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中國經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經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1-08-16 11:14:51

㈠ 誰知道投資中國這個到底是做什麼的公司,怎樣啊

融資公司的網站

㈡ 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是什麼單位

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單位信息
單位名稱: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1993年 單位所在地區:北京市
單位性質:國有獨資企業 單位人數: 200
所屬行業:金融業
單位簡介
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直屬重點國有企業,是國內首家以信用擔保為主要業務的全國性專業擔保機構。公司由財政部和原國家經貿委共同發起組建,於1993年注冊成立。資產總額22億元,凈資產11億元。
公司的經營宗旨是:以擔保、投資和其他金融服務為手段,提升企業信用,加速市場交易,改善資源配置,推動信用擔保行業發展,促進信用文化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主要業務有:擔保、投資、評審咨詢、投資顧問等。
公司按照集團化發展的思路,公司先後設立了4家分公司、5家子公司,投資參股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杭州恆生電子有限公司等機構,初步形成了以擔保、投資為主導,涵蓋資產管理、咨詢、投資顧問、風險投資、基金管理、證券、環保、軟體等多個領域的集約經營模式。
公司成立以來,按照國家所確定的經營宗旨,堅持穩健經營。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先後在上海、北京開展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政策性擔保業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促進市場經濟服務的貿易融資及履約、建設工程、財產保全、世行節能項目融資、海事擔保等商業性擔保業務。累計擔保總額已達到260億元。
公司作為國務院批准特例試辦的國內首家專業信用擔保機構,以推進行業發展為己任,積極進行業務探索與實踐,加強與國內外同業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從無到有地創建了擔保業務的基本規范和相關制度,在推進我國擔保行業立法、加強行業自律、促進建立信用擔保體系、推動工程保證制度及擔保業務信息化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公司於1998年加入世界三大擔保和信用保險聯盟之一的「泛美擔保協會」,是我國兩岸三地唯一的會員;於2004年3月正式成為美國保險監督官協會(NAIC)會員。
公司成功主辦了2000、2001和「2004中國擔保論壇」國際研討會,於2001年發起締結了旨在加強擔保行業自律及業務交流與合作的「中國擔保業聯盟」,已發展成員142家。公司憑借雄厚的實力、卓著的業績及12年無一筆違約的誠信品牌,在國內外業界享有良好的信譽、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公司秉承「以人為本,信譽至上,適應變化,和諧發展」的經營理念,願與社會各界加強協作,共創未來。

㈢ 中國經濟中心是

中國經濟中心為上海。
上海(Shanghai),簡稱「滬」,有「東方巴黎」的美稱,中國第一大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之一,中國國家中心城市,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繁榮的國際大都市,擁有中國大陸首個自貿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上海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地處長江入海口,東向東海,隔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共同構成以上海為龍頭的中國最大,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經濟區「長三角經濟圈」,經濟實力相當雄厚,是我國第一個躋身進世界級城市群的地區。長三角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2020年上海將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昨天(29日)發布,國務院新聞辦就此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提出,到2020年,上海將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
經濟中心(economic centre)是指在一定經濟區域內自然形成的生產和交換比較集中,並對周圍地區產生較強經濟影響的地方。是一個特定區域范圍內,在國民經濟生活中居重要地位,並與其它城鎮和廣大農村經濟聯系密切、且能影響其經濟發展的城市或鎮。

㈣ 有誰了解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簡稱「中經開」或「中經信」}(詳細)

南方都市報:從喧囂到沉寂 中經開是如何走向末路?

中經開一手導演了327國債事件、長虹配股事件,操縱東方電子,最後葬身於銀廣夏造假

中經開:從喧囂到沉寂

1、327國債事件一戰定江山

「這個事件對中國期貨業影響實在太大了,經歷過的人一輩子都忘不了。」說這話的人是廣東科德投資咨詢公司的執行總裁鄒建中,1997年以前,他是廣東聯合期貨交易所(「廣聯所」)的副總裁,327國債期貨合約上驚心動魄的廝殺,對他來說依然歷歷在目。

國債期貨狂熱

鄒建中1993年進入廣聯所的時候,全國剛剛進入第一次期貨熱,鼎盛時期,全國70%的期貨經紀公司匯聚廣東,經過1994年整頓後,全國600多家期貨經紀公司還有一半在廣東。廣聯所是當時國內11家期貨交易所之中,交易量最大的一家。「當時的期貨市場管理很亂,證監會還沒有管到這一塊,成立期貨經紀公司只要到工商局登個記就可以開業。」鄒說。

1992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首先向證券商自營推出了國債期貨交易,並於1993年10月向社會公眾開放,北京商品交易所也在期貨交易所中率先推出國債期貨交易。當時,由於三年宏觀調控開始,作為抑制通貨膨脹的重要措施,鋼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貨品種相繼被暫停,加之股市低迷,大量資金撲向國債期貨市場,1994年到1995年間,國債期貨飛速發展。

1994年10月,廣聯所推出國債期貨品種之後,客戶蜂擁而來,門庭若市,日交易金額上百億元。鄒形容當時的盛況是:廣州市的各家銀行拉業務的踏破門檻,因為廣聯所平均每天沉澱的客戶保證金在10億元上下。

廣聯所交投的火爆也引來許多北方機構和客戶的資金,這些機構和客戶,雖然他們本身也都是有著深厚的背景,與北京、上海的市場大主力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選擇了避開上海、北京交易所里實力強勁的大莊家作為自己的交易對手。

327火爆日進千萬

327國債是指1992年發行,1995年6月30日到期兌換的3年期國債品種,總共240億元。

1994年,國內面臨兩位數高通脹的壓力,銀行儲蓄利率達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國債自然少人問津,據鄒建中回憶,年利率9·50%的327國債,到期兌付132元,1994年10月時的內在價值也就在124元左右,但是當時國債期貨市價還不到116元,為了保證新國債的順利發行,當時國家對已經發行的國債實行保值貼補,保值貼補率由財政部根據通脹指數每月公布,這就意味著327國債到期將以更高的價格兌付。因此對通貨膨脹率和保值補貼率的預期不同,就導致市場主力在多空上形成分歧。

鄒建中說,1994年10月,當時公布的保值貼補率為8%,而且每月都不斷上升,到12月突破兩位數,受此刺激,327國債期貨的價格開始直線上漲。從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漲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漲了20%多。當時國債期貨保證金的標準定在2·5%,繳納250萬保證金可以做1億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漲意味著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買入者已經有了相當於本金十餘倍的暴利!機構日進千萬,欣喜若狂。當時有這樣一個插曲:某北方機構客戶代表上午打電話回北京,要求再想辦法籌資,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萬進去,但過了一小時後,該客戶電話再次打回北京大本營,告訴那邊說:你那1000萬不用籌了,我這邊剛才已經賺出來了!

保值貼補率博弈

從1995年2月初開始,市場上開始傳聞財政部又將提高保值貼補率,327國債將會以148元兌付。面對傳聞,市場出現了急劇分化:權傾一時的國內證券界「教父」人物,時任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認為,宏觀調控三年的三大目標第一條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因此沒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貼補率,而且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10多億元的利息,使財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觀點代表了當時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們把寶都押在做空上。

「當時的廣聯所客戶里只有幾家券商做空,後來也是只有他們損失慘重。」鄒建中說。

這個時候,中經開開始進場堅定地做多,中經開做多並沒有公開的原因,但中經開的背景市場都很清楚,作為財政部的擔負財政資金周轉任務的直屬機構,中經開在人事、資金、經營運作方面都與財政部有著密切的聯系。

當時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中小散戶和部分機構也做多,這其中就包括了與中經開有親密關聯的北方機構,當時他們的看法就是通貨膨脹短期內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貼補肯定會漲,327國債的兌付價也會跟著漲。2月中的時候,誰是敵誰是友市場界限已經清楚的劃出來了:滿山遍野的散戶和中小機構,跟著「多頭司令」中經開做多,萬國證券和遼國發高氏兄弟等一批機構做空。

2月23日之前,多空雙方在147元附近增持大量倉單對峙,當時萬國證券手中持有200萬口的倉單,已經遠遠超出上交所的規定,327合約每漲跌1元,萬國的賬面上就將浮動4億元的盈虧。有知情者後來評論說,其實這個時候,多空都已經沒有退路了,由對政策的預期差異變成資金眾寡的搏鬥。

2·23烈焰冰山之間

2月23日,財政部發布提高327國債利率的公告,百元面值的327國債將按148·50元兌付。

當天多空展開最後的生死廝殺,上午開盤後,多方在中經開的率領下,用300萬口的多單將前日的148·21元收盤價一舉推至150元,此時空方已經損失慘重,下午開市後,空頭主力萬國證券的同盟軍遼國發終於扛不住了,陣前倒戈空翻多,空方立即潰不成軍,327合約在1分鍾內竟上漲了2元。接近到152元,意味著多頭當天盈利95%以上!當時廣聯所內一片歡呼之聲,多頭欣喜若狂。

廣聯所的北方機構客戶,據說此時已飛回上海坐鎮指揮,根據其當時的說法是:下午4:22分,在收盤前的最後八分鍾,突然出現50萬口空單將多頭打了個措手不及,期價被打到150元,隨後連續幾個數十萬口將價格打回到148元。此時鄒建中在廣聯所內只看見價格一個勁地往下掉,卻根本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收市前最後時段竟然出現一筆730萬口的巨大賣單,把價位封死在147·50元,這意味著幾分鍾內多頭們不僅當天盈利全部虧光,而且連本金至少也虧掉一半以上,交易所內外一片目瞪口呆。北方機構當事人事後回憶,自己臉色刷地一下就白了,手足冰涼、全身麻木,有人甚至當場暈倒。事後統計,萬國證券最後八分鍾共拋出1056萬口賣單。

「1056萬口的空單意味著什麼?意味著2100億的總市值!當時327國債總共才240億,這樣的天量可謂空前絕後。」即使是數年之後,鄒說經歷過這次事件的當事人至今依然後怕,沒法接受那曾經的一幕:「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都膽戰心驚,不知如何是好,那個結局不知道多少人要傾家盪產!」

收市後半小時,就從上交所傳來消息:管金生輸紅了眼,1056萬口的空單需要52·8億保證金,萬國證券根本就拿不出這么多錢。當晚10點多鍾,上交所根據來自北京的命令,宣布最後七分鍾的交易無效,當天收盤價為151·30元。如果最後八分鍾交易有效,萬國證券賺42億,而現在變成虧16億。

許多人這一天內在千萬身家的暴發戶與債台高築的窮光蛋之間轉了個來回。

坐穩江湖地位

中經開做多是從1994年就開始了,但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327國債提高保值貼補卻是在最後時刻公布的,當時萬國的一位營業部經理說:「券商的不公平競爭是其中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像中經開這樣的公司在國債期貨上幾乎沒有虧錢,一直在賺,靠的是信息」。中經開的特殊身份難免讓市場有非議:當時中經開的董事長剛從財政部副部長的位置退下,總經理則是財政部綜合司司長。

2月23日一天的瘋狂,讓管金生和萬國證券付出承重代價:管金生因貪污、挪用公款被判17年徒刑,「證券王國」萬國證券損失14億元,元氣大傷,不久被申銀重組,327事件也讓剛剛起步的國債期貨半途夭折,當年5月17日,中國證監會發出緊急通知,宣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當時的上交所也受到責難,為什麼沒有控制住持倉量?為什麼會出現200萬口甚至上千萬口的封單?事後上交所總經理尉文淵黯然去職。鄒建中說:「上交所內部控制是有些問題,沒有足夠保證金電腦怎麼可以下單?尉文淵栽就栽在這上面了。」

中經開在當天雖然同樣也有違規,卻是毫發無損,經此一役反而消滅了幾個強有力的對手,羽翼漸豐,而廣聯所的北方機構們,後來都身家數千萬,一些人卻從此告別期貨市場,甚至成為當地的知名的實業家,對於七年前發生的一切這些人至今諱莫如深。本報記者張國良

㈤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下屬有哪些上市公司

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中魯果汁股份有限公司、中成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

1、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06-18,法定代表人為胡剛。

經營范圍:投資建設、經營管理以電力生產為主的能源項目;開發及經營新能源項目、高新技術、環保產業;開發和經營電力配套產品及信息、咨詢服務。

2、中成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中成股份,即中成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1日,是由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公司、浙江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總公司、中國出國人員服務總公司以發起方式設立的公司。

公司經營范圍:對外派遣實施境外工程所需的勞務人員;保險兼業代理,進出口業務;承擔中國對外經濟技術援助項目和對外提供一般物資援助項目等。

3、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紡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上海市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在1996 年,經中國紡織總會以紡生(1996)第60 號文批准同意,國家體改委以國家體改委體改生(1997)22 號文批准設立其為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5 月13 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4、國投中魯果汁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中魯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股的股份制企業,主要從事濃縮果蔬汁、飲料生產和銷售。

主導產品為濃縮蘋果汁。公司擁有多項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先後開發出蘋果濁汁、脫色果汁等多種產品,攻克了國際公認的蘋果汁加工難題,現已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濃縮蘋果汁生產企業。

5、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SDIC Xinji Energy Co.,Ltd.)是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華能源有限公司、安徽新集煤電(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控股的股份制公司,是以煤炭采選為主、煤電並舉的國家大型煤炭企業。

㈥ 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的更名

經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核准,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自2006年9月21日起更名為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原名稱同時終止。

㈦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的投資情況

中投公司的投資是基於經濟和財務目的,在風險可接受的范圍內進行資產的穩健和有效配置,努力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以被動投資、財務投資為主,追求長期的、穩定的和可持續的風險調整後回報。
中投公司重視自身的社會責任,遵守投資接受國的法律法規,積極為當地經濟繁榮與發展做出貢獻。 合理的資產配置框架是中投公司獲得風險調整後長期回報的基礎。
中投公司在境外主要投資於股權、固定收益和另類資產。另類資產投資主要包括對沖基金、私募市場、大宗商品和房地產投資等。投資區域涵蓋發達國家市場和新興國家市場。 控制投資風險的目標是通過實施積極的風險管理,確保投資活動在可接受的風險范圍內有序運作,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包括承擔和管理能夠帶來投資收益的風險,如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規避和減少不能帶來收益的風險,如操作風險。
中投公司根據自身投資模式的特點確定了風險偏好與風險容忍度,制定了風險預算,實行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和以內控管理框架COSO標准為基礎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了包括執行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首席風險官、風險管理部、法律合規部及其它有關部門在內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以有效防範經營風險,確保公司依法、合規、穩健經營。 中投公司主要委託外部基金管理人進行境外投資。外部基金管理人選聘分為公開選聘和定向選聘。選聘標準是:(1) 財務穩健,資信良好,風險控制指標符合所在國家或地區法律規定和監管機構的要求;(2) 經營資產管理業務達到一定年限,管理資產達到一定規模;(3) 從業人員符合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的有關從業資格要求;(4) 有健全的治理結構和完善的內控制度,經營行為規范;(5) 近3年未受到所在國家或者地區監管機構的重大處罰。
為保證外部基金管理人選聘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和權威性,評選分為申請、初評、復評、費率議價及合同商定等階段。中投公司依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文件、面試情況及管理費率報價等進行初選,經過內、外部專家集體復評後確定最終獲聘名單。

㈧ 中國經濟將帶來哪些投資機遇

據報道,多家美歐機構最新研究認為,2018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強勢增長,經濟企穩和再平衡進程的持續推進將繼續吸引海外投資者,預計未來中國企業股票估值還將上升,中國資產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

分析人士稱,當前的經濟增速意味著中國實現2020年經濟總量翻番的目標可能性極高,預計未來中國政府更加重視經濟增長的質量,更加強調降低經濟增長對於環境的負面影響,更加著力降低金融體系的脆弱性。

希望中國可以帶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中國經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春生科技基金 瀏覽:819
沈陽新松股票代碼 瀏覽:29
天能鋰電投資理財是騙局嗎 瀏覽:96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