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巴菲特從小投資

巴菲特從小投資

發布時間:2021-08-09 11:01:18

㈠ 巴菲特是真么起家的

http://ke..com/view/7841.html?wtp=tt
這是網路,應該比較真實吧

發家史:

巴菲特被稱為華爾街的「股神」,他是世界上靠股市暴富的世界第二大富豪,他的公司股票近期創下天價,每股價格超過10萬美元。

巴菲特1930年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的證券推銷員家庭,從小就有賺錢的強烈慾望,夢想在35歲時成為富豪。受家庭影響,他對股票特別著迷,當其他孩子還在玩飛機模型、玩棒球或賽馬的時候,他卻一門心思盯著華爾街的股市圖表,像大人一樣,專心致志地畫出各種股票價格波動的曲線,畫得像模像樣,使得父母驚嘆不已。

11歲時,他鼓動姐姐與自己共同購買股票,他們合資買了3股「城市服務公司」的股票,每股38美元。他滿懷信心地等待出手賺錢。然而,該股不斷下跌,姐姐很氣憤,不斷埋怨他選錯了股。值得慶幸的是,該股價格很快反彈,上漲到每股40美元,小巴菲特沉不住氣了,將股票全部出手,賺了6美元。正當他得意的時候,該股價格狂升,姐姐又埋怨他賣早了。這是他第一次涉足股市,賺得不多,收獲了教訓:在股市中一定要不為震盪所動,相信自己的判斷,持之以恆。巴菲特不斷地在股市中嘗試,不斷總結經驗,加上父母的指點,小獲成果。初中剛畢業,他就用炒股賺的錢在拉斯維加斯州購置了一塊40畝的農場,成為一個「小地主」。正因為小時候的炒股經驗,鍛造出巴菲特決定長線投資的心態。巴菲特選擇投資標的物時,從來不會把自己當做市場分析師去預測,而是把自己視為企業經營者。巴菲特非常反對短線交易,認為那隻是浪費時間及金錢的行為而已,而且會影響到操作績效。巴菲特曾說:「我從不打算在買入股票的次日就賺錢,我買入股票時,總是會先假設明天交易所就會關門,5年之後才又重新打開,恢復交易。」並且告誡投資人,任何一檔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 10 分鍾都不必考慮持有。

進入高中,巴菲特一邊學習,一邊炒股,興趣越來越濃,越來越傾向到大學攻讀金融學。21歲時,巴菲特在股市獲利達9800美元,這筆錢是他日後賺錢的「種子」,是致富的孵化器。

大學期間,巴菲特特別醉心投資之道,成為「金融教父」——本傑明·格蘭姆教授的得意門生。大學畢業後,格蘭姆邀請巴菲特到自己的公司——「紐約投資」 公司共事,巴菲特自然大喜過望。他仔細研究《股市導向》雜志,以教授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來尋找那些被格蘭姆稱作「煙蒂股」的股票,所謂「煙蒂股」即股價十分低廉,花很少錢就可以買到的股票(就是我們經常稱謂的「垃圾股」)。當他確定下股票後,會向格蘭姆請教,然後,就力所能及地購買。4年後,巴菲特在股市投下的1萬美元變成了4萬美元。因此,有人認定巴菲特只買績優股,不買垃圾股與事實不符,事實上,巴菲特的第一桶金恰恰是在「煙蒂股」上賺取的。

巴菲特大學畢業,跟著格蘭姆教授一段時間後,感到自己已經能夠獨立行事了,他決心開創自己的事業,謝絕了格蘭姆教授挽留,辭職後開了一家「巴菲特投資有限公司」,資產是炒股得來的4萬美元,股東是他們夫妻倆。創業之初,紐約證券市場處於熊市,巴菲特將主要精力用來創辦實體,開了一家制衣公司,小有積累,但是沒有富起來。一段時間後,他果斷地回到股市中,因為他的天才與興趣是金融投資。他密切關注股市的發展,精心挑選「垃圾」股,同時經常進行實地考察與分析比較。巴菲特有敏銳的市場眼光,比其他人先看到炒作的題材。

當時,美國的傳播業處於低潮,許多報刊與廣播公司虧損,絕大多數人認為,這種狀況將繼續低迷,股價會不斷走低。而巴菲特認為,它們是成長性企業,後期看好,其股市價值遠遠低於實際價值,在股市上人家拋出,他偏吃進,巴菲特盡一切可能大量吃進包括《華盛頓郵報》、美國廣播公司等在內的多種傳媒業的股票。很快,這些企業因業績前景好而止跌上漲,巴菲特再度高價位出手,賺到上百萬美元。巴菲特就是以這種方式進行勤奮耕作,創業2年後,他的投資公司市值達到 2200萬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原來是一家不錯的投資公司,規模不大,但有較好的聲譽,1965年,因經營不善,該公司瀕臨破產,每股價格僅12美元。通過反復調查比較後,巴菲特力排眾議,甚至對親朋好友的忠告也置之不理,以合作的方式購下該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巴菲特作出了人生轉折中最重要的選擇,他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一家獨立的投資公司,以此進入證券市場,如魚得水,賺盡天下財富。伯克希爾公司開始活躍起來,不斷全盤收購或部分收購多家紡織公司、百貨公司、食品公司、糖果公司的股票。一些股票評論家對此非常不理解,認為巴菲特做法保守,盡吃「垃圾」股。巴菲特不為世人的譏笑而動搖自己的選擇,因為他奉行的是企業的實際價值。後來人們逐漸看到伯克希爾公司的市值不斷上漲,股票從無人問津的12美元一直攀升到20美元、40美元、80美元,直至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最昂貴的股票。朋友們也驚奇地觀察到巴菲特的財富如神話般地增長,巴菲特成為了紐約以投資證券致富的新貴族。

2003年《財富》雜志資料顯示,沃倫·巴菲特個人資產280億美元,是世界10位億萬富翁之一。2004年《富布斯》雜志全球富豪排行榜顯示,沃倫 ·巴菲特個人資產429億美元,是全球富人的第二把交椅。沃倫·巴菲特在股票投資中堅持中長期投資,至少是5—10年,這需要堅持投資他熟悉的領域,堅持做自己熟悉的股票,「做熟不做生」是他決不動搖的操作方法,巴菲特就是這樣成為世界上靠股市暴富的大富豪。

㈡ 巴菲特成長經歷

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他便躍身股海,並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覺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轉學到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一年內獲得了經濟學學士學位。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考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

1951年,21周歲的巴菲特獲得了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2)巴菲特從小投資擴展閱讀:

2011年 沃倫·巴菲特以凈資產500億美元位列福布斯榜第三。

2013年 沃倫·巴菲特以凈資產535億美元,位於福布斯榜第四。

1996年1月24日,《上海證券報》發表了我國內地最早介紹巴菲特投資思想的文章《證券投資巨擘——華倫·布費》,華倫·布費就是「股神」沃倫·巴菲特當時的譯名。文章作者是孫滌教授。

巴菲特在1996年1月24日刊出的,中國第一篇介紹巴菲特的文章「證券投資巨擘--華倫-布費」(巴菲特當時的譯名)的上海證券報上簽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菲特

㈢ 巴菲特的創業史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㈣ 股神巴菲特是怎樣起家的如題 謝謝了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1941年,11歲的巴菲特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1947年,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兩年後,巴菲特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鄉創辦「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1965年,35歲的巴菲特收購了一家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紡織企業,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由一家紡紗廠變成巴菲特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他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而標准普爾500家指數內的股票平均才上漲了近50倍。多年來,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穩居前三名
採納哦

㈤ 誰能告訴我巴菲特的成長歷程和成就么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
1931年,11歲的他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62年,巴菲特與合夥人合開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
1994年底巴菲特公司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
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㈥ 股神巴菲特是怎樣起家的

巴菲特是美國「股神」。

從20世紀60年代用低價收購了瀕臨破產的伯克希爾公司開始版,巴菲特就連續創權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像的投資神話。在美國,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排名第五,其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成就,就是因為巴菲特一直信奉這樣一條定律:在眾人相中的地方投資,是不可能發財的。

簡單而樸素的價值投資策略(買入估值便宜的好公司),給巴菲特帶來了長期年化20%的收益率。而巴菲特的幾個經典投資案例,包括可口可樂,吉列,富國銀行等也常常被投資者津津樂道。

(6)巴菲特從小投資擴展閱讀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2008年9月,在拋甩股權為主流、持有股權為找死的亂世里,伯克希爾用1.03美元(8港元)價格吃進了2 .25億股比亞迪股票,成本約為2.32億美元。僅僅一年後,比亞迪的股票就猛漲到了88港幣,一年實現11倍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菲特

㈦ 巴菲特股神從小就有賺錢的慾望

少年巴菲特: 成功的小企業家, 從零到9800美元 巴菲特在青少年時期(1930年~1950年),通過創辦了一系列小企業。巴菲特從小就有強烈的賺錢慾望,12歲時發誓要在30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如果成不了百萬富翁,我就從奧馬哈最高的樓上跳下去。」 6歲時夏天晚上他挨家挨戶地去兜售批發來的可口可樂,他還把鄰居都給動員起來去撿別人打飛的高爾夫球,清潔整理轉手加價賣出。 13歲開始送《華盛頓郵報》,後來又送《華盛頓時代先驅報》一共建立了五條送報路線,每天早上要送將近500份報紙,同時他還推銷雜志來提高收入,這個業余兼職的初中生每個月可以掙到175美元,相當於一個標準的白領。1945年時他只有14歲,就拿出自己積攢的1200美元,買了一塊40英畝的農場,當上了小地主。 讀高中時,巴菲特和朋友成立了一家小公司,買了好幾台舊彈子球機,放到威斯康星大道上的理發店裡,按小時收費,和理發店老闆五五分成,結果每周都能掙到50美元。巴菲特於1947年6月從高中畢業時已經遞送了差不多60萬份報紙,掙到了5000多美元。上大學前他把彈子球公司轉手,賣了1200美元。 讀大學他又找到了一份送報的工作。開著一輛1941年款福特車在西南部奔波,為《林肯周報》監督六個縣城的50個報童每天的送報工作,巴菲特成為一個管理者。 1949年冬天,巴菲特又搞了一個「巴菲特高爾夫球公司」,到1950年7月,他一共銷售了220打高爾夫球,從中賺了1200美元,巴菲特既是老闆,又是經理人。 巴菲特大學畢業時把他各項經營的總收入加起來,他已經攢下了9800美元,比那些全職工作的成年人的收入高得多,這個萬元戶,在當時算得上一個小小富翁。 這時的巴菲特年僅19歲,卻已經有13年的商業經驗。正是這些寶貴的經驗,使巴菲特對企業經營有著深入的了解,而分析企業經營的競爭優勢,正是巴菲特一生投資成功的根本所在。 青年巴菲特: 成功的投資家, 從9800美元到2500萬美元 巴菲特在青年(1951年~1969年)時期,通過股票投資成為千萬富翁。 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個股票經紀人,他經常到父親的辦公室,從小就對股票交易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他十歲就開始進行股票投資,但一直到巴菲特大學畢業前,他和大多數散戶一樣,也是看圖表,做技術分析,猜股價趨勢,到處打聽小道消息,追漲殺跌,業績也普普通通。 在1950年大學快畢業時,巴菲特讀到了格雷厄姆的投資名著《聰明的投資者》,一下子頓悟,原來真正的投資之道是價值投資。於是他到哥倫比亞大學格雷厄姆門下讀了研究生。1951年畢業後回家在父親的經紀公司做了三年經紀人後,終於得到機會到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工作了兩年,在導師的言傳身教下,他的投資業績大大改善,個人財富也激增到14萬美元。 1956年春天,格雷厄姆解散了投資公司,巴菲特回到家鄉創辦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到1969年巴菲特因為股市過於狂熱而解散合夥人公司為止,在1957年~1969年的13年期間,取得了30.4%的年平均收益率,遠遠超過了道瓊斯8.6%的年均收益水平。這13年裡,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了5次,而巴菲特的合夥投資公司卻從來沒有發生過虧損。 1969年,巴菲特決定解散合夥公司,因為他認為股票市場正處於高度投機的狂熱之中。在牛市最高峰很早之前就徹底離開股市,這是巴菲特理性的最高體現。

㈧ 巴菲特詳細創業歷程

說一下巴菲特的創業故事和傳奇經歷
雖然巴菲特的父親是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長,資產過億,但是在大學畢業後, 巴菲特的父親拒絕了他想接管父親的公司的想法。父親寧可慷慨地把大筆大筆的錢捐給了慈善機構,也不肯給巴菲特留一分錢。沒辦法,為了積累創業資金,巴菲特開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巴菲特白手起家成為世界首富的創業故事就是這樣開始了。小編帶你一起去了解巴菲特的創業故事和傳奇經歷。
一、巴菲特6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第一次賺錢是倒賣可樂,據巴菲特的母親回憶,當她的兒子第一次對自由企業產生興趣時,還只是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他以每箱25美分的價錢在爺爺的雜貨店購買一箱可樂,然後以每瓶5美分的價錢在附近兜售。因為那時每瓶百事可樂的容量是12盎司,而可口可樂卻只有6盎司,但是,兩種可樂的售價是相同的。大多數孩子都心滿意足地喝著汽水,但他們從來不去多想什麼,只有巴菲特撿起汽水機旁被人們丟棄的瓶蓋,把它們分門別類並數一下各種瓶蓋的個數,看看哪種牌子的汽水賣得快。
二、巴菲特10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當巴菲特還在露絲黑爾學校讀書的時候,就發表了一個名為"馬童選集"的報告,告訴人們在賽馬中如何設置障礙以及如何下注。他在他父母居所的地下室里完成了這本小冊子的印刷工作,然後以每本25美分的價格出售。他和一個朋友運用數學原理開發出一套賽馬中挑選誰是贏家的系統。但是,由於沒有營業執照,他們的企業被有關當局關閉。10歲的巴菲特就開始閱讀有關股票市場方面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對股票市場的痴迷有增無減,他開始繪制股票市場價格的升降的圖表。10歲那年,他開始在他父親的經紀人業務辦公室里做些像張貼有價證券的價格,及填寫有關股票及債券的文件等工作。
三、巴菲特11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2年4月,11歲的巴菲特開始小規模地購買股票:他以每股38美元的價格,購買了三股受歡迎的城市服務股票,當時,這就是他的資本凈值。小巴菲特還說服他的姐姐多麗絲和他一起投資。他以每股40美元的價格拋出了他的股票,扣除傭金後,他賺了5美元。巴菲特一直關注著股票市場的變化,計算維持有利的平均價格而買進或賣出股票以維持高於平均的價格,並且,他已經意識到,他對股票市場的估計要比其他人敏銳、精明的多。1943年1月,他們全家搬到了維吉尼亞洲的弗雷德里克斯堡,不過對巴菲特來說,他一種好像是被連根拔起的感覺,心情非常郁悶。所以第二個月,巴菲特就回到了奧馬哈,和爺爺、姑姑一起生活。 跟很多小孩離家出走不一樣的是,他的離家出走是和商業有關。他跑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赫爾希,打算靠在高爾夫球場為球手找球、拾球賺點錢。同時,他還有個主意,那就是幫忙巡視好時巧克力工廠,並免費獲取一塊巧克力。
四、巴菲特15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5歲時候的巴菲特進入愛麗斯•迪爾中學讀書,他每天要走5條線路遞送500份報紙,主要是投送給公寓大樓內的住戶。有幾次,巴菲特病了,他的母親不得不代替他去送報紙。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從顧客那裡收費,他發明了一個行之有效的出售雜志訂閱的方案。他從被丟棄的雜志中撕下帶有產品有效期的不幹膠貼紙,把它們歸類,然後在適當的時間請顧客從中選擇要續訂的刊物。巴菲特的老朋友卡羅爾說,少年時巴菲特就能把《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這本書背下來。他想像自己能從一台機器開始,使他的贏利漸增到幾千美元以上。巴菲特和他的朋友唐納德?丹利,花了25美元買零件組裝了一台彈球機後,開始了他們的彈球生意,他們把彈球機安裝在繁華的威斯康星大街的一家理發店裡。開業一天後,這兩個年輕的企業家發現盛滿了五分鎳幣的盤子里有一張4美元的紙鈔。 1945年,當巴菲特還在高中讀書時,他就從父親手裡買下了一家農場,這是一個未曾耕種過的農場,佔地面積為40英畝,售價是1200美元。然後,把農場租給了土地租用人。
五、巴菲特17歲時候的創業故事
1947年,17歲的巴菲特高中畢業。在他對股票市場研究還處在"繪制股市行情圖"的階段時,就已經積聚了一筆大約6000美元的財富,這個年輕人賺的錢比他的老師的薪水還多。他的父母負擔起了他上大學的費用,盡管他自己有能力支付這些。
六、巴菲特19歲時候的經歷
1950年夏天,19歲的巴菲特從內布拉斯加大學畢業,然後向哈佛商學院提出申請。他乘火車前往芝加哥,在那兒一個男士接見了他。巴菲特說,當時哈佛代表對他的印象是"19歲,由於身材消瘦,看起來像只有16歲的樣子,相當於一個12歲少年的體重。" 當兩個人的會面結束後,他進入哈佛大學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被哈佛大學拒之門外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對他來講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他很快就意識到,教授商業課的權威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巴菲特向哥倫比亞商學院提出申請,並且很快就收到了接受他入學的通知。他於1951年6月畢業於該校。
七、26歲的巴菲特就已經立志成為百萬富翁
1956年,年少氣盛的巴菲特決心一試身手。一次,他在一個朋友家裡突然語驚四座,宣布自己要在30歲以前成為百萬富翁。不久,一幫親朋湊了10.5萬美元,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創業之初巴菲特非常謹慎。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已擁有了五家合夥人公司。當了老闆的巴菲特竟然躲在家中埋頭在資料堆里,每天只做一項工作,就是尋找低於其內在價值的廉價小股票,然後將其買進,等待價格攀生。這些股票果然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利潤。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巴菲特兌現了他的"百萬富翁"狂言。成為億萬富翁後的巴菲特不愛拋頭露面,不喜歡張揚,生活保持低調。他把他的生活准則描述為:"簡單、傳統和節儉。"
1999年,為了向一家慈善機構奧馬哈孤兒院捐款,他拍賣了他的褲帶錢包,在此前的20年裡,他一直使用這個破舊的錢包。正如巴菲特所解釋的那樣:"這個錢包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930年8月30日,沃倫·巴菲特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沃倫·巴菲特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他滿肚子都是掙錢的道兒,五歲時就在家中擺地攤兜售口香糖。稍大後他帶領小夥伴到球場撿大款用過的高爾夫球,然後轉手倒賣,生意頗為經火。上中學時,除利用課余做報童外,他還與夥伴合夥將彈子球游戲機出租 給理發店老闆們,掙取外快。
1941年,剛剛跨入11歲,他便躍身股海,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1947年,沃倫·巴菲特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財務和商業管理。但他學得教授們的空頭理論不過癮,兩年後便不辭而別,輾轉考入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拜師於著名投資學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巴菲特如魚得水。格雷厄姆反投機,主張通過分析企業的贏利情況、資產情況及未來前景等因素來評價股票。他教授給巴菲特豐富的知識和決竅。富有天才的巴菲特很快成了格雷厄姆的得意門生。
1950年巴菲特申請哈佛大學被拒之門外。
1951年,21歲的巴菲特學成畢業的時候,他獲得最高A+。
1957年,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但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1962年,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資本達到了720萬美元,其中有100萬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當時他將幾個合夥人企業合並成一個「巴菲特合夥人有限公司」。最小投資額擴大到10萬美元。情況有點像現在中國的私募基金或私人投資公司。
1964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400萬美元,而此時他掌管的資金已高達2200萬美元。

1966年春,美國股市牛氣沖天,但巴菲特卻坐立不安盡管他的股票都在飛漲,但卻發現很難再找到符合他的標準的廉價股票了。雖然股市上瘋行的投機給投機家帶來了橫財,但巴菲特卻不為所動,因為他認為股票的價格應建立在企業業績成長而不是投機的基礎之上。
1967年10月,巴菲特掌管的資金達到6500萬美元。
1968年,巴菲特公司的股票取得了它歷史上最好的成績:增長了59%,而道·瓊斯指數才增長了9%。巴菲特掌管的資金上升至1億零400萬美元,其中屬於巴菲特的有2500萬美元。
1968年5月,當股市一片凱歌的時候,巴菲特卻通知合夥人,他要隱退了。隨後,他逐漸清算了巴菲特合夥人公司的幾乎所有的股票。
1969年6月,股市直下,漸漸演變成了股災,到1970年5月,每種股票都要比上年初下降50%,甚至更多。
1970年-1974年間,美國股市就像個泄了氣的皮球,沒有一絲生氣,持續的通貨膨脹和低增長使美國經濟進入了「滯脹」時期。然而,一度失落的巴菲特卻暗自欣喜異常因為他看到了財源即將滾滾而來──他發現了太多的便宜股票。
1972年,巴菲特又盯上了報刊業,因為他發現擁有一家名牌報刊,就好似擁有一座收費橋梁,任何過客都必須留下買路錢。1973年開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蠶食《波士頓環球》和《華盛頓郵報》,他的介入使《華盛頓郵報》利潤大增,每年平均增長35%。10年之後,巴菲特投入的1000萬美元升值為兩個億。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 %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購下435萬股美國高技術國防工業公司——通用動力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價上升到113元。巴菲特在半年前擁有的32,200萬美元的股票已值49,100萬美元了
1994年底已發展成擁有23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工業王國,它早已不再是一家紡紗廠,它已變成巴菲特的龐大的投資金融集團。從1965-1994年,巴菲特的股票平均每年增值26.77%,高出道·瓊斯指數近17個百分點。如果誰在1965年投資巴菲特的公司10000美元的話,到1994年,他就可得到1130萬美元的回報,也就是說,誰若在30年前選擇了巴菲特,誰就坐上了發財的火箭。
2000年3月11日,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的網站上公開了年度信件——一封沉重的信。數字顯示,巴菲特任主席的投資基金集團伯克希爾公司,去年純收益下降了45%,從28.3億美元下降到15.57億美元。伯克希爾公司的A股價格去年下跌20%,是90年代的唯一一次下跌;同時伯克希爾的賬面利潤只增長0.5%,遠遠低於同期標准普爾21%的增長,是1980年以來的首次落後.
2007年3月1日晚間,「股神」沃倫·巴菲特麾下的投資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公布了其2006財政年度的業績,數據顯示,得益於颶風「爽約」,公司主營的保險業務獲利頗豐,伯克希爾公司去年利潤增長了29.2%,盈利達110.2億美元(高於2005年同期的85.3億美元);每股盈利7144美元(2005年為5338美元)。

㈨ 巴菲特多大年齡開始踏入股市界

1941年,剛剛跨入11周歲,巴菲特便躍身股海,並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著名的投資商,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從事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在第十一屆慈善募捐中,巴菲特的午餐拍賣到263萬美元。
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這是巴菲特2006年開始捐出99%資產以來,金額第三高的捐款。
2011年12月,巴菲特宣布,他的兒子霍華德會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中扮演繼承人的角色。
2012年4月,患前列腺病,尚未威脅生命。
2013年福布斯財富榜以530億美元排名第四位。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5全球富豪榜。
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比爾蓋茨、卡洛斯·斯利姆、沃倫·巴菲特,財富數分別為792億美元、771億美元與727億美元。
2015年7月中旬至8月底,巴菲特所掌管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投資股市方面已經至少賬面虧損了112億美元。相當於伯克希爾哈撒韋市值縮水了10.3%。
2015年美國當地時間9月29日,《福布斯》發布美國富豪400強榜單顯示,憑借620億美元財富排名美國富豪第二名,這也是沃倫·巴菲特自2001年以來的一貫排名。

閱讀全文

與巴菲特從小投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申銀萬國期貨能化研究院 瀏覽:16
哪家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高 瀏覽:16
國際黃金漲跌幅度限制 瀏覽:217
博時絲路主題股票行基金今日漲幅 瀏覽:590
2018年期貨分類監管 瀏覽:351
水泥相關股票 瀏覽:717
人人貸we理財怎麼投資 瀏覽:826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
樂視網投資現狀 瀏覽:563
重倉格力的基金有哪些 瀏覽:107
中國銀行現貨白銀價格走勢圖 瀏覽:968
21加幣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