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第二批清單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第二批清單

發布時間:2021-08-06 12:21:18

1.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投資和運營公司有區別嗎

國有資本投資和國有資本運營的區別如下:
一、經營行為的區別國有資本投資是單項對外的業務,僅限於投資國有資本運營是雙向的業務,其中包含了投資和融資
二、經營目的的區別國有資本投資目的在於提高國有自產的流動性,通過投資行為獲得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國有資本運營的目的包括擴大國有資本規模和提高國有資本的流動性,並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

2.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在主體有哪些不同

我曾向中大咨詢咨詢過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相關問題,當時談到,國有資本公司以對戰略性核心業務控股為主,主要是投資實業,以投資融資和項目建設為主。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財務性持股為主,運營的對象是持有的國有資本(股本),包括國有企業的產權和公司制企業中的國有股權。

3.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詳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的監管,更加突出了出資人代表的性質,更加突出了國有資本的運作,更加強調從出資人的角度來加強監管。今後我們的各級國資委主要是以產權管理為紐帶,依法通過公司章程,通過公司治理,來圍繞『管好資本』這四個字落實出資人的職責,不幹預具體經營活動,就是不幹預企業的法人財產權和經營自主權。」黃淑和表示。另外,國資委所監管的企業,不管它是什麼形態的企業,都是由國資委來履行出資人職責。
組建或者改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是以產業資本投資為主,著力培育產業競爭力,其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主要開展股權投資,改善國有資本的分布結構和質量效益,實現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與所出資企業更加強調以資本為紐帶的投資與被投資的關系,更加突出市場化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在投資管理、公司治理、職業經理人管理、管控模式、考核分配等方面,都會將更加市場化,更加充分體現國有經濟的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

4. 國務院的法規和國資委的規章中都有關於國有企業資產無償劃轉的相關規定,如果國有企業(公司)的資產可以

問:國務院的法規和國資委的規章中都有關於國有企業資產無償劃轉的相關規定,如果國有企業(公司)的資產可以無償劃轉,那麼普通的公司是否也可以將自己的財產無償劃給其他個人或企業?舉例:張三自己出資成立了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由與李四共同出資成立了乙有限責任公司與王五成立了丙有限責任公司,那麼如果張三為逃避甲公司的債務,無償將甲公司的資產劃給乙公司,或者為逃避乙公司的債務無償將乙公司的資產劃給丙公司,這樣做合法么?如果合法,債權人的利益如何保護?又如何區分這是否屬於抽逃出資?目前國有企業資產的無償劃轉很普遍,債權人的利益怎麼獲得保護?公司法雖然規定企業減少注冊資本債權人可以要求清償或提供擔保,但如果公司一方面劃轉資產又不作減少注冊資本的登記變更,債權人還可以要求債務人提前清償或提供擔保嗎?如果債權人提出要求後,債務人拒不清償也不提供擔保,就不能減資了嗎?公司法賦予債權人的這項權利是具有否定效果的嗎還是只是形式上的權利而已?很多書解釋為債務人不清償也不擔保並不影響減資。國務院的法規和國資委的規章中都有關於國有企業資產無償劃轉的相關規定,如果國有企業(公司)的資產可以無償劃轉,那麼普通的公司是否也可以將自己的財產無償劃給其他個人或企業?舉例:張三自己出資成立了甲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由與李四共同出資成立了乙有限責任公司與王五成立了丙有限責任公司,那麼如果張三為逃避甲公司的債務,無償將甲公司的資產劃給乙公司,或者為逃避乙公司的債務無償將乙公司的資產劃給丙公司,這樣做合法么?如果合法,債權人的利益如何保護?又如何區分這是否屬於抽逃出資?目前國有企業資產的無償劃轉很普遍,債權人的利益怎麼獲得保護?公司法雖然規定企業減少注冊資本債權人可以要求清償或提供擔保,但如果公司一方面劃轉資產又不作減少注冊資本的登記變更,債權人還可以要求債務人提前清償或提供擔保嗎?如果債權人提出要求後,債務人拒不清償也不提供擔保,就不能減資了嗎?公司法賦予債權人的這項權利是具有否定效果的嗎還是只是形式上的權利而已?很多書解釋為債務人不清償也不擔保並不影響減資。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我們國家已經取消了公司的注冊資本實繳制,現在一元錢也可以注冊公司。

5. 國企改革期間如何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

國資委網站公布國資委企業改革局2021年工作安排。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從七個方面部署2021年工作,其中包括如何深化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
一是聚焦深化授權經營、深化治理提升、深化機制創新和深化結構調整等重點任務,在中大咨詢國企改革專家看來,要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制定改革要點和具體措施等方式,指導和督促投資公司加大改革力度,取得實質性進展和成效。
二是加強分類指導、完善交流機制,及時總結評估,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總結提煉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
三是落實《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動態調整授權放權清單,賦予企業更多權利,進一步激發企業活力。

6.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在改組組建條件上有哪些不同

我曾向中大咨詢咨詢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相關問題,當時談到,改組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必須是具備清晰且有發展前景的主業,達到較大規模,能夠充分參與市場競爭嗎,具有完善治理結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扎實資本運作能力和強競爭力的國有企業集團。改組成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應具備很強的資本管理能力、資本估值能力、資本融資能力和資本杠桿能力等。

7.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授權模式有哪些

之前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上了解了一些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相關的內容,其中提到,第一種是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授權模式。政府授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依法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國有資產監管機構根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具體定位和實際情況,按照「一企一策」原則,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制定監管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對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監管內容和方式,依法落實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董事會職權。第二種是政府直接授權模式。政府直接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對授權范圍內的國有資本履行出資人職責。

8.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後有什麼優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展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以下簡稱「兩類公司」)改革探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還有不少爭議和困惑,需要釐清。
「兩類公司」改革的重要意義
釐清為什麼要推進「兩類公司」改革是順利推進「兩類公司」改革的前提,需要深刻把握改革的內在邏輯。
第一,「兩類公司」要成為體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分水嶺。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因此,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要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進行配置。目前市場經濟規則與秩序已進入最後完善的階段,國有企業應通過「兩類公司」改革,構建政府與企業的「一臂之距」,更加清晰和明確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使「兩類公司」成為法治化市場環境配置資源的合格市場主體。
但中國國有資本還存在配置上的結構性問題,國有企業的高杠桿和相對較低的資本回報,表明存在「資本結構性錯配」,在趕超模式下國有企業的投資沖動和增長偏好被強化,預算軟約束問題沒能有效解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決定》提出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這也說明了兩類公司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是國家所有權代理鏈條上的一個關鍵節點,是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從代理鏈條向上追溯,必然要規范國家所有權政策,優化國有資本配置規模、范圍、優化方向和策略,以及政策意願的法制化傳導機制;向下延伸自然是功能定位、權責邊界、治理結構、管控體系、機制創新。因此在產權層次上應鼓勵「兩類公司」所屬企業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員工持股改革,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第二,「兩類公司」要成為市場經濟中服務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平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將混合所有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以及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四個問題放在一起集中表述,不僅是歸類的需要,而且有內在的邏輯,特別是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其邏輯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化頂層國有資本控制,動態調整國有資本配置,逐級放大國有資本的影響力,重塑大型國有企業的微觀結構,釋放體制機制變革的活力,探索引領戰略新興產業,提高國有資本回報造福社會公眾。從各國經驗來看,通過政府投資承擔探路成本搶占產業制高點,是包括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在內的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國有資本發揮主導作用、佔領「制高點」,控制經濟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其載體是「兩類公司」。要通過「兩類公司」,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充分發揮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效應,積極追蹤技術革命的浪潮,快速引領推進國民經濟新引擎的發展形成,激發經濟新動力、新活力,提高國有資本發揮主導作用的效率。
第三,「兩類公司」要探索中國特色產融結合新模式的重要載體。國有企業成立之初,很多都是政府一紙批文,沒有資本金注入,直接融資比例低,這也是導致企業負債率杠桿率過高的重要原因。從國際經驗來看,資本市場隨著經濟發展在金融體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是普遍規律。2012年底,中國直接融資佔比為42.3%,不僅低於美國(87.2%)、日本(74.4%)、德國(69.2%)等發達國家,也低於印度(66.7%)、印度尼西亞(66.3%)等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不相匹配,且這種失衡一直處在加強的趨勢。而2007—2012年,銀行資產占金融總資產的比重由53%上升至76%。在經濟下行階段造成金融風險高度集中於銀行體系,客觀上也加重了實體經濟融資難和融資貴、居民投資渠道有限等問題。解決上述問題,除了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外,一個重要措施是培育發展一批大型產融結合直接投資的投資運營公司。
從國際上看,產融結合有英美模式和萊茵模式這兩種模式。英美模式以美國、英國為代表,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側重金融立國,企業偏好金融使命,投資銀行起到強大的中介作用,企業融資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為主,企業股權分散,採取以股權為導向的公司治理結構,實施較為激進的勞資政策。英美模式資本轉化率高,對資產的增量調整和存量優化都快速實現,比較有利於宏觀風險的規避,但面對市場失靈和長周期產業缺乏解決問題的力度。萊茵模式以德國、荷蘭為代表,日本師從德國,韓國學習日本,具有更強的政府主導特徵,將市場作為繁榮經濟的工具,側重產業立國,企業偏好產業使命,一般是銀行主導型,商業銀行主導產融結合,公司以間接融資為主,法人資本的力量超過私人資本,商業銀行等法人機構持有企業最大股份,股權相對集中。比如德國大企業85%的股份由銀行、退休基金等法人機構持有。從1949—1989年,日本法人持股從15.5%上升到72%,大型企業形成了銀行相互持股的產權結構。萊茵模式中以銀行為導向的公司治理結構,經濟目標均帶有社會性質,關注勞資協同和社會福利,社會各階層分享繁榮福利。但銀行主導容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放大銀行體系和企業經營連帶風險的擔憂。法國在上述兩種模式之間選擇了折中。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以銀行為基礎的經濟體轉向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經濟體的階段。同時,經濟發展不平衡、龐大的人口和老齡化的壓力使得中國尚不具備高福利的積累和支付能力,因此應結合英美模式和萊茵模式的優點,在產融結合方面選擇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的有機結合,重視產業立國,適度使用金融杠桿。在此過程中,「兩類公司」的制度設計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屬於類金融公司,是具有中國特色產融結合的最佳載體。「兩類公司」應實施國家經濟戰略,大力開展股權投資,對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化機制,提高企業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例,提高企業資產證券化率,對規避系統性金融風險也具有全局意義。目前,很多大型國有企業逐步從財務公司演進到產融結合階段,積累了不少產業控股和金融控股經驗,具備了改組組建兩類公司實踐基礎。且產融結合是大型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規模擴張和產業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幫助企業有效降低交易費用、節約運營成本、創造協同價值

閱讀全文

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第二批清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