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金收益是殺雞取卵還是割韭菜式收取收益
基金不會殺雞取卵(他們賺的是資產管理費),也沒能力割韭菜(這是國家隊的專利)。
賺錢能力強的基金有兩種,一種是基金經理非常偏激,所以賺得凶也會陪得狠,代表就是中郵基金旗下任澤松掌舵的幾只,另外還有一種是團隊能力比較強,提前布局未來熱點,等漲起來了就在高位拋售換倉的。其他的基金都是跟風,所以業績就不會突出。
⑵ 基金大跌,你有沒有被割韭菜
這段時間買基金的朋友們,估計心情糟透了,因為這段時間的基金行情特別不穩定,處在震盪期間。尤其是2月份,許多基金都面臨大幅度回調,很遺憾我也是其中的一顆韭菜,肯定是被割韭菜了。
好像從2020開始買基金的人就越來越多,不過還是90後佔大比,記得之前聽人說過一句話,當菜市場的阿姨們都開始討論基金,說明基金就要大跌了,好像確實是那麼回事,當掀起全民基金熱的時候買基金就不會那麼掙錢了,這個時候莊家就要開始割韭菜了,當我們買基金的時候,被割了韭菜應該怎麼做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三,借錢買基金不可取
現在購買基金的人群佔比較大的是90後,也有一些年輕人為了在買基金賺錢,不惜套用花唄或者借唄,然後把錢投進去。但基金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事情,有漲就有跌,可能買的時機不對,本金也會虧損很大,所以購買基金的建議就是你手頭上的閑錢短時間內對你來說沒什麼用,這個情況你就可以買,不然還是別碰基金。
⑶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基金就是在割韭菜
因為這些基金都沒有辦法保證收益價值,而且經濟損失情況也是比較嚴重的,同時下跌的情況也比較嚴重。
⑷ 私募大佬馮柳「割韭菜」也被各方質疑,面對各方質疑,他本人對此有何表示
馮柳負責管理“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下稱“鄰山1號”),成立以來年化回報率接近40%,遠遠高於同期滬深300回報率4.17%。在一些股票網路論壇,“抄馮柳作業”也成為熱門話題,不少投資者喜歡跟隨馮柳投資動向買進賣出。
高毅資產為私募基金中的巨無霸,管理資產規模已超千億元。馮柳則是高毅旗下的明星基金經理,近年來成為繼王亞偉、徐翔等人之後,A股最神奇的私募基金經理之一。目前他個人管理的資產、經三季報公開披露的就超過了400億元。
馮柳早年曾在娃哈哈做銷售工作,但性格內向,喜歡讀書,不愛社交,很快就厭倦了做銷售。2003年,馮柳辭去工作開始炒股,開戶後第一件事就是花3萬元買了貴州茅台(600519.SH)。
他堅定持有茅台兩年多時間,期間股價上漲約6倍,從中獲得了人生第一筆財富。為紀念茅台帶來的好運,馮柳特意取了個網名叫“茅台03”,意思是2003年買茅台。炒股之餘他還在淘股吧、雪球網分享股票投資心得,並有了大量粉絲。
直到今天,紅星資本局還能從這些股票論壇上找到“茅台03”發過的很多帖子,這些持續數年的網帖也見證了他從一個“草根”逆襲為投資大佬的全過程。在以普通散戶炒股的時候,馮柳曾於2012年12月在淘股吧總結自己投資歷程時透露:“過去9年,取得了93%的年復利回報。”關於這次的:“割韭菜”目前馮柳暫未做出任何回應。
⑸ 基金里常提到的「韭菜」是什麼意思韭菜買基金一定虧嗎
學習伊始,我們不妨先把自己當成「韭菜」,思考自己是不是已經有了錯誤的觀念。及早糾正,也許就能讓我們更好的避免「被割」的命運。
學習,是實現財務自由的良好助力,包括心態修養。下面就讓我們開始吧~
- 01 -
他們所說的「韭菜」究竟是誰?
你到底是不是一根韭菜呢?還真的不好說。
因為「韭菜」的准確定義究竟是什麼,很少有人能夠說清楚。然而,從人們經常的造句,能看 出「韭菜」一般指交易市場里的勢單力薄的散戶。
他們嚴重缺乏基本的閱讀能力。他們是那種買一輩子東西都不讀產品說明書的人,他們是那種無論拿到什麼,都要問別人怎麼用的人…… 特別常見
⑹ 買基金也會被割韭菜是真的嗎
是這樣的。
⑺ 基金為什麼6月30日割韭菜
割韭菜的概念是,漲勢喜人的情況下,割掉多出的部分,6.30那天大盤是拉高出貨的狀態,凈流出比較多
⑻ 什麼基金收益最高
選擇合適的基金首先要設定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投資期限,評估自己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專確定自己是保守型、屬穩健型還是進取型投資者;其次,仔細地綜合考核各基金的多項指標,如多年來的收益表現,基金經理和研究人員的能力素質、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投資風格等,從中選擇優秀的並且適合自己風險偏好的基金品種進行投資;最後,請跟蹤您所投資的基金,結合該基金的表現、自己的資金狀況和收益目標來調整自己的金融資產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