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QDII QFII 在國內外的投資情況 對比
近期,關於QDII二次出海的報道紛至沓來。隨著《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基金管理公司和證券公司境外證券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下發,以及博時基金、匯添富基金獲批10億美元境外證券投資的外匯額度,市場有理由相信,QDII二次出海為期不遠了。而在此前,易方達基金和招商基金分別獲批10億美元和5億美元的QDII投資額度。 QDII曾經是虧損的代名詞。2007年下半年,A股市場正處於異常火爆的炒作氛圍中,中國證監會及時地暫停了投資A股的新基金發行。但此輪牛市以來的「財富效應」,卻導致投資者對於新基金趨之若鶩。而在首批QDII推出之後,市場的投資熱情徹底地迸發出來了。 作為首隻QDII的南方全球精選基金,其時20億美元(150億元人民幣)的額度,在發行首日即涌進500餘億元的資金,南方基金公司不得不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緊急申請追加額度至40億美元;其後發行的上投亞太優勢更顯瘋狂,發行首日有效認購額達1162.6億元,一舉刷新基金首發歷史。首批四隻QDII基金的發行,基本上都是一日售罄,創造了A股市場基金發行的奇觀。 但是,投資者的熱情歸熱情,市場歸市場。當投資者希望這些QDII基金能夠與投資於國內的基金一樣製造「財富效應」時,沒想到最後等來的卻是虧損。其中,有的基金凈值最低時竟然不到四毛,可見虧損的嚴重程度。應該說,QDII基金是首批基金持有人心中的痛。截止11月24日,首批QDII基金仍然沒有擺脫虧損的桎梏。其中,凈值最高的華夏全球為0.824元,最低的上投亞太只有0.605元,也就意味首這兩年多以來,其持有人一直處於虧損的境地。而在目前的9隻QDII基金中,凈值超過1元也只有3隻,表明真正賺錢的基金並不多。 投資QDII基金重在選時。時機不對,虧損的可能更大。首批四隻QDII基金出現巨額虧損,與其出海的時機有很大的關系。某種程度上,首批四隻QDII基金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買進了錯誤的股票,如其出海時香港恆生指數在25000點以上的高位,高位接手,豈有不虧之理?再加上國內基金經理對於境外市場不熟悉,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最終導致了首批四隻QDII基金遭遇了「翻船」之痛。 而三隻QDII基金之所以凈值超過一元,與其入市的時機密切相關,基本上都是在境外市場大幅下跌的中期與尾期,因此藉助於今年股市的上漲,其表現亦顯得不俗。來自WIND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3日,按照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計算,9隻QDII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漲幅達到57%,甚至還要高於A股開放式偏股型基金同期50%左右的平均增長率。 盡管今年以來QDII表現不錯,筆者以為投資QDII還是要謹慎。全球資本市場在復甦的預期下,已經產生一波較大的上漲,如道瓊斯工業指數從去年的最低點6470點算起已大漲60%,香港恆生指數漲幅超過一倍,此時跟隨QDII二次出海,有可能重蹈首批的覆轍。如果投資者欲投資QDII,也要等到境外市場股指處於低點的時候,那樣的投資即使被套,也只輸時間不會輸錢,風險小收益高。 關於QDII海外投資狀況. 一度發售火爆的四隻基金系QDII在迅速建倉完畢後已交出了首份成績單。然而它們的凈值漲幅卻讓投資者有些失望。 4隻QDII淘金13億 從9月份開始,風風火火相繼發行的南方全球精選、華夏全球、嘉實海外、亞太優勢4隻QDII業績到底怎麼樣? 在四家基金公司首次集體公布QDII基金成績單中,截至10月26日,南方全球精選累計凈值1.039元,漲3.9%;華夏全球1.017元,漲1.7%;上投亞太優勢1.006元,漲0.60%。值得注意的是,一度被市場看好的嘉實海外,凈值還潛在「水下」為0.999元。 據證券業內人士測算,根據基金凈值計算,基金系QDII已為頭一批急著「出海」的基民,獲得了13億元人民幣的動態投資回報收益。 從QDII報告中可以看到,目前,全球市場配置的基金錶現要好於區域性的投資基金。側重海外ETF的南方基金和旨在全球精選個股的華夏基金名列前茅。在13億元投資收益中,南方全球精選佔到了11.8億元,且上一周凈值獲得了1.8628%的提升。以自下而上方式選強勢股進行投資的華夏全球,表現得也不錯,上周賺到了1621.5萬元。 專家稱還需時間檢驗 雖然已淘金13億元,但是在A股基金三季度報面前,基金QDII還是顯得黯然失色。統計顯示,截至10月26日,57家基金公司旗下334隻基金三季度合計實現凈收益達到2621.69億元,再度刷新基金季度凈收益的歷史紀錄;基金總資產凈值已經達到2.92萬億元。 與平淡的業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投資者對於QDII類基金的追捧熱情。從南方全球精選一天之內的491億元超額認購,到華夏全球精選、嘉實海外一天之內的631億元、738億元超額認購,再到上投摩根亞太優勢一天之內的超千億元超額認購,投資者熱情一浪高過一浪。如今,面對這樣的收益,一些投資者開始抱怨。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就來判定基金QDII的優劣還為時尚早。至少要觀察半年或者一年,才能看出其投資潛力。專家指出,買QDII應該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為了博取短期收益。QDII畢竟是新生事物,境內投資者對國際資本市場了解較少,投資機構的投資策略也有一定的磨合期,因此這種產品的風險性和收益性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⑵ 請問QFII在中國基金情況還有基金經理介紹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即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是指允許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帳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其資本利得、股息等經批准後可轉為外匯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
各大證券類分析報告網站可以得到皮毛,具體詳細各個基金經理介紹需要去他們自己網站。中國代理的QFII基金經理在其專有網站上也有介紹。
⑶ 在哪裡可以查到QFII和RQFII投資A股市場的金額 如:QFII額度是800億美金,已有多少億的錢已購買A股
這個是查不出來的
⑷ 在那裡能查到QFII持股情況
查找方法:上市公司的半年報和年報里查詢即可。
QFII(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英文簡稱,QFII機制是指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到境內投資的資格認定製度。
作為一種過渡性制度安排,QFII制度是在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的國家和地區,實現有序、穩妥開放證券市場的特殊通道。包括韓國、中國台灣、印度和巴西等市場的經驗表明,在貨幣未自由兌換時,QFII不失為一種通過資本市場穩健引進外資的方式。在該制度下,QFII將被允許把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匯入並兌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督管理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包括股息及買賣價差等在內各種資本所得經審核後可轉換為外匯匯出,實際上就是對外資有限度地開放本國的證券市場。
QFII是一國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外國投資者若要進入一國證券市場,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得到該國有關部門的審批通過後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⑸ 在哪裡可以找到官方權威的基金和QFII的持倉數據
http://fund.jrj.com.cn/fund/
http://bank.jrj.com.cn/bank/QFII.asp
⑹ QFII、RQFII、QDII每年資金流出入的數據怎麼找
外匯管理局一般是查不到這個數據的。
這個是央行直管的,你可以考慮去央行官網查看下。
⑺ (高分求)QFII在A股市場上持股情況怎麼查
stockstar://news/info/darticle?id=GA.stockstar,而應當 復制再粘貼到地址欄,20080901.aspx?id=GA" target="_blank">http,00122183&columnid=2387
不要直接點擊/info/darticle.aspx2008年半年報QFII持股情況一覽
另外,但這7家QFII的資金量卻不亞於淮海中路營業部!
並且QFII不同於國內的基金,瑞銀集團旗下的多隻QFII就在該營業部
【中金建國門營業部】具體有幾家QFII不清楚,我們通過【贏富數據|TopView】依然能查到QFII開戶證卷公司的交易情況!目前沒有辦法查詢QFII的具體持倉情況。只是知道其資金量也不少。
以下是QFII較為集中的4家營業部
【中金淮海中路營業部】 有12家QFII駐扎在這里,其操作手法明顯不同於前幾家營業部。
不過!
至於高盛和摩根斯坦利的具體持倉情況。高盛,摩根大通旗下的主要幾只QFII就駐扎在該營業部,就更沒辦法查詢了,目前國內最大的QFII駐扎地
【申銀萬國新昌路營業部】有7家QFII駐扎在這里,在贏富數據|TopView上也沒有購買專用通道!多關注關注財經新聞。並且是這幾家營業部中最活躍的QFII很遺憾的告訴你,從而判斷QFII的買賣情況,從一些公開信息中也能看到一些關於QFII的資金流動情況,對QFII的持倉會有一定的了解的,雖然數量不如淮海中路的QFII多。
【瑞銀證券營業部】有4家QFII駐扎在這里。其帳戶類型和普通散戶的帳戶類型相同
呵呵,能把我們中國的基金是什麼個情況搞清楚你就可以做個小股王了。
QFII什麼時候進場,進場多少,只有他們的上帝知道。
進入通達軟體 點擊個股 F10 主力追蹤,就能看到這檔股票有無QFII 很多股票都有QFII的例如:新希望 益佰制葯 雲南城頭 億陽信通 中青旅都有!
如果要找一個網頁是沒有!
花錢買證交所發布的權威軟體,能看到哪些股票被QFII持有,但具體是哪個QFII公司持有,只能看到代號,不知道是哪個公司。比例是多少只有當莊家(QFII)出貨時才讓你知道。如果早早讓你看到他持股多少你還不跟庄。在說看資金多少會給散戶卡,在加上人家自己開戶。最算QF在一個股票達到控股了那怕是到80%時的流通盤人家不讓你看到你也只是看到散戶在交易。這就是莊家的能力,有錢好辦事。可是想一下自己要是莊家也會這么辦的。
如果想知道目前時間點的qfii真實持股,恐怕要認識他們的操盤手了,不管是大智慧還是操盤手軟體里的提示都是根據中報來的,已經過時,切不可以之作為操作依據,其實目前有很多網站每天都公布topview數據,可以看出資金流動情況,比那些所謂持股數據要可信些
⑻ FDI和QFII有什麼區別能舉個詳細例子嗎另外通過QFII進入的資金,目前是不是只能投入證券
QDII,即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是與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相對應的一種投資制度,是指在資本項目未完全開放的情況下,允許政府所認可的境內金融投資機構到境外資本市場投資的機制。
QFII是英文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縮寫,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是指允許經核準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並轉換為當地貨幣,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其資本利得、股息等經審核後可轉為外匯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
QDII是國內投資者向境外資本市場投資,而QFII是合格境外投資者來我國內資本市場投資.這個主要與我國實行資本管制有關.
另外QFII是一種間接投資方式,因為這些資金要經過證券市場之後才進入實業領域,比如這些資金是購買某個公司的股票之後,由發行股票的公司來用這些資金進行生產投資,而不是由投資者直接進行生產經營。
⑼ QFII或者QDII的案例,要有過程和結果,越詳細越好
個案
張先生在07年購買了一款銀行QDII.隨後金融危機爆發,這款Q DII凈值一路下跌,張先生深套其中。隨著今年全球市場的回暖,張先生的Q DII漸漸回到了1元凈值。對於這款困擾了其兩年的產品,他想等一回本就贖回,但算上兩年的時間成本資產其實仍縮水。萬一QDII凈值持續上漲,現在贖回豈不是倒在豐收季節來臨之前?
老QDII:看掛鉤市場決定去留
根據普益財富統計,上兩周由於海外市場持續走高,超過92%的Q D II理財產品收益再次實現上漲,平均周漲幅為2.80%.QDII理財產品收益率曲線反彈持續。在中資銀行的44款QDII理財產品中,除了1款產品虧損超過50%外,所有理財產品凈值均大於0.5.其中,3款理財產品實現正收益,佔比為6.82%.外資銀行的288款Q DII理財產品中,24款理財產品實現正收益,其餘仍在面值之下。
據Wind資訊統計,QDII配置最重的港股表現極為搶眼,恆生指數和國企指數分別大漲11.94%和10.59%.亞太市場方面,新加坡海峽指數大漲13.98%,韓國綜合指數以12.03%的漲幅緊隨其後,印度、澳大利亞等Q D II主要配置地股市漲幅也超過7%.而那些與港股、新興市場掛鉤的QDII,其凈值增長相對表現更好。那些與成熟市場掛鉤的QDII,其表現則相對遜色一些。
這只是整體的統計數字。細致到個體,即使是同一家銀行發的Q D II也冰火兩重天。比如渣打銀行的鄧普頓環球總收益基金(歐元)收益率已經達到18.08%,但其另一款DWS投資氣候變化商盈基金(美元)仍虧損38.50%.上周大宗商品市場表現不佳,掛鉤大宗商品價格類QDII理財產品下跌明顯,渣打銀行「瑞銀彭博固定期限黃金超額回報指數」與「瑞銀彭博固定期限成分原油回報指數」兩款理財產品跌幅均超過3%.
操作提示:普益研究員張星建議,QDII產品往往結構比較復雜,且投資標的不僅掛鉤股票、基金、大宗商品,也掛鉤於不同海外市場,因此不同Q D II產品在不同階段的表現也不一樣。目前來看,全球經濟已經走出了最壞的時刻,雖然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仍存在,但對於市場走勢產生影響的整個大環境沒有改變,寬松的貨幣政策支持著股市的反彈。持有掛鉤股票、基金類Q DII的較為激進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再持有一段時間,然後根據自己的資產收益預期值選擇贖回或持有。掛鉤商品市場、能源的QDII目前表現比較落後,但受美元貶值壓力影響,長期看仍有上漲潛力,投資者仍可繼續持有一段時間。
銀率網分析師趙瑞昆則表示,目前收益上漲的多為投資於新興市場和大宗商品的QDII理財產品。而在新興市場中,亞洲股市的反彈最為明顯。港股年初至今漲幅達35%,投資於港股的QDII理財產品凈值反彈幅度也在30%至50%之間。對於去年虧損比較多的保守投資者來說,如果凈值的回升已經挽回當初的虧損,可以考慮及時贖回。
李先生最近接到一些銀行Q D II產品推薦信息。銀行人士表示如今的QDII增強了安全性,即使未來市場可能下跌,銀行仍保證其本金不虧損。而市場好轉,李先生就可獲得不低於4%的收益。李先生之前對銀行QDII也有了解,但保本QDII還是頭一次聽說。他想,如果Q D II也能保本,現在海外市場估值也不貴,或許可以買一些作為資產配置的需要。但這其中真的沒有風險嗎?
新QDII:風險低收益亦低
在老QDII開始回暖的同時,新Q D II也重新開閘。近期,花旗、匯豐、東亞均推出Q D II產品。跟以往激進風格相比,新QDII也套上了時下流行的保本外衣。外資行人士表示,QDII本可以保本,但早期Q DII在資本市場發燒期推出,為了迎合投資者高收益預期需求,在風格上也變得激進。而如今QDII安全系數增加,但收益也隨之降低。
比如匯豐銀行上月發售的「代客境外理財計劃———美元固定收益票據」就是一款保證收益型產品,投資於由英國匯豐銀行發行並以美元結算、期限為3年的票據,預期年收益率為2.1%.花旗銀行近期推出的「4年期掛鉤指數和基金每日累計相對表現可自動提前終止美元票據」,雖然產品表現掛鉤盈富基金、新華富時A 50中國指數基金和標准普爾金磚四國40指數等,為非保本浮動型,但到期100%美元本金保證。
而東亞銀行正在發售的「溢利寶」投資產品系列22,產品期限為18個月,承諾到期100%本金保障。該產品掛鉤4隻分別在香港和美國上市的中國能源、港口、旅遊、互聯網行業公司股票,若滿足觸發條件可獲得約7%年收益,否則只能取回本金以及相當於本金0.54%的投資收益。此外,QDII產品的銷售門檻也有所提高。按照最新監管要求,QDII產品申購的起點金額由人民幣5萬元調整為10萬元。
操作建議:對於新發行的QDII產品,銀率網研究員趙瑞昆建議投資者可多關注。經歷了金融海嘯後,新開發出的銀行系QDII開始淡化激進的投資策略,轉而追求更為穩健的回報,產品甚至加上了「保證收益」的條款。之前的銀行QDII產品,標的均為海外的開放式基金,市場風險和匯率風險較大,屬於高風險類產品。7月份的幾款固定收益類產品,也讓投資者有機會參與境外低風險固定收益產品的投資。從絕對收益看,僅僅略高於同期的美元存款利率。但其優勢體現在流動性上,比如允許投資者提前贖回,每6個月進行一次派息等。同時銀行系QDII的股票倉位較低,不會超過50%,比較適合穩健的投資者。
此外一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這些新QDII雖承諾本金安全,但其匯率風險不可忽視。隨著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還要額外加上匯率損失帶來的風險,QDII名義保本實際上本金仍有損失,除非收益率能彌補這些損失。因此QDII可能更適合於高端投資者出於資產全球配置的需要而長期持有。普通投資者如短期想在QDII上獲益比較困難,這類投資者還不如買A股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