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該怎麼看
六大會議主題 本次會議主要內容歸納為三大類(全國統籌+硬體建設+軟體建設)六個層面,內容梳理如下: 第一,統籌全國城市布局: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 第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宜居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 第三,改善城市規劃:加強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防止「攤大餅」式擴張,化解各種「城市病」;增強內部布局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 第四,完善城市基建: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海綿城市;加快棚戶區和危房改造,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做好建築節能。 第五,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改革: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戰略研究,統籌推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領域配套改革;以實施居住證制度為抓手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六,城市管理改革: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台建設和功能整合,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資料庫,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打造智慧城市。 投資機會看五條主線 新時期城市工作的推進,可能帶來如下五條主線的投資機會: 一、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城市和安防。本次會議有大段文字專門論述了城市管理改革。措施主要有打造智慧城市和加強城市安全兩個方面。智慧城市和城市安防相關標的符合產業升級方向和政策扶持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智慧城市相關標的包括賽為智能、延華智能、達實智能、數字政通等。城市安防相關標的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英飛拓、中安消等。 二、新型基建: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新時期城市工作強調生態保護、城市宜居性、規劃合理性,並具體指明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個方向:地下基礎設施、海綿城市、舊城改造。這其中,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是重要主題,屬於兼具「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效應的「有效投資」,將常態化為城市新型基建的關鍵建設點。 地下綜合管廊是重要市政管線相關標的包括:青龍管業、納川股份等。海綿城市相關標的包括:*ST華賽、重慶水務、興蓉環境、東方園林等。 三、房地產行業。圍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一政策意圖,可關注後續政策動向。一方面,農民工在城市或將享受平等的醫療、養老、住房等一系列保障,提高農民工定居城市意願;另一方面,關注農村宅基地抵押貸款等農村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提高農民工的住房購買力。 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針對房地產去庫存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如鼓勵開發商適時降價、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等,有望為房企經營狀況帶來邊際改善。可關注後續房地產行業去庫存情況是否超預期。 四、建材行業:鋼結構、玻璃、水泥。無論是新型基建投資擴容,還是房地產行業邊際改善,都將刺激對上游建材的需求。可關注鋼結構、玻璃、水泥板塊。其中,鋼結構建築以其工期短、綠色環保等優勢,或將對水泥建材形成一定替代趨勢。相關標的包括:精工鋼構、杭蕭鋼構、東南網架等。 五、區域經濟主題共振:「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本次會議對全國城市布局提出了統籌設想: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戰略,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 中西部城市結合「一帶一路」戰略,新疆本地基建股或受益。相關標的包括天山股份、國統股份、北新路橋等。東部城市群結合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河北本地基建股或受益。相關標的包括廊坊發展、華夏幸福等。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較多,建議重點關注重慶。繼中國和新加坡政府間第三個合作項目落戶重慶之後,重慶或將入圍第三批自貿區。
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哪些關鍵點投資機會如何把握
六大會議主題 本次會議主要內容歸納為三大類(全國統籌+硬體建設+軟體建設)六個層面,內容梳理如下: 第一,統籌全國城市布局: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 第二,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宜居性: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大力開展生態修復,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 第三,改善城市規劃:加強城市設計;提倡城市修補;防止「攤大餅」式擴張,化解各種「城市病」;增強內部布局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 第四,完善城市基建:加強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礎設施建設;建設海綿城市;加快棚戶區和危房改造,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力爭到2020年基本完成現有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做好建築節能。 第五,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改革:加強對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戰略研究,統籌推進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保障等領域配套改革;以實施居住證制度為抓手推動城鎮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第六,城市管理改革:加強城市管理數字化平台建設和功能整合,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資料庫,發展民生服務智慧應用;打造智慧城市。 投資機會看五條主線 新時期城市工作的推進,可能帶來如下五條主線的投資機會: 一、城市綜合管理:智慧城市和安防。本次會議有大段文字專門論述了城市管理改革。措施主要有打造智慧城市和加強城市安全兩個方面。智慧城市和城市安防相關標的符合產業升級方向和政策扶持方向,值得重點關注。 智慧城市相關標的包括賽為智能、延華智能、達實智能、數字政通等。城市安防相關標的包括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英飛拓、中安消等。 二、新型基建: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新時期城市工作強調生態保護、城市宜居性、規劃合理性,並具體指明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個方向:地下基礎設施、海綿城市、舊城改造。這其中,地下綜合管廊和海綿城市是重要主題,屬於兼具「調結構、穩增長、惠民生」效應的「有效投資」,將常態化為城市新型基建的關鍵建設點。 地下綜合管廊是重要市政管線相關標的包括:青龍管業、納川股份等。海綿城市相關標的包括:*ST華賽、重慶水務、興蓉環境、東方園林等。 三、房地產行業。圍繞「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一政策意圖,可關注後續政策動向。一方面,農民工在城市或將享受平等的醫療、養老、住房等一系列保障,提高農民工定居城市意願;另一方面,關注農村宅基地抵押貸款等農村金融改革措施的出台,提高農民工的住房購買力。 結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針對房地產去庫存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如鼓勵開發商適時降價、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進房地產業兼並重組等,有望為房企經營狀況帶來邊際改善。可關注後續房地產行業去庫存情況是否超預期。 四、建材行業:鋼結構、玻璃、水泥。無論是新型基建投資擴容,還是房地產行業邊際改善,都將刺激對上游建材的需求。可關注鋼結構、玻璃、水泥板塊。其中,鋼結構建築以其工期短、綠色環保等優勢,或將對水泥建材形成一定替代趨勢。相關標的包括:精工鋼構、杭蕭鋼構、東南網架等。 五、區域經濟主題共振:「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本次會議對全國城市布局提出了統籌設想:結合「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三大區域戰略,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區培育發展一批城市群、區域性中心城市,促進邊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聯動發展。 中西部城市結合「一帶一路」戰略,新疆本地基建股或受益。相關標的包括天山股份、國統股份、北新路橋等。東部城市群結合京津冀一體化戰略,河北本地基建股或受益。相關標的包括廊坊發展、華夏幸福等。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較多,建議重點關注重慶。繼中國和新加坡政府間第三個合作項目落戶重慶之後,重慶或將入圍第三批自貿區。相關標的包括渝開發、重慶港九。
③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經濟工作八大主要任務是什麼
明年經濟工作的八項主要任務分別是:
一、完善和落實宏觀調控政策,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好勢頭。要把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按照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基調做好宏觀調控工作。明年要實施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繼續合理把握財政支出規模,著力促進結構調整和協調發展,優化支出結構,較大幅度增加對社會保障、衛生、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進一步發揮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重要作用,嚴格控制貨幣信貸總量和投放節奏,更好地調節社會總需求和改善國際收支平衡狀況,維護金融穩定和安全。嚴格控制新開工項目,防止投資反彈,促使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水平。要採取有力措施抑制價格總水平過快上漲,加強糧食、食用植物油、肉類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緊缺商品的生產,完善儲備體系,提高價格調控預見性,加強價格監測,加強市場監管,及時完善和落實因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眾的補助辦法。
二、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增強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做好「三農」工作,對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必須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緊迫感,糧食安全的警鍾要始終長鳴,鞏固農業基礎的弦要始終緊綳,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終堅持。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創新「三農」工作思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三農」工作水平。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鞏固完善強化支農惠農政策。突出加強農村基礎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著力解決農村民生問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著力抓好農業生產,發揮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力爭糧食生產再獲好收成。要切實改善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抵禦自然風險能力。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深入推進扶貧開發,讓廣大農民更好共享發展成果。
三、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必須堅持需求導向,著力突破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組織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努力實現優勢領域的戰略突破。必須強化企業主體地位,完善鼓勵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法制保障、政策體系、激勵機制、市場環境,發揮國有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必須與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緊密結合,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發展現代產業體系,增強國際競爭力,加快形成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基礎的新競爭優勢。
四、加大攻堅力度,確保節能減排取得重大進展。明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必須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難而上,盡快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持久戰。必須完善政策法規,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更加註重用法律手段促進節能減排,加快出台和實施有利於節能減排的價格、財稅、金融等激勵政策,加快制訂和實施促進節能減排的市場准入標准、強制性能效標准和環保標准。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工作,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堅決淘汰落後生產能力,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准。增強全社會節能環保意識,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要繼續推進國家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局限,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和引導產業合理布局,提高區域發展協調性。要按照主體功能區要求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大力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縮小地區間公共服務水平差距。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加強規劃和政策引導。要按照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的總體要求,加強規劃引導,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努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突出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
六、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體制機制。改革始終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過去取得的成就靠改革,今後的發展仍然要靠改革。要按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的要求,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積極推進各方面體制創新。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完善所有制結構。深化財稅、價格、投資體制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構建現代金融體系,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防範金融風險。加快推進社會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公共服務體制。
七、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要統籌安排對內對外經濟工作,把「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起來,創新對外開放工作思路,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要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堅持以質取勝,增強應對國際市場波動的能力。創新利用外資方式,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創新對外投資和合作方式。推進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強雙邊多邊經貿合作。
八、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黨的十七大在改善民生方面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這是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庄嚴承諾。要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大對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對各類民生問題,要區分輕重緩急,突出重點,扎實加以解決。要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健全創業服務體系,健全職業培訓制度,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要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探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加大財政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著力改善農村辦學條件,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穩步實施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醫葯衛生服務。要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加快廉租住房建設,改進和規范經濟適用房制度,著力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加快構建覆蓋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完善社會管理,維護安定團結。
會議指出,實現明年經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必須堅持穩中求進,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堅持好字優先,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在完善體制機制上取得新突破;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更加重視改善民生。在工作具體部署上,要把發展現代農業、繁榮農村經濟放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首位,控制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擴大消費需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做好節能減排和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自身建設。
會議強調,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任務,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完成明年經濟工作的各項任務,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必須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領導科學發展的思想水平和業務素質;統籌兼顧,不斷掌握 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深入調研,不斷把握科學發展的主動權;狠抓落實,不斷取得科學發展的實效。要把全社會的發展積極性引導到科學發展上來,引導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來,努力在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在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上作出更大成績。
會議強調,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保持經濟發展、社會祥和的良好局面至關重要。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開創各項工作新局面
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是什麼
會議認為,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准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歷經艱難險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的結果。
會議指出,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過5年持續奮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即將完成。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躍上新的大台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
會議強調,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中,我們深化了對在嚴峻挑戰下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黨中央權威是危難時刻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歷史關頭,重大考驗面前,黨中央的判斷力、決策力、行動力具有決定性作用。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制度優勢是形成共克時艱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堅定「四個自信」。
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就一定能夠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起來,發揮出攻堅克難、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能量;科學決策和創造性應對是化危為機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只要秉持科學精神、把握科學規律、大力推動自主創新,就一定能夠把國家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
會議指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甦不穩定不平衡,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要增強憂患意識,堅定必勝信心,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要辦好自己的事,堅持底線思維,提高風險預見預判能力,嚴密防範各種風險挑戰。要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改革完善,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會議強調,明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經濟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
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系統觀念,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會議指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保持適度支出強度,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系,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完善債券市場法制,加大對科技創新、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會議要求,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
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更加註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效果。
(4)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投資主線擴展閱讀:
會議確定,2021年要抓好以下重點任務。
一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要充分發揮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組織者的作用,堅持戰略性需求導向,確定科技創新方向和重點,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發揮好重要院所高校國家隊作用,推動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
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
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要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要規范科技倫理,樹立良好學風和作風,引導科研人員專心致志、扎實進取。
二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要實施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打牢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要加強頂層設計、應用牽引、整機帶動,強化共性技術供給,深入實施質量提升行動。
三是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必須在合理引導消費、儲蓄、投資等方面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要完善職業技術教育體系,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要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要增強投資增長後勁,繼續發揮關鍵作用。
要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要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建設現代物流體系。要加強統一規劃和宏觀指導,統籌好產業布局,避免新興產業重復建設。
四是全面推進改革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要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加強國際宏觀政策協調。要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完善公司治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
要放寬市場准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健全金融機構治理,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打擊各種逃廢債行為。要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要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要大力提升國內監管能力和水平,完善安全審查機制,重視運用國際通行規則維護國家安全。
五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要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要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
要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佔補平衡。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加強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要提高糧食和重要農副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要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六是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同時要依法規范發展,健全數字規則。
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范。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七是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住房問題關系民生福祉。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地制宜、多策並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高度重視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購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規范發展長租房市場。
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國有和民營企業都要發揮功能作用。要降低租賃住房稅費負擔,整頓租賃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對租金水平進行合理調控。
八是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要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
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要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污降碳協同效應。要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⑤ 今年年中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到了「六個穩」是什麼含義
會議提出的「六個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指明了方向。
就業穩,提前實現全年預期目標;
金融穩,嚴控風險,宏觀杠桿率趨於穩定;
外貿穩,加快轉型升級,出口產品競爭力越來越強;
外資穩,特斯拉、巴斯夫等外資紛至沓來,項目含金量更高;
投資穩,重大項目紛紛落地,增速保持穩定;
預期穩,前10月日均新登記企業接近2萬戶,製造業PMI重回擴張區間,企業和百姓信心更足。
(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的投資主線擴展閱讀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會議強調,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
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
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⑥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益股票有哪些
你好,網路團隊為你解答:
這個需要看工作會議的議題,建議參考會議公報或者會議之前各媒體報道的議題再選擇相關領域的個股。譬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重點討論或者重點討論了空氣污染問題,那麼PM2.5概念股就是受益股。選擇這類股票時需選擇中小盤股、概念性較強的,這樣容易獲得較豐厚的收益。謹防莊家利用概念出貨,祝你投資愉快!
如有其他問題請繼續問我,滿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