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際投資的類型
1.以時間長短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和短期投資(Short-term Investment)。
2.以投資經營權有無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國際直接投資(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和國際間接投資(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區別:
基本區分標志是投資者是否能有效地控製作為投資對象的外國企業,即對國外企業的有效控制權。
國際直接投資的性質和投資過程比國際間接投資復雜。
投資者獲取收益的性質和風險不同。
3.以資本來源及用途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
❷ 請幫我名詞解釋一下國際間接投資
國際間接投資(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是指以資本增值為目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為形式,以被投資國的證券為對象的跨國投資,即在國際債券市場購買中長期債券,或在外國股票市場上購買企業股票的一種投資活動。國際間接投資者並不直接參與國外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其投資活動主要通過國際資本市場(或國際金融證券市場)進行。國際間接投資也稱為對外間接投資(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
國際間接投資與國際直接投資的根本區別在於對籌資者的經營活動有無控制權。因為投資者不可能僅僅依靠購買某國政府的債券而取得對該國政府經濟活動的控制權。所以,有人將「非限制性國際貸款」(無控制權)歸入國際間接投資內容中,而將「限制性國際貸款」 (有控制權)歸入國際直接投資內容中。
[文顯武 《國際投資》修訂版 ] [現在歸外經濟學界也有人把中、長期的國際信貸( International Loan )視為國際投資, 國際貸款有兩類:一類是不限制借款用途的「非限制性貸款」,這種貸款除債權不能轉讓外,與購買債券並無實質上的區別;另一類貸款規定了貸款的用途,甚至還附有一些其他限制條款,這種貸款實際上對借款的外國企業的經營活動取得一定程度上的控制權,因此被視為是一種直接投資。
與國際直接投資相比,其特點如下:
1、國際間接投資對籌資者的經營活動無控制權;
而國際直接投資對籌資者的經營活擁有控制權。
2、流動性大,風險性小
國際間接投資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因為無控制權),隨著二級市場的日益發達與完善,證券可以自由買賣,流動性大,風險性小。
國際直接投資一般都要參與一國企業的生產,生產周期長,一般在10年以上,由企業的利潤直接償還投資。資金一旦投入某一特定的項目,要抽出投資比較困難,其流動性小,風險性大。
3、投資渠道不同
國際間接投資必須通過證券交易所才能進行投資。
國際直接投資只要雙方談判成功即可簽定協議進行投資。
4、投資內涵不同
國際間接投資又可稱為「國際金融投資」,一般只涉及到金融領域的資金,即貨幣資本運動。運用的是虛擬資本。
國際直接投資是生產要素的投資,它不僅涉及到貨幣資本運動,還涉及到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運動及其對資本使用過程的控制。運用的是現實資本。
5、自發性和頻繁性
國際間接投資受國際間利率差別的影響而表現為一定的自發性,往往自發地從低利率國家向高利率國家流動。 國際間接投資還受到世界經濟政治局勢變化的影響,經常在國際間頻繁移動,以追隨投機性利益或尋求安全場所。二戰後,隨著國際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國際間接投資的規模。越來越大,流動速度也越來越快。它具有較大的投機性,在這個領域,投資與投機的界限有時難以劃分。
國際直接投資是運用現實資本從事經營活動,盈利或虧損的變化比較緩慢,一旦投資後,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6、獲取收益不同
國際間接投資的收益是:利息和股息。
國際直接投資的收益是:利潤。
影響國際間接投資的因素
(一)利率
利率是決定國際間接投資流向的主要因素。
正常情況下,資本從利率低的國家流向利率高的國家(大部分是食利資本)
不正常情況下,如政局不穩定,也可能發生短期資本從利率較高而政局動盪的國家流向利率較低而政局穩定的國家。
不少國家政府把利率作為宏觀調空的手段,使資本向有利於本國經濟的發展而流動。
利率的種類較多,有短期利率和長期利率、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之分,而對國際間接投資流量和流向較大的是長期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變化。
(二)匯率
匯率的變化對國際間接投資的影響較大。
國際收支順差 經濟實力強(債權增加)
外匯供 > 求 匯率上升
外國對本國貨幣需求增加
本國資本流
國際資本逆差 經濟實力弱(債務增加)
外匯供 < 求 匯率下跌
本國對外匯需求增加
外國資本流入
匯率是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交換的比率,也是一國貨幣用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即匯價。匯率主要決定於外匯的供求,它是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的反映。
1、匯率的高低
2、匯率的穩定
匯率的穩定與否會引起國際間接投資流向的變化。如果某國的貨幣匯率較高而又長期穩定,投資者就會將資金由匯率低、風險性大的國家移入該國。
由於匯率對資本流向影響較大,許多國家根據本國的國際收支狀況,通過制定回來廠政策來限制或鼓勵資本的流入與流出。當一國國際收支惡化時,國家可以實行外匯管制,限制外匯收支對調往國外的資本不預兌換外匯,以防止資本外逃。同時,國家也可以通過實現外匯管制來維護本國貨幣匯率的穩定,以達到鼓勵外國資本流入的目的。
(三)風險性
如果風險性小資產和風險性大的資產都能提供同樣的收益率,投資者當然願意持有風險較小的資產。對私人投資的風險大, 對政府投資的風險小。
(四)償債能力
一般說來,償債能力與吸收國際間接投資的數量成正比,發達國家由於經濟實力雄厚,有較多的外匯儲備,償債能力強,因而能吸引大量的國際資本。在發展中國家的國際間接投資也多集中在那些新興工業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相對來說,經濟發展較快,有較強的出口創匯能力。而非洲等一些經濟落後的國家經濟發展緩慢,外債償還能力低,則很難吸引到較多的國際間接投資。
❸ 簡述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間接投資相比,有哪些特點
(1)國際直接復是長期資制本流動的一種主要形式,它不同於短期資本流動,它要求投資主體必須在國外擁有企業實體,直接從事各類經營活動。
(2)國際直接投資表現為資本的國際轉移和擁有經營權的資本國際流動兩種形態,即有貨幣投資形式又有實物投資形式。
(3)國際直接投資是取得對企業經營的控制權,不同於間接投資,他通過參與、控制企業經營權獲得利益。當代的國際直接投資又有以下幾個特點:規模日益擴大、由單向流動變為對向流動、發展中國家國際直接投資日趨活躍、區域內相互投資日趨擴大、國際直接投資部門結構的重大變化、跨國並購成為一種重要的投資形式等等。
❹ 國際投資的類型有哪些
1.以時間長短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
2.以投資經營權有無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
直接投資與間接投資的區別:
基本區分標志是投資者是否能有效地控製作為投資對象的外國企業,即對國外企業的有效控制權。
國際直接投資的性質和投資過程比國際間接投資復雜。
投資者獲取收益的性質和風險不同。
3.以資本來源及用途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
❺ 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的區別
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間接投資兩者之間有3點不同,相關介紹具體如下:
1、流動性大,風險性小不同:
國際間接投資於企業生產經營無關(因為無控制權),隨著二級市場的日益發達與完善,證券可以自由買賣,流動性大,風險性小。
國際直接投資一般都要參與一國企業的生產,生產周期長,一般在10年以上,由企業的利潤直接償還投資。資金一旦投入某一特定的項目,要抽出投資比較困難,其流動性小,風險性大。
2、投資渠道不同:
國際間接投資必須通過證券交易所才能進行投資。
國際直接投資只要雙方談判成功即可簽訂協議進行投資。
3、投資內涵不同:
國際間接投資又可稱為「國際金融投資」,一般只涉及到金融領域的資金,即貨幣資本運動。運用的是虛擬資本。
國際直接投資是生產要素的投資,它不僅涉及到貨幣資本運動,還涉及到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運動及其對資本使用過程的控制。運用的是現實資本。
(5)國際間接投資的兩大類型擴展閱讀
國際直接投資與其他投資相比,具有實體性、控制性、滲透性和跨國性的重要特點。具體表現在: 國際直接投資是長期資本流動的一種主要形式,它不同於短期資本流動,它要求投資主體必須在國外擁有企業實體,直接從事各類經營活動。
國際直接投資表現為資本的國際轉移和擁有經營權的資本國際流動兩種形態,即有貨幣投資形式又有實物投資形式。
國際直接投資是取得對企業經營的控制權,不同於間接投資,他通過參與、控制企業經營權獲得利益。
當代的國際直接投資又有以下幾個特點:規模日益擴大、由單向流動變為對向流動、發展中國家國際直接投資日趨活躍、區域內相互投資日趨擴大、國際直接投資部門結構的重大變化、跨國並購成為一種重要的投資形式等等。
❻ 國際間接投資中,什麼是一級市場什麼是二級市場 國際間接投資中,什麼是一級市場
國際間接投資中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的分類依據基本相同
只不過運用到了國際間接投資市場中
外企 不一定是獨資 一般都是中外合資或中外合作經營
❼ 國際間接投資主要有哪四種形式
國際來間接投資主要有優先自股股票、普通股股票、政府債券、企業債券四種形式。
國際間接投資的特點:國際間接投資對籌資者的經營活動無控制權。流動性大,風險性小。國際間接投資以取得一定的收益為目的,一般不存在對企業經營管理權的取得問題,即使是在對股權證券進行投資的情況下,也不構成對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控制。
(7)國際間接投資的兩大類型擴展閱讀:
影響國際間接投資的因素
1、風險性
如果風險性小資產和風險性大的資產都能提供同樣的收益率,投資者當然願意持有風險較小的資產。對私人投資的風險大,對政府投資的風險小。
2、匯率
匯率的變化對國際間接投資的影響較大。
❽ 國際間接投資的理論有哪些
國際投資理論包括如下八重理論,分別是:
1、壟斷優勢理論;
2、內部化理論;
3、產品生命周期理論;
4、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5、比較優勢理論;
6、國際直接投資發展階段理論;
7、投資誘發要素組合理論;
8、補充性的對外直接投資理論。
❾ 國際投資的類型與特點是什麼
類型:
1.以時間長短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長期投資(Long-term
Investment)和短期投資(Short-term
Investment)。
2.以投資經營權有無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國際直接投資(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和國際間接投資(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3.以資本來源及用途為依據,國際投資可分為公共投資和私人投資。
國際投資活動的基本特點可概括為:
1、國際直接投資繼續高速增長。
2、國際間接投資也得到迅猛發展。
3、發達國家之間的資金對流,即相互投資成為國際投資的主流趨勢。
4、形成了美國、日本、西歐「三足鼎立」的投資格局。
❿ 國際直接投資的三種主要形式
國際直接投資的三種主要形式:新建投資、跨國並購、股權與非股權參與。
1、新建投資
新建投資即跨國公司等投資者在目標國建立國際商接投資新企業或新工廠,從而形成新的經營單位或新的生產能力的投資行為。
2、跨國並購
一國企業為了某種目的,通過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將另一國的企業的整個資產或是以行駛經營控制權的股份買下來。
3、股權與非股權參與
(1)股權參與:是指跨國公司在其子公司中佔有股權的份額。
(2)非股權參與:主要是指跨國公司不參與東道國公司的股份,而是通過與股權沒有直接聯系的技術、管理和銷售渠道向東道國提供各種服務。非股權安排主要是跨國公司面對發展中國家的國有化政策和外資的逐步退出而採取的靈活措施。它們也是保持在發展中國家地位的重要手段。
(10)國際間接投資的兩大類型擴展閱讀:
國際直接投資的發展: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於60年代初期由海默提出,其後經過維農、巴克利、小島清等人的發展,鄧寧在20世紀70年代末終於完成了國際直接投資的一般理論。這一理論強調了與傳統國際資本流動的兩個不同點:
一是投資於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二是投資國際直接投資的企業可以節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