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2001豆油期貨

2001豆油期貨

發布時間:2021-08-16 15:39:37

⑴ 2000年後我國期貨市場的發展概況

WTO後中國期貨市場:現狀、問題和對策
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改革開放的深入,國內投資者,無論是商品生產者還是需求者,無論是證券市場的參與者還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都迫切地需要規避價格風險的手段,這給中國的期貨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而入世後資本市場的開放將使中國期貨市場直接面對國內外游資的沖擊,市場發展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中國期貨市場的發展現狀如何,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進?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到市場是否能承受住入世的沖擊,是否能把握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遇取得跨越式發展。

一.期貨市場發展現狀

2001年對中國人來說是喜慶的一年:北京申奧成功、男足首進世界盃、中國正式加入WTO,等等;2001年對中國期貨市場來說也是喜慶的一年:經過六年的規范整頓之後,市場出現了恢復性增長,交易額和交易量比2000年增長近一倍,期貨市場在沉靜多年後逐步重新受到社會和投資者的關注。盡管從交易量來看市場似乎已經走出了低谷,在政府重拳規范治理後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但要說市場信心已完全恢復還為時尚早,從圖1可以看到由於期貨市場各類風險事件頻發,市場起伏跌宕,要想達到或超過1995年的歷史高位,市場還得先在質上給投資者更大的信心。

資料來源:2001年及以前的統計數據來自《中國證券期貨年鑒》,1995-2001,2002年數據來自鄭州商品交易所研發部。

期貨市場和其它資本市場一樣,其基本功能發揮情況和與國際市場的聯系程度將決定它是否能在國際化過程中經受住考驗。下面分別考察上海銅、大連大豆和鄭州小麥三個市場在不同階段的表現情況1。

1. 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

商品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的發揮取決於期貨和現貨價格關系,下列圖表說明了各個市場的情況。

圖2和表一說明上海銅期貨市場的走勢和現貨市場非常緊密,這表明期銅市場起到了很好的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從各階段看,第二階段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比其他兩階段差,第三階段的相關系數較前兩階段都高,說明上述兩個功能的發揮越來越好。

圖2 滬銅期貨、現貨價格走勢表 1 滬銅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704 0.9598 0.9307 0.9822
資料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其中期貨價格為三月合約日收盤價,現貨價1993年-1998年2月23日采自國家物資信息中心,之後采自安泰科《中國金屬通報》時間區間 1993.03.01-2001.12.28

從圖3看出,連豆市場期現貨價格相關性較好,但表2表明從1996年3月到2001年1月間雖然二者總的相關性不錯,為0.8288,但期間變化很大,1999年為0.7181,1999年後只有0.1092。而2000年9月到2001年8月二者的相關系數也不超過0.5。這說明大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不是很好。

圖 3 連豆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2.連豆期貨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8 0.7181 0.1092/<0.5①

資料來源:大商所市場部。大豆現貨價格為吉林玉米批發市場、黑龍江糧油批發市場的每周現貨價的算術平均價,期貨價格為每周各合約結算價加權平均價。

分析圖4和表3,發現1996年以前鄭麥市場功能發揮比其他市場好,相關系數為0.97,但1996年以後就遠不及其他兩個市場,尤其是1999年以後相關系數僅為0.19,市場完全沒有發揮其基本功能。

圖 4 鄭麥期貨現貨價格關系 表 3 鄭麥期現貨價格相關系數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838931 0.9720 0.8559 0.1892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為1994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貨價格為鄭商所小麥交割月價格的每旬平均值,現貨價格為鄭州糧食批發市場小麥車板交貨價。

從以上分析得出,國內三個交易所在價格發現這一基本功能上表現各異。滬銅無論是總的情況還是各個階段表現最好,期貨現貨價格相關性強,市場運行平穩,連豆和鄭麥總區間和前兩個階段表現還好,但第三階段很差。

2. 國內外市場關系

從圖5和表4可得,滬銅從上市以來一直和全球最大的金屬期貨交易所——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保持著非常好的相關關系,滬銅價格不僅很好的反映了國內市場的供需情況,而且反映了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這說明滬銅市場和國際聯系緊密,是一個相對開放的,較成熟的市場。

圖 5 上海和LME三個月合約價格關系

表 4 上期所和LME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9542 0.9193 0.9128 0.9449

資料來源:上期所信息部,時間為1993.03.31-2002.02.28

由於缺少相關詳細數據,對連豆國內外關系的分析引用大商所研發部的資料,不能分階段對比。從圖6和表5中看出,連豆與全球最大的農產品期貨市場——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聯系比較緊密,相關系數達到0.85左右,這說明作為中國大豆期貨價格很好的反映了國際期貨價格,能同時反映國內外的供需狀況,是一個較成熟的市場。

圖 6 大商所和CBOT的S0109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5 大商所與CBOT各合約相關系數統計表

合約
S0109
S0111
S0201
S0203

相關性
0.913
0.917
0.805
0.794

資料來源:大商所研發部,他們研究的是幾個代表性合約2000年到2001年與CBOT對應合約的相關情況。

從圖7和表6可得,鄭商所期貨價格和國際期貨價格的相關性不是很好,尤其是第三階段,相關系數僅為0.053,而且鄭商所小麥價格一直比CBOT高,這一方面說明小麥期貨作為最大的在交易期貨品種,和國際的聯系不緊密,市場開放度不夠,不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同時也說明我國小麥現貨市場和國際市場存在差距,由於小麥是最大的糧食品種之一,國家和地方存在一定的保護政策,使得各地的現貨市場以及國內外的現貨市場出現分割,造成信息流和物質流不能同步,從使市場間長期維持較大差價,資源不能被有效配置。

圖 7 鄭商所和CBOT近交割月合約價格走勢對比

表6 鄭商所和CBOT期貨價格相關系數

時間區間 總區間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相關系數 0.4530 0.5806 0.6357 0.0534

資料來源:鄭商所研發部。時間區間為1993年6月到2001年12月,數據由劉少華老師提供。

通過以上分析,從和國際市場的相關性角度來看,滬銅市場比較成熟,而且在不斷進步,連豆市場稍差,鄭麥市場則幾乎和國際市場不相關。結合期現貨關系分析,可以認為在規范程度和市場功能發揮程度方面,滬銅最成熟,連豆次之,鄭麥最後。

二.中國期貨市場存在的問題

雖然兩次治理整頓使中國期貨市場從無序到初步規范化發展,雖然中國期貨市場在2001年出現了六年來的首次恢復性增長,但以上結果表明中國期貨市場離規范和成熟還很遠,市場存在以下問題:

1.市場法制不健全,市場信用不夠。中國期貨市場已經經過了12年的發展了,但「期貨法」始終不能推出,和證券市場相比,期貨市場的立法和執法都嚴重滯後了。

2. 現貨市場不發達,國內缺少大型的規范的現貨批發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系也不夠,削弱了期貨市場基本功能發揮的效果。當代的經濟越來越全球化,這就要求市場的價格不僅要能反映國內市場的供求情況,而且還要能反映國際市場的供求狀況。成熟的現貨市場和遠期市場是期貨有序市場發展的必要條件[46],只有成熟的現貨市場才能形成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只有成熟的遠期市場才能培養人們的套保意識,只有有了具有代表性的現貨價格和良好的套保意識,期貨市場才能很好的發揮其基本功能。

3. 期貨市場中品種結構不合理,缺少金融期貨等衍生品,限制了期貨市場的規模擴張。現在交易的12個品種中只有小麥和銅屬於大品種,但因交割標準的限制,實際符合標準的現貨量也不是很大,這使得現貨大戶或資本大戶有力量操縱市場價格。從國際的經驗來看,金融市場最終主角是金融衍生品,包括股指期貨、匯率期貨、利率期貨和相關的期權,而這些產品中國市場都沒有。

4. 融市場開放程度不夠。我國利率和匯率都沒有實現市場化,金融行業對境外資本又一直採取禁入態度,所以限制了國內外游資的流動性,造成市場缺血。

三. 對策

針對以上問題,為了應對WTO後市場地挑戰,筆者認為中國期貨市場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進。

1. 加強市場法制建設,完善市場監管和自律體系。一方面要盡快出台《中國期貨法》和相關法規,完善法制建設,另一方面則要建立行業自律體系,加強行業職業道德建設。

2. 加強糧食和相關產業流通體制改革,建立發達的現貨市場。首先在對農產品的補貼上政府可以考慮借鑒發達國家差價補貼或是幫助農民在期貨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等經驗來替代定價收購。這樣一是能使我國農業政策和世界接軌,適應加入WTO以後逐步開放市場的挑戰;二是能使我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更全面的反映整個市場的供求狀況,有利於現貨市場的完善和形成權威的現貨價格信號,從而為期貨市場提供正確的信息。其次要加快糧食批發市場整合步伐,建設現代的大型糧食批發市場。

3. 培養理性的市場主體,保證期貨市場健康發展。我國現階段從事期貨經紀業務的公司大多剛達到證監會要求的資本底線,嚴重限制了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要借鑒證券市場發展的經驗,在市場規則的指導下培育大型的期貨公司和專業投資集團,以保證期貨市場快速理性的發展。在發展現有投資機構的同時,考慮建立期貨投資基金,為期貨市場增資。中國資本市場的現狀不是缺少資金,而是缺少有效的投資方式,國際資本市場和國內股票市場發展的經驗表明,建立投資基金可以加快市場完善的步伐。

4. 開發和恢復上市更多的期貨品種,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渠道。我國現在新品種上市還是審批制,不能由市場說話,應該參照國際經驗,引入核准制,讓市場決定期貨品種的存亡。即使暫時保留審批制,經過多年的治理整頓,當年造成風險事件的主客觀環境都已得到改善,應該順應市場需要,盡快推出這些期貨品種,以適應加入WTO後各行業面臨的國內外競爭。

5. 加快資本市場的整合和開放步伐,為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中爭取一席之地。我國資本市場不僅和國外有割裂,就是國內的各個市場,也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股票市場、利率市場、期貨市場和保險市場等等幾乎互相隔絕,尤其是期貨市場和其他市場之間更是如此。一方面要放鬆對資金自各市場間流動的限制,包括在國內外市場間的流動的限制,最大限度的發揮資本的效率;另一方面要開發聯系各個市場的金融產品,現階段主要是推出金融期貨,如股票期貨、股指期貨和利率期貨等,為資金流動提供渠道。只有有了充分的市場流動性和多樣的投資工具後,才能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市場,只有有了規范運作的市場環境和適度的規模,中國資本市場才能在國際資本市場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⑵ 期貨裡面豆油01,02……是什麼意思

豆油1701,1702指的是交割日期為17年1月跟2月的豆油期貨合約。另外個人不允許交割,必須在合約到期前平倉。

⑶ 豆油期貨的市場

豆油的供給與需求 2004年世界豆油產量與棕櫚油的產量相當,位居所有植物油的前兩位。豆油貿易量佔世界植物油總貿易量的23% ,居各類植物油的第二位。
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產國,2004/05年度四個主產國的產量佔到世界總量的91%,從歷史統計數據看,大豆主產國就是豆油的主要生產國,2004/05年度美國、巴西、阿根廷、中國的豆油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的27%、17%、16%、17%,四國產量之和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77% 。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產量也比較高,佔世界總產量的8%。
世界豆油產量呈逐年遞增的態勢,2004/05年度與1993/94年度相比,產量增加了79%。在世界四大豆油主產國中,美國始終占據著第一的位置,但其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已經由1993/94年度的35%下降至2004/05年度的27%;巴西豆油產量在1993/94年度至2004/05年度間增長了59%,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保持在17%左右;在此期間,中國豆油產量增長了397%,佔世界豆油總產量的份額由1993/94年度的6%增長至17%,2010年已經超過阿根廷成為第三大豆油生產國。
在世界豆油總產量不斷增長的同時,世界豆油貿易量也不斷上升。2004/05年度世界豆油的出口量達到933萬噸,較1993/94年度增加193%。其中,阿根廷出口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提高了248%,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中的比例也由30%提高至53%,世界豆油第一大出口國的地位日益鞏固;巴西和美國的出口量也較大,2004/05年度上述兩國豆油出口量佔世界豆油出口總量的25%和7%。
從2004年至今,世界豆油進口情況發生了明顯變化,進口量增加很快,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加了191%。變化最明顯的是印度,在1993/94年度印度的進口量為2.9萬噸,2001/02年度則達到135.8萬噸,佔世界總進口量的19%。中國也是重要的豆油進口國,除2000/01年度和2001/02年度以外,中國在1993/94-2004/05年度期間的豆油進口量均佔世界豆油進口總量的10%以上,2003/04年度中國豆油進口增加迅猛,較2002/03年度增加了1倍多。
從2004年至2010年之間,世界豆油的消費量一直保持著逐年上升的趨勢,已成為世界產銷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之一。1996/97年度豆油消費量突破了2000萬噸之後,2004/05年度豆油消費量提高至3193萬噸。歐盟、美國、中國是豆油消費量增加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豆油消費的明顯特點是:主要的生產大國阿根廷消費量一直較低;中國是豆油消費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2004/05年度較1993/94年度增長了327%,消費量增加了552萬噸。
從豆油消費的區域特點來看,主要的消費大國是美國、中國、巴西和歐盟。另外,日本、孟加拉國、墨西哥、伊朗的豆油消費量也較高。 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的消費量都比較小。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大豆榨油的國家,歷史已近千年。目前我國仍然是世界豆油生產和消費大國,2004/05年度豆油產量為577萬噸,消費量為785萬噸。2010年至2013年間,豆油市場比較活躍,市場價格變動較為劇烈。
我國是世界四大豆油生產國之一,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我國豆油產量增長很快,從不足100萬噸上升到2004年的577萬噸的水平。
1983-1987年是我國植物油消費快速增長的時期,產銷出現缺口,必須依靠進口來緩解國內的供求矛盾。1990年我國政府提高了油脂定購價格,從而刺激了大豆生產和豆油加工業的發展。1993年油料市場放開後,大豆加工廠的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從而使國內豆油產量提高到80-100萬噸。隨著進口大豆數量的增加,我國可供榨油的大豆數量明顯提高,豆油產量增長很快,2004/05年度達到577萬噸。
我國豆油的生產分布面較廣,在上世紀的絕大部分時間內,我國豆油生產主要集中在黑龍江省等大豆主產區。2004年以後的五年中,南方沿海地區興建了很多大豆加工廠,它們大多使用進口大豆進行加工,其中江蘇、山東、遼寧、廣東等四省區是榨油能力最集中的區域。
我國大豆的人均產量較低,豆油一直存在供給缺口。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豆油進口量逐年增加,1993/94-1997/98年度曾經超過100萬噸,而後逐漸穩定,2003/04年度,進口量近300萬噸。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豆油出口量很少,近幾年,年均出口在5萬噸左右。
從豆油進口的主要國家來看,阿根廷和巴西是我國豆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國。近幾年,我國豆油進口量90%以上來自這兩個國家,而美國對我國豆油進口數量出現了明顯的下降。
豆油的銷售輻射范圍主要受到費用的制約,其中運輸成本是影響銷售費用的重要因素。2000年來隨著鐵路運輸費用的逐步降低,豆油的銷售區域和輻射范圍正呈現著穩步擴大的趨勢。
由於銷售價格越來越透明,中間經銷商的利潤越來越低,原有的貿易公司正逐漸淡出豆油的流通環節,更多的是大豆加工廠直接將豆油送達終端銷售商或用戶手中。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國豆油消費量只有100萬噸,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豆油消費增長很快,十多年來增長了近6倍,2004/05年度已經達到700多萬噸,豆油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植物油品種。

⑷ 外盤期貨豆油品種,最低波幅0.01cent=USD6是什麼意思cent代表什麼

就是價格波動一美分,合約價值變動6美元,cent是美分的意思

⑸ 什麼是期貨

大豆期貨是相對大豆現貨而言的。現貨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期貨則是合版同(合約權)交易,也就是合約的相互轉讓。大豆期貨是以當前約定的價格,在將來某個特定的時間買進或賣出(交割)一定數量大豆的合約。合約到期以前,可以買賣合約;到期時,無論大豆價格發生怎樣的變化,要兌現合約,進行現貨交割,這就是風險。合約具有法律約束力,由大豆期貨交易所制定,規定交割大豆的數量、價格、地點與質量標准等內容。

通過觀察期貨市場,人們對未來大豆的供求和價格有一個預期,可以指導大豆生產;也可以在期貨市場先行把未來生產的大豆賣出,鎖定利潤,規避大豆價格波動的風險。

⑹ 國內可以交易的期貨有哪些種

國內期貨交易所商品代碼表
交易所名稱 商品 財訊代碼 月份 備注
大連 大豆 S** 01 03 05 07 09 11 含有數字的商品代碼表示偶數年合約,如2000年、2002年等合約;含有英文字母的商品代碼表示奇數年合約,如2001年、2003年等合約。
豆粕 M** 01 03 05 07 09 11
黃大豆 A** 01 03 05 07 09 11
0F 0H 0K 0N 0U 0X
上海 銅 CU**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鋁 AL**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橡膠 NR**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燃油 3*FU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鄭州 硬冬麥 AA** 01 03 05 07 09 11
0F 0H 0K 0N 0U 0X
強筋麥 WS** 01 03 05 07 09 11
0F 0H 0K 0N 0U 0X
棉花CF 2*CF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0B 0C
棉花CS 2*CS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0A 0B 0C

國際期貨交易所商品代碼表
國 際 市 場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 現貨外國市場(FOREX)
燕麥 OTC_ 玉米 CRC_ #歐元 EC $歐元 EU
小麥 WHC_ 黃豆 SBC_ 歐元日圓 EUJY 歐元英鎊 EUBP
豆粉 SMC_ 豆油 SOC_ 歐元瑞郎 EUCF $日圓 JY
十債 TTC_ 五債 TFC_ #日圓 YN 日圓英鎊 JYBP
二債 TWC_ 利率 TIC_ 日圓瑞郎 JYCF 日圓歐元 JYEU
市債 MUC_ 債券Ch TBC_ 日圓瑞郎 YNCF 日圓英鎊 YNBP
債券Us TBR_ 道瓊Av DJN_ $英鎊 BP #英鎊 UK
道瓊Us DJR_ 英鎊瑞郎 BPCF 英鎊歐元 BPEU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 英鎊日圓 UKJY 英鎊瑞郎 UKCF
日經Ch NIC_ 科技Ch $瑞郎 #瑞郎 SF 瑞郎日圓 CFJY
科技Us NQR_ 科技en NQE_ 瑞郎英鎊 CFBP 瑞郎歐元 CFEU
國券Ch TRC_ 歐元Ch EDC_ 瑞郎英鎊 SFBP 瑞郎日圓 SFJY
折款Ch EMC_ 活牛 LCC_ 黃金台幣 AUNT #台幣 NT
育牛 FCC_ 豬腩 PBC_ 日圓台幣 YNNT 英鎊台幣 UKNT
活豬 HGC_ 木材 LBC_ 瑞郎台幣 SFNT #法幣 FF
S&P500 SPC_ S&P_Us SPR_ #加幣 CD #比利 BF
Spes SPE_ 法郎Ch FRC_ #西幣 SP #丹麥 DK
歐元Ch ECC_ 歐元Us ECR_ #荷蘭 DF #瑞典 SK
日圓Ch YNC_ 日圓Us YNR_ #挪威 NK #奧幣 AS
英鎊Ch UKC_ 英鎊Us UKR_ #里拉 IL #港幣 HK
瑞郎Ch SFC_ 瑞郎Us SFR_ #澳幣 AD #紐幣 NZ
加幣Ch CDC_ 澳幣Ch AOC_ #星幣 SD #馬幣 MR
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 #泰銖 TB #印尼 ID
倫敦石油交易所(IPE)
精銅 CHC_ 白銀 SLN_ 布油 OIL_ 制油 PTL_
黃金 GLN_ 柴油 GUL_
紐約咖啡、糖、可可交易所(CSCE) 倫敦期貨交易所(LCE)
咖啡 CFN_ 可可 CCN_ 可可 CCL_ 咖啡 CFL_
糖11 SGN_ 糖14 SFN_ 白糖 SWL_
美國外匯信用交易所(FINEX) 倫敦期貨外匯交易所(LIFFE)
美指 DXN_ 倫敦 INL_ 德債 GBL_
香港期貨交易所(HKFE) 義債 IBL_ 英債 GTL_
恆生 HSK_ 英鎊 STL_ 歐元 EDL_
現貨指數市場(INDEX) 東京工業交易所(TOCOM)
加權股價 TWSI 台股指數 TAXI 橡膠 RBT_ 黃金 GLT_
加權指數 FITI 電子指數 FETI 白金 PLT_ 鈀金 PAT_
金融指數 FFTI 日經指數 NIXI 白銀 SLT_ 高鋁 ALT_
東證指數 PITI 恆生指數 HSKI 東京股市交易所(TSE)
倫敦指數 FTLI 巴黎證商 MCAI 東證 PIT_
法蘭克福 DAXI s&p指數 S5CI 紐約股市交易所(NYSE)
美元指數 DINI CRB_指數 CRNI
那斯達克 NSDI 波羅地海 BFLI 綜合Ny CIN_
科技指數 NQCI 羅素2000 RTNI 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
主要市場 MMCI #道瓊 INDI
道瓊工業 DJII 道瓊公共 UTLI 日經Sp NIX_ 日經At NIT_
道瓊運輸 TRAI 道瓊綜合 COMI 台指Sp TAX_ 台指At TAC_
道瓊平均 DJNI 日圓S3 EYX_ 歐元S3 EDX_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原油Si COX_
倫敦銅 LCP_ 倫敦鎳 LNK_ 台灣期貨交易所(TAIMEX)
倫敦鋅 LZN_ 倫敦鉛 LLD_ 加權Tw FIT_ 電子Tw
倫敦鋁 LAL_ 倫敦錫 LTN_ 金融Tw FFT_
混合鋁 LAA_ #倫敦銅 CPRC 東京穀物交易所(TGE)
#倫敦鎳 NKRC #倫敦鋅 ZHRC 咖啡Ac ACT_ 咖啡Rc RCT_
#倫敦鉛 LDRC #倫敦鋁 ALRC 粗糖 SUT_ 東京粗糖 SUTI
#倫敦錫 TNRC #混合鋁 AARC 美豆 SBT_ 進口美豆 SBTI
倫敦鋅 LZN_ 倫敦鉛 LLD_ 生絲 SKT_ 橫濱生絲 SKTI
倫敦鋁 LAL_ 倫敦錫 LTN_ 干繭 CNT_ 前橋干繭 CNTI
現貨金屬市場(MTLS) 紅豆 RDT_ 東京紅豆 RDTI
#黃金 AU #白銀 AG 玉米 COT_ 東京玉米 COTI
#白金 PT #鈀金 PA 美豆Jp SBJ_ 玉米Jp COJ_
#港金 GT 粗糖Jp SUJ_
紐約棉花交易所(NYCE) 紐約期貨交易所(NYFE)
棉花 CTN_ 橙汁 OJN_ CRB CRN_
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
白金 PLN_ 鈀金 PAN_
原油 CON_ 汽油 GUN_
燃油 HON_ 瓦斯 NGN_
丙烷 PGN_

⑺ 大豆油市場行情怎麼看 請指教一下謝謝

直接看價格,同時再根據同時期的大豆油市場行情看專家分析。農產品行情可以在 中國惠農網看。

⑻ 從2001年到2010年,中國發生的兩次通貨膨脹及其原因

中國通貨膨脹抄從2001年以來一直存在襲。
我國通貨膨脹的原因主要有:
(1)電、水、天然氣、原材料價格和工資的上漲增加了企業的成本,造成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
(2)投資和出口驅動型的增長模式,加劇了國內能源、燃料等資源的緊缺,推動了物價上漲。
(3)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實施了經濟刺激政策,貨幣發行量過多,導致流動性過 剩,物價上漲。
(4)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社會游資對部分農產品進行炒作,在流動性過大的情況下,引起農產品價格輪番上漲,加劇通貨膨脹。
(5)由於美國的量化寬松政策,造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並傳到我國,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
(6)部分國家遭遇乾旱和洪災造成糧食減產,國際農產品價格上漲對我國國內價格上升產生影響。
(7)國外資本預期人民幣升值,從而導致大量的外資流入中國,人民幣被動式投放過多,導致物價上漲。

閱讀全文

與2001豆油期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渤海信託電話 瀏覽:210
工資貸款包裝犯罪嗎 瀏覽:95
人民幣的兌換哪個幣最高 瀏覽:304
再生銅投資 瀏覽:70
傳統外匯海星 瀏覽:897
期貨外匯公司 瀏覽:388
掌眾金額小額貸款 瀏覽:502
華天科技股票分析 瀏覽:746
海星股票 瀏覽:589
3900港元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714
幫貸寶貸款靠譜嗎 瀏覽:92
ADx融資 瀏覽:380
p2p理財圖片 瀏覽:939
國元證券基金託管 瀏覽:578
今日菜百黃金價格多少錢一克 瀏覽:29
速賣通外匯申報 瀏覽:89
人造肉概念股票基金 瀏覽:745
通達信資金分時凈買入指標 瀏覽:277
北川幣理財 瀏覽:319
df融資 瀏覽:462