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現在量化投資靠譜嗎
我本身做美來國股市的,對國內源市場只能是比較了解。美國那邊確實有華人在做中國國內市場的量化投資。這些人都比較低調,比如在經貿大廈租個辦公室什麼的,但是並不談論自己在做什麼。我也認識幾位在廣州做了四五年的朋友。
單純的量化投資是可行的,都是看期望和概率,影響因子很多。主要在CTA用,當然模型會復雜些,工具也多些(比如說考察兩個index的spread,跨區等等)。這種相對低頻的量化投資可以移植到中國二級市場上。很多人誤以為大量的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會阻礙量化投資,其實不然。量化投資最大的敵人是市場有效,最怕完全效率市場。只要交易所披露信息及時,而市場總有人在交易,有人性在,那麼量化投資就是可以做的。另外,基於量化指標的回測統計方法在中國遠沒有得到廣泛使用,大多數投資者採用跟風投資或K線圖形的策略。也正因為很少有人用這種方法買賣股票,這種方法在中國顯得真正非常高效,做到了高收益低風險。據我所知,國內京東金融在今年也開始做了,另外實盈機構、愛貓爪APP的量化策略也非常領先。
最後,我認為風靡英美的高頻交易在中國目前還不大行,因為手續費太高。
㈡ 大家認為量化投資能夠躲過股災嗎
量化投資是否能夠躲過股災:
量化投資大部落中只有程序化交易和市場直接相關——量化研究部分不相關;不能精確知道程序化交易是否和股災有直接關系;程序化交易的確需要管理;
15年隨著證監會出台《證券期貨市場程序化交易管理辦法》,七大交易所緊跟著出台了《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和《起草說明》,明確了程序化交易監管范圍,建立了申報核查管理、接入管理、指令審核、收費管理、嚴格規范境外伺服器的使用、監察執法等一系列監管制度,這標志著證監會對程序化交易的監管有法可依;
在證監會出台的《管理辦法》對程序化交易有明確的定義——通過既定程序或特定軟體,自動生成或執行交易指令的交易行為。筆者角度,證監會對程序化交易的定義而言,邏輯正則且合理的,並且只有這種正則的定義,才能構成全面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但我們絕對不能混淆的概念是,程序化交易並不等於量化投資,程序化交易也包含很多種類;
量化投資包含研究和交易,交易可以是手工也可以是自動。程序化交易執行的指令可以是量化投資研究出來的,也可以是其他主觀甚至惡意的指令。因此程序化交易和量化投資的邏輯,既非充分,也非必要,二者僅僅在必須程序化執行的量化投資策略上產生交集。從某個角度來說,只要你的投資策略依賴了數字和分析——你就是確確實實的量化投資者。研究是個開放的領域,交易是個敏感的行為,監管層履行交易監管行為無可厚非。量化投資未必是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也可能是惡意做空;
不僅程序化交易不等同於量化投資,其分類也很有學問。先說說什麼是交易。在金融市場中參與交易的各方,一般來說有三種動機:第一交易動機在於獲利,第二交易動機在於風險控制,第三交易動機在於獲取流動性;
通過交易獲利的主要方式在於交易價差,雖然股票多頭交易可能伴隨一定比例的分紅,但連續交易的主要獲利點更多的是通過低買高賣或者高賣低買的價差實現。同時投資者對價格走勢的判斷方式和判斷頻率不同,也對獲利途徑有著深刻的影響。兩個極端的例子是長期價值投資者和高頻交易者。長期價值投資者通過對公司發展前景或品種需求增長的研究和信仰,完全忽視價格的短期波動,買入持有股票,直至足夠長久後再做賣出。高頻交易者則通過對實時價格的高頻率分析或價格盤口動向的研判,在毫秒級時間維度上做出投資決策並發出交易指令,獲取極短期中的價格波動收益;
而對於風險控制型的交易,一般可以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情況。主動交易包括現貨持有者或需求者通過反向交易期貨規避價格波動風險。被動交易包括品種持有者在價格下跌超過心裡底線時進行的止損交易;
流動性交易指投資者為獲取品種流動性而進行的交易,也分主動和被動兩種情況。投資者決定買入品種,但因為擔心沖擊成本而進行的演算法交易屬於主動流動性交易。投資者因為短期的現金需求而了結頭寸出場,或因達不到經紀公司或者交易所的保證金要求被強行平倉出場時,是被動的流動性交易者。
總結:以上就是量化投資是否能夠躲過股災。
㈢ 國內A股個人能做量化交易嗎
量化交易說白了,就是把人工的交易策略寫成程序,讓計算機去分析大大提高了分析效內率,個人容當然可以參與了,如果你自己會寫程序那基本不需要什麼費用,如果你自己不會寫程序,那你想找一個又會編程又懂炒股的人,這筆費用可真不少,這樣的人你得給人家多少年薪啊。
㈣ 國內股票的量化投資策略有哪些,特別是基本面量化
檸檬給你來問題解決的暢快源感覺!主要的量化對沖策略有:1、市場中性策略 主要追求的是通過各類對沖手段消除投資組合的大部分或全部系統風險,尋找市場中的相近資產的定價偏差,利用價值回歸理性的時間差,在市場中賺取細小的差價來獲得持續的收益。2、事件驅動套利策略 利用特殊事件造成的對資產價格的錯誤定價,從錯誤定價中謀利。3、相對價值策略 主要是利用證券資產間相對的價值偏差進行獲利。感覺暢快?別忘了點擊採納哦!
㈤ 股票市場中什麼 是量化投資!
微量網:量化投資在海外的發展已有30多年的歷史,其投資業績穩定,市場規模和份額不斷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投資者認可。
量化投資區別於定性投資的鮮明特徵就是模型,對於量化投資中模型與人的關系,大家也比較關心。我打個比方來說明這種關系,我們先看一看醫生治病,中醫與西醫的診療方法不同,中醫是望、聞、問、切,最後判斷出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基於中醫的經驗,定性程度上大一些;西醫就不同了,先要病人去拍片子、化驗等,這些都要依託於醫學儀器,最後得出結論,對症下葯。
醫生治療病人的疾病,投資者治療市場的疾病,市場的疾病是什麼?就是錯誤定價和估值,沒病或病得比較輕,市場是有效或弱有效的;病得越嚴重,市場越無效。投資者用資金投資於低估的證券,直到把它的價格抬升到合理的價格水平上。
但是,定性投資和定量投資的具體做法有些差異,這些差異如同中醫和西醫的差異,定性投資更像中醫,更多地依靠經驗和感覺判斷病在哪裡;定量投資更像是西醫,依靠模型判斷,模型對於定量投資基金經理的作用就像CT機對於醫生的作用。在每一天的投資運作之前,我會先用模型對整個市場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和掃描,然後根據檢查和掃描結果做出投資決策。
量化投資技術幾乎覆蓋了投資的全過程,包括量化選股、量化擇時、股指期貨套利、商品期貨套利、統計套利、演算法交易,資產配置,風險控制等。
㈥ 中國量化交易的現狀與未來前景如何
在歐美市場,特別是在美國,量化交易已經非常成熟。在過去的十年裡,美國的對沖基金逐漸轉向了量化交易。我國的數量發展還不到歐美國家的水平,還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但由於國內市場人口基數大,意味著國內市場潛力很大。
雖然短期內我量化貿易的發展還不如美國成熟,但最終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相似的。通過對量化交易策略的研究,我們可以預測量化交易的未來前景。一個成熟的量化交易市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量化交易策略和理論,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股市的有效性還不高,但隨著量化投資能力的提高,市場的有效性會進一步提高,技術的波動會越來越小,技術的量化可能會達到瓶頸,從而轉向基本面量化。
㈦ 目前國內進行量化投資的個人多不多
近年來,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金融衍生產品不斷推出, 投資策略和盈利模式發生根本性改變,投資復雜程度日益提高,導致證券市場投資者的構成比例出現了相應的變化。專業投資管理人的佔比越來越大,且有加速之勢。另一方面,量化對沖投資策略以其中低風險穩定收益的特性,將成為機構投資者的主要投資方向之一。一、量化對沖業務特點及服務要求量化對沖是一項業務特點鮮明、極具專業性、配套服務要求高的業務,其業務特點表現為:(一) 投顧專業化水平高。量化對沖業務對管理人在數據挖掘、策略開發、程序化交易等IT 技術研發能力要求很高。根據海外經驗證明,從事量化對沖投資的管理人均為專業機構投資者,專業背景來自物理、數學、統計、計算機等領域的高端人才,需要具備量化投資模型的開發能力及持續的模型優化能力,具有一定的行業進入門檻。分支機構在識別和扶植量化對沖管理人方面也必須具備一定的鑒別能力,避免付出大量精力而收效甚微。(二) 量化對沖業務存在天然的地域分布。與公募基金公司布局相類似,目前主要的量化對沖管理人大都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幾大金融市場活躍區域,與公司各地區量化對沖業務發展不均衡的情況相吻合。(三) 產品風險相對較低。目前市場上的量化對沖產品多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主,對沖證券市場系統性風險,相較於傳統方向型的權益類產品,在控制產品回撤和獲取穩定收益方面具備較大的優勢。隨著賣空機制的不斷完善,對沖策略將逐漸豐富,例如:統計套利、多空策略、配對交易等。(四) 業務落地要有專門的支持團隊。據近年來推廣量化對沖業務的實際操作經驗,在業務執行層面需要落地營業部協調的技術問題就很多,各營業部須配備專業的業務團隊進行支持,快速響應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實際情況是大部分營業部沒有足夠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用於配臵專業的支持團隊。根據開展量化對沖業務的以上特點,對券商提出了較高的綜合服務要求:(一) IT 系統要求高。量化對沖業務模式對於IT 系統都具有極高要求,一方面體現在交易系統及行情數據響應速度穩定高效,另一方面體現在系統整合及開發易用性。(二) 策略研發需求高。隨著金融創新工具的不斷推出,量化對沖管理人只有具備持續策略開發和策略優化的能力才能取得穩定、優秀的投資業績,需要我公司提供強大的策略研究以及策略交流等支持。(三) 產品設計和發行要求高。量化對沖業務發展的必由之路, 是以產品化的模式實現規模效益擴大生產力,投資管理人需要券商提供SPV 設計(如信託、公募、資管等法律結構安排)、提供產品結構設計、風險控制、後台運營和營銷組織等全方位的一攬子配套服務, 與證券公司在產品設計的專業能力、統一營銷的組織能力和整合公司總部資源能力相匹配。二、量化對沖業務的發展現狀
(一) 投資管理人或直接投資者專業化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市場上量化對沖投資管理人按專業水平大致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專業水準極高的管理人或投資人,擁有多年的投資經驗,擁有自主開發的量化交易系統,有專門的策略研究團隊,有實盤過往業績表現,有持續的生存能力。此類管理人既有自學成才的,也有從 海歸加盟的,來自成熟市場有經驗的管理人在逐步增加;
第二類:正在成長過程中的管理人或投資人。此類管理人有較好的國內證券市場投資經驗和過往業績,學習能力強,應變能力強,正在成為量化對沖業務的新生力量;
第三類:專業能力欠缺,只有願望,沒有專業支撐,被動依賴技術平台而操作的管理人或是直接投資人,對量化對沖業務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根據策略交易系統發出信號被動投資,預計此類管理人 (投資人)難以應對市場變化,很快就會因束手無策而離開市場。
(二) 從券商或營業部提供的服務支持來看,專業化水準和服務支持能力也參差不齊。
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由專業的團隊支撐,有系統的技術支持、策略支持和服務支持;
第二類:正在起步階段的券商,但他們也有可能後發制人,定位精準,整合資源,成為量化對沖市場的主力服務機構;
第三類:沒有能力支持量化對沖業務。既無技術支持,也無專業服務團隊,更談不上策略支持。業務發展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業務也處於很大的波動中。
㈧ 在股市投資中,什麼能稱得上是量化投資
量化交易是利用數學、統計、計算機的模型和方法來指導在金融市場的交易,可以自動下單業可以半自動下單,這個不是核心,核心在於是不是系統化交易(systematic trading)。
比如主觀交易會看K線交易,量化交易業會,但區別在於量化交易可以在歷史數據上回測各種交易規則,找到表現好的,然後才用來交易。這或許會有過度擬合的風險,但也有一些方法克服。
本人認為"量化交易系統、指標體系交易系統"均為"技術分析系統"的子集,"量化交易系統"與“指標體系系統"等價,即技術分析的概念更廣,因波浪理論屬於技術分析,但難說它屬於量化交易,因有些事情的"量化"有很高難度,量化交易強調必須精準量化,必須能用指標體系表示,必須能精確的歷史數據回測。
㈨ 量化投資在中國可行嗎
單純的量化投資來是可自行的,最簡單的比如說trade trend/mean reverting,比如說通過分析歷史數據知道如果股票/期貨連漲3天,第四天也會漲(當然一般看期望而不是概率,不過簡單說說不用那麼精確),那麼我就可以自動在三天連續牛市末建倉,第四天末清倉。
㈩ A股到底能不能做股票量化投資
A股到底不能做股票量化投資
只能做投機
抓住買賣點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