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長期持有一隻券商股,可靠嗎
券商作為金融領域的一大板塊,可以說跟我們股市息息相關最大的一個板塊,大部分券商都屬於國企,而且業績相比其它板塊問題穩定,但業績跟金融板塊中的銀行,保險相比,其業績波動較大,很多投資者打開券商中龍頭行業的個股,比如中信證券,華泰證券等在月線周線圖中,趨勢都是整體往上的,所以很多投資者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是否可以長期持有券商股,下面我來重點分析下,參考下圖行業龍頭券商走勢:
但我個人建議,券商除了在牛市行情下走勢較好,其他結構下並不理想,不建議長期持有,等待牛市賣出就行,畢竟資金仍舊存在時間成本,而且一波牛市時間跨度在7-8年,如此長的時間並不是一個合格投資者願意等待的時間周期。感覺寫的好的點個贊呀,歡迎大家關注點評。
B. 證券市場有無投資價值
答案是肯定的
你這問題,人家看不懂
就像問戴手套是不是有用,當然冬天帶手套保暖又舒服,夏天就熱死了,
證券投資要看時機,現在這個時機還算是牛市,去吧,2011年還是有機會的
C. 華泰證券是否具有長期投資價值
證券來是這一輪改革中最明自確確收益的行業,注冊制、T+0都會大幅增加證券公司盈利,所以證券股是被一致看好的。但是這個時候,都明確的情況下,必須注意目標控制。個人觀點,中國股市目前沒有值得長期投資的品種,長期投資價值必須是有長期穩定政策做基礎的。答題不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D. 證券的長期投資方法探析
【摘要】文章主要通過從宏觀經濟面、近期股市資金流動以及投資者心理等各個方面分析短期牛市中存在的系統風險,讓投資者對短期股市存在的風險有一個綜合的認識,以便其在近期投資中有所運用。
【關鍵詞】牛市 系統風險 資金 心理
一、分析股市風險的緣由
1、股市風險。較大的股市風險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如股民損失重大、股市融資困難、投資者的消費信心受影響、降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著名學者華生10日在《中國證券報》撰文指出,目前我國股市已經「過熱」。沒有不跌的股市,漲得過快,漲幅過大,出現技術性調整不但是應該的,而且是必須的。
2、系統風險分析的必要性。按風險的性質以及應付的措施不同可以將投資的總風險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這兩個部分。系統風險與市場的整體運動相關聯,通常表現為某個領域、某個金融市場或某個行業部門的整體變化。它斷裂層大、設計面廣,往往使整個一類或一組證券產生價格波動。這類風險因其來源於宏觀因素變化對市場整體的影響,因而亦稱之為「宏觀風險」。這種風險來自於企業內部的微觀因素,因此亦稱之為「微觀風險」。由於我國股市的信息的不對稱,投資者(主要是散戶)不能有效的利用信息來迴避非系統風險,所以當對整個股市分析時,非系統風險的分析效用不大,因此本文主要通過對系統風險的分析來研究中國牛市中的短期的風險。
3、風險分析的有效期——短期。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短期的系統風險,其中短期是指三個月內,之所以選擇短期主要是因為對於中國的股市,作者還是長期看好的,只是牛市。漫長,其中必有波折,如何適時的控制和迴避風險顯的尤為重要。鑒於目前股市「瘋狂」以及一些短期風險已經顯現,因此適時的對股市中的風險進行分析是很有必要。
二、短期系統風險的分析
1、中央銀行的宏觀政策。在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的「百寶箱」中,有三個舉世聞名的「法寶」: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政策和存款准備金政策。我國的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兩部分。而人民幣操作的方式主要是發行國債和中央銀行票據。
中國人民銀行從2007年5月16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四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至此商業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已達到了11%。而在此次上調中有逾1700多億元資金因上調存款准備金率而被凍結,至此今年四次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共凍結金融機構資金7000多億元。為此,從去年4月開始,央行已7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3.5個百分點,3次上調金融機構貸款利率,2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最近一次加息是在4月17日。央行在最新的一季度報告中稱,將多管齊下,防止經濟「過熱」。有分析預測,年內央行可能三次加息。新一輪宏觀調控,將可能對上市公司業績形成負面影響,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儲蓄資金進入股市。
2、證監會預警防範市場風險。中國證監會近期已發出通知,要求加強投資者教育,防範市場風險。
3、QDII產品投資境外股票。銀監會在5月11日發出通知允許商業銀行產品投資境外股票,這是國內資金外流的一個重要突破口。而且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的股市是比較成熟的,屬於投資型的股市,相對於現在國內股市極大的投機氣氛,QDII產品的收益會比較穩健,這樣會得到國內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的關注和行動,資金的相對抽出會對國內短期股市產生不利的影響。
4、CPI「過熱」。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0%。其中城市價格上漲2.9%,農村價格上漲3.4%;食品價格上漲7.1%,非食品價格上漲1.0%;消費品價格上漲3.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9%。這已經是我國CPI連續第二個月上漲幅度突破今年央行設定的3%的年度目標,3月份CPI漲幅曾高達3.3%。而專家表示,企業商品價格對CPI的傳導有一定的滯後性,4月份企業商品價格的顯著上升表明CPI有上行趨勢,估計未來還將保持在3%左右。
5、市盈率過高。資金沖破價值束縛,市場泡沫開始擴大。根據BLOOMBERG提供的統計數據,4月30日收盤後滬綜指成份股整體市盈率為40.34倍,滬深300市盈率為39.77倍。假如2007年上市公司收益增長40%,則目前滬深成份股和滬深300指數基於2007年業績的動態市盈率將分別為28.81倍和28.41倍。考慮到資金成本和上市公司約15%左右的長期增長率,28倍左右的動態市盈率尚在牛市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但當滬綜指越過4000點,基於2007年預期收益的市場市盈率已經達到29.82倍。市場的估值水平開始脫離價值支撐的范圍,過熱風險正在聚集。
6、5月解禁猛增。從「小非」、「大非」這些限售股解禁的時間表看,大小非減持將在5月迎來創紀錄的天量。統計顯示,2007年5月份限售股的解凍額度已上升為1311億元,比3月份的780億元增加了531億元,增幅達68.08%,比4月份多一倍以上,創歷史(教學案例,試卷,課件,教案)最高水平。在4000點的高位,對於接盤資金來說,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威懾;而對於解禁股的股東來說,如果判斷後市股價上升的空間已不大,且很有可能見頂回落,則趁市場熱度還高時逢高套現,這樣將突然增加股票的供應量。
7、業績超預期因素將在二季度消失。二季度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繼續出現超預期增長的可能性幾乎為0;相反,由於基數逐漸走高的原因,今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的單季收益的同比增幅可能逐步回落。另外,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形成上市公司收益增長的因素中,投資收益占據很大的比重,這點在非藍籌股中尤為明顯。這將加大上市公司業績波動的風險。現在很多分析以一季度78%的增長來定義2007年市場的動態市盈率,這一狀況反映了部分投資者的盲目樂觀。這種樂觀情緒將隨著二季度業績的披露而消退。即便從全年增長的情況來看,上市公司40%的盈利增長也不可能長期保持。這也意味著一旦上市公司盈利回到正常的速度,也即15%左右的增長水平上,市場整體估值將難以支撐大幅上漲。在多數大盤藍籌股及權重股滯漲之際,而一大批毫無基本面支撐的績差股、微利股也要憑借著稍微帶有一絲一毫的交叉持股概念、券商股權概念等反復炒作,成為大紅大紫的小「明星」股,「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一旦後續資金跟進乏力,就極有可能會出現較大的調整,這都為大盤後續行情發展埋下了階段性調整的伏筆。8、B股看好。投資者參與B股的熱情空前高漲,3月底,B股日開戶數還是三位數;到四月底,已猛增至6918戶;5月8日,B股日開戶數首次突破1萬戶,僅僅過了三天,這個記錄就被刷新為3萬8千戶。開戶數猛增,必然湧向B股的資金會加大,而這些資金從哪裡來呢?不可避免一些投資者會從A股投資中抽取部分資金。
9、國外資金出逃。中國股市持續走高,國際投資人罕見大舉撤出資金。美國《僑報》消息,盡管中國股市持續走高,但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國際投資人卻罕見地大舉撤出中國概念股基金。據美國基金研究機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對全球范圍內近萬只投資基金的跟蹤調查,在5月份的第二周,國際投資人從EPFR中國股票基金中累計撤出了5.74億美元資金,這也是此類基金自今年1月中旬以來首次出現凈流出的現象。
10、機構、基金(社保)減倉。一季度報告顯示:基金一季度大面積減倉。受市場調整影響,不少基金經理開始實施防禦性的投資策略,並有不少基金決定減倉,以避免市場劇烈波動給基金持有人帶來較大損失。基金的減倉行為不僅幅度較大,而且較為普遍,今日披露季報的偏股型基金有六成以上出現減倉,幅度最大的接近基金凈值的30%。各類基金中,封閉式基金的減倉幅度最大達到6.68個百分點,積極配置型減倉6.65個百分點,股票型減倉4.8個百分點。機構投資者開始減少投入。繼社保基金4月底宣布減少A股投資後,中國人壽日前也宣稱,4000點後將不再增持A股。
在中國現在從「政策市」向「資金推動市」轉變的關鍵時刻,缺少了基金和大機構的推動,可想短期股市的風險正在加大。
11、散戶過60%,部分資金轉向房地產。上海《房地產時報》上有一篇這樣的報道——股市賺了錢,買房自住去,「紙上富貴」,落袋為安。文中寫道:股市賺了錢再殺回樓市,買套房安定下來,從春節之後至今,這種情況就在滬上不斷上演。並且有19%的被訪者表示在股市獲利「有餘錢投資」會加快置業計劃。以上是從一些系統風險的角度分析了一下短期股市存在的風險,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的宏觀因素包含著系統風險,比如印花稅的預期提高等等,這些因素在短期內的突出表現加大了短期股市的風險。
三、投資者心理分析
根據投資者投資動機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投資者分為三種類型:交易型投資者、經濟型投資者和安全型投資者。而我們大多數的散戶都屬於交易型投資者,交易型的投資者似乎患有多動症,總是喜歡不停地變換自己手中的籌碼,以期獲得短期收益。盡管他們也聽過做股票要長期投資,那樣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益,但他們不會輕易接受這種投資理念,一進證券交易所,他們就會有抑制不住的交易沖動。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表現,還是處於強烈的獲利動機。總是希望一買股票就能獲利,一看不獲利又害怕別套牢,於是便不停地進行交易。因此這就出現了我國股市中特有的「一贏一平八虧損」現象,在這80%虧損的投資者中散戶佔了絕大多數。即使現在是牛市,交易型投資者也很少能獲利。正是散戶這個龐大的交易型投資群體,其心理和行為才會出現一些奇特的現象,突出的表現在從眾效應和時狂現象。
股市就是由各式各樣的投資者組成的一個
E. 一般而言,長期證券投資與短期證券投資相比,長期證券的風險較小,收益率相對較低
一般而言,長期證券投資與短期證券投資相比,長期證券的風險較小,收益率相對較低。
但這不是絕對的,只要找到好的標的,長期投資也可能獲得遠高於市場水平的收益率!
F. 太平洋證券有長期的投資價值嗎我是一個新股民最近買了太平洋證券股票!不知道太平洋股票有中長期投資價
您好,券商都是做中長線的。
G. 從廣義上看,證券投資是不是長期投資
普通投資者,要想在證券投資上取得長期的成功,絕非易事。
據秀財看來,證券投資有三個不簡單。
第一個不簡單:投資理念及體系的正確性
這里所謂的正確性,是指投資體系在證券市場獲得長期穩定盈利的可靠性。
這一點是證券投資的那個「1」,沒有這個「1」,後面有再多的「0」也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投資體系沒有長期穩定盈利可持續性,那麼,除非能在隨機大賺一筆後徹底退出這個市場,否則,任何巨大的投資回報乘以0,結果都還是0 。
總的來說,投資體系需要滿足以下幾個條件:
1、長期穩定盈利的可靠性;
2、隨環境變化,不斷完善修正,不斷進步的能力;
3、與投資者的性格及資金規模相適應。
第二個不簡單:需要具備對證券進行客觀有效分析的能力
如果投資者擁有了上文提及的正確的投資體系,卻未能具備這種證券分析能力,那必然會陷入眼高手低的境地。
掌握對證券進行客觀有效分析的能力,絕非易事。
首先需要一定經濟學的理解力,其次需要一定商業的洞察力,再次需要一定財務的語言力,……等等,這其中的每一項都可以稱其為一門專業學科,雖然對每一項的要求都不是太高,但是,想要扎扎實實的掌握在各門學科中證券投資所需要掌握的要點,並將之融會貫通,絕不簡單。
這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的武功秘籍,首先得將一招一式分開練習,學會並練熟,然後將之融會貫通,做到延綿不絕,最後,要能在實戰中根據對手出招,做到隨心所欲,見招拆招。
看過武功秘籍的人很多,能將之融會貫通成為高手的人非常稀少,而能超越這本武功秘籍悟出自己獨孤九劍的人,必然是絕世高手。
第三個不簡單:性格、情緒、毅力
就算做到了以上兩點不簡單,如若沒有合適的性格,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沒有在逆境下堅持自己的毅力,證券投資的結局,同樣難料。
這些與投資者心性有關的因素,對投資體系,對分析能力,對投資結果的巨大顛覆性影響,已經不需要贅述。
這其中有先天的基因,成長的環境的因素,也有成為投資者後主動去領悟,去主動修煉的因素。
之前的因素已經無法改變,投資者只有通過自己的勤勉,不斷的盡力提升自己在這方面的修為。
證券投資的這三個不簡單,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在本文中,每條不簡單都被敘述的似乎只有寥寥幾段話,其實應該是省略了無數字。
不幸的是,徘徊在證券市場的大多數人,都止步在了第一個不簡單,能將三個不簡單都悉數化解的人,應該都已經成為了世外高人。
H. 我國證券市場有無投資價值
有
經歷了08年的金融危機,我國的經濟發展目前處於復甦階段,前景不錯;目前央行採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為企業融資創造了條件
投資新能源行業,因為它永續清潔,而且也是國家之間競爭戰略的需要,從長期來看,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I. 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哪個更具長期投資價值
長線投資當然是中信證券了,證券界的老大,那可是央企呀!放心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