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聰明的投資者為啥價格不一樣

聰明的投資者為啥價格不一樣

發布時間:2021-08-09 20:29:37

⑴ 在《聰明的投資者》上看到(「事後看到的利潤」和「實際得到的利潤」是不同的)沒看明白,誰能解釋一下

這方面的許多經歷表明,投資者要進行穩妥的投資,僅僅觀察利潤和股價的同時下跌是不夠的。他還應該要求,過去10年或更長時間內的利潤至少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沒有利潤赤字的年份);同時,還要要求公司具備足夠的規模和財務實力,以應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困難。因此,這里的理想狀態是:一家著名大公司的股價,既大大低於其過去的平均價,又大大低於其過去平均的市盈率。這無疑會把許多公司(比如克萊斯勒)的賺錢機會排除在外,因為這些公司在股價較低的年份里,一般也伴隨著較高的市盈率。但是,現在我們要明確地告訴讀者(無疑,我們還將這樣去做),「事後看到的利潤」和「實際得到的利潤」是不同的。我們十分懷疑,像克萊斯勒這樣不穩定的公司,是否可以被我們的積極投資者加以恰當的利用。?

⑵ 什麼是聰明的投資者

《聰明的投資者》首先明確了「投資」與「投機」的區別,指出聰明的投資者當如何確定預期收益。本書著重介紹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論述了投資者如何應對市場波動。本書還對基金投資、投資者與投資顧問的關系、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禦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選擇、可轉換證券及認股權證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在本書後面,作者列舉分析了幾組案例,論述了股息政策,最後著重分析了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性」問題。

⑶ 如何看懂聰明的投資者

投資需要的是對市場的感覺而不是對經濟學的感覺,

經濟學家投資失敗的大有人在,

而不懂經濟學而投資成功的也大有人在,

所以,如果只是想成為一個小資產階級,

那就拋掉手中的經濟學書籍吧.

⑷ 前兩天網上購買了《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值得一看嗎

未讀過此書的投資者一定得好好讀一讀,讀過的還需反復閱讀。
按照勞倫斯.科明漢姆的劃分,世界上存在五種投資模式:第一種是價值投資,依靠對公司財務分析尋找市場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的股票。以格雷厄姆、巴菲特為代表。第二種是增長投資,投資者尋找那些經營收益能夠保證公司內在價值迅速增長的公司,以菲利普.費舍爾和彼得.林奇為代表。第三種是指數投資,通過購買股票來復制市場指數,以約翰.伯格為主。第四種是技術投資,採用各種圖表來收集市場的行為,為此來顯示投資者預期是上升還是下降,市場趨勢如何,以威廉.奧尼爾為代表。第五種是組合投資,試圖建立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組合來管控風險,這種策略始於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伯頓.莫卡爾的《華爾街漫步》。
其中,科明漢姆將技術分析劃入了投資模式的一種:技術投資派。他認為技術投資人士並不關心價值,只關心價格。但顯然威廉.奧尼爾不僅僅關心價格,他很強調基本面的分析。
實際上技術分析分支出兩個不同的流派,一個是基本不關心企業基本面問題,一個是試圖將兩者結合起來,後者更派生出所謂的「動力交易」(有些叫動量投資模型)(momentum trading)。
科明漢姆認為價值投資是一種思維方式,其特徵是習慣性的將股票價格與背後公司業務的價值聯系起來。價值投資與所謂增長投資之間根本不存在天然的差異,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整體。
價值投資在1929年之前已經得到很多投資者的實踐了,但在此之前,世界股市的主流還是投機,投資者甚少對公司價值和股票價格之間的聯系感興趣。價值投資真正的確立就是格雷厄姆主要著作:《聰明的投資者》和《證券分析》(順便哀悼一下證券分析中文版序言作者王益同志)。其中前者是投資策略描述,後者是具體技術實現。因此,對於投資者而言,第一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另外兩個基石,一個是約翰.威廉姆斯的企業價值評估理論,一個是菲利普.費舍爾發現的成長股理念。

這本書,盡管已經看過很多遍,但仍然值得再次閱讀一次。我認為必讀的經典,一定是這樣的:經典作品;作者長期從事投資、投機(至少30年以上),並且善始善終,最終獲得較大財富;具有獨立的投資理念;或者在數據分析和事實描述方面有獨到性和客觀性。

你的認可是我解答的動力,請採納

⑸ 聰明的投資者 各版本一樣嗎

還不一樣,第四版是目前全球熱銷的點評版,是由賈森·茲威格在每一章的後面都加了點評的,
此外在中國的話,第四版的翻譯要比第三版好一些。

⑹ 兩個版本《聰明的投資者》有什麼區別

兩個版本分別為原版,實戰版。原版是由美國"華爾街教父"本傑明·格雷厄姆出版,共修專訂四次。實屬戰版是由英國金融家蒂姆·黑爾根據原版,加上自身投資經驗著作而出的。

1、二者出版時間不同。

《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在2010年8月出版,《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4版)》在2011年07月出版。

《聰明的投資者(實戰版)》在2014年7月出版。

2、二者編輯不同。

《聰明的投資者(第4版)》、《聰明的投資者(原本第4版)》的編輯都是顏林柯。

《聰明的投資者(實戰版)》的編輯是王瑩舟。

3、編寫者不同。

原版是由美國"華爾街教父"本傑明·格雷厄姆出版,到2011年一共修訂四次。

實戰版是由英國金融家蒂姆·黑爾根據原版,加上自身投資經驗著作而出的。簡單來說,原版更偏重理論,實戰版更貼近實際商戰和投資。

⑺ 為什麼《聰明的投資者》看不到干貨難道又是為了賣書賺錢的嗎

《聰明的投資者》是公認的投資領域的經典。從格雷厄姆原著面世到現在,已經幾十年歷史了。
至於干貨,要看您怎麼定義干貨。這本書談的大多數是理念、方法論。這些被許多人認為是真正的大道和干貨。
但也有人期望看到如何具體操作,具體怎樣買賣一定能賺錢,如果是這種期望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這本書很水。

⑻ 聰明的投資者和證券分析哪個更好

這兩本都是格雷厄姆的作品
《證券分析》是寫給專業投資者的,洋洋灑灑,篇幅較長較專業,對初學者來說較難懂
《聰明的投資者》是寫給普通投資者的,較易懂
可先從《聰明的投資者》看起

⑼ 最近在看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我是先看的基金投資,其中有一段看不懂想請求高人指點

最近也看到了這一個章節正好有疑問,留個腳印探討一下。

首先我特地找了下原書的英文版,因為作者的翻譯有些不敢恭維。

我的前提假設:

B的原收益為1.3,成本為0.85*1.015=0.86275。

根據書中假設:

「disconut of 27% from asset value」,那麼說的是他損失一部分絕對收益大約為27%的資產價值(asset value)

那麼收益變成1.3-0.27=1.03,收益率為1.03÷0.86275=1.1938。收益比成本率為19%,與A持平。

損計溯源:

作者提到了「the closed-end man could suffer a widening of 12 points in the market discount before his return would get down to that of open-end investor」

這個是說從封閉基金投資人(the close-end man,參考對比從句的open-end investor)角度考慮,他可以(could,表示讓步空間)允許遭受在回收價上(return)多達12點資產價格(discount,基準為asset value)的損計。

那麼上面假設中說了存在27%的損計,我們把這個歸因到回收階段,從asset value上減去27%,相較其報價本金(去傭金)的0.85-(1-27%)=12%。

此時所有參數計算完畢。

總結:

格雷厄姆表達的內容本身存在一些模糊,加之現代基金的管理方式已經有較大變化,所以這里看成是一次腦力訓練,可以對現代的基金損益做到准確的計算,避免誤解。

⑽ 聰明的投資者 這本書怎麼樣

是不是沃倫·巴菲特的老師
本傑明.格雷厄姆寫的那本《聰明的投資者》(英: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我看過,很好的一本書,讀完可以學到很多:「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價值投資,如何避免犯錯,少犯錯,安全邊際,控制自己的感情。。。
很適合個人投資者。
內容蠻多的,耐心一點看吧。

閱讀全文

與聰明的投資者為啥價格不一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豆期貨交易所哪家好 瀏覽:509
1400港幣換人民幣多少 瀏覽:432
五千新台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530
拾貝理財怎麼樣 瀏覽:969
農行玫瑰花貴金屬圖片 瀏覽:800
各省小微企業貸款比 瀏覽:142
投資b股 瀏覽:556
最新在岸人民幣反彈 瀏覽:84
外匯黃金怎麼樣 瀏覽:161
樂視網投資現狀 瀏覽:563
重倉格力的基金有哪些 瀏覽:107
中國銀行現貨白銀價格走勢圖 瀏覽:968
21加幣是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826
國外橡膠期貨實時行情 瀏覽:159
股票市盈動靜 瀏覽:270
麥田外匯 瀏覽:202
中建新塘天津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電話 瀏覽:575
基金估值計算 瀏覽:354
基金投資債權稅 瀏覽:859
航天機電資金流向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