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ipo上市成功後,要給投資銀行多少的傭金
新三板收費標准
委託備案費 一次性 1萬元 主辦券商
改制費 一次性 20萬元 主辦券商
推薦費 一次性 50萬元 主辦券商
督導費 持續收費 5-10萬元/年 主辦券商
創業板一般是融資額的6%-12%左右
主板和中小企業板一般是融資額是4-8%左右
B. 股票上市跟投資銀行有什麼關系
請補充問題,投資銀復行制具體是指什麼
投資銀行( investment banking,corporate finance)是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股票上市就是是指股票發行 ,
C. 上市公司、投資銀行和股票之間的資本關系是什麼樣的
簡單點來講吧。。
上市公司,沒上市之前就是一塊石頭,需要投資銀行投資,包專裝,打造,變屬為一塊玉,去上市,按照份額出售。
股票就是這塊玉的份額,。。有很多的份額,可能被分成1000萬份,有可能被分成幾億份。。
然後投資銀行,再對這塊玉,進行,評估,,有沒有價值,價值低估的時候,他們也會買,價值高估的時候,就一般不會去買。。
D. 為什麼 公司上市時 投行要壓低上市價格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這樣。
在競標時拉高價格並不是普遍現象,如果遇到那種沒有什麼職業水準的團隊,那很可能在競標時向公司保證一個較高的發行市盈率,即高價格,但正規些的投行不太會這樣。在上市時,投行是不會故意壓低價格的,因為投行的利益和企業是一致的,在能都發行去的前提下,發行價格定得越高,投行的承銷收入越高。所謂的壓價,是如果碰到市場比較低迷的情況,賣不了那麼高的時候,肯定要考慮投資者的接受能力,但決不是故意壓價,價格壓低對企業和投行來講都是極大的損失。
以目前的市場價格看來,很多公司上市的時候並沒有賣到開始投行預估的價值,這是有原因的,因為現在上市的企業都是至少在一兩年前投行進場的,那時候真個市場的發行市盈率都很高,所以報價也高,現在整個市場都降下來了,所以看起來好像是投行在發行時壓價了。
E. 企業上市都有哪些費用費用一般是多少
企業上市實際支出的費用包括顯性和隱形的兩個方面:
一、顯性費用,主要是保薦承銷費、審計費、律師費、、評估費、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費用、發行路演費用等。因為上市需要聘請證券公司(保薦承銷機構)、會計師、律師,所以要支付上述中介機構的費用。其中,證券公司的費用(保薦和承銷)最多,但是主要部分會在上市成功後收取,一般在上市前會收取幾百萬的輔導和保薦費用,上市後根據實際募集資金的規模乘以一個百分比收取承銷費用,這個百分比是雙方協商的,主要取決於項目規模和復雜程度,如果上市不成功是不收的。綜合算下來,券商的費用在幾千萬的水平。審計師的費用大概一兩百萬,律師的費用大概一百萬左右。還要考慮到這幾家中介機構的食宿差旅費用。
二、隱形費用,主要是公司規范上市的過程發生的費用。例如,有的民營企業在計劃上市之前可能存在向稅務機關少報收入利潤的情況,在上市審計的過程中會如實反映申報報告期內的財務情況,所以可能涉及補繳以前年度的所得說等稅費。再如,繳納職工的社保和公積金,等等。涉及股東出資不到位的情況,則相應股東要補充出資到位等等。股改的過程中還可能涉及股東個人的所得稅。通常在上市過程中,還可能涉及在媒體投入方面的財經公關費等等。
F. 投資銀行對新股上市的作用
他們的工作包括以下幾點:
證券承銷。證券承銷是投資銀行最本源、最基礎的業務活動。投資銀行承銷的職權范圍很廣,包括本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機構發行的債券、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債券、外國政府和公司在本國和世界發行的證券、國際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券等。
投資銀行在承銷過程中一般要按照承銷金額及風險大小來權衡是否要組成承銷辛迪加和選擇承銷方式。
這意味著主承銷商和它的辛迪加成員同意按照商定的價格購買發行的全部證券,然後再把這些證券賣給它們的客戶。這時發行人不承擔風險,風險轉嫁到了投資銀行的身上。
(6)投資銀行上市收費擴展閱讀:
炒作規律:
1、當大盤處於下跌的末端,進入築底階段時,市場人氣低迷,新股開盤價較低,一般在50%以下,甚至一些股票接近發行價,此時是最佳的買入時期,一旦大盤反彈,該類股票會領漲。
如2003年1月6日上市的中信證券,處在大盤築底階段,其開盤價5.5元,當日報收5元,比發行價上漲10%,隨後在大盤反彈時,該股成為領頭羊。
2、當大盤處在上升階段:此時新股為平開高走,投資者可積極參與炒作。
3、當大盤處在上漲末端,市場人氣高漲,新股開盤價位很高,有的達到200%以上,一步到位,此時新股風險最大,一旦大盤從高位下跌,該類股票跌幅最大。如2004年2月19日上市的國通管業開盤當天達20.98元比發行價高200%,隨後在這次大盤下跌時,該股跌幅達40%。
G. 什麼是投行費
就是股票上市或者增發的保薦或者承銷費.
H. 原始股上市的價錢是上市公司定價還是證券公司定價
你好,
股票上市
的價格即
發行價
,該價格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來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的。
股票的發行價一方面要考慮上市自公司的融資目的,另一方面要考慮市場的接受能力,因此,通常是根據市場接知受能力,參考同類公司的市場價
道格
來定一個折中的價格,既滿足融資要求,市場又能接受。
I. 上市公司並購,券商的財務顧問費怎麼收取
怎麼收:固定費用和基於交易價格的變動費用
海外投行的收費模式較為合理地將並購財務顧問服務進行分解,分別支付費用,一方面各種項目的固定費用保證了財務顧問的利益,反映了對財務顧問服務價值的承認和肯定,另一方面基於交易價格的變動費用又對財務顧問有較好的激勵作用。隨著中國並購市場成熟程度提高,財務顧問費用也將向更為細致的分項定價發展。 目前我國並購財務顧問費基本上都是採用分期收取的形式,最常見的是分為4步。首先是雙方簽訂財務顧問協議,券商收取首期款,首期款的比例一般在10-20%左右,一般最低不少於20萬元。在並購協議簽訂後收取第二期款,一般比例為30-40%。在並購交易審批全部通過後,收取第三期款,一般比例約30%-40%。一般到這步,財務顧問費應該已經收取90%左右,剩下的10%左右在股權過戶後收取。隨著購並交易復雜程度的加深,客戶對財務顧問的依賴程度逐漸提高,付費的主動性逐漸增強,體現在券商財務顧問費的收取比重有所前移。
並購財務顧問業務和傳統投行業務各有優勢。傳統投行項目的單筆收入較高,一般在1000萬元以上,而且交易完成後收費有絕對保證。而並購財務顧問業務的優勢在於並購操作周期遠比傳統投行短,操作的家數不受限制,基本上不存在業務風險,不佔用公司資源,並且隨著國內並購市場的擴大,並購業務復雜程度的上升,市場並購財務顧問服務的價值含量認可度上升,並購業務的盈利前景就更為樂觀。對於券商來說,在行 業平均收益率下降的情況下,購並業務人均創利的優勢以及成長潛力就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