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期貨公司申請資管業務試點
申請資管業務試點的期貨公司應當符合下列主要條件:一是凈資本回要達到5億元以上;答二是最近兩次期貨公司分類監管評級均不低於B類B級;三是要至少配備1名專職高管人員(具有5年以上期貨、證券或者基金從業經歷,並取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從業資格或相應的證券從業資格)和5名以上專職業務人員(具有3年以上期貨從業經歷或者3年以上證券、基金等投資管理經歷,並取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從業資格);四是近3年合規經營,無違法違規經營記錄;五是要有資管業務的實施方案、管理制度以及滿足業務發展需要的場地和設施等。
⑵ 期貨資管能委託券商資管計劃做股票質押嗎
目前還不可以,目前的自管產品只能直接投資於期貨、股票、債券等標的對象,而不能做質押進行再融資
⑶ 銀行,券商,基金,期貨,信託,資管是屬於什麼分類
都屬於金融理財產品,區別在於發行機構,起投金額
⑷ 期貨投資的相關閱讀
期貨投資與證券投資
期貨投資與證券投資在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中的優劣勢
業務試點資格申請的人員門檻是期貨公司反饋最多的問題。業務試點辦法規定,期貨公司要取得資管業務資格,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符合條件的高管和人員,其中要求高管「具有5年以上期貨、證券或者基金從業經歷,並取得期貨投資咨詢業務從業資格或者證券投資咨詢、證券投資基金等證券從業資格」的不少於1人。
業務試點中,期貨投資與證券投資有很大不同,證券投資咨詢資格不應該替代期貨投資咨詢資格,成為過「高管關」的可選條件。而「二選一」的高管條件,會使非券商背景的期貨公司在資管業務資格申請上處於不利地位。
業務試點對相關業務人員隔離的具體規定也不太明確。有期貨公司已經安排主管投資咨詢業務的副總經理來負責籌備資產管理業務。而這只是公司暫時的安排,投資咨詢業務負責人能否兼任資產管理部負責人,監管層還未做出明確規定。
從期貨研究特性與期貨公司人員現狀看,「1+5」的資管業務人員要求不應該與期貨投資咨詢業務人員要求完全隔離開來。證券公司都被要求研究與資產管理業務嚴格隔離。現在期貨公司符合條件的資管業務人員以前大都做過期貨研究,而且期貨研究與資管業務分離的必要性不大。
因為個股研究信息對證券投資會很敏感,期貨研究則不然。一旦期貨公司也被要求研究與資管業務完全隔離,那麼「2+10」的人員條件將會成為大多數已經獲得投資咨詢業務的期貨公司申請資管業務的「攔路虎」。
提出了放開『一對多』專戶的建議。現在在期貨上配置大規模資產的客戶還很少,「一對一」專戶難以做大規模,而小規模運行會給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人才培養、策略運用等帶來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如果僅僅推出「一對一」專戶產品,期貨公司自有資金購買該產品也無門。越是在資管業務發展初期,客戶越需要購買信心,而期貨公司自購可以讓客戶更加放心。
如何防範資管業務與經紀業務的利益輸送,也是市場比較關心的問題。通過頻繁炒單或故意設置較高的手續費費率,期貨公司可以從手續費收入或交易所返佣(今年6月已臨時取消)獲利,無須將主要精力放在盈利提成的收益上,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投資者利益。「是不是也要對資管業務的手續費費率加以一定的區間限制?但是,手續費費率過低,又容易引起惡性競爭之嫌」。
隨著期貨公司境外代理業務的漸行漸近,將期貨公司資管業務投資范圍放寬到境外期貨市場,以創造更好的條件來發展這一期貨創新業務。
⑸ 資管計劃(期貨/證券/...)的投資顧問是必需的嗎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下稱中基協)就《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登記備案和自律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下稱《登記備案辦法》)及配套規則公開徵求意見,這意味著證券、基金、期貨三類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將得到統一規范。
《登記備案辦法》共七章七十二條,包括總則、機構登記、資產管理計劃的設立及備案、投資運作及信息披露、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日常報告與自律管理、附則。
中基協方面稱,《登記備案辦法》有三大起草思路:一是消除證券、基金、期貨三類機構在市場准入、投資范圍、業務規范、備案監測等方面的差異,統一相關自律管理標准、程序,細化紀律處分類型和適用情形。
二是結合資產管理業務特點,以放鬆管制、強化管理、防範風險為重點,加強通道業務、第三方機構、分級杠桿以及短期激勵等規范,明確資產管理業務底線。
三是針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特點,對其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提出特殊監管要求,比如防範與其他業務之間的利益沖突、風險隔離、關聯交易等。
值得注意的是,《登記備案辦法》將資產管理業務載體統一為資產管理計劃,取消「一對一」、「一對多」的形式要求,並將資產管理計劃的投資范圍與《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相統一,同時以負面清單形式明確了不得投資的四類情形,從制度規則上消除了證券、基金、期貨三類公司在資產管理業務載體和投資范圍方面的差異。
出於激發市場活力考慮,《登記備案辦法》取消了資產管理計劃最低初始規模和最高規模上限的要求,在符合合格投資者相關要求情況下,由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自主決定資產管理計劃規模,這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產管理人和銷售機構的銷售壓力。
⑹ 什麼叫管理型 策略型的期貨資管業務
什麼是策略型的期貨資管業務 以下範文僅供參考:
期貨資管是期貨資產管理業務的簡稱,是指期貨公司根據資產管理合同約定的方式、條件、要求及限制,對客戶資產進行經營運作,為客戶提供期貨及其他金融衍生產品的投資管理服務的行為。期貨公司開展期貨資產管理業務需要達到證監會要求,獲得證監會批准,並成立期貨資產管理部。
期貨公司作為期貨資產管理人,可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才優勢、IT優勢、研發優勢等為投資者做資產管理。期貨公司資管業務可以投資於:期貨、期權及其他金融衍生品;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資產支持證券等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品種。但是從目前看,期貨公司資產管理主要投資於國內期貨市場品種和固定收益類產品。未來隨著人才儲備和技術成熟可擴展至其他領域。
期貨資產管理業務中,期貨資產管理部門可進行產品設計、資金融通、市值管理、投資風控、清算託管、績效評估等服務,並可作為期貨衍生品交易平台、提供量化交易相關服務。而目前期貨管理初期主要是針對單一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進行「一對一」的資產管理,其資產管理規模要求500萬以上。而主要投資於期貨市場,其產品主要是一些單邊交易和對沖套利類產品,包括日內或單邊程序化交易,宏觀對沖型、基差交易型、月間套利型策略等。但是隨著期貨資產管理業務的成熟,發行產品逐步轉向「一對多」業務。
在期貨資產管理操作中,期貨公司資產管理部一方面可以直接聘請有經驗,操作業績佳的交易員為客戶進行資產管理。另一方面,期貨公司可以作為資產管理平台,尋求專業的投機者或投機機構作為期貨公司的投資顧問,合作發行資產管理基金產品。而專業的投機者或投機機構也可作為產品的直接參與者進行認購,分享投資收益。
在期貨資產管理產品中,單一型資產管理產品中,資產委託方作為資產管理出資人,承擔產品賬戶波動帶來的風險,享受其大部分利潤,期貨公司作為資產管理人收取適當的資產管理費用後,可根據產品盈利後獲得小部分利潤。在結構型資產管理產品中,出資方根據其承擔的風險不同可以分為優先方和劣後方,優先方出資後不承擔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但僅僅享受產品盈利後部分收益。而列後方需承擔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全部風險,享受產品盈利後大部分收益。其中劣後方出資資金大部分為期貨公司合作的投顧。根據市場發展,目前「一對多」、多樣化的結構性產品也在孕育之中。
因此可見,期貨資產管理業務對整個期貨公司的水平提升將有很大的意義;從期貨行業來看,優秀的期貨公司能通過資管業務帶來利潤,從而實現差異化競爭,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質量。
⑺ 券商期貨資管產品凈值在哪看
的話你就看到他們的那個票的那個。
⑻ 期貨公司資管部和交易部是同一個部門嗎
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30.35萬億元,較2014年年底增長約48%。其中,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419億元,較2014年年底的124.82億元大幅增長236%左右。
盡管期貨公司資管業務上半年增幅較大,但其不足500億元的量級,相對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證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均上萬億元的資管業務規模,是「小巫見大巫」。截至今年6月30日,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規模7.11萬億元,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規模9.05萬億元,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規模10.25萬億元,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資產管理規模3.89萬億元。
不得不承認,相比資管市場上的這些「雄鷹」們,期貨公司資管因起步晚、資金方認可度不高、人才流失嚴重、缺乏頂層設計等因素,目前還處於嗷嗷待哺的「雛鳥」階段。不過,多位行業人士表示,經歷了前段時間股市的「蠻牛+快熊」行情,期貨行業和對沖工具為更多普通投資者所知悉,未來期貨公司資管有望憑借量化對沖的投資理念及自主管理的業務形態,上演一出「麻雀變鳳凰」的好戲。
銀行態度改善,期貨資管認可度提升
按理說,隨著「一對多」業務的放開,期貨公司資管將會呈現爆發式增長。「期貨公司資管沒有迎來爆發式增長,有多方面原因。」廣發期貨資產管理部原董事總經理黃邵隆對期貨日報記者說,整個期貨行業的投資者基數不大,而外圍市場對期貨公司資管、期貨私募等的認可度不高,仍認為都是高風險投資,評判標准非常嚴格。這一點引發了期貨資管行業人士共鳴,特別是期貨資管很難取得銀行這一「大金主」的認可。
在華泰期貨資產管理部總經理吳雷看來,期貨公司資管之所以沒有爆發式增長,主要是因為大多數期貨公司尚未進入銀行的「白名單」。在選擇資管通道時,銀行傾向於指定在其「白名單」之列的信託和基金子公司。
國泰君安期貨資產管理部總經理楊波也表示,期貨公司進入銀行「白名單」相當困難,一些處在行業前列的大型期貨公司可能會達到銀行的認證資質,但成功躋身的數量不多。
一些私募機構也有同感。「目前期貨私募在銀行內部並無系統化的評分體系,因此無法直接獲得銀行授信。若期貨公司能夠進入銀行『白名單』,期貨資管募集優先資金發行結構化產品將暢通無阻,這將成為期貨公司資管規模的一大增量。」阿巴馬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詹海滔說。
「銀行對期貨公司的考核包括資管規模是否足夠大、在業內市場佔有率如何、風控及估值等系統管理能力是否過關,以及產品運行、凈值跟蹤等後台服務是否到位。」吳雷告訴記者,華泰期貨已被三家銀行列入「白名單」,目前公司仍在努力接洽更多銀行。
不過,在楊波看來,期貨公司躋身銀行「白名單」分為三個階段:代銷、資管和自營。目前,僅有少數期貨公司闖過第一關,開始在第二關「試水」。
雖然進入銀行「白名單」的期貨公司很少,但欣喜的是,從某種程度上說,銀行對期貨資管的接受度日漸提高。特別是今年股市演繹的「蠻牛+快熊」行情,把很多證券私募敲醒了,一些尚未涉足期貨理財的銀行也把如何與期貨公司合作列入戰略計劃。
據了解,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國有銀行,已經與一些期貨公司建立了代銷期貨資管產品的合作關系。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還積極與一些期貨公司資管團隊、期貨私募機構合作發行了主動管理型產品。
得益於這些銀行的推動,一些期貨公司和期貨私募的資管規模實現了大幅增長。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底,國泰君安期貨的資管規模約35億元,目前已逼近50億元。與其增幅不相上下,華泰期貨目前的資管規模也在50億元左右。「受益於銀行和券商MOM種子基金的帶動,我們公司7月份連續發行了6隻產品,合計規模約10億元,整體資管規模已升至50億元左右。」詹海滔說。
競爭激烈,要留住優秀資管人才
期貨公司最晚進入資管領域,其開展資管業務遇到的難題不止一二。與基金子公司、信託公司等「老大哥」同台競技,資管系統、管理經驗、人才競爭、成本投入無一不是期貨公司的軟肋。
「相比期貨公司,基金子公司在資管方面的成熟度更高,風控和配套服務也有一定積淀,在交易、估值和風控系統方面早有投入。」詹海滔說,一般而言,基金子公司會配備多套資管系統,並具備自主開發能力,但目前大多數期貨公司只有單一的資管系統,引入一套新的資管系統成本很高。
不過,期貨公司也有其他優勢。「相比基金公司、券商,期貨公司資管效率高、門檻低、服務意識強,並且了解對沖。」吳雷說,沒有任何機構能比期貨公司更懂對沖,其對私募的風控松緊有度也來源於此。他同時表示,與基金公司主打公募產品不同,期貨公司資管瞄準私募,在此領域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都要比基金公司多。
即便如此,吳雷也非常感慨,因為期貨公司資管方面人才有限,而且還面臨著被「挖牆腳」的風險。
據記者了解,近段時間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銀行等機構開始爭搶期貨公司的優秀資管人才,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風控和管理人員是其「挖牆腳」的重點對象。在這些優秀期貨資管人才面前,基金公司開出的薪酬待遇比期貨公司高2—3倍,銀行雖許諾的待遇沒有基金公司高,但總能將「餅」畫圓,以美好的發展前景戰勝基金公司的「錢」景。
「除資管人才匱乏,流失嚴重外,缺乏頂層設計人才也是期貨公司資管規模擴容的重要阻礙。」吳雷認為,在大資管時代,期貨公司資管未來走自主管理道路是大勢所趨,但目前大多數公司缺乏固定收益類、非標項目的交易型人才。在他看來,在自主管理團隊逐漸壯大之際,期貨公司就應該考慮如何使用股權激勵、業績分成等方式來完善激勵機制,避免這些人才自立門戶或流向其他資管機構。
量化對沖,可做大做強期貨資管
在這不算極好但也絕不淪為壞的現狀下,探討期貨公司資管的未來,或許是個「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式命題。
黃邵隆認為,雖然各家期貨公司資管業務的特點不盡相同,但量化對沖等追求中性收益的投資策略將是未來期貨公司資管發力的方向。
無獨有偶,信達期貨總經理陳冬華告訴記者,公司下半年將重點推薦量化對沖型私募及相關產品。華南地區一家量化私募機構負責人則肯定地說:「未來10年,包括期貨公司資管在內的期貨資管的發展方向將是量化,量化投資的理念運用100年後依然有效。」
「今年以來,多數期貨公司資管在股票方面配置較多,發行了很多量化對沖產品。量化對沖產品之所以火爆,是因為這類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以追求相對穩定的收益。」陳冬華說。
據了解,這些量化對沖產品一般把80%的資金配置在證券市場,剩餘20%的資金配置在期貨市場。
在陳冬華看來,量化對沖是一種手段,用於股市投資的空間很大。這幾年,經歷了股市多輪調整行情,公募基金已開始積極利用股指期貨對沖風險,說明量化對沖越來越受到機構投資者的認可。從國際市場看,機構投資者普遍將股指期貨作為重要的配置工具。「作為券商系期貨公司,信達期貨將與券商股東協同發展,在高凈值客戶、證券資管、證券自營方面推行量化對沖。」陳冬華說。
「量化投資和價值投資一樣,是一種投資哲學,在量化的指導下,會存在各種策略和產品形態,比如基於股票現貨和股指期貨的量化對沖,或者基於基本面研究的主觀對沖。」上述華南地區私募機構負責人表示,不過從境外成熟市場的CTA結構看,主觀策略佔比很小,在20%—30%。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上半年股市「蠻牛」期間,證券私募的規模和收益大幅提升,多數期貨類私募並沒有盲目加入股票投資大軍,而是恪守了自己擅長交易的投資領域。專注於宏觀對沖的凱豐投資就是其一。
據記者了解,凱豐投資旗下的對沖系列產品表現非常好。在6月中旬以來的股市下跌中,凱豐投資的產品凈值逆勢上漲,凱豐指數從29.32升至34.95,漲幅達19.2%。在7月份的13個交易日中,其對沖系列產品實現了17%的收益。
「上半年的確面臨一些投資者對我們產品業績的質疑,因為股市太過瘋狂。現在這些投資者深刻認識到了穩健增值、安全復利的重要性。」凱豐投資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8月初公司將首次自主發行9號產品,募資規模不設上限。
期貨市場雖是小眾市場,但它是眾多投資機構管理風險、配置資產不可或缺的重要場所。如今,不僅是期貨公司,就連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都開始力推量化對沖投資。
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凱豐投資等宏觀對沖私募也開始引入量化策略,追求多元投資。「我們擴充了投研團隊,並靈活調整了部門架構,在宏觀金融部、產業部、量化技術部、交易部間形成有效的交流和融合,發揮部門間的協同作用。」上述凱豐投資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量化技術部的高頻做市系統已經完成,高頻交易策略日益成熟,同時中低頻策略也在不斷豐富。
7月,阿巴馬資產管理發行了一隻5億元規模的量化對沖產品,該產品有1億元配置在期貨市場。「量化對沖追求無風險絕對收益,這類產品分散選股,並無權重股之分,不管牛市還是熊市都表現穩定,市場需求也大。」詹海滔說,6月以來公司多個產品的凈值屢創新高。
楊波也表示,最近兩個月公司資管規模增加近15億元,增量主要來自量化對沖產品。「未來國泰君安期貨資管發展有兩條線:一是基於風險管理的通道業務;二是基於財富管理的自主管理戰略,將以量化為投資理念,爭取以全自動信號系統交易獲取中性收益。」楊波說。
⑼ 期貨資管賬戶是怎麼回事
期貨資管來賬戶 是指自 具備期貨資產管理業務資管的期貨公司發行的期貨資產管理計劃 由投資人參與開立的賬戶。 按照最新的規定 , 期貨資管資格需由期貨公司向期貨業協會報備獲批, 具體的資產管理計劃 需要獲批的公司向證券基金業協會報備 取得報備批復後 在向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統一開戶平台申請開立 資管賬戶.
⑽ 期貨資管計劃相比券商資管,信託計劃有什麼核心優勢
主要的核心優勢就是管理人實力強大。信託公司普遍管理能力比期貨公司和券商強。管理歷史也久。這就是核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