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劉偉面對挫折和逆境,是如何實現它的夢想的劉偉身上具有什麼品質
要麼趕緊去死!要麼精彩的活……
『貳』 劉偉事跡給我們什麼啟示
劉偉的故事給我們的8點人生啟示:
1、人生中的挫折不可預期,隨時都可能降臨,我們要有危機意識,要培養孩子危機意識。
2、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我們只要積極樂觀面對就能披荊斬棘一往無前。
3、人生如果沒有困難挫折的考驗,就難以造就不屈的人格。
4、我們應該視困難挫折為良師益友,人生中難得的一筆經歷和財富。
5、要使人生之「刃」更加鋒利,就必須經得起困難挫折這塊「磨刀石」。
6、父母的鼓勵與支持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7、努力可能不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8、殘疾人尚且如此努力,身為健全的你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叄』 劉偉的主要論文
2013年
1.《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及面臨的挑戰》,載《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3年第1期。
2.《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偉大實踐的基礎上樹立中國經濟理論的自信》,載《政治經濟學評論》,2013年2月。
3.《中國與其他國家(地區)經濟增長狀況的比較》(與蔡志洲合作),載《經濟縱橫》,2013年第1期。
4.《促進經濟增長均衡與轉變發展方式》,載《學術月刊》,2013年2月。
5.《發展方式的轉變需要依靠制度創新》,載《經濟研究》,2013年2月。
6.《我國經濟增長中的產業結構問題》(與張輝合作),載《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3年1月。
7.《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理論分析》(與李連發合作),載《金融研究》,2013年6月。
8.《著力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載《求是》,2013年第9期。
2012年
1、「貨幣政策和傳導機制研究進展及啟示」(與張輝合作),《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1期。
2、「區域經濟結構演進與客觀調控方式轉變」,《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2期。
3、「擴大最終消費與提高經濟增長效率」(與蔡志洲合作),《經濟縱橫》2012年第1期。
4、「能源補貼與環境資源利用效率的相互關系」(與李虹合作),《經濟學動態》2012年第2期。
5.《我國現階段財政支出與財政收入政策間的結構特徵分析》,載《財貿經濟》,2012年第10期。
6.《五問中國經濟政策》,載《資本市場》,2012年第10期。
7.《必須准確認識全面小康社會發展目標》,載《經濟學家》,2012年第12期。
8.《十八大兩個「翻一番」意味著什麼?》(與蔡志洲合作),載《經濟學動態》,2012年第12期。
2011年
1、「中國經濟發展正經歷新歷史性轉折」(與蔡志洲合作),《求是學刊》,2011年第1期
2、「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在於轉變發展方式」,《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1年第10期轉載
3、「經濟失衡的變化與宏觀政策的調控」,《經濟學動態》,2011年第2期
4、「總量失衡與政策調整」,《北京觀察》,2011年第4期
5、「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與蘇劍合作),《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1年第4期
6、「我國貨幣政策最終目標框架的現實選擇」(與李連發合作),《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成果選編2011》,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5月,轉自《經濟學動態》2009年第12期
7、「我國現階段反通脹的貨幣政策究竟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經濟學動態》,2011年第9期
8、「Improving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fossil energy subsidies reform in China」(與李虹合作),《Energy Policy》,2011年7月
9、「從總理報告看經濟熱點走向」,《物流與采購》,2011年第7期
10、「落實科學發展觀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筆談之六:經濟發展的特殊性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經濟研究》,2011年第10期。
2010年
1、我國宏觀經濟調控新特徵的考察(與蔡志洲合作),《經濟科學》,2010年第2期
2、「國內總需求結構矛盾與國民收入分配失衡」原載《經濟學動態》2010.7轉載《新華文摘》2010.19
3、「人民幣升值及我國的應對措施」載《金融研究》2010.11
4、「實現經濟發展戰略目標關鍵在於轉變發展方式」載《經濟研究》2010.12
2009年
1、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和機遇(與蔡志洲合作),《求是學刊》,2009年第1期
2、貨幣政策與金融安全,《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3、中國有能力保持平穩較快經濟增長,《新華文摘》,2009年第5期
4、應當重視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國體制改革的影響,《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9年第3期
2008年
1.「技術進步、結構變動與國民經濟中間消耗」(與蔡志洲合作)《經濟研究》2008年第四期
2.「中國經濟增長中的產業結構變遷和技術進步」(與張輝合作)《經濟研究》2008年第11期
3.「中國產業結構高度與工業化進程和地區差異的考察」(與張輝合作)《經濟學動態》2008年第11期
4.「我國產業結構變動趨勢及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與蔡志洲合作),《經濟縱橫》,2008年第11期
2007年
1.「供給管理與我國市場化進程」(與蘇劍合作)《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5期
2.「貨幣政策的緊縮效應為何不顯著」原載《21世紀經濟報道》後轉載《新華文摘》總第466期,2007.17
3.「現階段我國貨幣與財政政策作用特點」《經濟學動態》2007.4
4.「供給管理與我國現階段的宏觀經濟調控」(與蘇劍合作)《經濟研究》2007.2
5.「我國宏觀經濟失衡的新特徵」《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7.1
2006年
1.「經濟增長的復雜性與宏觀調控的特殊性」《新華文摘》總第366期 2006.18
2.「收入分配的公平命題與改革的合理性」《新華文摘》總第364期 2006.16
3.「應當以怎樣的歷史價值取向認識和推動改革」《經濟學動態》2006年第5期
4.「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歷史性變化與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新華文摘》總第355期 2006.7
5.「經濟學教學和科研若干問題的探討」《新華文摘》總第351期 2006.3
6.「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歷史性變化與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經濟研究》2006年第1期
7.「中國資本市場效率實證分析」(與王汝芳合作)《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
2005年
1.「生產方式的轉變根本在於制度創新」《新財經》 2005年第12期
2.「收入分配的失衡根本在於發展失衡」《新財經》 2005年第11期
3.「我國現階段經濟增長的波動及其趨勢考察」《經濟學動態》2005年第11期
4.「為何地方政府可以超能力擴張」《新財經》 2005年第10期
5.「解析我國宏觀經濟失衡的三大悖論」《學術研究》 2005年第9期
6.「GDP增長與幸福指數」(與蔡志洲合作)《經濟導刊》 2005年第8期
7.「中國經濟增長與宏觀調控問題」《金融與經濟》 2005年第8期
8.「國內總需求適度擴張與持續經濟增長」《經濟參考報》 2005年7月16日
9.「關鍵在於保持總需求適度擴張」(與蔡志洲合作)《經濟導刊》 2005年第6期
10.「宏觀調控與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經濟界》 2005年第5期
11.「抓住機遇 再創輝煌」《經濟研究》 2005年第5期
12.「中國地區經濟結構與平衡發展」(與李紹榮合作)《中國工業經濟》 2005年第4期
13.「經濟周期與宏觀調控」(與蔡志洲合作)《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轉載
14.「2004年中國經濟增長回顧與展望」《經濟導刊》 2005年第1期
2003年-2004年
1.「就業與經濟增長」...《經濟導刊》 2004年第10期
2.「區域經濟增長與宏觀調控」...《經濟導刊》 2004年第9期
3.「企業投資風險與宏觀調控」...《經濟導刊》 2004年第8期
4.「宏觀調控狀態下的中國經濟增長」...《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2004年第7期
5.「東亞模式與中國長期經濟增長」...《求是學刊》 2004年第6期
6.「經濟失衡與宏觀調控」...《經濟學動態》 2004年第11期
7.「從長期發展戰略看中國經濟增長」...《管理世界》 2004年第7期
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過快與宏觀調控」...《經濟科學》 2004年第2期 合作者:蔡志洲
9.「區域差異--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重要資源」...《中國黨政幹部論壇》 2004年第3期,第4期合作者:蔡志洲
10.「經濟增長中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得失」...《經濟導刊》 2004年4月號 合作者:蔡志洲
11.「經濟體制改革的轉折點」...《經濟日報》 2003年11月24日第5版
12.「銀行業的集中.競爭與績效」...《經濟研究》 2003年第11期,合作者:黃桂田
13.「完善市場經濟秩序 提高市場經濟質量」...《理論視野》 2003年6期
14.「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幾點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 2003年第6期
15.「經濟學為什麼要研究價值」...《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求是內部文稿》《紅旗》文稿2003年第10期 2003年第5期2003年《新華文摘》2003年第9期全文轉載
16.「從區域創新環境視角看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競爭力」...《北京社會科學》 2003年第2期 合作者:蓋文啟
17.「市場經濟秩序建設的歷史內涵」...《人民日報》 2003年5月20日第九版
18.「北京市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經濟分析」...《中國工業經濟》 2003年第3期
2000年-2002年
1.「新時期經濟學研究的歷史重任」...《光明日報》2002年10月29日第三版
2.「經濟學:爭論為何回歸基礎問題」...《理論前沿》
3.「怎樣看待改革中制度演變的歷史合理性」...《前線》2002年
4.「重要的在於權利、責任、利益轉移的協調性」...《經濟日報》2002年1月
5.「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第8期 李紹榮
6.「關於我國轉型期所有制變化的歷史『合理性』考察」...《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合作者:黃桂田李紹榮
7.「中國銀行業改革的側重點:產權結構還是市場結構」...《經濟研究》2002年第8期 合作者:黃桂田
8.「貨幣擴張、經濟增長與資本市場制度創新」...《經濟研究》2002年第1期 合作者:李紹榮
9.「日常生活里的經濟學」...《成都晚報》2001年9月18日
10.「市場秩序建設是一持久戰」...《廣州日報》2001年6月3日
11.「運經濟與西部民營經濟的發展」...《資源開發與市場》2001年4月號
12.「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外管理導報》2001年12月號
13.「市場經濟時代需要特殊的人文關懷」...《經濟導報》2001年12月3日
14.「轉軌時期市場秩序建設的特殊性」...《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1年第5期 《遼寧省委學校學報》2001年第9期 《管理現代化》2001年第6期
15.「為什麼界定民營企業產權」...《中國民營經濟》2001年第2期
16.「所有制變化與經濟增長和要素效率提升」...《經濟研究》2001年第1期 合作者:李紹榮
17.「『走出去』面臨的挑戰」...《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0年第7期
18.「中國企業改革的經濟成長階段性規定」...《中日金融、產業政策比較》日本中央大學出版社 2000年5月
19.「我國的經濟增長與就業」...《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0年第3期
20.「關於當代中國私營資本企業的管理青春期的考察」...《管理現代化》 2000年第2期
21.「興辦國有企業的目標與國有企業改革的目標」...《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0年第2期
22.「激勵所有者與激勵經營者」...《理論前沿》 2000年第9期
23.「當代中國私營資本的產權特徵」...《經濟科學》 2000年第2期
24.「市民化、市場化與高薪」...《香港商報》 2000年1月
2000年以前
1.「馬克思的『服務論』-學習馬克思生產勞動學說札記」...《經濟科學》1983年第1期
2.「試論作為《資本論》研究對象的『生產方式』」...《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3年第5期
3.「論社會主義精神產品生產」 ...《經濟科學》1984年第5期 合作者:何小鋒
4.「經濟體制改革模式探討」...《中青年經濟論壇》1985年第3期 合作者:羅龍、何小鋒、黃方毅
5.「高等教育改革應注意利用經濟杠桿」...《經濟研究參考資料》1985年第18期 合作者:何小鋒
6.「第三產業與國民收入」...《體制改革探索》1985年第2期
7.「論服務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北京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8.「第三產業在全球崛起」...《網路知識》1985年第4期 合作者:何小鋒
9.「體制改革中的消費增長及其作用」...《消費經濟》1986年第2期
10.「行政體制改革勢在必行」...《體制改革探索》1986年第6期 合作者:何小鋒
11.「經濟體制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北京大學學報》1987年第1期字 合作者:陳德華
12.「我國政府經濟調節機制改革的思路」...《經濟研究資料1987年第1期 合作者:何小鋒
13.「我國推行產業政策面臨的矛盾及目標導向-關於目前我國產業政策研究的基本思路」...《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7年第3期 合作者:楊雲龍等
14.「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學動態》1987年第8期 合作者:厲以寧肖灼基等
15.「一部在實踐呼喚中誕生的力作-評厲以寧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 孫來祥
16.「本世紀以來西方產權理論的演變」...《管理世界》1988年第4期 合作者:平新喬
17.「所有權、產權、經營權--根據現代產權制度重建企業財產關系」...《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1988年第5期 合作者:平新喬
18.「歷史的多維的中國宏觀經濟建設--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討論評述」...《經濟研究》1988年第8期 合作者:楊雲龍
19.「東歐、蘇聯與中國改革學者關於市場地位思想的比較」...《社會科學輯刊》1989年第1期 合作者:平新喬
20.「現代西方產權理論與企業行為分析」...《經濟研究》1989年第1期 合作者:平新喬
21「平衡與非平衡:布哈林與普列奧布拉仁斯基之爭」...《經濟學家》1989年第2期 合作者:平新喬
22.「經濟雙重轉軌特殊矛盾面前的基本選擇」...《湖北社會科學》1989年第2期
23.「對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流民的考察」...《經濟研究》1989年第6期
24.「均衡與非均衡:兩個劍橋之爭的實質」...《經濟科學》1989年第3期 合作者:平新喬
25.「西方學者論社會主義非均衡」...《管理世界》1989年第3期 合作者:平新喬
26.「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建立初期關於所有制選擇的爭論」...《經濟學家》1990年第2期
27.「經濟體制劃分標准與比較標准」...《經濟研究》1990年第6期
28.「論我國企業所有制改革目標」...《北京大學學報》1990年第6期
29.「所有權的經濟性質、形式及權能結構」...《經濟研究》1991年第4期
30.「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與消費結構」...《北京大學學報》1991年第6期
31.「主導產業演進比較與我國主導產業的選擇」...《國家計委研究報告》1991年3期 合作者:楊雲龍李風聖
32.「經濟科學的建設需要開放」...《經濟文獻信息》1992年第1期
33.「工業化與市場化:中國第三產業發展的雙重歷史使命」...《經濟研究》1992年第12期 合作者:楊雲龍
34.「改革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群眾的創造性」...《內部文稿》1992年第15期
35.「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回顧與反思」...《學術講座匯編》1993年6期
36.「我國企業財產制度改革思路的比較」...《學術講座匯編》1993年第6期
37.「走出企業產權改造的誤區」...《經濟日報》1993年10月8日 4500字
38.「我的市場經濟文化觀」...《我的市場經濟觀》(上)第927-978頁 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經濟治理與體外循環」...《中國時報》(台灣) 1993年第15664號
40.「呼喚觀念更新和產權改革」...《新視野》1994年第1期
41.「談經濟體制改革」...《河南財經學院學報》1994年第2期
42.「重塑市場經濟的新型財產制度」...《新視野》1994年第4期
43.「推在推動通貨膨脹」...《環球企業家》1994年第4期
44.「公司(企業)法人產權與治理結構」...《改革》1994年第4期
45.「宏觀調控的基礎和作用」...《宏觀經濟管理》1994年第8期
46.「宏觀調控的目標」...《宏觀經濟管理》1994年第9期
47.「我國經濟轉軌中所面臨的八大社會經濟矛盾」...《理論動態》1994年專輯
48.「國有企業制度改造中監督機制的產權分析」...《黨校科研信息》1994年第15-16期
49.「關於資產權利結構改造中的企業法人產權」...《市場經濟導刊》1994年第3期
50.「誰來支付企業改革的成本」...《生產力研究》1995年第2期
51.「關於企業改革的成本支付問題」...《求索》1995年第3期
52.「金融秩序建設中的利益沖突」...《環球企業家》1995年第4期
53.「總量目標易達 結構目標難求」...《中國新聞》1995年10月18日
54.「經濟發展目標的結構解釋」...《經濟研究》1995年第11期
55.「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根據」...《光明日報》1995年10月12日第一版
56.「推進三大產業結構高度是實現發展的實質」...《寧波日報》1995年10月31日7版
57.「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秩序」...《寧波日報》1996年1月16日7版
58.「宏觀調控並非短期之舉」...《信息時報》1996年1月20日1版
59.「企業、股市和珠江三角發展的新思路」...《羊城晚報》1996年1月25日第7版
60.「國際市場兼並風起 中國商場不應化小」...《工商時報》1996年1月26日1版
61.「中國改革與發展的矛盾症結:國有企業」...《決策參考》1996年39期
62.「論轉軌時期公民素質的提高」...《燎望》1996年第3期 4500字
63.「『八五』;多種矛盾並存交織」...《廣州日報》1996年1月23日17版
64.「至本世紀末中國對日本的外貿總量簡析」...《現代日本》1996年第1期
65.「迎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歷史性挑戰」...《理論前沿》1996年第1期
66.「經濟增長方式轉換與我國現階段的經濟增長」...《城市金融論壇》1996年第2期
67.「『海航』現象與現代企業制度」...《中國青年報》1996年4月30日第7
68.「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秩序」...《光明日報》1996年4月5日第1版
69.「企業改革面臨的主要利益沖突:從財政到金融」...《現代企業導刊》1996年第7期
70.「兩地有機銜接來自特殊背景」...《香港商報》1996年7月12日
71.「當前我國宏觀經濟增長的特點」...《支部生活》1996年第8期
72.「發展--根本的歷史命題」...《前線》1996年第8期
73.「塑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人格前提」...《南方周末》1996年9月6日3版
74.「也談「企業學者」」...《中華讀書報》1996年9月26日
75.「我推崇平等與競爭」...《經濟日報》1996年10月13日第1版
76.「怎樣看待社會集資」...《南方周末》1996年10月25日3版
77.「國企改革成敗寄望非國有改造」...《中國時報》(台灣)1996年7月29日
78.「經濟體制比較研究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模式探討」...《中國理論經濟學史》第49-89頁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合作者:王躍生
79.「不能各行其是」...《中國資產新聞》1997年1月15日
80.「產權范疇的理論分歧及其對我國改革的特殊意義」...《經濟研究》1997年第1期 合作者:李風聖
81.「政府調控的發展目標和體制目標導向」...《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作用》第63-70頁 民主與建設出版社1997年版
82.「中國民營企業象棵『小老樹』」...《中國經營報》1997年3月11日第1版
83.「產權是市場經濟發育的必要條件」...《科技日報》1997年3月28日
84.「加速發展重在經濟質態轉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1997年第1期
85.「今後20年左右中國所有制變化的趨勢」...《理論前沿》1997年第3期
86.「中國:經濟增長的奇跡」...《北京日報》1997年4月14日7版
87.「名牌是經濟道德的塑造者」...《中國信息報》1997年3月20日第8版
88.「企業家精神:集體主義、責任、創新」...《中國企業家》1997年第5期
89.「中國經濟的奇跡與艱辛」...《中華兒女》(海外版)1997年第5期
90.「發展的奇跡 改革的奇跡」...《光明日報》1997年8月25日第7版
91.「中國經濟學必須直面改革現實」...《中國經濟學向何處去》第68-82頁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92.「國有制改革必須與社會產權構造轉變溶為一體」...《國有企業:你的路在何方》第311-323頁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
93.「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推進所有制改革」...《經濟科學》1998年第1期
94.「經濟軟著陸與所有制改革」...《光明日報》1998年3月13日第6版
95.「20年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與基本經驗」...《求是》1998年第19期
96.「區域經濟發展與所有制改革」...《北京經濟燎望》1998年第2期
97.「經濟軟著陸與非國有經濟」...《經濟研究》1998年第4期
98.「國有企業改革的三大難題」...《外經導刊》1998年第6期
99.「政企分離:一個歷史性命題」...《中國黨政幹部論壇》1998年第8期
100.「災區重建應重視發展成本」...《經濟日報》1998年9月7日
101.「儒學者男子漢」...《中國改革報》1998年10月21日
102.「放小必須處理五大問題」...《經濟界》1998年4期
103.「國企改革的體制性難題」...《粵港信息日報》1998年7月12日
104.「訪談錄」...《名牌生活專刊》1998年第7期
105.「國企改革的體制性難題」...《中國企業家》1998年第8期
106.「看好1999年」...《上海證報》1998年10月25日
107.「水災之後「移民建鎮」的思考」...《東方》1998年11期
108.「我國非國有經濟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及其前景」...《中國經濟的「軟著陸」》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7月
109.「難忘1978」...《中國青年報》1998年12月6日第3
110.「改革開放偉大的啟蒙」...《經濟參考報》1999年1月13日
111.「『放小』面面觀」...《中國市場經濟報》1999年1月14日
112.「中國就業問題是發展問題」...《科學時報》1999年1月13日第3
113.「中國,市場化已成定論」...《改革與理論》1999年第1、2期
114.「國有企業改革與所有制結構調整」...《國際經濟評論》1999年第1-2期
115.「基本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跨世紀的命題」...《理論視野》1999年第2期
116.「為什麼要辦國有企業」...《中國民航報》1999年8月2日
117.「關於發展教育產業的討論」...《教育研究》 1999年第6期
118.「就業目標:結構轉換與企業重組的重要約束」...《中國經濟跨世紀的主題和難題》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9年4月版
『肆』 請你談談劉偉獲得成功的原因
有堅持不懈、不怕困難、敢於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精神
『伍』 劉偉為什麼能獲得成功
因為他目標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要朝著哪個方向努力,
『陸』 劉偉的經歷反映了他什麼樣的人生態度
劉偉德經歷反映了他什麼樣的人生態度,我認為劉偉的經歷反映了他特別嗯努力生活,不甘願做普通的人,每天都非常的辛苦努力。
『柒』 劉偉的事跡給我們什麼啟迪
要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為夢想努力奮斗,不畏艱難坎坷,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只有堅持下去才能成功,才能讓生命變得精彩.
『捌』 劉偉事跡的感想
劉偉,一個雙手截肢的年輕人,可偏偏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熱愛上了鋼琴,為了追求他的鋼琴夢,為了實現他的音樂夢,他開始了夢想之旅。沒有雙手,只好用雙腳來彈奏樂曲,那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是,劉偉卻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練成了這個特殊的本領。
悠揚的鋼琴聲響起,那是用腳趾彈奏的音樂,那是夢想的聲音。靈活的腳趾在琴鍵上跳躍,琴聲卻是哀傷的。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曲子,卻覺得好熟悉,它,在詮釋夢想,如怨如訴,卻輕快靈巧。
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是夢想,用行動來證實想法,這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