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會對期貨價格產生影響,期貨價格變化也會引專起成交量和持倉量的變化。因屬此,分析三者的變化,有利於正確預測期貨價格走勢。
①、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上升,表示新買方正在大量收購,近期內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
②、成交量、持倉量減少,價格上升,表示賣空者大量補貨平倉,價格短期內向上,但不久將可能回落。
③、成交量增加,價格上升,但持倉量減少,說明賣空者和買空者都在大量平倉,價格馬上會下跌。
④、成交量、持倉量增加,價格下跌,表明賣空者大量出售合約,短期內價格還可能下跌,但如拋售過度,反可能使價格上升。
⑤、成交量、持倉量減少,價格下跌,表明大量買空者急於賣貨平倉,短期內價格將繼續下降。
⑥、成交量增加、持倉量和價格下跌,表明賣空者利用買空者賣貨平倉導致價格下跌之際陸續補貨平倉獲利,價格可能轉為回升。
從上分析可見,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成交量、持倉量與價格同向,其價格趨勢可繼續維持一段時間;如兩者與價格反向時,價格走勢可能轉向。當然,這還需結合不同的價格形態作進一步的具體分析。
樓主idv5.....
2. 商品期貨的成交量
繼2009年和2010年中國商品期貨成交量奪得全球首位後,2011年期貨市場成交總量同比下降逾三成,未能連續三連冠。不過,截至11月份,國內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高達12.08億手(不含股指期貨成交量),與2009年(10.785億手)、2010年(15.66億手)和2011年(10.54億手)相比較,已取得不錯成績。
業內人士表示,2011年7、8月份豆粕期貨的巨量成交為其增添不少籌碼,而上市的兩個新品種也表現相當,尤其是玻璃期貨的上市,更是躋身於商品期貨成交的前三名,預期國內商品期貨總成交占據全球首位。
中期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以單邊計算,1-11月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299,038,119手,累計成交額為1,519,770.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53%和19.69%。其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25,626,877手,同比增長15.49%,佔全國市場的25.07%,鄭州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304,286,692手,同比下降21.46%,佔全國市場的23.42%,大連商品交易所累計成交量為578,915,674手,同比增長117.03%,佔全國市場的44.56%。
2011年7月16日當周,豆粕期貨一周成交2333萬手,持倉量198萬手,創造期貨市場新的歷史紀錄,但隨著基本面趨於穩定,豆粕期貨又漸歸常態、仍然保持穩健運行狀態。在1207合約至1301合約共五個合約中,1208合約在期貨價格由漲轉跌中成交量放大到1186.8萬手,創單個合約成交紀錄,當日減倉15.45萬手至188.26萬手,隨後行情有所降溫。
此外,玻璃期貨上市兩日總成交量創出138.7萬余手的天量,成為僅次於豆粕期貨的195.8萬余手、螺紋鋼期貨的158.9萬余手,上市第二日即成為國內期市第3大交易品種,這在新品種上市後較為罕見。業內人士表示,總成交量(138.7萬余手)與總持倉量(17.2萬余手)之比達到8.06倍,說明市場資金流動性較強,玻璃期貨未來有望成為國內期市中成交量較大的主力品種之一。
數據顯示,中國期貨市場2009年共成交21.6億手(按雙邊計算),成交金額約130.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2%和81.5%。該年商品期貨成交總量已躍居全球第一,佔全球的43%。傳統商品期貨品種白糖、螺紋鋼、天然橡膠 、鋅、豆粕在所有期貨品種中居前五位,分別占市場份額的19%、14%、11%、9%和8%,這五個品種成交量占整個市場的61%。
其實早在2008年,中國農產品期貨已躍居全球農產品期貨成交量第一大國,但由於原油期貨、鋼材期貨的缺失,仍只能在商品期貨成交總量排名上屈居美國。且由於國際期貨市場上金融期貨成交量所佔比重近九成,中國期貨市場總成交量的全球排名長期居落後地位,但隨著股指期貨春節後上市國內的指日可待,該年期貨成交量排名有所提升。
2010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增長逾45%,達到15.21億手,佔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50.95%,連續兩年躍居全球第一。
不過,2011年中國期貨市場成交量卻同比下降逾三成。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10.54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375134.2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32.72%和11.03%。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全球經濟形勢較為動盪,而國內經濟結構面臨轉型且增速放緩,期貨市場量價齊跌,進入調整期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2010年四季度,國內三大商品交易所採取的取消手續費優惠制度、限制開倉手數制度、提高保證金比例等措施抑制過度投機,對成交規模也有所抑制。
此外,2010年全球寬松的貨幣環境和部分商品供需缺口的炒作等因素提振期市量價齊升,造成基數較高,2011年的同比下跌也是合理的事情。
3. 是期貨交易量
期貨成交量是指某一期貨合約在當日成交合約的雙邊累計數量,單位為「手」。金回投期貨在此簡單介紹一答下期貨成交量。1、期貨的基本(最小)交易單位是(一張)合約,俗稱「手」。2、成交量就是已經成交的合約數量,是(買和賣)雙邊計算的,所以一定是偶數。3、比如甲在1234元的價位上買入10手(10張合約),乙在1234元的價位上賣出10手,那麼他們就成交了,成交量就是20手。4。在期貨的行情之中,我們是怎麼計算自己的成交量呢?一般來說,都是按照同一品種的不同月份合約分別計算自己的成交量,加起來就是這個品種的成交量。因此,廣大的投資者一定要清楚成交量的計算方法,這樣才能夠避免出現失誤。但是,值得廣大的投資者注意的是,每日有日成交量、每月有月成交量。
4. 期貨成交量,持倉量和價格的關系
寬客在線認為期貨成交量、持倉量與價格的關系有四種:
1、成交量、持倉量隨價格上升而增加。成交量和持倉量增加,說明了新入市交易者買賣的合約數超過了原交易者平倉交易。市場價格上升又說明市場上買氣壓倒賣氣,市場處於技術性強市交易者正在入市做多。
2、成交量和持倉量增加而價格下跌。這種情況表明不民有更多的新交易者入市,且在新交易者中賣方力量壓倒買方,因此市場處於技術性弱市,價格將進一步下跌。
3、成交量和持倉量隨價格下降而減少。成交量和持倉量減少說明市場上原交易者為平倉買賣的合約超過新交易者買賣的合約。價格下跌又說明市場上原買入者在賣出平倉時其力量超過了原賣出者買入補倉的力量,即多頭平倉了結離場意願更強,而不是市場主動性的增加空頭。因此未平倉量和價格下跌表明市場處於技術性強市,多頭正平倉了結。
4、成交量和持倉量下降而價格上升。成交量和持倉量下降說明市場上原交易者正在對沖了結其合約,價格上升又表明市場上原賣出者在買入補倉時其力量超過了原買入者賣出平倉的力量。因此這種情況說明市場處於技術性弱市,主要體現在空頭補,而不是主動性做多買盤。
5、成交量增加,價格上升,但持倉量減少。說明賣空者和買空者都在大量平倉,價格馬上會下跌。價格隨未平倉合約下降和成交量上升而上升,說明多方開始平多倉,價格有望回落(成交量上升,持倉減少,價格上升,有望回落)
5. 期貨交易中成交量與持倉量的關系
有讀者讓我介紹一下持倉量與成交量之間的關系,二者之間很難說有什麼明顯的關系,我只能介紹一些,多年來我所理解的持倉量與成交量有什麼作用。從最明顯的角度來講,持倉量大的合約,成交量往往也比較大;持倉量小的合約,成交量往往比較小。這個道理基本上沒有交易者不知道的,但是這對我們交易並沒有什麼作用。我想了一下,還是介紹一下持倉量與成交量的作用吧。
先簡單的說下持倉量的作用。通常持倉量越大的品種流通性越好,金融機構、產業客戶、散戶參與的也就越多,品種相對活躍,機會也就相對越多一點。另外,持倉量越大,說明多空之間的分歧比較大,因為期貨的開倉需要有對手盤,正是由於多空雙方對商品的未來價格存在分歧比較大,所以這個商品的持倉量會不斷加大,然而,事實只有一種情況,要麼多頭是對的,要麼空頭是對的,這就決定了多空雙方有一方在犯錯誤,持倉量越大的合約,當一方被證明或者發現他們錯了的時候,行情就會向有利於另一方的方向兇狠地發展。
所以,當我們發現某個品種持倉量突然間猛增的時候,說明這個品種有很大的分歧,未來某一方一旦被證明錯了,就會有比較大的行情機會,當然,如果是因為換月導致的持倉量放大,那並不屬於我所說的這種情況。說了這么多感覺有些不直觀,我以螺紋合約為例吧,當所有螺紋合約的持倉量加起來超過500萬手的時候,一共有5次,基本上都發生了上千點以上的單邊大行情,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6月份。
當時鋼廠進入了傳統的需求淡季,預期十分悲觀,螺紋一度貼水400多點,然而,那時候螺紋同樣是低庫存且深度貼水。多頭開倉的依據是基於那時候的現實情況,低庫存且深度貼水,邏輯上沒有問題;空頭開倉的邏輯是央行收緊流動性,宏觀偏弱,而且進入鋼廠需求淡季,南方有多雨,需求上不來,邏輯上也沒問題。結果多空雙方不斷加倉,螺紋所有合約持倉量加起來又一次超過了500萬手,又一次上演了一波上千點的行情,最終以基於當下事實判斷的多頭戰勝了基於預期判斷的空頭。
關於成交量另一個作用就是放量突破時選擇跟入,頂部放量時需要減倉或平倉,注意沽空機會,這些都和股票交易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也沒有什麼技術性可言。總體上,關於持倉量與成交量的作用,我關注的比較多的就是我上面介紹的那幾條。
6. 請問您是在哪裡查到歷年期貨市場成交量與成交額的呀謝謝
期貨軟體提供導出功能,可以把以前的成交量和成交額導成EXCEL或者TXT文件。
7. 期貨成交量舉例怎麼算
期貨成交量的計算復和股票的成制交兩計算不一樣,
股票市場上一個投資者買入另外一個投資者的一手股票成交量就是只有一手
而在期貨市場上一個投資者開倉買入(不管是多單還是空單)另外一個投資者的期貨和約(不管是開倉還是平倉)成交量都是二手。
所以你在任意一款期貨軟體上看到的成交量都是雙數。
8. 期貨交易中成交量、持倉量和價格之間關系的問題
成交量上升,表明成交活躍;持倉量上升,表明資金入場積極;價格向上推動,表明多頭積極開倉,推動價格上漲。
成交量萎縮,持倉量下降,表明資金出場,若此時價格下跌,表明多方積極平倉離場,可做空。
成交量上升,持倉量也上升,價格下跌,表明空頭開倉積極,可做空。
成交量下降,持倉量也下降,價格上升,表明空頭積極平倉,可做多。
如果買賣雙方都建立新的頭寸,頭寸將增加。如果雙方都清算了他們原來的頭寸,他們的頭寸就會減少。
如果一方打開一個新的交易位置,另一方關閉原來的交易位置,該位置將保持不變。通過對頭寸變動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資本是流入市場還是流出市場。
同時,期貨價格的變化也會引起交易量和頭寸的變化。因此,對這三個變化的分析有助於正確預測期貨價格走勢。
(8)期貨市場的成交量與成交額擴展閱讀:
成交量、持倉量和價格關系特點:
期貨交易是通過買賣期貨合約進行的,而期貨合約是標准化的。期貨合約標准化指的是除價格外,期貨合約的所有條款都是預先由期貨交易所規定好的,具有標准化的特點。
期貨合約標准化給期貨交易帶來極大便利,交易雙方不需對交易的具體條款進行協商,節約交易時間,減少交易糾紛。
期貨交易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期貨交易所實行會員制,只有會員方能進場交易。那些處在場外的廣大客戶若想參與期貨交易,只能委託期貨經紀公司代理交易。
所以,期貨市場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市場,並且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期貨交易最終在期貨交易所內集中完成。
雙向交易,也就是期貨交易者既可以買入期貨合約作為期貨交易的開端,也可以賣出期貨合約作為交易的開端,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買空賣空」。
與雙向交易的特點相聯系的還有對沖機制,在期貨交易中大多數交易這並不是通過合約到期時進行實物交割來履行合約,而是通過與建倉時的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來解除履約責任。
具體說就是買入建倉之後可以通過賣出相同合約的方式解除履約責任,賣出建倉後可以通過買入相同合約的方式解除履約責任。
9. 在哪裡能查到期貨市場歷年來每年的累計成交量和成交額數據
可以嘗試去交易所網站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