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為什麼要買非指數基金

為什麼要買非指數基金

發布時間:2021-08-13 13:53:24

⑴ 為什麼建議普通人買低成本的指數基金

1指數基金

指數就是加權平均值,用來反映市場平均水平。

股票指數就是我們統計某一類指數的平均值

比如滬深300指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選出了300隻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股票,組成了滬深300指數。這300隻股票的股價,按照各自的權重比例,加權平均後就計算出了我們常說的滬深300指數。

指數基金就是投資股票指數成分股的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基本按照滬深300的股票權重投資這300隻股票,指數基金的漲跌基本反應指數的漲跌。

有一些增強指數,為了追求更高一點的收益在權重上會有一些調整,不過基本上不會太超脫指數走勢。

2指數基金的優點

巴菲特在宣揚投資理論的時候,最多的不是推薦價值投資,而是指數基金,幾乎每年都在推薦標普500指數基金。放在中國相當於滬深300吧。

指數基金具有平均性、永續性、被動性、周期性、低成本的優點。

美國道瓊斯指數成立之初12隻成分股,到現在仍然存在只有通用電氣,但是道瓊斯指數由於每年進行重新的篩選剔除不符合條件的加入符合條件股票,至今是最有影響力的股票指數。雖然股票不存在了,但是指數已經存在,長期投資投資指數基金可以享受永續性的收益。

指數基金避免了主動基金中基金經理的人為判斷失誤,風格跑偏以及老鼠倉等不良事件,更加被動和具有周期性。

另外指數基金的手續費也比主動基金低,一般場內交易ETF指數基金都是管理費0.5%託管費0.1%,而主動基金一般都是管理費1.5託管費0.25%,相比較ETF只有主動基金的1/3.而且ETF在券商交易所交易,傭金一般是萬分之2.5(趕上券商優惠活動可能拿到萬1),比起打過一折還有千分之1.5的場外基金更是便宜很多,持有時間少於兩年ETF的贖回費也比場外的主動基金便宜很多。

⑵ 指數產品買ETF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買指數基金呢

有的投資者不在場內交易,只買場外的,還有的指數增強基金業績要比ETF還要好,為什麼不選擇呢?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⑶ 到底為什麼要買指數基金呢

ETF是指數化投資的最佳選擇。投資者可以如買賣股票那樣簡單地去買賣「標的指數」的ETF,並獲得與該指數基本相同的收益率。比如上證50ETF(510050),就是對應上證50指數的ETF,需要在股票軟體中購買。購買ETF只需要傭金(一般在萬分之5以下),而不需要印花稅。如果沒有股票賬戶,可以買入對應指數的開放式基金,如嘉實300(160706)。和普通開放式基金一樣,買入和賣出都需要1-3個工作日。推薦在各大基金公司網站或者支付寶、微信、京東等理財網站購買,手續費一般為0.6%(甚至更低),遠低於銀行的1.5%手續費。

⑷ 如果你要買基金,你會買指數基金還是非指數基金為什麼

您好!我會購買指數基金,因為巴菲特曾和華爾街的精英們打了個賭,說在五年內指數基金一定會跑贏主動型基金,結果是指數基金最後碾壓了主動型基金,而且指數基金是長期上漲的,而主動型基金也是由業績考核,只是可能在某一個時期表現較為好,業績無法持續!

⑸ 基金定投:對大多數人來說,為什麼更適合買指數基金

指數型基金可以做定投,也是非常合適的
通常指數型基金的下跌不會像其他的基金投資的個股那樣,下跌的沒有底線
指數下跌都是為了找一個點,找到一個點後就會立即反彈
所以比較適合做定投
逢跌的時候買入,好點的時候賣出
但是要把握好買入和賣出的時間,除了看指數意外還要看基金的走勢情況
如意鋼鏰有一個基金買入賣出的輔助工具,可以看一下
我用這個app買的指數基金收益都挺不錯的
用選基123選出來的基金收益率都在15%左右的,最高的時候20%

⑹ 什麼時候買指基好 在市場低位時 為什麼要買指數基金

股神巴菲特在2017至股東的信中明確提出,大型和小型投資者都應該堅持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 巴菲特稱,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國的業務以及一攬子的股票會在未來幾年內更有價值;很可能對沖基金投資者會繼續感到失望;長遠來看,預計只有大概10個行業能「跑贏」標普500指數,大型和小型投資者都應該堅持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假設市場每年平均收益為10%,其實中國股票市場的長期收益跟這個差不多。一個基金投資成本是1%,例如指數基金;一個基金投資成本是3%,費用上指數基金佔有較多的優勢。如果你看好大盤就買滬深300指數,如果你看好中小盤就買中證500指數,當然還有各種行業與主題指數,證券、軍工、環保、養老、醫療等等。
別問我怎麼知道的,搜一下『自選基』,找到新世界。

⑺ 為什麼要投資指數基金

您好,為什麼要投資指數基金?
顯性原因:無論指數基金還是主動型基金長期而言都是可以獲取正收益的。但是投資者通常在市場高點購買偏股型基金(指數基金與股票基金),反而在市場低點購買保本基金或者債券基金,結果是市場上漲過程中投資者股票資產配置較少,市場下跌過程中投資者股票資產配置較重,導致最終結果是投資者投資大多都是虧損的。

隱形原因:基金投資成本不僅管理費與託管費,還有交易傭金、信息披費、審計費等隱形成本。對於主動型基金而言,這些隱形的成本通常是顯性成本(管理費與託管費)的2-7倍。相比主動型基金而言,指數基金尤其是ETF型基金的這些隱形成本低的多,僅為顯性成本的0.5-1倍左右。對於長期投資而言,節省的成本就是收益,所以長期投資選擇指數基金為宜。

如果我們找到了基金投資虧損的原因之後,需要思考解決辦法與有效的投資策略,那便是在市場低位買入指數基金並長期持有。無論在哪種資產投資中,便宜都是硬道理。以指數基金為例,假設未來指數上漲至10000點,買入時點非常重要,5000點購買指數基金與3000點購買指數基金完全是不同的結果,後者盈利233%,前者僅盈利100%相差甚遠。如果市場已經在低位,例如現在的3200左右,或許我們還有僥幸的心理等待更低點位。但是如果沒有,則將導致踏空,如果市場繼續走低則是我們加倉的好機會,但是前提是你已經有倉位,而不是空倉。

回想一些大多數投資者都是在股市高點購買基金,其實本質是被「逼空」結果。如同看著房價上漲,而自己沒有投資房產一樣的痛苦,最後重要忍不住就高位接盤,接著就是持續下跌,下跌忍不住的時候就低位割肉一樣。如此輪回,哪裡有資產增值? 為了避免被「逼空」必須吃進一定量的(30%-50%)底倉資產, 才能從容面對市場的上漲與下跌。

指數基金的有效並非投資策略的有效,更多的低成本的有效。連股神巴菲特在2017至股東的信中明確提出,大型和小型投資者都應該堅持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

巴菲特稱,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美國的業務以及一攬子的股票會在未來幾年內更有價值;很可能對沖基金投資者會繼續感到失望;長遠來看,預計只有大概10個行業能「跑贏」標普500指數,大型和小型投資者都應該堅持投資低成本指數基金

假設市場每年平均收益為10%,其實中國股票市場的長期收益跟這個差不多。一個基金投資成本是1%,例如指數基金;一個基金投資成本是3%,費用上指數基金佔有較多的優勢

接著有人會問,指數如何選擇? 這個是一個問題,並且難以回答。如果你看好大盤就買滬深300指數,如果你看好中小盤就買中證500指數,當然還有各種行業與主題指數,證券、軍工、環保、養老、醫療等等。

除此之外,不是還有分級B與杠桿指數基金嗎? 我們或許可以判斷3000點是未來五年的低點,但是牛市何時來是一個非常難以回答的問題。杠桿指數的杠桿不是白來的,需要支付融資成本,不僅如此熊市的漫漫長夜甚是熬人,為了避免死在黎明前的黑夜,不持有杠桿指數基金更謹慎。

作者:價值ETF
鏈接:https://xueqiu.com/3673556274/82260225?from=groupmessage
來源:雪球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⑻ 指數產品買ETF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買指數基金

ETF費用更低,買入賣出更靈活,但是受交易時段和成交量影響。開放式指數基金購買更簡單,但是手續費相對高一些。

⑼ 指數產品買ETF就可以了,為什麼還要買指數基金呢

其實我覺得,這種情況下就是ETF是指數化投資的最佳選擇

我大學學的金融專業,當時同學們都認為是這樣,其實這種共識已經在業界達成,那麼ETF是指數化投資的最佳選擇。

另外,買ETF畢竟還要取證券公司開戶

對很多人來說,還是個麻煩事兒,或者感覺這就是要炒股了,有心理「障礙」。指數基金費率相對還是不高,對一些保守的投資者,在網銀上就簡單操作定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要買非指數基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存入理財通100元每天收益是多少 瀏覽:621
一心轉債價格 瀏覽:261
消費貸款分期還款計算器 瀏覽:355
陽谷華泰的價格 瀏覽:333
恆峰實業股票 瀏覽:741
為什麼很多價格都是99 瀏覽:136
興業銀行房地產貸款有哪些項目 瀏覽:724
為什麼股票會出現低開 瀏覽:855
無錫理財網 瀏覽:216
股票概率學 瀏覽:651
廣泰公司抵押貸款 瀏覽:576
860日元兌換完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545
哪裡可以看個股實時資金流向 瀏覽:291
月供貸款費用 瀏覽:763
台灣中鋼股票 瀏覽:291
股票申報無效 瀏覽:170
軟銀投資毛豆新車 瀏覽:180
貸款50萬 瀏覽:781
三星鋰電股票 瀏覽:34
理財師人群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