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本折舊與重置資本的區別
重置成本是某種資產之前的價格估價偏高,偏低。用重新評估後的價格入賬。可變現凈值是估價減去相關稅費及銷售費用的余額,現值是未來的現金流量折現到現在的價值。
⑵ 重置投資的簡介
投資是指增加或者更換資本資產(包括廠房、住宅、機械設備及存貨)的支出(用字母I表示)。投資是一定時期內增加到資本存量中的資本流量,而資本存量則是經濟社會在某一時點上的資本總量。假定某國家在2003年投資是900億美元,該國2003年末資本存量可能是500億美元。由於機器廠房等會不斷磨損,假定每年要消耗即折舊400億美元,則上述900億美元投資中就有400億美元要用來補償就資本消耗,凈增加的投資只有500億美元,這400億美元因是用於重置資本設備的,故稱重置投資。
⑶ 重置投資是不是就是折舊啊
"重置" 簡單是指資產重新購買的成本。賬上的是很久以前買的,現在買同樣的設備可能更貴,也可以更便宜。所以,不以當年的采購價為標准。
⑷ 能用這個刻錄機解釋一下什麼叫作折舊,什麼叫做重置投資,什麼叫減值准備
這個問題 可以去看看會計基礎
⑸ 重置投資和折舊一樣嗎如果不一樣,那有什麼區別呢
重置投資是折舊的一種計算方法,重置投資就是折舊而折舊不止可以用重置投資一種會計表述
⑹ 宏觀經濟學中,重置投資是什麼意思
重置投資是整個社會上用以補償所耗費的資本設備的投資。重置投資是總投資中除去凈投資所剩下的部分,因此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即構成總投資。重置投資取決於原有資本的數量、使用期限及其折舊率等因素。例如一個企業原有200台機器,每台機器年生產產品20件,又假定每年有20台機器被磨損,則每年都需要重新購買20台新機器,這部分投資就是重置投資。若企業想增加產量,該年購入40台新機器,則不僅有重置投資,而且有凈投資,該企業的總投資水平就會上升。重置投資又稱折舊投資,是指為補償固定資產損耗而進行的投資。其基本功能是維持社會簡單再生產。固定資產重置投資有兩種基本形式:為補償固定資產有形損耗而進行的重置投資和為補償固定資產無形損耗而進行的重置投資。
重置投資的資金來源是折舊。從社會的角度看,重置投資就等於折舊額。值得指出的是,在現實中,固定資產既可能因技術進步降低其再生產費用,也可能因通貨膨脹而提高其再生產費用,但只要按重置價值計提折舊,每年社會的重置投資總額還是會等於當年的折舊額。
重置投資是保證再生產所必需的條件。作為固定資本的機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會由於磨損(因使用某項資產而造成的價值損失)、自然力的影響 (朽爛與腐蝕)以及逐漸的陳舊過時而影響正常的生產水平。因此,須按其價值轉移和損失程度,以貨幣形態逐漸積累起來,以備固定資本的更新。
⑺ 支出法計算GDP中,重置投資最終都被計算了三次
你說對一半,你說的共產生三次,事實一次投資在期間里不止三次,而多次運轉產生的投資次數,是反復循環的
⑻ GDP核算中,重置投資或折舊應否計入
首先,GDP的核算屬於應用領域,以方便數據採集為前提。GDP本身有很多缺陷,重復計算的部分不僅僅有折舊還有間接稅部分(間接稅也是轉移給消費者的)。但是就像你說的:折舊不好計算。它主要是不好將總投資一一區分為凈投資和折舊。間接稅也是,企業到底轉嫁了多少間接稅給消費者,恐怕企業自身都沒有辦法計算,更不要說一個國家的國民收入了。綠色GDP提倡了有好多年,但現在大多數的國家還都是採用GDP的數據,就是因為綠色GDP難以衡量的東西太多,相比之下gdp的數據有一定的價值,計算成本也不是很高,還是不錯的
⑼ 重置投資與折舊 區別
有折舊因素,也有貶值因素
比如按照10年折舊,就應該價值3000-3000/3=2700
剩下的200就是減值因素
⑽ 關於經濟學重置投資的概念
我認為,你的理解基本正確。如果維護和重置與折舊相等,即一萬元,那就是這樣。但維護可能用不了一萬,餘下的折舊費再加上購置設備費用加上維護費等於總投資。重置投資就是為了維護資本存量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