學者、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全世界掌握古典語言最多的學者 顧鈺民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費方域 上海交通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 朱國璋 台灣大學學者,早期台灣最權威的會計學者,朱家驊之子 劉肖紅 香港大學學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夏大慰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教授、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周旺 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香港科技大學數學博士 孫滌 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中國建設銀行首席戰略顧問 葉品樵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史柳寶 蘭州大學副校長 文化界 姓名 現職/原職 王志莘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奠基人之一、原中國銀行學會理事長、中國證券市場建設的先行者 周森 中國三峽畫院院長、中華慈善總會榮譽副會長、中國公益事業促進會副會長 瞿鳳起 中國清代著名的四大藏書樓之一鐵琴銅劍樓第五代主人 高曉聲 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全國委員會委員 秦瘦鷗 作家、翻譯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代表作《秋海棠》、譯著《茶花女》 梅汝愷 作家、翻譯家、中國翻譯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4年獲波蘭國家文化藝術金質獎章 王艮仲 中國民主建國會顧問、國務院參事、有「浦東王」美譽 沈祖棻 中國現當代最優秀的詞人、詩人、文學家、文論家、著名學者,有「當代李清照」美譽 徐慰曾 不列顛網路全書國際中文版主編、中國韜奮出版獎獲得者 洪貴仁 中印友好的搭橋人之一、印中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副主席 郁重今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西泠五老之一 沈叔羊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學者,沈鈞儒之子 楊蔭瀏 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所長 葉元章 中華詩詞學會發起人、中華詩詞雜志社顧問 周洪立 中國出版集團副總經理 宗寒 求是雜志社編審、經濟部主任 馮士能 解放日報社黨委書記、副總編輯、中國報業協會副會長 張啟承 文匯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上海市新聞學會會長 樂勝利 新民晚報社總經理、上海大劇院創始總經理、上海音樂廳總經理、上海文化廣場總經理 鈕也仿 每日經濟新聞報社社長 崔燮鈞 上海證券報總經理 黨政界 姓名 現職/原職 朱學范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 王茂林 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湖南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 胡康生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 馬純古 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上海市委副書記 許滌新 國家工商管理局局長、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張塞 國家統計局局長、中國統計學會會長、中國國情研究會會長 殷介炎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高尚全 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辦公室主任 孫志剛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醫葯衛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博士 王一平 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黨組成員、秘書長、國務院參事 孫小系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 陳秉權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鄭家亨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顧問 邵宗明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中國統計學會常務副會長 許憲春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博士 甘祠森 監察部部長助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秘書長 鄭京平 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 鮮祖德 國家統計局總統計師、中國統計學會副會長、博士 張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博士 趙素萍 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 胡延照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張逢雨 江西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盧聲道 青海省委副書記、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王錄生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周太彤 上海市副市長、上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 孫菊生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 金雲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副書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 朴憲永 朝鮮副首相兼外交部長 徐柏園 台灣「財政部」部長、「中央銀行」行長 張建邦 台灣「交通部」部長 張文伯 台灣「司法部」常務副部長 王漱芳 陸軍中將 工商界 姓名 現職/原職 尉文淵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設計者和創建者 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中國銀行業協會會長、博士 王炯 中國中信集團總經理 李祥瑞 交通銀行重建和恢復的首任董事長、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理事長 田惠宇 招商銀行行長 庄曉天 浦東發展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銀行創始董事長、上海市副市長 張心洽 中央投資公司董事長,台灣首位開發銀行家,曾國藩之曾外孫 彭湖 銀行家,斯坦福大學碩士,長女彭佩雲(國務委員),長婿王漢斌(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裴靜之 浦東發展銀行行長 曹江林 中國建材集團總經理 王琴芳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副總經理 顧越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副總經理 趙福俊 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周慶祖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總經濟師 孫璀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總會計師 吳志尚 寶鋼集團總經濟師 張新生 百聯集團創始董事長 呂永傑光明食品集團董事長周有道 上海國際集團創始董事長、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始董事長 徐建國 上海電氣集團董事長、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根林 上海汽車集團副總經理 曹耳東 上海浦東發展集團董事長 朱匡宇 上海紡織集團董事長,國務院原總理朱鎔基之侄 王運丹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寧黎明 上海銀行董事長 鄭雄偉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 徐剛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經理 白文華 上海地產集團總裁 龔浩成 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 馮國榮 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王益民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監事長、海通證券監事長、東方證券董事長 徐浩明 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陳有安 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金霞 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涌金集團董事長 劉波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文揮 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建平 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桂水發 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祺珩 德勤中國副主席、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胡少先 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 湯雲為 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財政部會計准則委員會委員、美國會計學會傑出訪問學者、博士 周忠惠 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會計學博士 李德淵 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總經理 陳萍 安邦保險集團總經理 張興 大眾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曉虹 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力 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持平 工銀安盛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偉良 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良 中德安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曹亮 通用電氣公司董事總經理 婁剛 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大學期間,婁剛分秒必爭,以優秀成績完成國際金融、計算機軟體、ACCA(自學)三個專業的學習,並出色地擔任學校藝術團團長、學生會部長。畢業後的第一個十年是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婁剛一直保持著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的狀態,十年之後成長為國際頂尖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最年輕的董事總經理。接受記者采訪時,婁剛謙遜地表示:「我屬於比較努力的,我的師兄師姐又比我還努力呢。」並稱贊一些新一代年輕人「他們不光能吃苦,他們的人生觀、工作態度、學習能力還有謙遜的程度,都很讓人贊賞。」 陳慶 渣打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最年輕的私人銀行家 貝多廣 摩根大通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博士 關達昌 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 俞建國 光明律師事務所主任、中國最佳管理合夥人律師 費虎辰 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合夥人、統計學博士 張勇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運營官 王榮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公司合夥人、博士

⑹ 自己炒股與買基金有什麼區別嗎

基金和理財有什麼區別?

1、 投資標的范圍不同

從廣義上來說,基金屬於其中一回種理財方式,投資答市場中的投資工具:基金、股票、期貨等都屬於理財范疇。

2、收益與風險不同

理財的投資方向很廣,風險由產品本身性質來決定,從低風險的類固收產品到中高風險的股票期權期貨等,風險與收益成正比。

3、計價方式不同

基金凈值是一天計算一次,凈值每天更新一次,而理財產品根據投資方式不同計價方式也有差異。如:一般的銀行理財:具有預期預期收益率,根據預期預期收益率預期收益水平上下浮動,產品一般具有封閉期,到期付息或定期付息;股票期貨期權等價格是開盤期間實時波動的。

4、流動性不同

基金在開放日靈活申購、贖回,不會因為基金申購和贖回的多少凈值發生變化;理財產品有的可以隨時買賣賺取差價,如股票外匯等;有的則需要在滿足期限里買賣,一般不可以贖回。

⑺ 在眾多的基金經理中,如何選出最厲害的那個

對於我們理財的人來說,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因為基金經理是他掌管基金的靈魂,你的收益最終是由基金經理的操作決定的。

那怎樣才能挑選一名好的基金經理呢?

3、高學歷

金融本身就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但是如果想當基金經理,沒有高學歷很難入這行。就拿上面的任澤松來說,人家是清華大學畢業的碩士。

金融這個行業,可以說是涉及到社會的各個方面以及各個行業,如果沒有高學歷和專業知識作為基數,很難對行業和市場行情產生一個正確的認知。更不用說如何看專業的財報和解讀各種報表和信息。

雖然很多時候學歷不等於能力,但是高學歷說明其有很強的學習能力。

在瞬息萬變的金融行業里,接受新事物和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

4、豐富的過往經歷

沒有一個剛剛入市的小白一開始就就能當基金經理的。

所以在你挑選基金經理的時候,一定要重視其過往履歷。

只有經歷過牛熊轉換的人才能領會到市場既是一個造富的場所,但同樣也是讓人夢碎的地方。

穿越過牛熊之人,經歷過大起大落之人,才能正真的對這個市場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有了這顆敬畏之心,早基金投資操作中,無形地就為你的財富多增添了一份保障。在基金管理時,也更能理解風控的重要性,也更不會做出急功近利之舉,這也是對投資人的負責。

另外,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的形成,也是通過長期的投資經理中沉澱下來的。甚至可以說,一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策略往往會成為其個人的品牌。

5、聽其言,觀其行

曾國藩識人有三點: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曾國藩的解釋是: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

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想要成就一番事業這三者缺一不可。

與其聽一個基金經理在路演、宣傳中說得天花亂墜,倒不如看看其一貫的言行。

好的基金經理必定會有敏捷的思維、縝密的邏輯和卓越的見識。

沒有這幾點,在市場里也就只能是被割韭菜的芸芸眾生,或者說不會做得多出色。

以上幾點都是我們挑選一名好的基金經理必備的條件,如果不滿足,我們投資的朋友們還是謹慎些比較好。

畢竟保住本就,才能保證在行情來時有盈利的機會,投資人的利益永遠都是第一位的。

⑻ 百度的發展歷史

發展簡史:

從創立之初,網路便將「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作為自己的使命,成立以來,公司秉承「用戶至上」的理念,不斷堅持技術創新,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簡單可依賴」的互聯網搜索產品及服務。

其中包括:以網路搜索為主的功能性搜索;以貼吧為主的社區搜索,針對各區域、行業所需的垂直搜索;以及門戶頻道、IM等,全面覆蓋了中文網路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

根據第三方權威數據,在中國,網路PC端和移動端市場份額總量達73.5%,覆蓋了中國97.5%的網民,擁有6億用戶,日均響應搜索60億次。

在面對用戶的搜索產品不斷豐富的同時,網路還創新性地推出了基於搜索的營銷推廣服務,並成為最受企業青睞的互聯網營銷推廣平台。目前,中國已有數十萬家企業使用了網路的搜索推廣服務,不斷提升著企業自身的品牌及運營效率。

為推動中國數百萬中小網站的發展,網路藉助超大流量的平台優勢,聯合所有優質的各類網站,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網路聯盟,使各類企業的搜索推廣、品牌營銷的價值、覆蓋面均大面積提升。與此同時,各網站也在聯盟大家庭的互助下,獲得最大的生存與發展機會。

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網路在業界率先實現移動化轉型,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機遇。通過開放地連接傳統行業的3600行,網路從「連接人和信息」延伸到「連接人和服務」,讓網民直接通過網路移動產品獲得服務。

目前,網路正通過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產品、技術創新,推動金融、醫療、教育、汽車、生活服務等實體經濟的各行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發展,為推動經濟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一家以技術為信仰的高科技公司,網路將技術創新作為立身之本,著力於互聯網核心技術突破與人才培養,在搜索、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水平。網路認為,互聯網發展正迎來第三幕——人工智慧,這也是網路重要的技術戰略方向。

網路建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網路研究院,廣攬海內外頂尖技術英才,致力於人工智慧等相關前沿技術的研究與探索,著眼於從根本上提升網路的信息服務水平。

目前,網路人工智慧研究成果已全面應用於網路產品,讓數億網民從中受益;同時,網路還將語音、圖像、機器翻譯等難度高、投入大的領先技術向業界開放,以降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門檻,進一步釋放創業創新活力。

作為國內的一家知名企業,網路也一直秉承「彌合信息鴻溝,共享知識社會」的責任理念,堅持履行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

成立來,網路利用自身優勢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先後投入巨大資源,為盲人、少兒、老年人群體打造專門的搜索產品, 解決了特殊群體上網難問題,極大地彌補了社會信息鴻溝問題。

此外,在加速推動中國信息化進程、凈化網路環境、搜索引擎教育及提升大學生就業率等方面,網路也一直走在行業領先的地位。2011年初,網路還捐贈成立網路基金會,圍繞知識教育、環境保護、災難救助等議題,更加系統規范地管理和踐行公益事業。

今天,網路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在2016年MIT Technology Review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評選的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中,網路的排名超越其他科技公司高踞第二。

而「亞洲最受尊敬企業」、「全球最具創新力企業」、「中國互聯網力量之星」等一系列榮譽稱號的獲得,也無一不向外界展示著網路成立數年來的成就。

網路從不滿足於自身取得的成績,也從未停止發展的步伐,自2005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以來,截至2015年,網路的市值已達 800億美元。

如今,網路已經發展成一家國際性企業,在日本、巴西、埃及中東地區、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建立分公司, 未來,網路將覆蓋全球50%以上的國家,為全球提供服務。

多年來,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率領網路人所形成的「簡單可依賴」的核心文化,深深地植根於網路。這是一個充滿朝氣、求實坦誠的公司,以技術改變生活,推動人類的文明與進步,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己任,正朝著更為遠大的目標而邁進。

(8)基金經理王一平擴展閱讀:

網路大事記:

1、2000年

李彥宏創建網路,夢想啟航。

推出獨立搜索門戶.com,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2、2001年

推出獨立搜索引擎,直接服務用戶,為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2002年

實施「閃電計劃」,中文搜索體驗超越google。

4、2003年

網路超越Google,成為中國網民首選的搜索引擎。

網路發布圖片搜索、新聞搜索。

網路貼吧上線,後成為全球最大中文社區。

5、2004年

成為億萬中國網民首選的搜索引擎,在中文搜索市場居於明顯領先地位。

中國手機用戶達2.7億,推出網路WAP搜索,手機上也能使用網路。

6、2005年

開放首頁一周救助海嘯受難人民。

推出 「網路知道」。

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創造了中國概念股的美國神話,首日股價漲幅達354%。

7、2006年

網路上線,成為全球最大中文網路全書。

8、2007年

《INTERNET GUIDE 2007中國互聯網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網路的用戶到達率達到80.79%。

網路首頁從「網路搜索」改為「網路一下」。

9、2008年

網路入選FT《英國金融時報》「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是唯一入選的中國互聯網企業。

網路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填補中國互聯網企業該領域空白。

上海研發中心成立,啟動創新「阿拉丁」模式。

10、2009年

推出 「框計算」技術理念
正式遷入新辦公和研發大樓「網路大廈」,開啟嶄新夢想。

11、2010年

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網路視察。

網路十周年,李彥宏發布未來十年三大願景。

網路鳳巢成功切換,Q1業績大幅增長。

網路輸入法正式上線 10年搜索技術積累作強力後盾。

網路成為互聯網首個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

創立愛奇藝。

12、2011年

網路網頁搜索市場份額達83.6%再創歷史新高。

3.06億美元戰略投資去哪兒。

網路知道合作開放平台上線。

網路領跑雲計算 獲發改委專項最高支持。

13、2012年

成立LBS事業部,向移動業務轉型。

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來網路調研。

14、2013年

收購糯米。

建立IDL(深度學習研究院)。

19.1億美元收購91無線。

15、2014年

網路糯米整合完成,布局O2O。

發布網路錢包,打通移動生態閉環。

網路發布大數據引擎,首次對外開放大數據能力。

網路建立美國研發中心,任命吳恩達為首席科學家。

網路發布葡語搜索,技術創新受最高領導人認可。

網路地圖市場持續保持第一,市場份額差距拉大。

網路Q3移動營收佔比突破36%,移動流量首超PC。

網路雲計算(陽泉)中心正式啟用。

2014移動應用分發市場,網路前三季市場份額居首。

網路投資Uber,開啟中美互聯網合作新模式。

16、2015年

網路十五周年,李彥宏發表演講:始終相信技術的力量。

李彥宏兩會建議設立「中國大腦」計劃。

網路糯米發布「會員+」戰略,3年追投200億顛覆產業格局。

網路啟動"航母計劃" 將對投資者開放優質資產。

讓搜索「秘書化」,度秘亮相網路世界大會。

網路成為中國市場Windows 10搜索引擎。

網路宣布與攜程達成換股協議。

網路中信聯合發起百信銀行,開創「互聯網+金融」新模式。

網路聯合安聯高瓴發起互聯網保險公司,「互聯網+金融」布局再下一城。

網路地圖領跑行業,超70%市場份額穩居第一。

烏鎮互聯網大會:國家領導人點贊無人車。

攜手國金證券,網路拿下互聯網金融「三板斧」。

17、2016年

網路機器翻譯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成最普惠科研項目。

網路發布智慧汽車戰略。

網路宣布業務架構重組,成立「網路搜索公司」。

網路地圖宣布國際化戰略,年底覆蓋150個國家。

網路入選全球50大創新公司,人工智慧專利超1500項。

網路大腦AI平台正式發布。

網路成立「百金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網路創建獨立風投公司,新成立的網路風投將專注於人工智慧,以及AR、VR等下一代科技創新項目,集中投資於早期項目,第一期基金規模將達2億美金。

網路推出醫療大腦,正式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醫療健康行業。

網路成立網路資本(Bai Capital),一期基金規模200億元人民幣。

18、2017年

網路與河北省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將雄安打造為AI-City智能城市新標桿。

網路與華為、小米分別達成戰略合作。在「軟硬結合」的AI思維下,網路將持續發展更多合作夥伴。

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名單公布,網路主導建設自動駕駛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2017網路世界大會召開,網路宣布2018年將量產無人車,同時網路首款標桿性人工智慧硬體產品raven H面世。

網路發布了集搜索和信息流雙引擎於一體的手機網路10.0,引領新移動時代的新交互體驗。

網路矽谷第二個研發中心正式運營,網路西雅圖研發中心也同時成立,這標志著網路在北美核心技術圈的布局初步完成。

網路舉辦全球首個AI開發者大會,首次發布人工智慧開放平台的整體戰略、技術和解決方案。會上陸奇表示,網路將「All in AI」。

李彥宏乘坐無人車輛開上五環,收到無人車歷史上第一張罰單。四個月後,北京自動駕駛新規出台。

成立不足9個月的網路信息流業務日活躍用戶破億。在搜索+信息流」雙引擎強力推動下,信息流迅速成為國內又一個超級應用。

網路與中國農業銀行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金融科技聯合實驗室。通過AI Fintech聯合創新,雙方將共推銀行業進入智能金融新時代。

網路發布新使命: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

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見證下,網路與德國博世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智能車聯網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網路推出Apollo(阿波羅)自動駕駛平台,向汽車行業及合作夥伴提供了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體平台。這是全球范圍內自動駕駛技術的第一次系統級開放。

網路在人工智慧領域公開的中國專利申請超過2000項,國外專利申請數百項。專利布局幫助網路搶占技術制高點。

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網路牽頭籌建的中國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正式揭牌。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2017年十大突破技術,網路憑借領先的人臉識別技術登上榜單,包攬人工智慧所有獎項。

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加盟網路,出任網路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

網路人工智慧機器人小度參加《最強大腦》,對戰三位人類選手二勝一平未嘗敗績。

參考資料:

網路-網路(網路公司)

⑼ 項目經理 具體工作內容

1.生產指揮權

項目經理有權按工程承包合同的規定,根據項目隨時出現的人、財、物等資源變化情況進行指揮調度,對於施工組織設計和網路計劃,也有權在保證總目標不變的前提下進行優化和調整,以保證項目經理能對施工現場臨時出現的各種變化應付自如。

2.人事權

項目班子的組成人員的選擇、考核、聘任和解聘,對班子成員的任職、獎懲、調配、指揮、辭退,在有關政策和規定的范圍內選用和辭退勞務隊伍等是項目經理的權力。

3.財權

項目經理必須擁有承包范圍內的財務決策權,在財務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項目經理有權安排承包費用的開支,有權在工資基金範圍內決定項目班子內部的計酬方式、分配方法、分配原則和方案,推行計件工資、定額工資、崗位工資和確定獎金分配。對風險應變費用、趕工措施費用等都有使用支配權。

4.技術決策權

主要是審查和批准重大技術措施和技術方案,以防止決策失誤造成重大損失。必要時召集技術方案論證會或外請咨詢專家,以防止決策失誤。

5.設備、物資、材料的采購與控制權

在公司有關規定的范圍內,決定機械設備的型號、數量、和進場時間,對工程材料、周轉工具、大中型機具的進場有權按質量標准檢驗後決定是否用於本項目,還可自行采購零星物資。但主要材料的采購權不宜授予項目經理,否則可能影響公司的效益,但由材料部門供應的材料必須按時、按質、按量保證供應,否則項目經理有權拒收或採取其他措施。

(9)基金經理王一平擴展閱讀

項目經理,從職業角度,是指企業建立以項目經理責任制為核心,對項目實行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管理的責任保證體系和全面提高項目管理水平設立的重要管理崗位。它要負責處理所有事務性質的工作。也可稱為「執行製作人」。

相關的專業知識:如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知識、道路與橋梁專業知識、水利、電 力、港口等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及諸如建築經濟、技術經濟、概預算等方面的經濟知識和經濟法、合同法等方面的法律知識。

項目經理是為項目的成功策劃和執行負總責的人。項目經理是項目團隊的領導者,項目經理首要職責是在預算范圍內按時優質地領導項目小組完成全部項目工作內容,並使客戶滿意。為此項目經理必須在一系列的項目計劃、組織和控制活動中做好領導工作,從而實現項目目標。

項目經理應了解相關的項目知識,並理解項目的方法、過程和程序,只有具備了這些較為全面的知識後,才能在項目的管理過程中靈活應用各種管理技術。

閱讀全文

與基金經理王一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