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意義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意義

發布時間:2021-08-07 03:45:40

『壹』 簡述國有資本投資對我國經營性國有資產管理有何重要意義

  1. 企業國有資產籠統為國家所有,國務院代錶行使所有權,但是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門與部門之間產權責任不清,缺乏責任約束,國有資產實質處於無人負責狀態。

  2. 許多政府部門既承擔公共管理職能,又承擔部分國家所有權職能,政企(資)職責不分。這使政府部門很難給自己准確定位,既妨礙了政府正常行使公共權力,又將國有企業作為行使公共職能的工具,讓企業承擔社會職能,造成政企職責錯位。

  3. 政府部門在企業之外以行政方式多頭干預;不是經營國有資本,而是管理國有企業。這種所有權與經營權混為一談的管理,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是行政干預的「越位」,抑制了企業市場活力,致使國有資產運作低效率;二是企業內所有者「缺位」,弱化了產權約束,所有者權益往往被侵蝕。

  4. 落實國有資本的管理、監督和經營責任。國家由管企業轉向管資本。建立責權明晰的國家所有權委託代理體制,形成對每一部分經營性國有資產可追溯產權責任的體制和機制。

  5. 國有經濟布局和企業結構要進行有進有退的調整。政府從直接管理龐大的國有企業群,轉變為控股重要企業和持有股份。國有資本由覆蓋各行業、各領域,向國家必須控制的行業領域集中,減少國有資本涉足企業的數量。

  6. 政府設出資人機構,與公共管理職能部門分開,受政府委託集中統一行使國家所有權。行使公共權力的部門不再承擔出資人職能,形成政企(資)分開的體制基礎。

  7. 實行國家所有權與企業經營權分離。出資人機構受國家委託擁有股權,依《公司法》以股東方式行使出資人權利、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擁有法人財產權,在公司治理框架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出資人機構不越權干預。

『貳』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建立對政企分開起到什麼作用

我之前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上了解了一些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相關的內容,其中提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建立,改變了過去 「國資委———國有企業」的兩層監管結構,在國資委與國有企業之間增設了一個 「隔離層和屏障」,促使政企分開,實現國資委的出資人職能與監管者職能的分開,減少政府的尋租行為和對國有企業的直接干預。劃定國資監管機構的監管邊界,重點管好國有資本的布局、運作、收益和安全,將相應的公共管理職能交給發改委、科委、經信委等相應的職能部門,不再干涉企業的生產經營,阻斷國資委對投資運營公司所出資企業的延伸監管。

『叄』 國企改革為什麼要將企業分為國有資本投資類和國有資本運營類企業

國企改革以後會將企業分為國有資本投資類和國有資本運營類企業,這是由於根據企業性質的不同,所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這也是改革措施當中的一項。至於什麼原因,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

『肆』 國有資本投資和國有資本運營的區別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都是涉及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機構,都將採用國有獨資的形式。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國有運營公司相似,雖然這兩種公司都是管資本的,但實際中經營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1、對象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以資本運營為主,運營的對象是持有的國有資本(股本),包括國有企業的產權和公司制企業中的國有股權。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以產業資本投資為主,主要是投資實業,以投資融資和項目建設為主。
2、目標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側重改善國有資本的分布結構和質量效益,強調資金的周轉循環、追求資本在運動中增值。通過國有資本的運營,重塑科學合理的行業結構與企業運營架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著力培育產業競爭力,重點是要解決國民經濟的布局結構調整。通過資本投資而不是行政權力保持對某些產業和企業的控制力,實現政府的特定目標。
3、方式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經營方式包括兼並或分立,成立合資公司、公司制改建、培育上市公司、產權轉讓置換等。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是純粹控股企業,不從事具體的產品經營,主要開展股權運營,行使股權管理權利,在資本市場通過資本運作有效組合配置國有資本。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通過投資事業擁有股權,對持有資產進行經營和管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通過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提高國有資本流動性,開展資本運作、進行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等。
4、功能作用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的功能和作用是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重塑有效的行業結構和企業運營架構,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切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等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發展壯大。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功能和作用是促進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提高國有資本流動性,更好地發揮國有資本的帶動作用,將若干支柱產業和高科技產業打造成為優強民族產業。
經濟管理理論認為市場的無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共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按照筆者的理解,國有資本運營和投資公司就好像管理國有經濟的兩只手,雖然這兩種公司的目標是一致的,但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是側重於市場配置的無形之手,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側重於政府調控的有形之手。
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側重於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動國有資產實現形式由實物形態的「企業」,轉變為價值形態的資本,包括證券化的資本。促進國有資本在資本市場上的流動,使國有經濟布局和功能可以靈活調整,利用市場的力量讓資本流動到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使國有資本發揮更有效的作用。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意在降低市場中的交易費用,擔負著建全國有資本市場體系的職責。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要將國家所有實物形態的國有資產轉換成可以用財務指標清晰界定、計量並具有良好流動性、可進入市場運作的國有資本,從而使「半政府工具,半市場主體」狀態的國有企業,成為平等的市場競爭的參與者。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側重於市場失靈或市場殘缺的糾正和彌補。對於信息不對稱和自然壟斷的領域,對於市場無力或不願意投資但對於國民經濟又特別重要的領域,以及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國有資本的投入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意在實施國家對經濟的引導,實現政府特殊的公共目標,如減少社會不公、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等。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了實現政策性目標進行產業類投資,通過資本投資而不是行政權力保持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和影響力。

『伍』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意義

題主您好,本人來科普下,中大咨詢的專家認為:
目前,國企改革進入深水區,深層次改革的核心直指「如何處理國有和企業市場化運營的關系」。
因此,是否能實現「以管資本為主」,推動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轉變職能,
今後專司國有資產監管,不再行使政府公共管理職能,
不幹預企業自主經營權,將是全面深化改革成敗的關鍵所在。
而「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則是實現「以管資本為主」的重要途徑,二者作為市場化出資人,
以管資本思路進行國有資本產業布局和結構優化,
同時也是政企之間的有效「隔離帶」,如果回答能夠幫助到樓主,請給予採納哈,謝謝了。。

『陸』 如何理解「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國有資本參股公司」

(一)國有獨資企業。即依照全民所有制企業法設立的,企業全部注冊資本均為國有資本的非公司制企業。按照全民所有制企業法的規定,全民所有制企業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經營單位。企業財產屬於全民所有,國家依照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授予企業經營管理,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與公司制企業不同: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由政府或者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直接任命;政府通過向企業派出監事組成監事會,對企業的財務活動及企業負責人的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
(二)國有獨資公司。即依照公司法設立的企業全部注冊資本均為國有資本的公司制企業。公司法對國有獨資公司作了專門規定:國有獨資公司是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國有獨資公司不設股東會,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股東會職權,也可以授權公司董事會行使部分股東會的職權;國有獨資公司的公司章程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制定或者由董事會制定,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董事會成員、監事會成員都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委派。公司的合並、分立、解散、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發行債券等重大事項都由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三)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即按照公司法成立的國有資本具有控股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這里所稱國有資本控股與公司法規定的控股是一致的。我國公司法對「控股股東」作了界定,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50%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50%,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四)國有資本參股公司。即公司注冊資本包含部分國有資本,且國有資本沒有控股地位的股份公司。
企業國有資產無論其份額的高低,本質上都是國家的出資,對國家作為出資人的這幾類企業,出資人權益都應受到法律保護。

『柒』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後有什麼優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展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以下簡稱「兩類公司」)改革探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還有不少爭議和困惑,需要釐清。
「兩類公司」改革的重要意義
釐清為什麼要推進「兩類公司」改革是順利推進「兩類公司」改革的前提,需要深刻把握改革的內在邏輯。
第一,「兩類公司」要成為體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分水嶺。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因此,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要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進行配置。目前市場經濟規則與秩序已進入最後完善的階段,國有企業應通過「兩類公司」改革,構建政府與企業的「一臂之距」,更加清晰和明確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使「兩類公司」成為法治化市場環境配置資源的合格市場主體。
但中國國有資本還存在配置上的結構性問題,國有企業的高杠桿和相對較低的資本回報,表明存在「資本結構性錯配」,在趕超模式下國有企業的投資沖動和增長偏好被強化,預算軟約束問題沒能有效解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決定》提出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這也說明了兩類公司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是國家所有權代理鏈條上的一個關鍵節點,是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從代理鏈條向上追溯,必然要規范國家所有權政策,優化國有資本配置規模、范圍、優化方向和策略,以及政策意願的法制化傳導機制;向下延伸自然是功能定位、權責邊界、治理結構、管控體系、機制創新。因此在產權層次上應鼓勵「兩類公司」所屬企業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員工持股改革,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第二,「兩類公司」要成為市場經濟中服務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平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將混合所有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以及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四個問題放在一起集中表述,不僅是歸類的需要,而且有內在的邏輯,特別是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其邏輯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化頂層國有資本控制,動態調整國有資本配置,逐級放大國有資本的影響力,重塑大型國有企業的微觀結構,釋放體制機制變革的活力,探索引領戰略新興產業,提高國有資本回報造福社會公眾。從各國經驗來看,通過政府投資承擔探路成本搶占產業制高點,是包括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在內的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國有資本發揮主導作用、佔領「制高點」,控制經濟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其載體是「兩類公司」。要通過「兩類公司」,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充分發揮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效應,積極追蹤技術革命的浪潮,快速引領推進國民經濟新引擎的發展形成,激發經濟新動力、新活力,提高國有資本發揮主導作用的效率。
第三,「兩類公司」要探索中國特色產融結合新模式的重要載體。國有企業成立之初,很多都是政府一紙批文,沒有資本金注入,直接融資比例低,這也是導致企業負債率杠桿率過高的重要原因。從國際經驗來看,資本市場隨著經濟發展在金融體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是普遍規律。2012年底,中國直接融資佔比為42.3%,不僅低於美國(87.2%)、日本(74.4%)、德國(69.2%)等發達國家,也低於印度(66.7%)、印度尼西亞(66.3%)等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不相匹配,且這種失衡一直處在加強的趨勢。而2007—2012年,銀行資產占金融總資產的比重由53%上升至76%。在經濟下行階段造成金融風險高度集中於銀行體系,客觀上也加重了實體經濟融資難和融資貴、居民投資渠道有限等問題。解決上述問題,除了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外,一個重要措施是培育發展一批大型產融結合直接投資的投資運營公司。
從國際上看,產融結合有英美模式和萊茵模式這兩種模式。英美模式以美國、英國為代表,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側重金融立國,企業偏好金融使命,投資銀行起到強大的中介作用,企業融資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為主,企業股權分散,採取以股權為導向的公司治理結構,實施較為激進的勞資政策。英美模式資本轉化率高,對資產的增量調整和存量優化都快速實現,比較有利於宏觀風險的規避,但面對市場失靈和長周期產業缺乏解決問題的力度。萊茵模式以德國、荷蘭為代表,日本師從德國,韓國學習日本,具有更強的政府主導特徵,將市場作為繁榮經濟的工具,側重產業立國,企業偏好產業使命,一般是銀行主導型,商業銀行主導產融結合,公司以間接融資為主,法人資本的力量超過私人資本,商業銀行等法人機構持有企業最大股份,股權相對集中。比如德國大企業85%的股份由銀行、退休基金等法人機構持有。從1949—1989年,日本法人持股從15.5%上升到72%,大型企業形成了銀行相互持股的產權結構。萊茵模式中以銀行為導向的公司治理結構,經濟目標均帶有社會性質,關注勞資協同和社會福利,社會各階層分享繁榮福利。但銀行主導容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放大銀行體系和企業經營連帶風險的擔憂。法國在上述兩種模式之間選擇了折中。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以銀行為基礎的經濟體轉向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經濟體的階段。同時,經濟發展不平衡、龐大的人口和老齡化的壓力使得中國尚不具備高福利的積累和支付能力,因此應結合英美模式和萊茵模式的優點,在產融結合方面選擇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的有機結合,重視產業立國,適度使用金融杠桿。在此過程中,「兩類公司」的制度設計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屬於類金融公司,是具有中國特色產融結合的最佳載體。「兩類公司」應實施國家經濟戰略,大力開展股權投資,對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化機制,提高企業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例,提高企業資產證券化率,對規避系統性金融風險也具有全局意義。目前,很多大型國有企業逐步從財務公司演進到產融結合階段,積累了不少產業控股和金融控股經驗,具備了改組組建兩類公司實踐基礎。且產融結合是大型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規模擴張和產業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幫助企業有效降低交易費用、節約運營成本、創造協同價值

『捌』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功能

中大咨詢的專家認為,不論是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還是運營公司,都應該是通過市場化的資本運作手段,圍繞產業實現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和國資保值增值的戰略執行者。具體而言,兩類公司通過開展投資融資、產業培育、資本整合,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升級,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通過股權運作、價值管理、有序進退,促進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實現保值增值。但在改革的先行區,成功的改組組建樣本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是有明確區別的,分別體現在戰略視角、產業布局、資本運作目的和改組組建條件幾個方面。

閱讀全文

與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
小微融資現狀 瀏覽:521
etf股票有哪些 瀏覽:961
期貨松綁影響股市嗎 瀏覽:999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